APP下载

谈新媒体时代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2022-05-30蒋国栋李霞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有机结合思想教育新媒体

蒋国栋 李霞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培育具有坚定政治信仰、高度社会责任感、健康心理素质和高品质的优秀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文章从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总结,指出当前学校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对学生入党动机考察不足、党建管理条块分割、党员榜样带头作用发挥不足、理论教育不足、思想政治教师经验不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单一等几项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学校的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具有参考性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学校党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9-0046-0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接班人,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会涌入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部分优秀的大学生可能在几年之后会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骨干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价值观、政治思想和品德会对同组织成员,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一批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强、品德高尚、战斗力强、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大学生及学生党员,是当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关系

(一)党建工作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提炼

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普及化教育,而学校的党建工作则是对优秀大学生进行选拔,并引导其入党,以及建设学生党支部和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宣传活动。学校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党员和预备党员,对他们的教育内容主要以红色文化精神和党的最新文件精神为主,对党员的思想政治要求更加高、更加严格,党建工作不仅要求学生党员具备坚定的政治思想,还要求学生党员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体现党性光辉,从这一层面来讲,学校的党建工作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内容和思想的提炼。

(二)学生思想教育为党建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国无产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我国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均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这些学习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我国的近代史、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的建立等主要思想政治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经过多年的教育,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养。党建工作要在具备了一定政治素养的学生中选拔出品学兼优的人员,引导其入党。对于基础的政治理论知识,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不再需要對学生进行重复讲解,对学生的政治信仰也不需要从零开始构建,这为学校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

学校党建工作是党组织建设中的基层建设部分,这属于政治学科的范畴,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和指导思想,其规章制度明确且体系十分严格。学生思想教育则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范畴,它是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教育内容、教学教材、教学课时和教学任务[1]。党建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相互重合,但是总体而言,党建工作的理论基础高度要高于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在。

二、当前学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入党动机考察不足

当前,提交入党申请的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性、盲目性和被迫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入党的目的是为未来好就业而做铺垫,例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普遍要求应聘者具备党员的身份,部分学生入党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取党员的身份,以便自己更好的报考这些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而有些学生入党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希望用入党这一手段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还有一些学生入党的目的十分模糊,其可能是在自己的父母及亲友的期望下入党,对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并不清楚[2]。学校在评价入党积极份子时,也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对学生真正的入党动机考察力度不足,从而使得学生的入党动机十分复杂。

(二)党建管理条块分割

目前,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基本上是由学校组织部主管,学院分管工作的副书记以及辅导员具体落实,以年级为支部的工作体制。学生党务工作者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在党建实务工作中属于同一领导班子,但由于学校的党建管理工作存在条块分割,相互独立的现象[3],从而导致学校党建工作沟通效率低下,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断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课题的理论教育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根据课时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党建工作也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容重复、教学方式雷同的问题,条块分割的党建管理模式使得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出现枯燥、乏味的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党员榜样带头作用发挥不足

新时代的大学生受到新媒体和复杂的社会思想的影响,其思想和价值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当前的大学生主要以“00后”为主,他们普遍为独生子女,且生活在物质较为丰富的时代,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部分“00后”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等红色政治思想十分缺乏。同时,党组织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及辅导员对学生党员的榜样带头作用引导不足,部分学生党员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不仅未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反而常常为小事与其他同学闹矛盾、争利益,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党员无私的思想觉悟,而且还会让其他非党员学生对党员学生的党性思想产生质疑,从而对党的先进性产生质疑。

(四)理论教育不足

学生要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并始终将党员的使命与责任牢记于心,需要学校党组织定期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党建理论教育。目前,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比较薄弱,与学校党组织所开展的理论教育不足有着较大的关系。一方面,受到学校师生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的影响,学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有所忽视,从而让学生党员对理论的学习也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的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也缺乏创新性,党课普遍以单调生硬的理论讲解为主,部分学校的党课采取在大型会议厅以一周一课的方式进行,由于会议厅面积较大,很多学生并不能看清楚及听清楚教师所传授的理论内容,这使得部分学生上党课也主要是为了应付教师的“点名”,在教与学均缺乏有效性的情况下,学生所获得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明显不足。

