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水平民办高校书院辅导员“六环”培养机制的研究

2022-05-30于鹏

知识窗·教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书院制培养机制民办高校

于鹏

摘要:西京学院探究出了一种新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六环”培养机制。文章针对新时代高水平民办高校书院建设与发展现状,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与引导服务中的实际工作为基础,从工作机制、培养、实际效果入手,提出了落实“六环”培养机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书院制;辅导员;“六环”培养机制

书院制是实现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近年来,实施书院制教育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育人机制改革的深化,民办高校应加快专业建设,结合书院制改革现状,构建新时代辅导员培训新模式,从机制和政策上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新途径。

与传统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相比,“六环”培养机制从入门到完善,再到专业化,全过程、全方位,既注重理论,又强化实践,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一线辅导员培训到培养的闭环,更有利于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

下面,笔者根据近年来西京学院在探究和构建辅导员“六环”培养机制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措施,提出了在书院制改革下实施和构建辅导员“六环”培养机制的有效策略。

一、秉承高进原则,严格落实新入职考察

高等院校要以新入职考察作为第一环,秉承高进原则,既要注重对新招聘辅导员培训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考察其工作能力,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工作情况,坚持底线,灵活调整,从源头上提高高校辅导员质量。总的来说,高等院校要建立三级考察体系(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由岗位聘任委员会负责对外招聘工作,再从每个院系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招聘审查小组,负责对辅导员师德、工作能力、责任感、价值取向、政治立场等进行综合考核,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对初选的招聘人员进行综合能力审查。这一项工作主要由学校成立工作小组进行牵头,以“笔试+面试+考察”的方式,对复选人员的品德、工作热情、工作经验、基本素养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最终的入选名单。

第三阶段,邀请优秀学生代表、教职工培训人员,负责对新进辅导员进行新入职培训与试用期工作情况进行评分。达到“优”(85分及以上)的人员才能最终录用,正式就任辅导员,而未达到对应分数的,可暂时担任助理辅导员,作为“一线辅导员”预备队员进行针对性培养。

二、启动“青蓝工程”,签订师徒结对协议

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大学内部管理框架和育人机制,书院和院系平行并列成为两大教学体系,客观上为辅导员职责分工变化和学生日常思政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应注重一线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以“老带新”培养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第二环”,启动“青蓝工程”(如表2所示)。

首先,为辅导员构建“传、帮、带”的平台,举行拜师仪式,促进新老辅导员互动,使得新辅导员对院校产生归属感,快速熟悉各项日常工作。

其次,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组织新辅导员向有丰富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精湛的资深辅导员学习,并召开辅导员内部学习交流会,使得新老辅导员互相学习、互相成长,让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水平、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知识领域更上一层楼。

最后,健全“老带新”培养机制,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协议等纳入辅导员日常工作守则或是职业标准体系,使得“老带新”制度化、常态化,持续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制订“双线”培训方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高等院校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以“内训营”培养作为一线辅导员培育机制的“第三环”,通过扩大校内培训,邀请学校思想政治教师担任辅导员队伍的内训营教官,负责辅导员政策理论、思想政治教学能力培养,进一步解决辅导员的政策理论知晓和水平提升问题,开辟辅导员与思想政治专任教师协同育人路径,改变以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各自为政的工作格局,落实“大思政”教育要求。

所以,在新輔导员正式上手前,高等院校要成立“内训营”,由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思想政治教师担任教官,负责对新辅导员展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形势政策及大学生教育理论、大学生常见心理与思想问题等教育与培训工作。因为思想政治教师长期从事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非常熟悉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生活,由他们负责新辅导员

的校内培训工作,有利于拉近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新辅导员正式就任后,与思想政治教师共同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当代大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新青年。

四、制订“走出去”战略,提升辅导员整体技能

近些年,西京学院制定了“走出去”战略,定期组织辅导员外出学习、实践,加大对辅导员外出参加高质量培训的支持力度,以开阔辅导员工作视野。鉴于此,高等院校应在书院制改革过程中,以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作为“第四环”。

