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老头——迪特·拉姆斯
2022-05-30周兰兰
周兰兰
什么?那么酷的苹果产品,设计灵感竟然来源于一个老头?这是真的!不仅是苹果产品,包括我们日常用的很多东西,设计思想都源于一个了不起的老头——迪特?拉姆斯。许多人知道曾任苹果(Apple)公司首席设计师的乔纳森?伊夫,却不一定知道伊夫所追随的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德国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到2022年时已90高龄,但他活力十足、头脑敏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至少年轻20岁。有人感叹:他追求设计的永恒,同时也把自己活成了永恒,岁月拿他和他的设计都无能为力。的确,迪特?拉姆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德国电器公司博朗(Braun)工作,后来又成了英国家具公司维松(Vitsoe)的设计师,他设计的家具和电器至今仍在生产,他的“设计十诫”仍然是无法撼动的现代设计准则。
对照苹果的几款产品可以看出,乔纳森?伊夫的设计和迪特?拉姆斯的设计确有血缘关系,比如1958年博朗的T3口袋收音机和2001年至2014年间苹果公司的iPod mp3 播放器、1959年博朗的 LE1静电扬声器和2011年苹果公司的iMac、1987年博朗的ET66计算器和苹果公司的计算器、1963年博朗的T1000型收音机和2003年苹果公司的PowerPC G5专业型电脑等。
如果说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大学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开端,那么20世纪中后期的迪特?拉姆斯和博朗公司就是把系统设计思想融入工业设计的开端,他们是引领现代工业设计的标杆。包豪斯校长、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设计理念“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拉姆斯說“少,但是更好”(Less,but better),这两句话代表了包豪斯的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迪特?拉姆斯总结出了设计的十大原则,被奉为现代设计“十诫”,可见其神圣地位。“设计十诫”即创新、实用、美观、克制、诚实、易懂、耐用、环保、细节周密、尽可能少。乔纳森?伊夫说拉姆斯是他的榜样和灵感来源。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说拉姆斯是第一个工业设计师,也是最后一个工业设计师,因为他把所有工业设计师应该做的事都做完了。从包豪斯开始的现代工业设计到今天的100年间,没有人能为拉姆斯的“设计十诫”增加或删减一条。
拉姆斯说,要对人足够了解,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我选取他设计的一款经典产品来讲述“设计十诫”的故事,因为这一款产品设计的动机,包含了他个人使用的“私心”。1959年,拉姆斯设计了一款便携式收音机和黑胶唱片机二合一的产品。我们谈论任何设计,都必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在那个年代,唱片机和收音机因体型庞大,是被当作家具使用的,没有人疯狂到要把家具放在提包里随身携带。拉姆斯当时正在学习英语,他想要一个在旅行中也可以随时听读英语的小东西,于是便携式黑胶收音机诞生了。
TP1便携式黑胶收音机(radio TP1)的外形是一个带有真皮手提带、淡灰色的长方形盒子。上半截是收音机,下半截是黑胶唱片机,两者可拆分使用。收音机和唱片机的体积分配比例是1∶1.618。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款产品的正面是一种单纯的点、线、面平面构成,各个部位都遵循了1∶1.618的黄金比例进行分割组合,看起来关系清晰、比例协调,给人的视觉感受极度舒适。在尽可能少的前提下,采用抽象几何的方式来表达美感是最高效的。
值得一提的是棕色真皮手提带和机身的关系。皮革自然原始的粗粝质感和现代工业化的细腻刻意形成鲜明对比,这大概是最早的混搭风吧。不过拉姆斯从不追求所谓风格,他只按自己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所以他成了创造风格的人。
不同于一般企业喜欢把商标放在显眼位置的做法,拉姆斯坚持把博朗的商标放在背面,并且小到不易引起人的注意。他认为不论是产品的外形还是商标,都不要时刻“跳出来”大声宣布自己的存在,而应该低调、中庸,默默为人服务,这在他的家具设计上体现得更为强烈,后面我会讲到。