(五)思想政治教师经验不足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主要为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和班级辅导员,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主要为外聘的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而辅导员也多为年轻教师,这些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由于年纪较轻,阅历较浅,一方面其自身在党建工作方面缺乏经验,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做到系统的、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专业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由于缺乏丰富的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既无法深入剖析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也无法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的工作相结合,从而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容缺乏创造力和吸引力,从而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到课率、平时作业和期末测验这三种形式进行考核,且后两种考核形式均以笔试的方式进行,对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考察并不全面。这三种考核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到课率考核法,由于思想政治任课教师授课任务较多且课时有限,其对部分学生的名字与本人对不上号的情况普遍存在,当前学生请人帮忙点名的现象则十分普遍,这使得到课率考核法流于形式;二是平时作业考核,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任务,根据题目在网上寻找相关内容,再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拼凑成一篇作业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这种考核方式也缺乏真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三、优化学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对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严格考察和正确引导

学生的入党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党性,以及是否愿意为了共产党事业奋斗终身。因此,学校党支部在选拔入党积极份子时,不仅需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对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严格考察,考察形式不局限在入党申请书的撰写内容上,还需要以现场面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临时提问和全面性考察,通過对学生面对面的提问考察,了解学生最为真实的入党动机。除此之外,对具备入党资格的学生,在对其入党动机进行考察后,还需要对其入党动机进行正确的引导,巩固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党性思想,让学生对共产党的精神和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更好地为党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建立党建与思想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体系

学校的党建班子与学生思想教育教师班子通常属于同一班子,由于受到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学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存在条块分割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4]。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党建与思想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体系,让党建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存在断层问题及重复教育问题。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党建教育的教师与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师可以启用同一位教师,该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则不再在党建理论课上进行重复讲解,而是针对学生党员所需要具备的党建理论知识和精神文化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党员更加深入地理解党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如果开展党建教育的教师和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师不为同一位教师,则可以让这几位教师建立一个教学讨论群,大家共享教学知识和课件,保障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不重复性,切实将党建理论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三)积极引导党员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共产党的先进性在于党员具有较高的党性思想和政治觉悟,在学校学生党员中,存在部分学生入党只是为了获得更多利益的现象,其党员的先进性思想缺乏体现。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建立相关制度来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发挥党员榜样带头作用。一是学校应该定期为学生党员播放新时代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领悟视频资料中的文化精神,同时模仿新时代党员模范带头的行为。二是定期以理论学习的方式,以“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主题”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三是制定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奖励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考核标准应该对全校师生公开,考核监督对象包括全校师生,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在学生大会上对该学生党员进行表扬,同时给予相应的证书奖励和优先推荐留校任职的就业机会,以激励学生党员积极地践行榜样模范带头行为。

(四)丰富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目前学校党建理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相对单一。丰富党建理论教育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理论内容除了讲解马克思主义和最新党建文件精神外,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情况相结合,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讲解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结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自己的学习与就业能力。

在丰富党建理论教育的方式方面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学校的党建经费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产,增加学生外出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利用学校的党建经费组织学生不定期的观看党建教育类影视资料;三是利用学校的党建经费组织学生进入贫困山区进行多对多的公益帮扶行动,在实践中感受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激发学生党员为共产党事业奋斗终身的价值观[5]。

(五)引进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师

学校在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方面,需要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师来解决思想政治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在引进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师方面,学校可以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聘请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会或者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党建工作的人员,对这些党建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后,选聘具有丰富实操经验和扎实理论知识的党建工作人员担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任务上对这些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让这些教师更好地、与时俱进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

为了提高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地将理论用于实践,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例如,组织学生观看《觉醒年代》这种优秀的建党影视剧,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同时在观看完该影视作品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观后感,观后感以考察学生的政治思想为主,语言表达和文采辞藻为辅;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产,针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每一个板块,随机挑选出部分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解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既锻炼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倒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红色文化精神。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下,既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校的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部分问题,学校党建工作关系着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健康水平和价值观。面对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对其应该引起重视,与时俱进地了解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方式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保持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使得学校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培育出祖国需要的高素质、高品质和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小华. 从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关系看其融合发展的必要性[J]. 改革与开放,2018(20):118-120.

[2] 袁薇.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探讨[J]. 时代教育,2015(07):272.

[3] 吴宇沣.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J]. 智库时代,2017(07):69-70.

[4] 李沄松. 浅谈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工作[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0):241-242.

[5] 苏倩.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互动性探讨[J]. 现代交际,2020(15):106-107.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朋辈心理辅导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项目编号:2020XGA12);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文本学研究”(项目编号:19YJC710034);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党建课题(课题编号:2020nxddj-zc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国栋(1985—),男,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李霞(1979—),女,硕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有机结合思想教育新媒体
七年级数学循环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原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机结合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