一要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转向校外、面向行业,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性、实践性为主,与其他学校、成人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对接,按照辅导员岗位的职业标准,与其他学校建立校外研修机制,定期组织辅导员进入其他学校进行顶岗实习,参加研修培训活动,持续提高辅导员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工作能力。

二要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学习国内外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订先进的条例制度,在合作办学的条件上拓展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路径,不断调整辅导员队伍结构,将校内辅导员输送到国外进修,促进辅导员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增进国际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师资力量。

五、贯彻“精育”方针,学习先进工作经验与方法

为更好地适应辅导员队伍建设标准和新的学生管理模式,近几年,西京学院一直在积极调整辅导员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专业化能力。尤其是利用高校岗位借调和交流,以各种方法将校内辅导员“调出去”,不断学习其他学校辅导员的先进工作经验与方法,进而持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高等院校应有样学样,以“养用结合、养用相长”作为辅导员的培养原则,以“调出去”作为“第五环”,要求当代辅导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坚定的政治信仰、热爱实践、对工作有一颗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院的教育优势,在学院的支持下,定期组织辅导员前往“双一流”大学见习或参与全国骨干辅导员高级研修班,使辅导员接受全国一流专家教导,学习优秀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先进做法,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事务水平。

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要从辅导员的知识、技能、才能、态度这几个方面入手,利用岗位借调和交流,建立贯彻四年的辅导员岗位培训体系,以学分制管理为导向,设立经验交流会、工作专题讲座、发布研究课题等,营造浓郁的学习与科研氛围,并组织辅导员前往“双一流”大学,了解其他学校的学生事务工作机制,不断地改进、调整与优化校内学生管理体系,或是制订辅导员校外研修培养方案,组织骨干辅导员外出研修,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学生管理理论,积累教研工作经验。

六、树立“严管”理念,健全与完善考评体系

考評工作对辅导员培养具有较强的导向工作,西京学院这些年一直都在改革现有的量化考核体系,着手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考察辅导员时,民办高校也注重辅导员个人能力的培养,既对辅导员严格管理和动态监督,又采取相应的培训措施进行人才培养。因而,高等院校可以将“考核指挥棒”培养作为“第六环”,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时代变化,采取先进、完善、全面的考核评价体质。与此同时,学院可以组织专班人员在教师队伍、学生队伍中抽取一部分人员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调查,并减小月考核权重,增大学期(年)教育效果考核权重,进而调整与优化考评体系。

一方面,月考核侧重考核基础工作规范性,如日常学生事务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学生宿舍考核等,对这些工作的流程、具体过程、实际效果展开考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可以使辅导员了解自身工作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看法,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重点;另一方面,学期(年)考核侧重教育效果,对应的辅导员带班费考核分配也随之变化,学校工作部门及思想政治教师应定期开展辅导员工作调研活动,与辅导员和院系学生进行互相交流,直接将辅导员考评成绩与绩效津贴、职称晋升挂钩,使辅导员在考核结果的帮助下,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总而言之,在书院制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应针对辅导员职业发展存在的各类问题,不断地总结与创新辅导员实际工作的有效方法,并不断探究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总结提炼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的方法,落实“六环”培养机制,从而建设一支能堪大任、综合素质高的专业辅导员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立德树人的政治作用,推进民办高校稳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书院制下驻楼辅导员队伍的实证调研与制度初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2).

[2]李西玉,饶先发,曹希西.新时代优秀辅导员的成长规律及培育机制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5).

[3]陈慧芝.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机制的构建与优化[J].人才资源开发,2015(8).

[4]李玉淑.书院制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4).

[5]郑国环.书院制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8(12).

[6]何岩龙.书院制建设下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5(5).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猜你喜欢

书院制培养机制民办高校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