拉姆斯将黑胶唱片机的唱针唱臂“藏”在一个舱门里。用户装好唱片后,打开舱门,唱臂自动升起,声音通过收音机的喇叭播放出来。这样的设计使得产品外观显得简洁和平滑,操作也十分便捷。
这款TP1便携式黑胶收音机在当时十分先进和前卫,设计达到了美学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在细节上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和逻辑性,整体和细节都堪称“好设计”的典范。
拉姆斯认为好的设计能让人一目了然,不借助说明书也可以实现基本操作,所以用户在使用博朗的产品时,自我感觉很好。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聪明”的产品细节,很多都出自几十年前拉姆斯之手。
为了做到“尽可能”少,拉姆斯开创性地把收音机开关和音量调节组合到同一个旋钮;橙汁机更是直接取消了所有的开关按钮,把切开的橙子略微用力压到机器上,机器就开始自动旋转,拿开橙子,机器即停;计算器一目了然的按键排列,是他试验出来效率最高的组合;现在广泛应用在小物件上的防滑条和防滑颗粒,是拉姆斯对用户的体贴。
“设计十诫”中的创新、实用、美观、耐用等规则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什么是“诚实”和“克制”呢?拉姆斯这样解释“诚实”:产品不应该看起来比实际上更创新、更高效和更有价值,它不试图通过无法兑现的承诺来操纵消费者。他认为“克制”是履行某种功能的产品具有工具属性,它们既不是装饰物也不是艺术品,因此,它们的设计应该是中性的,器具应当隐退,为人的自我实现留出空间。
迪特?拉姆斯原本学习的是建筑专业,但之后一生都从事工业设计工作,他一辈子只设计了一座房子,就是他自己的家。他的家里主要有两样东西——维松的家具和博朗的家用产品,这两样东西都来自他自己的设计。要是你在房子里喊一声“迪特?拉姆斯”,大概会听到此起彼伏的回应。拉姆斯之所以用自己设计的家具,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想通过家具的使用来发现其改进和发展的可能性。
拉姆斯的家具设计开始于他在博朗工作的第一年,23 岁的拉姆斯为公司的新室内设计草拟了一份提案。在白墙壁上安装的轨道壁挂式置物系统。1959 年,当拉姆斯向博朗老板申请为英国家具公司维松设计家具时,立即获得了批准:“这将有助于我们的收音机销售。”
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德国人的房屋并不宽敞,拉姆斯主要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家具,柜子和沙发都可以自由拆开或组合,适合狭小的公寓楼。1960年,拉姆斯推出了606 壁挂式置物柜,这件家具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在当时人们眼中,这一堆看起来简单甚至单薄的板子和抽屉,造型是前所未有的变化多端,用起来非常自由。固定在墙上的轨道不仅起支撑作用,还可将电线藏于其中,安装时根据房屋情况安排轨道的间距。一般来说,这个家具搭配的板子和抽屉有两种宽度,如果你现在买这款家具,还随包装附赠两种长度的水平仪和全部所需的工具,安装起来更加方便。至于板子和抽屉怎样分配高度,则是完全自由的,因为轨道上均匀分布许多小孔,可在任意高度插入板子和抽屉。
当你把自己的东西放上置物架之后,你会感到这件家具隐身了,几乎看不到了,这正是拉姆斯想要的效果,家具只是居家生活的背景,绝不能跳出来为自己的存在感高声叫喊。第一重要的存在只能是人,装修和家具都是使人更加舒服和自由的背景。
606壁挂式置物柜诞生至今已超过60年,还在被世界各地的家庭或企业购买和使用,至于模仿和致敬者,可以说不计其数。
拉姆斯的家是一座平顶单层建筑,连着带泳池的日式花园。他退休之后,更多的时间待在花园,侍弄盆景,他觉得这样的环境能使他头脑清晰、内心安宁。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家:
……在起居室区域的中心有一组松散的维松620扶手椅,是我欣赏庭院景观的地方。这是一个热闹且经常使用的区域,享有花园的景色,我们坐在一起聊天、招待朋友、看电视。植物、书籍和图片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这些房间的布置代表了我设计背后的基本意图:简单、本质和开放。这些物体不吹嘘自己,不占据中心位置或造成限制,而是退居幕后。它们的弱化和不显眼产生了空间。有序不是限制性的,而是解放性的。
……对我来说,工作并不意味着通常意义上的设计,而是更多的思考、阅读和交谈。设计首先是一个思考过程。
從拉姆斯的叙述中,我们能进一步理解他的设计思想。他不稀罕别人给他的任何头衔,他只是一个设计师,一生探索设计的永恒。比起“德国现代工业设计之父”的称号,大概他更愿意当一个可爱的老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