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探索
2022-05-30周代许
【摘要】本文以构建“耕读园”校本课程为例,论述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策略:构建“耕读园”学科融合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人文学科与劳动实践融合、科学学科与劳动实践融合、综合劳动教育课程、生态文明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四大模块课程,实现学科实践育人价值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目标,并通过组建管理团队、建立奖励机制、开展课题研究等为“耕读园”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保障。
【关键词】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 “耕读园”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0-0004-0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大中小各学段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教育部制定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包括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及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等。”劳动教育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融合了多学科特点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科实践育人与劳动实践育人的统一,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将劳动教育真正融入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笔者以南宁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南宁三中)“耕读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为例,探索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育人实践。
一、劳动教育实践与学科实践育人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等实践育人模式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以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缺乏参与校外劳动的机会,存在知行不一、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脱离的问题,加上学科教学长期脱离学生的实践体验,劳动课程难以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脱离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实践能力。教育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培育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实践是学生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实践育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学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强调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的本质是知性、理性与逻辑,是人身心发展的基础;“行”的本质是感性的活动与实践,意味着操作、经历、体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把教育与生活熔于一炉,即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包含在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可见,不管是约翰·杜威的“新三中心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其实质都反映了教育与生活实践的密切关系。因此,在劳动教育中融合学科实践,有利于构建适用于高中生的实践育人课程,突出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二、多学科融合视域下“耕读园”校本课程的开发
社会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多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理解与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不少学校开发了基于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数量多、内容丰富,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投入校本课程的学习精力不足,无法进行深度学习与有效探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熟悉各种电子产品、熟悉网络文化,但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了解甚少,生产生活经验十分欠缺,不知道农业生产春种秋收的季节性特征,既不识五谷,也不知花生、红薯应该种在地上还是地下等,加上没有经历过除草、浇水、施肥等劳作体验,不懂得农业劳动的辛苦,容易出现浪费粮食的现象。学生只有经历过农事生产,才懂得“粒粒皆辛苦”,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南宁三中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开发“耕读园”校本课程,给每个班级及学科组提供学科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有了充分学习农业知识、进行农业生产实践的场所。中国是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历史孕育了丰富的耕读文化,将农事劳作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耕读文化”中的“耕”,是为了满足衣食生存之需;“读”,是为了获取发展之力。基于实践育人理念,南宁三中建立以“耕读园”为载体的多学科融合实践校本课程,使学科实践有基地、学科育人有载体,让学生在学科实践劳动中培养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如图1所示)。“耕读园”校本课程包括四大模块:人文劳动实践、科学劳动实践、综合劳动教育实践、生態文明建设实践(如图2所示)。多学科融合的劳动实践由于有了丰富的学科知识支撑,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试验场地和工具支持,便于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一)人文学科与劳动实践相融合
人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语文、历史、政治、艺术等学科实践与劳动实践的融合,如语文实践融合(耕读文化解读、田园劳动诗词鉴赏)、历史实践融合(劳动工具与劳动方式的历史发展、劳动文化的传承等)、政治实践融合(劳模精神解读、劳动中的经济学等)、艺术实践融合(劳动歌曲传唱、田间绘画写真、劳动与舞蹈艺术展现等)。耕读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来源,教师在语文、历史、政治、艺术等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耕读作品的评析与鉴赏,提高学生对耕读文化的认同感。如田园诗是典型的耕读文化产物,晋代陶渊明是田园诗人代表,他根据自己的劳作体验创作了《归去来兮辞》《归田园居》等诗篇;音乐、美术等学科中有大量描绘人们劳动场景的歌曲、绘画作品,如音乐作品《劳动号子》是劳动群众集体创造的生命乐章,绘画作品《拾麦穗的女人》表现了劳动虽然艰辛,但是人们依然在劳动中找到欢乐等,这些都是劳动教育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展现了劳动之美。教师要将人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加深学生对劳动实践中的传统文化、艺术审美、模范精神等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同。
(二)科学学科与劳动实践相融合
