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均衡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探讨

2022-05-30白立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

白立军

摘  要:义务教育是我国最基础的教育阶段。自多年前我国推行义务教育以来,义务教育政策惠及了无数人口。但义务教育的资源分配一直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一个问题,且其对于人口发展及教育成果的影响也较大。文章就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资源;资源分配;均衡;小学

义务教育是我国推行的一项免费教育政策。在该政策推行后的多年来,我国的教育行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而义务教育也為我国培养了不可计数的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在义务教育的实践发展中,依旧出现了诸多的影响教育发展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很多大城市已经初步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但在一些落后的城市或是农村地区,其教育水平却与大城市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这些偏远地区内,不管是教学设备还是教师资源,都难以与大城市相提并论。近年来,国家逐渐开始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农村学校进行建设。本文中,笔者将基于自身工作经验,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问题进行探究。

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是大部分国人都认可的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推广与深入人心使得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对教学任务的把握对学生的学习计划进行安排,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把控。这种教学方式被大多数人称为“灌输式学习”。但当前,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理念逐渐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接受,双减政策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很多经验丰富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行业中浸淫了数十年,在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早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习惯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板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诚然,这类教学理念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为我国培养了数量众多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教育界的育人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的一些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当代社会需要具有更高的核心素养、更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人才,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设计理念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合适的教师资源以及硬件资源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农村小学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较差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经过数多年的发展,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一是小学教师队伍的水平和分布不均衡还未能得到解决。通过对目前小学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许多小学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教育水平达不到理想水平。甚至一些小学存在缺少教师资源的情况。同时一些小学教师不是专业出身,缺乏专业性。摆在整个教育体系面前的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在经济不发达的很多地区缺乏专业的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师资源,学校就难以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更不用提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这也是目前我国偏远地区小学教育的普遍性问题。同时,很多教师都有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他们不喜欢用新形式、新途径进行教学,很多教师也不太会使用一些新设备,这也给高质量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学习英语时,作为一项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学习的科目,学生的听、说、读、写都需要大量教学资源的支撑。但农村学生由于学校地理位置以及学校经济实力,通常难以接触到较多的教学资源。学生在需要口语练习时难以找到发音标准的外教进行陪同练习。再比如学生在需要多种多样的课外读物进行视野开拓及日常阅读训练时通常难以找到较新的,较实用的材料。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影响较大。

(二)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注重考试内容的教学,对于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报以漠不关心的态度。例如以前英语考试需要考听力,很多教师就天天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后来确定不再考听力内容后,教师就基本再也不会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这也很容易让学生养成唯分数论的学习思想,从而让学生失去最开始对于学习的那一份兴趣与热忱。

(三)教师课程创新能力较薄弱

现在很多教师对教学经验有着天然的自豪感。的确,教育的经验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有着较大帮助,但问题是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开始盲目地迷信“教育经验”,如果在课堂教学上陷入经验论,用过去的经验来代替对未来的认识会造成一种可怕的认知误区。过去的经验只能为我们未来的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而不是代替我们未来的认识。这种唯经验论的思想使得很多教师创新能力不足。例如从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科研课题申报情况来看,申报人数相对其他科目较少,申报成功者也较少。

三、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措施

(一)学校及政府应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

如前文所述,师资力量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师资力量不仅能够极大地拔高学生的学习上限,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农村小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新教师,这使得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在课程中缺乏足够的专业性,且课程教学枯燥无味、形式单一。由于这部分不够专业的教师通常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不够深入,他们在上课时很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教学困境,即他们只是简单地对课本的内容进行朗读,甚至难以做出深入的解读。这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课堂体验。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且已经推行了双减政策,那么在这些新政策的要求下,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合,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不能在教材等硬件设施的准备上花足够的时间,那么授课内容就会局限在教材上,学生上课的乐趣会极大地减弱,学生也很难成为授课的主体。但事实上这种教学需要极高的教师专业素养作为支撑,而很多偏远地区及农村的教师是难以满足这种要求的。因此,学校及当地政府应重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定期与教师资源较好的学校之间开展交流活动、学习活动,并定期安排教师进修,提升其职业素养。

(二)地区应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教育财政投入

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人力资源,各种硬件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地政府应积极关注当地的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对中小学的各种财政需求予以支持。例如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很可能缺少多媒体设备、微机教室以及各种生活设施。这些硬件的缺乏会极大地限制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也为了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加大对偏远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

总的来说,义务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其影响远不止一代人。但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问题,避免出现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一些地方资源稀缺而一些地方资源过剩的现象。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努力落实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对偏远地区的财政投入,提高学校待遇,以更好地留住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欢,朱战辉. 农村青少年教育城镇化的家庭策略、实践困境及其出路[J]. 中国青年研究,2021(01):29-36.

[2] 齐燕. 过度教育城镇化:形成机制与实践后果——基于中西部工业欠发达县域的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20(03):59-69.

[3] 雷望红. 县域教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与政治风险[J]. 兰州学刊,2020(12):162-171.

(责任编辑:汪旦旦)

猜你喜欢

均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
新研究揭示新冠疫情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精读
一种基于价格竞争的D2D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云环境下公平性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OFDMA系统中容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