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阅读教学策略浅探
2022-05-30黄小菊
黄小菊
[摘 要]“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双减”绝不是粗暴而简单地降低课堂教学目标、减少课堂教学任务这样简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需要,对语文教材进行统整,通过遴选适切的教学内容、提高难文的教学效益、把握单元教学资源、发挥范例文本价值等策略,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有效发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阅读教学;教学策略;类群统整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9-0019-03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阅读教学的策略要与时俱进,随之进行改变。统编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如果按照传统方法,一篇篇地教,就难以凸显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价值,也无法达成“双减”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本着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原则,教师要全面把握统编语文教材选文的特点、编排理念,做到“文”尽其才,“篇”盡其用,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删繁就简,从教学容量中遴选适切内容
作为文选型教材,选择经典的、名家的作品是统编语文教材的特色。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统编语文教材在选文上注重篇幅的长短,并专门设置了长课文单元。这些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文章,无疑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如果教师不能精准地把握编者用意,眉毛胡子一把抓,就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初衷,走向本末倒置的尴尬境地。
鉴于此,教学时教师要紧扣长课文的特点,从阅读速度、识记意识和把握能力等不同的维度选择适当的内容,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真正做到由长变“短”。
首先,列出小标题。再长的课文,情节内容都有起承转合。根据情节内容列出小标题,将长课文划分成不同的部分,梳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减轻学生的负担。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小英雄雨来》一文,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部分,先组织学生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情节内容;再要求学生把小标题串联起来,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能将故事串联成为有机的整体,厘清文本内部的关系。如“雨来读夜校”这一部分,很多学生无法将其融入整个故事中。对此,教师鼓励学生沉入文本中。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正是由于雨来在夜校读书,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才能在小小年纪就投身革命,勇敢保护李大叔。
其次要确定探究话题。长课文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想一网打尽,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根据中心,删繁就简,直击要害,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中,将长课文读深、读透。还是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进行说明。面对三篇分量十足的长课文,教师可以尝试从单元的人文主题入手,相机提炼出相应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就能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教学时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教师可确定不同的探究话题。《小英雄雨来》一文,可以着力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你觉得雨来是否能够称得上英雄呢?”《我们家的男子汉》,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男子汉的理解,体会课文中这位独立成长的小小男子汉的特点;学习《芦花鞋》一文时,可要求学生紧扣“苦难”这一关键词语,感受成长的丰富内涵。这样,学生对成长有了自己的认识,对生命的成长有了深刻的体验。
“双减”政策的核心就在于减负。减负,就要在教学总量上下功夫。统编语文教材设置的长课文,有其独特的用意。作为教师要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根据单元主题挖掘、利用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教学案例,就删减了长课文中的非核心内容,直指文本主题,形成了聚集性、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双减”的要求。
二、消除障碍,从教学难度中凸显难文效益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统编语文教材在第二、第三学段,有意识地编排了适量的难课文,旨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难课文之“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和思想有难度,要么描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要么立意明显高于学生的现有认知;二是语言表达形式方面,有些文本的语言表达比较难于理解,超过了学生的理解水平,给学生的阅读带来障碍。对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难课文,一些教师容易走进两个极端。一是难文浅教。教师在教材文本面前“俯首称臣”,打着降低难度的幌子,面对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二是难文深教。这种情况貌似顺应编者的用意,其实是无视学生的基本学情,被文本的表面所迷惑,该讲的、不该讲的都一股脑儿全部塞给学生,毫不在意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那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难课文究竟该如何教呢?