科学学科与劳动实践相融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实践与劳动实践的融合,如物理实践融合(农作机械使用指导)、化学实践融合(化肥的制作与使用、农药的使用与检测等)、生物实践融合(生物育种、种养技术指导等)、地理实践融合(农业气候分析、土壤质量检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这些学科与劳动融合的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科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设计科学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开展数据分析、改进实验方案、使用实验技术,在合作探索中不断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模仿和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进一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南宁三中与职校、农科院、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了协作关系,如在生物学科、地理学科教学中,联合广西农科院开展品种研发、耕作技术研究等农业技术研学活动,邀请专家入校指导学生开展耕读实践,从有机肥的发酵、土地翻耕、选种育苗、食品发酵等环节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让学生听取农科院专家报告、参与农田耕作实践,对农业生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学校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到农科院、农产品加工厂、农业机械生产厂、化肥厂等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如参观蔗糖生产过程,了解甘蔗到蔗糖的工业制作流程,加深学生对农业、工业生产的认识,了解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重要价值,让学生以劳增智,对农业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体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
(三)综合劳动教育课程
《纲要》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要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学校通过开设综合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综合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劳动技术、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价值、劳动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与评价,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教师可以制作班级劳动记录手册,为学生提供劳动工具和技术指导;或是派劳动指导员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完成劳动过程记录和劳动成果、感悟分享。南宁三中与职业院校合作为学生开展了劳动技术培训,包括烘焙技术、插花技术、内务整理技术、木制家具制作等课程,职业院校为学生提供劳动工具和技术指导,通用技术教师作为学生实践的第一导师,引导学生体验木工、插花、烘焙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通过劳动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积极的劳动观。
在综合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劳动学会分工、沟通和互助,体会新型劳动关系,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而且有了认识和参与劳动的能力,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在建设校园、建设家园、建设世界的过程中塑造自我,有效实现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
(四)生态文明与劳动教育融合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汇聚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智慧,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伦理与美学精神,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南宁三中构建“耕读园”校本课程,以传统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在学科融合中落实劳动教育和生态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文化的价值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学校开发了“光阴的故事·二十四节气”系列融合课程,包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中英文诗歌鉴赏,以及二十四节气的饮食文化、风俗介绍等。农耕文明推崇顺应自然,人们要因时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共处,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师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蕴开展学科融合教学,如在历史、地理、生物、语文等学科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介绍每个节气的来源、相关食品的制作和习俗的开展、农业生产的意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态文明的价值,形成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人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勤耕细作,才能有所收获。“耕读园”校本课程将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德育相融合,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体验生态文明之美,让学生通过田间劳动、因时因地种植,感悟大自然的力量,明白了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重要性,在感受节气之美的同时加深对我国农耕文化的认识,提升文化自信与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实施“耕读园”校本课程的保障机制
“耕读园”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通过调动全学科教师力量,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实践过程。一方面,学校要组建管理团队。校内耕读园需要专门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因此,需要组建管理团队、形成管理方案,才能真正持续发挥“耕读园”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需要对人员、时间、地点做好管理计划、完善管理机制,做好经费预算和使用,包括购买物资、化肥、农药等,需要一套完善的流程体系。学校后勤部门应协调各年级组开展实践活动,由后勤部门负责统一沟通农业生产物资,同时对劳动工具做好管理维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奖励机制。学校通过制订实践活动评价方案,以鼓励支持为主,建立过程性评价手册和指导手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宣传、分享的平台,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学习和劳动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良好的反馈机制是促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学校通过开展农耕节活动,让学生分享班级耕种成果,介绍农耕过程中的故事和感悟,让教师、家长参与评价,提供反馈和奖励,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进步。最后,要建立项目导师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导师的有效指导,劳动实践教学应以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实行“生产承包”,完成研究性学习设计书、确定指导老师、规划各项事宜,之后再开展种植实践。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特别是在方案的制订、方法的选择和工具的使用等方面,要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培训学生,同时要为每一个小组提供实践导师,实践导师需全程提供反馈和支持,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保证实践活动有效、持续地开展。
多学科融合的“耕读园”校本课程建设融合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是具体化认知视域下的实践育人过程,是对学生身心一体、知行合一的全方位教育,以及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真实学习。“耕读园”校本课程并不局限于校园,还可以把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资源融入其中,将校本实践基地与社会实践、家庭实践连接起来,完善学科融合及主题选择,实现立体式、全方位的“耕读”育人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颖惠.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20(3).
注: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实践”(2021B19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代许(1989— ),广西防城港人,研究生,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教学。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