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2022-05-30白丹娜宋煜阳
白丹娜 宋煜阳
(四年级)
理解“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算理,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一、情境引入,理解除法含义
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80面彩旗,每人装扮20面,需要几人?
让学生列式后,教师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自主表征,初步理解算理
1.教师提问:“80÷20怎么计算呢?” 让学生在学习单上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方法。
(1)想乘算除。20×(4)=80,80÷20=4,让学生说说“想的是哪个乘法算式”。
(2)辨析討论。教师呈现“①8÷2=4,80÷20=4;②8÷2=4,80÷20=4”,让学生讨论、验证、发现“80÷20=4”。
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小棒图、线段图等图式表征“80÷20=4”的算理。
(1)找一找:在小棒(线段)图中指出80、20和4。
(2)想一想:“80÷20”实际看成了几除以几?
(3)算一算:8捆里面有几个2捆(8段里面有几个2段)?
师生小结:小棒图、线段图都把“80÷20”看成“8÷2”来计算,得数都是4。
三、借助计数器,深入理解算理
1.教师提问:“根据‘8÷2=4,80÷20=4,8和4还能变成哪些数,得数也是4?”引导学生提出各种方法。
2.教师课件演示图1,计数器上呈现“800÷200=4,8000÷2000=4”等算式与结果。
3.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8和2同时添上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课件呈现图2。
4.师生共同提炼算法:无论把8÷2变成“8个( )÷2个( )”,计数单位相同且8里面都只有4个2;无论被除数和除数有几个0 ,都是先去掉相同个数的0,再转化为表内除法计算。
四、题组辨析,深化算理
1.教师出示口算练习,让学生独立练习。
①200÷2= ②200÷20= ③200÷40=
2.引导学生反馈讨论。
(1)为什么计算第①题时不用去0,而计算第②题时都要去0呢?
理解第①题可以看成几个一来算,不用去0;第②题可以看成几个十来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一个0。
(2)为什么第③题的被除数末尾有2个0,只去掉一个0?
借助图3理解:当计数单位“百”不够分时,可以转化成低级的计数单位“十”再分。
3.按要求填数,说说有哪些填法。
400÷□=□00 400÷□0=□0 400÷□0=□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打破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局限性,感受了口算除法的思维一致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算理。
(1.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武岭小学 315502
2.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3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