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例谈

2022-05-30黄利荣

新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编题铅笔解决问题

黄利荣

一、明确“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

张奠宙教授在《小学数学研究》一书中指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本质,在于建立一类特殊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教学实质是数的认识(基本概念)和数的运算的综合运用。”如果能有效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对特殊实例的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或探索推理的过程中,看到“解决问题”背后所蕴涵的思想方法,那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是生动的、鲜活的、有效的。由此可见,教师针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该要以“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为基础,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并领悟问题背后所承载的思想方法,这才是提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发现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是分析问题的主要措施。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从语言、图表中提炼出条件与问题的关联性,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建立数量关系,这是提高“解决问题”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

(一)充分利用数学语言训练,明确数量关系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发现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例如,北师大版一上“一共有多少”的课程,这是认识加法运算的起始课,针对课本中关于“铅笔支数”的主题图,教师提出的“一共有几支铅笔”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能直接喊出答案,但教师更应关注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师:“从图上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我从图中数出:笑笑一只手有3支铅笔,另一只手有2支铅笔。”师:“看来有的信息要通过从图中数一数得到,有的信息要从图中的文字里找。那么,所求的问题是什么?现在谁能把数学信息和所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生:“笑笑的左手有3支铅笔,右手有2支铅笔,她一共有几支铅笔?”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指导学生在图文中获取信息,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完整地表述题意,从而实现了从信息—数学语言—数量关系的过渡,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问题结构训练,巩固数量关系的构建能力

教师除了要观察、倾听、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外,还要加强问题结构训练。在学生经历并初步感受了某种数量关系后,可以进行编题训练,以建立某类数量关系的模型。

1. 模仿编题。

在学生掌握题目的数量关系之后,引导学生仿照编题,主要通过改变应用题的情境或具体数据的方式,经历模仿编题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数量关系的结构特征逐渐清晰。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上“一共有多少”的练习课时,教师除了可以针对课本第25页算式1+4=5对应的四幅情境图进行“提出问题”的训练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这道算式还能表示、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通过编题加深对加法(合并)意义的理解,明确这一类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为后续进一步建立更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2. 演绎拓展性编题。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某类数量关系后,教师可以对例题交换条件和问题进行编题,即把原来所求的问题当作条件,把其中的一个条件当作问题;或者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变化,改编成新的应用题;等等。通过变式编题的方式有效巩固学生对某一类数量关系的认知,使这类数量关系的基本构架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比较清晰的模型。经过对条件与问题的演绎与拓展,使学生思维得到迁移与发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运用表征解决问题

表征是信息在人类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是思维活动的外显。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使用了被学生了解或认同的表征,就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如何利用表征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呢?以下简单例举几种表征方法。

(一)言辞表征

言辞表征也称画批,就是把题目中的重点词、句和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箭头、加点、横线等符号标注出来。以便有效地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下“加与减(三)”时,教师出示练习题:“小河边有35棵柳树,杨树比柳树多12棵,河边杨树有多少棵?”然后引导学生以言辞表征的方式,按照以下步骤对问题进行分析:(1)画出比较的量;(2)标注量的名称;(3)标注已知量及问题;(4)标注量之间的关系。画批后如图1:

以言辞表征的方式分析问题,学生通过画批动作可以把问题中的各个细节尽收眼底,还可以让教师观察到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进而进行有效的课堂生成。

(二)图形表征

图形表征是指在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时,利用画图的方法,画出与题意紧密联系的图形,借以更加直观地展示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数量关系。还是以上文“一共有多少”中的“1+4=5”的教学为例,在充分理解情境图后,可以向學生提出要求:“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吗?”学生给了多种不同的图示方法,收集整理如图2、3、4所示,其中用了图形、箭号还有加号,经历了从实物图—示意图—加入运算符号的思维演变过程。课堂中应多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征数量关系,能让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符号表征

在“解决问题”板块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对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即采用符号表征方法,逐条用符号标注出需要表征的信息(见图5),这样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明确条件、问题各是什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往的时间与返的时间比为3∶2,列出符号表征(1)(2),共用20时可知返回的时间用了8小时;由时间关系还可得往的速度与返的速度比表征(3),而往返速度相差12千米,列出表征(4),由(3)(4)可知速度的一份为12,返回的速度为36千米,由符号表征(5)可列式得出结果:36×8×2=576(千米)。在解决问题时,通过用符号标注的形式进行表征,让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视,有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效率。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双溪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编题铅笔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力擎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