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策略

2022-05-30王潇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王潇

【摘 要】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教师要展开多重筛选,以提升活动对接性、适合性,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对接生活认知、关注时事热点、针对学习主体、延伸训练维度,教师对制约因素做科学梳理和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有效提升活动设计的契合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选择 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比较固定的教材,教师围绕教材展开活动设计时,需要有渗透、延伸、拓展、创新意识,对活动主题做整合筛选,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好生活调查,精选生活内容,进行认知对接,关注时事热点,延伸训练实践,针对学生知识储备展开主题设计,让学生在广泛的实践体验中积累学科认知。教师要展开教情和学情调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理性选择,这样可以取得更丰富的训练成效。

一、对接生活实践,调动学生活动热情

教师对接学生生活实践展开主题选择,能够顺利激活学生的活动热情,促使学生自然进入活动之中,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带有跨学科特点,与学生生活有更多对接点,教师做好教学调查,根据学生生活认知经历展开活动主题选择,能够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一)结合生本生活設计

学生有生活经历,教师针对学生生活认知展开必要调查,为活动主题选择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教师不妨深入学生群体,展开多种形式的观察、询问、谈话等,了解学生生活经历,精选活动主题。如“观看动画片”的问题讨论活动,“观看动画片”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活动,教师可提问: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你最喜欢哪一个卡通形象?用适合的形式展示推介这一卡通形象。学生最喜欢动画片,自然会积极响应,热议喜欢的卡通形象,用最擅长的手段做直观展示。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生活认知实际展开设计,推出直观展示卡通形象的活动任务,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结合校本课程设计

校本课程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做对接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活动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提高其综合能力。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活动、主题班会、迎检准备、节气活动、发明创造、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活动等,都属于校本课程内容。教师要做好对接设计,让学生主动进入活动环节,在深入探索中培养综合能力。如针对介绍校园活动,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校园是美丽的,如果让你用“美丽校园”为题目写一篇习作,你会如何做介绍呢?学生对校园最为熟悉,自然能够快速构思,教师再深入课堂之中,对学生的主题写作做具体指导,组织学生做展示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

二、联系时事热点,提升学生活动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时事热点问题,这是最为自然的选择。教师要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将社会新闻做整合处理,对学生的关注度做合理调查,以提升主题活动设计的契合度。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对社会新闻有一定的关注度,如果能够吸收学生的意见,其助学效果会更好。学生运用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早已成为生活常态,教师鼓励学生参与活动主题信息搜集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示。

(一)结合网络新闻设计

教师要有筛选意识,借助网络媒体搜集时事热点,针对学生的关注点展开设计和组织,以便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活动体验。学生对生活新闻、社会事件有不同的关注。如果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开展新闻素材搜集活动,其助学效果会更好。如防疫方面的新闻不断涌现,教师结合网络新闻设计主题活动:防疫工作人人都要做好,每一个人不仅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遵守防疫规定,还要做好自我管理。关于自我防护,你知道哪些?不妨做个介绍。学生对这个话题很熟悉,自然有更多的发言权。在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详细介绍,让其他学生做补充,主题活动成为防疫专题研究。

(二)结合当地新闻设计

学生对当地新闻最感兴趣,教师不妨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新闻素材,推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参与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学生对社会热点新闻有不同的期待,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的关注点做必要调查,以便在活动主题选择和设计时,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针对主体需要,强化学生活动体验

在主题活动的选择和组织时,教师要围绕学生主体展开活动的选择和组织。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有选择性,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主题活动的认同感也呈现出差异性,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主题活动包含诸多内容,手工制作、泥塑、雕刻、折叠、实验、观察、操作、计算、测量等。教师对不同主题活动进行科学评估,挑选出最佳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体验的机会。

(一)结合学情调查设计

教师展开学情调查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分类处理。针对学生的训练要求展开主题设计,能够让更多学生顺利进入活动核心,在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提升学科能力。如在“我们和水”主题活动中,教师从节约用水的角度展开活动设计:生活中有太多用水的地方,你有节约用水的小技巧吗?学生就此展开深入研究,总结出更多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参与班级展示活动,看谁的方法更为科学。学生对节约用水比较熟悉,自然有深入研究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大多能够获得不少新发现,总结出一些实用的节水小技巧。

(二)结合教情调查设计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针对学生需求做活动设计,能够赢得教学主动权。教材、环境、场地、材料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都会对活动设计和组织造成一定影响,教师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推出实践活动任务,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如在“小小理财家”主题活动中,教师对活动做设计:你对家庭收支情况熟悉吗?如果家长邀请你做理财顾问,你会给出哪些建设性建议?学生大多不熟悉家里的收支情况,但对理财、节约、合理消费等话题是比较敏感的,都能够展开理性思考,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将学生的个性化建议进行整理并推送到家校微信群,让家长做评价。活动延伸到课外,学生积极响应,操作效果显著。

四、根据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活动内化

主题活动有鲜明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进行主题选择时,需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选择,这样可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展开。如果主题活动需要的知识超出学生的积累范畴,学生就难以顺利进入活动核心,这样的主题活动则难以获得预想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要对主题活动需要的知识情况做前期调研,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活动的执行效果。

(一)结合学科知识设计

教師设计实践活动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学生学科知识储备是重要的关注内容。活动需要操作者掌握必要的技能,特别是实验性活动,对知识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知识储备存在短板,活动便难以进行。如“我与蔬菜交朋友”主题活动,在活动启动之前,教师展开调查:大家对蔬菜都比较熟悉,你能够对蔬菜做正确分类吗?蔬菜的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包含诸多知识,你对此掌握多少?学生开始思考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群体进行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回家之后,借助多种信息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并做知识学习,为参与蔬菜烹饪、营养价值讨论活动做准备。学生生活认知不全面,这是正常的,教师引导学生做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其活动设计才会有价值。

(二)结合能力知识设计

学生具备一些活动知识,这是确保活动正常开展的条件和基础。学生操作能力方面的知识储备,对活动正常运行有积极的支持作用,如果学生操作能力方面有缺陷,也会对活动的运行有一些影响。如“我对零花钱的体验”主题活动,教师设计生活调查学习任务:我们都有消费经历,这些钱从哪里来?消费是不是合理?针对这些问题,自行成立调查团队,设计调查内容,对同学做采访,针对零花钱的来源、数目、用途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主动行动起来,开始组建合作团队。教师深入课堂,对学生做具体指导,让团队顺利规划调查操作程序,如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操作,其调查覆盖面更广、调查效率更高。考虑到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给学生以具体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展开。

综合实践活动有鲜明的主题,教师在进行主题选择和创新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对接生活实践、联系时事热点、针对主体需要、根据知识储备,教师对活动主题做具体筛选,能够满足学生的普遍需求,其训练价值更高。学生对主题活动有不同要求,这是最关键的学情信息,教师要予以重视,围绕学生需要做出对应设计。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