首先,要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将课文读熟。正所谓“书不读熟不开讲”,更何况是难课文。教师要本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原则,引导学生熟读文章,将文本的语言、内容理解内化。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讲述了三件事情,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同时文章也没有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呈现,这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篇难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从学情出发,将课文中难读的地方分成不同的类别:第一类是课文中的一些有文言色彩的句式或词语,如“为……而……”的句式结构和“有志者当效此生”等;第二类是课文中有一些那个年代独有的词语,如“租界”“修身课”等,这是当下的学生所无法理解的。这两类语言,初读时的确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会随着阅读的深入而得以消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为学生的深入阅读提供支撑。
其次,要避免单一思考,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联系,发散思维。一些学生之所以觉得课文难懂,主要是因为对文章描写内容的背景和作者创作的来龙去脉缺乏了解。因此,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经历从“难”到“易”的过程。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好的故事》一文,堪称小学阶段最难的课文之一。教学时,教师可采取多维度联系的策略,设置以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其一,要求学生尝试将课文描述的梦境与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对比,说说哪一个更美;同时,借助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正是因为鲁迅先生沉浸梦中,所以才巧妙而自然地描绘出一系列美妙的事物。对比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答案,而是借助生活与常态化的语言表达,让学生感知作者以独特语言所营造的美丽梦境。其二,呈现不同名家的解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教材在文后的“阅读链接”中就拓展补充了名家的两段评论性文字。教学时,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并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再拓展其他名家的解读,以丰富学生的认知。
难课文的教学不是降低教学目标,而是要转变教学思路,以契合学生认知思维的方式进行引导,让难课文易于理解,为减轻负担、高效学习奠定基础。这样教学,难文就融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中,以后他们遇到类似的文章时,就不再是难课文了。
三、类群统整,从教学方式中把握单元资源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组织单元,因而单元中的课文内容都具有共性,单元课文也形成了类群性文本。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整合成有机的整体,紧扣编者设定的核心目标,设置统一话题,形成教学合力,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这样,能让学生在共性中寻找差异,在差异中寻找同性,进一步掌握文本的表达规律。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小动物的,具有类群文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紧扣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语文要素,采用类群文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首先,引导学生以对比的方式,关注词句,读出文本表达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预习环节,要求学生将自己阅读课文后感受到的小动物的特点罗列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作者笔下这些小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作者用了不少的贬义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为什么作者要用贬义词来表达自己对这些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呢?经过对文本语言细致地分析之后,学生就会发现,这与作者正话反说的表达方式有着直接关系,是一种独特的带“刺”的喜欢。课堂上,教师以此作为单元的教学点,以整合的方式展开引导,这样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写法,探寻文本表达的内在规律。虽然都是描写小动物的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例如,老舍先生写的《猫》一文,多处运用了转折的方式,将猫古怪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母鸡》一文,从一开始的“讨厌”到后来的“喜爱”,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将自己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展现出来;而丰子恺先生写的《白鹅》一文,则运用了衬托式的对比来展现白鹅的特点,如用狗来展现白鹅叫声的严厉,用鸭的步伐突出鹅的傲慢。三篇文章都在共性之中存有差异。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单元课文中转折、欲扬先抑、衬托等表达特点,并通过类群文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进行阅读理解,这样在类群化、结构化的教学中,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发展。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这绝不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作业量的减少,意味着要从学习方式上寻求突破,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本例教学中,教师以写作方法为线串联起多个的文本,避免了重复学习现象的产生,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契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慢炖细品,从教学过程教实范例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鉴于此,统编语文教材设置了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将训练的重点指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表达能力。这两类单元中的文本,真正凸显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的理念。对这两类单元的教学,教師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慢慢理解,逐步掌握阅读的策略,形成表达能力。
首先,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即准确、充分了解单元的教学目标指向。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单元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教师不必要讲“预测”的定义、作用等,但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旁的批注,并紧扣课题、插图、关键词句等进行预测,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思维才会不断深入。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批注阅读方法单元,其中的《牛和鹅》一文,编者为学生提供了七处批注的范例。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获取所谓的方法,而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批注、要怎样做批注,了解背后的原因。比如,第一处批注是“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这是编者针对课文开篇,即对牛和鹅不同的描述所产生的疑惑。在第五到第七自然段,编者的批注是:“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这与作者遇到鹅的连串反应有着直接的联系,如“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等。由此,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批注,让学生认识到,批注捕捉的是阅读时转瞬即逝的体验和感受,利用语言文字进行提炼和表达,以更好地推动自己的思维朝着文本的深处迈进,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其三,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停留在理解、记忆的层面上,而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策略,领悟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单元,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不重读、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抓住文章关键字词读,带着专门的问题读……如果学生仅仅理解这些标签式的方法,就无法有效提升阅读的速度。只有真正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实践,把这些方法转变为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的提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教学其中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说明性文本,教师要依循说明性文本的特点,紧扣课文中罗列的一系列表示事物速度的关键数字,梳理出事物速度之间的联系;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什么比什么更快”这一语句,快速理解文本内容。只有抓住了这两点,才能把握文本的表达结构和关键信息,才能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融入自己的知识图式中,并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策略单元、习作单元的课文,都有着明确且集中的教学指向。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让学生经历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绝不是粗暴而简单地降低课堂教学目标、减少课堂教学任务,而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有效发生,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