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筷说开去
2022-05-30唐仁承
唐仁承
一双筷子,普普通通。一场空前严峻的新冠疫情,让筷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垂青。君不见,但凡聚餐,必有人提议使用公筷,以杜绝交叉感染。或是每人面前各配两双筷,黑色为私,白色为公;或是每样菜旁备有公筷,以供拣菜入碟;至少要在桌面上放几双公筷,以备使用。公筷成为约定俗成的器物,筷子的销量也随之迅速提升。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曾有人说,三种不同的进食方式代表了三种饮食文化:用手指的,泛指非洲与南亚文化; 用叉子的,是欧洲与北美文化;用筷子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可我却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进食文化正在相互兼容,区别已不再那么显著了。
筷子在中国的历史至少已有3 500 年。据说,最早出土的筷子文物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圆柱铜筷。也有人认为,最早的筷子是新石器时期的骨箸。1961 年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村发掘出土的三根圆柱形铜筷也曾引起一时轰动,据放射性碳素测定,那是公元前500 年左右东周中期的物件。
先人们不用筷子用什么呢?起初用手,后来又用匕。匕也就是匙,当然是比较粗糙的匙。从生食进化到熟食,不再方便用手去取,才逐步进化用具,最后用上了筷。最早的筷是折取草茎竹木而成的简陋随手之作。筷的出现是文明进步的象征。
起初,筷不叫“ 筷”,而叫“ 箸”,也称“筋”,更早则称为“挟”。直到明代,箸的名称才发生了变化。因为“箸”与“住”同音,水上人家认为箸有“原地徘徊、驻足不前”的意思,而行船讲究快,需要一帆风顺、畅通无阻, 所谓“千里江陵一日还”,于是将“箸”改称“快”。又因为大多数快以竹子制成,所以加了“竹”字头,成了“筷”。没想到,筷子的成名竟然还与行船有关。
随着筷子的发展,所用材质也有了变化,不仅用竹,还用木、骨、玉、银,甚至象牙。即使是木筷也分很多种,如杂木、榆木、梅木、石榴木、神甸木、酸枝木等,还有雕刻的、彩绘的、上漆的、组合的等类别。
《韩非子》里记述了一个故事:商纣王登位不久,即命人为他琢一双象牙筷,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双象牙筷,却引起了大臣的恐惧。因为大臣认为,象牙筷肯定不能配瓦器,而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有这样的器具就不能盛粗茶淡饭,而只能是熊掌、象尾、豹胎之类的山珍海味。吃得如此,穿就不能粗葛短衣,住也不可茅草陋屋,必是衣锦绣、住华厦。如此下去,天下不足矣。从一双筷子的选择,引出了深刻的处世哲理,给世人以警示。
研究发现,常用筷子对身体也大有好处。用筷夹食,涉及肩、肘、腕、指等各个部位共30 多个关节,牵动关节活动的肌肉达50 多条,而所有这些细微活动又与神经系统相关。如此说来,常用筷子可能有助于战胜老年痴呆。
名人雅士对筷子一往情深,于是有了许多赞美或者歌颂筷子的诗词。明代程良规先生在“咏竹箸”中这样说道:“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写的是筷子,借喻的却是劳动者的辛劳。据说,乾隆皇帝也为筷子写过诗:“虽无象牙贵,却有神龙飞。莫道饭菜粗,筷子添香味。”
筷子在人际交往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送筷子给新婚佳偶,寓意“成双成对, 快生贵子”; 乔迁新居时送筷子,寓意“快快发家,安居乐业”;送筷子给合作伙伴,寓意“友好合作,同创辉煌”;送筷子给好友,寓意“同甘共苦,相互关心”。筷子谐音为“快”,自带了快乐、好运、合作、久长等寓意。
筷子諧音为“快”自带了快乐 好运合作 久长等寓意
筷子与我亦颇有缘分。我曾经工作的“香港天厨公司”,原以化学工业为主业,我赴任之后,为应大趋势决定转型为食品工业,并特地请上海著名创意大师邵隆图和赵佐良为公司设计新标志。新标志以筷子为主角,一只大圆盘中,两双筷子搭成了一个“天”字,而左转90°,又构成“香港”两字的英文缩写“HK”。这一标志既暗含“香港天厨”的公司名称,又生动地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特征,注册成立后,众人皆拍案叫绝。之后,也有一些公司想模仿,结果被发现侵权,遭政府主管机构一一驳回。
筷子本寻常,却不想其中竟蕴含了这么多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