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治疗体会
2022-05-30缑元贵
缑元贵
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外科门诊收治的外伤缝合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外科清创治疗,试验组采用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对比两组应用价值。结果 试验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少)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瘢痕增生、瘢痕萎缩及瘢痕凹陷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微创手术修复缝合对外科门诊外伤患者进行缝合效果理想,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机体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外科门诊;缝合;治疗效果
外科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其中外伤较为常见,属于突发性疾病,是指机体组织或器官受到外界因素的碰撞、迫害、打击而发生的外部损伤。临床治疗多选择伤口清创缝合,从而促进外伤部位尽早愈合,改善患者机体不适,避免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较大影响。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得知,外科门诊外伤缝合方案的不同,所达到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常规外科清除缝合可增加伤口感染几率,严重还可出现延迟愈合情况,导致部分患者需实施Ⅱ期清创缝合。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在臨床中应用率逐步提升,可加速患者伤口愈合,还可减低医疗费[1]。相关研究表明,外伤患者通过治疗后易出现瘢痕情况,不仅减低治疗效果,还影响患者治疗积极性,选择正确的清创缝合治疗非常重要,可加速伤口闭合,还可改善伤口,对伤口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减少瘢痕组织形成[2]。因此,本研究针对外科门诊不同外伤缝合的治疗效果加以比较与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外科门诊收治的外伤缝合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7例。常规组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28.81±1.77)岁;病程30 min~5 h,平均病程(2.41±0.22)min;外伤部位:四肢受损17例,手部受损8例,头部受损5例,躯干受损7例;伤口深度0.3 cm~1.4 cm,平均伤口深度(0.71±0.08)cm;伤口污染程度:轻度20例,中度10例,重度7例。试验组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28.90±1.78)岁;病程28 min~5 h,平均病程(2.39±0.21)min;外伤部位:四肢受损16例,手部受损9例,头部受损6例,躯干受损6例;伤口深度0.2 cm~1.4 cm,平均伤口深度(0.70±0.07)cm;伤口污染程度:轻度19例,中度11例,重度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指征;②患者本人或者家属自愿签订此次研究同意书;③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聋哑者;②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神经血管严重损伤、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者;③恶性疾病;④传染性疾病;⑤伤口存在血管、神经、肌腱、颅内及胸腹膜严重损伤;⑥存在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常规组选择常规外科清创治疗:对外伤实施常规缝合、引流,并在术后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
试验组开展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术前,对伤口进行彻底清除,再开展伤口修复。选择局部麻醉,通过分层、无张力开展创口缝合,根据缝合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对应丝线,并对局部缺损较为严重的患者实施皮瓣移植治疗,再行常规缝合与清洗。术后2 d换药,再隔日换药,7 d后应用瘢痕贴,治疗28~36 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外伤愈合情况。有效:伤口愈合理想,无明显瘢痕。一般:伤口愈合良好,有轻度瘢痕。差:伤口瘢痕较为明显,有轻度畸形。治疗有效性=有效(%)+一般(%)。
(2)观察两组患者缝合后是否有感染、红肿、渗液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从缝合美观度、治疗效果等方面是否满意进行评价,90~100分为满意,60~89分为中立,低于59分为不满意。治疗满意度=满意(%)+中立(%)。
(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瘢痕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少)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2.5 两组瘢痕情况比较
试验组瘢痕增生、瘢痕萎缩及瘢痕凹陷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5。
3讨论
外伤是外科门诊常见急症疾病,主要是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机体局部受到撞击而发生创伤,多数患者伴有创口,不仅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而且影响其肢体行动,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3]。因此,选择正确的方案对患者外伤进行缝合非常重要。尽早对外伤进行高效、合理处理,避免发生感染等情况,防止增加治疗难度,延长外伤愈合时间。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医院诊疗效果也明显提高,针对外伤患者开展缝合处理,实施相关治疗,不仅可改善机体疼痛,还可达到止血目的,加速病情稳定。清创、缝合均为外伤患者主要干预对策,此方法可对受损组织实施全方面修复,对伤口的愈合达到积极的干预效果。清创缝合是确保患者伤口康复主要条件之一。因此,本研究针对外科门诊外伤缝合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与分析。相关研究表示,外伤患者逐年增多,诱因多与交通事故、殴打、爆炸伤等方面有关联,而患者对外伤相关注意事项认知不足,内心易恐慌,特别是颌面部患者极易出现应激反应。微创手术修复缝合可确保缝合美观度,改善其心理焦虑与紧张情绪,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达到积极的影响作用[3]。
本研究结果,实施微创手術修复缝合在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少)于常规组,说明实施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清洗、消毒工作到位,未停留在表层,从而对伤口的细菌进行彻底清除,改善患者机体疼痛程度,加速伤口愈合。实施微创手术修复缝合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常规组,表明微创手术修复缝合对伤口残留物进行有效处理,并对受损的组织进行修剪与清除,将残留血管与异物进行及时清理,可有效减少瘢痕形成,在实施伤口缝合时,还可减少对伤口的污染,提高外伤部位功能与形态的恢复速度。实施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一般情况下,外伤患者的创口均存在一定程度污染,若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细菌数量较多,在8 h内未将污染物进行彻底清除,极易发生感染情况。而实施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患者出现感染、红肿及渗液发生情况较低,多与其清创效果理想有关,合理、高效的清除对受伤部位的组织功能与形态恢复有积极干预作用,还可加速伤口愈合。实施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治疗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微创手术修复缝合在对伤口实施缝合时选择局部麻醉,从而减低机体疼痛程度,而且应用缝合线松紧度掌握适宜,以免过紧影响皮缘血液循环,过松对皮缘未产生压力,无法达到理想的缝合作用,在缝合后,定期换药,并合理应用瘢痕贴,从而提高缝合部位美观度,这也是获得患者认可与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微创手术修复缝合瘢痕增生、瘢痕萎缩及瘢痕凹陷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充分表明微创手术修复缝合可确保外伤愈合美观度,避免缝合瘢痕增生、瘢痕萎缩及瘢痕凹陷情况出现,对伤口愈合有着积极性影响。根据本研究所得结果,可充分表明微创手术修复缝合在外科门诊应用的优势性与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外伤是外科门诊常见病,建议选择微创手术修复缝合术,不仅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机体尽早康复,值得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孔蓝.外科门诊中外伤缝合的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9):248.
[2]张勇,汤绪文,刘洋,等.美容缝合技术在急诊外伤中的临床应用[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21,17(6):529-531,544.
[3]褚晓蕾,董丹.对颌面外伤清创整形缝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0):353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