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向拓宽求联 纵向深入追理

2022-05-30朱曙光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关联

【摘   要】从两位数乘两位数入手,探究“乘积最大的秘密”,并将学习的方法、发现的规律迁移到对三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研究中。通过从两位数到多位数的延伸探究推进学生思维纵深发展;通过从算式到图形的方法关联拓宽学生思维广度;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迁移类推促进学生思维灵活。学生在发现乘积最大秘密的过程中,可通透知识内容的本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關键词】横向发散;纵向深入;关联

思维的条理性源于知识的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应以数学核心知识为统领,或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聚到散地横向扩展,使其对知识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更加全面;或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地纵向深入,将核心知识沿着问题的线索研究通透。通过横向扩展、纵向深入,学生的思维变得广阔、深刻、灵活,由此及彼地扩大知识的外延,突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基于“一题一课”的“乘积最大的秘密”教学,从两位数乘两位数入手,展开探究,再进一步将思考拓展至三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让学生发现并理解“乘积最大的秘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模型思想,发展想象和推理能力,促进对乘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本节课既是对长方形面积与周长关系的抽象概括,又是对乘法分配律的提前渗透。

【教学过程】

一、前设求联:整体建构,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问题:用1、2、3、4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怎样组乘积最大?

1.理一理,聚焦关键算式

生:43×21。

生:41×32。

生:42×31。

……

(板书算式)

师:上面这些算式,哪些可以直接排除?

生:我觉得43×21可以直接排除,用估算的方法,把43估成40,把21估成20,它们的积只有800多,而其他两个算式的积应该有1200多。

生:题目要求的是乘积最大,所以必须把4和3放在十位上,才能保证乘积最大。

师:看来要使乘积最大,首先我们得确定高位。

(板书:先确定高位)

师:该怎么确定高位?

生:把较大的4和3分别放在两个数的高位上。接着,在个位上填入剩下的1和2,得到了41×32和42×31这样两个算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寻找乘积最大秘密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出示题后,学生写算式,通过估算排除积一定不是最大的算式,留下41×32和42×31两个算式。以上过程有效激活学生原有的口算、估算、笔算等知识经验,为后续找乘积最大的秘密做好铺垫。)

2.算一算,比较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那么41×32和42×31到底谁的积更大?还能通过估算得到吗?请根据活动要求完成任务。

任务一: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1×32和42×31谁的积更大,并把小组内讨论的方法记录下来。

活动要求:

算一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求出哪个算式的积更大。

想一想:你可以怎样解释为什么这个算式的积更大?

说一说: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

(1)就数论数。

生:我利用列竖式的方法求得两个算式的积分别是41×32=1312,42×31=1302,从而发现41×32的积更大。

生:我通过计算器直接计算并比较。

生:我把算式拆分了,41×32=41×31+41×1,42×31=41×31+1×31。可以看出第一个算式比41×31多了1个41,第二个算式比41×31多了1个31,41>31,所以第一个算式的积更大(如图1)。

(2)以形验数。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求得41×32的积最大。如果用一个图形表示41×32,你会用什么图形?(长方形)41是这个图形的什么?32呢?

生:41是它的长,32是它的宽。

师:我们用另一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表示42×31,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生:它的长是42,宽是31。

师追问:想一想在图形中1312和1302表示什么。

生:1312和1302正好是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看来比较这两个算式乘积的大小,其实就是比它们面积的大小。请拿出信封里的两张长方形纸片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生:可以利用画一画、折一折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长方形纸片的大小。

师:刚才有同学利用拆分算式的方法发现第一个算式多了1个41,第二个算式多了1个31,你能结合图2解释为什么会多1个41和1个31了吗?

生:通过折一折,也可以发现多出来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1×1,多出来的第二个长方形面积是31×1,第一个长方形面积比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多10,41×32的积正好比42×31多10。

师:长方形中,好像也隐藏着乘积最大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乘积最大的秘密。

(教师出示课题)

3.练一练,建立算式模型

出示练习:用9、8、7、6四个数字组成□□×□□的算式,哪个算式乘积最大?

师:你能不计算直接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

生:能。可以先确定高位一定是较大的9和8,得到96×87和97×86两个算式。

生:96×87=96×86+96,97×86=96×86+86,96>86,所以,96×87的积更大。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41×32、96×87这两道乘积最大的算式,它们的数字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我发现这些数都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组成一个两位数,排在中间的两个数再组成另一个两位数。

师:你们真会观察,如果用ABCD表示从小到大的4个数字,组成□□×□□的算式,怎样安排乘积最大?(如图3)

生:DA×CB。

师:为什么这样乘积最大呢?

生:因为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这样排列后,BC与DA的差更小,所以得到的积更大。

(设计意图:从直接计算到算式拆分,从“就数论数”到“以形验数”,将乘法与长方形面积相结合,沟通乘法算式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让抽象的算式变得直观,有利于学生对于乘积最大原理的深度理解。得出规律后,再一次聚焦乘积最大算式的数字排列特点,用字母的形式表示积最大的模型,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大的这类问题一般化,沟通乘积最大问题的联系,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二、中间求变:适度开放,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数字,写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怎样写乘积最大?

1.有“0”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的情况

出示问题: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使得积最大。

生:先确定高位是4和3,最小的0一定在末尾,当末尾有0时可以先不看0,因此我们可以把0先藏起来。

生:将问题转变成了4个数字写乘积最大的算式,就可以利用AD×BC模型得到41×32。最后把0添在末尾,有两种情况:410×32=13120或41×320=13120。

2.无“0”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的情况

师:请根据活动要求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二位数的乘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使得积最大。

活动要求:

(1)猜一猜:怎样的算式乘积最大?

(2)验一验:列一列算式,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理一理:理清自己的想法,准备汇报。

生:先确定高位分别是5和4,把3放在4的后面,把2放在5的后面,最后确定1的位置。

师:为什么不是53×42呢?

生:53×42=52×42+42,52×43=52×42+52,52>42,所以要把3放在4的后面。

师:最后的“1”,应该放在哪里呢?

生:因为把“1”放在43的后面,所得的积比520×43的结果多了一个52,把1放在52的后面,所得的积比520×43的结果多了一个43,所以“1”放在43的后面。52×431的积是最大的。

(课件动态演示,如图4)

师:你也能像刚才那样,用几个字母来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大的模型吗?

生:用ABCDE表示从小到大的5个数字,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大是EB×DCA。

(设计意图:在解决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问题后,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的秘密。三位数乘两位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其中一个数字是“0”,另一种是没有“0”,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通过迁移类推,关联分析,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的原理。最后,再一次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使数学建模成为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探究中寻找积最大的秘密。)

三、后置求用:实践体悟,拓展多位数乘多位数

师:如果继续增加数字,乘积最大又是多少呢?

出示问题:用0~9这九个数字组成一个乘法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使得积最大。

生:先确定高位分别是9和8,7放在8的后面,6放在9的后面。

生:为什么6要放在9的后面,7放在8的后面呢?

生:97×86=96×86+86,96×87=96×86+96,96>86,所以要把6放在9的后面。

生:按照这样的排列,可列出算式:9642×87531,“0”放在哪个数的后面都是一样大,所以9642×875310和96420×87531乘积最大。

(设计意图:多位数乘多位数,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关联结构”跃至“抽象拓展”。整个探索过程用“ɑ×b等于ɑ个b相加”来解释数字放置的原因,不仅让学生再一次理解乘法的意义,还帮助学生学生透析了乘积最大的秘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解决同种类型、更深层次的问题。)

【教学思考】

学生在多位数乘积最大问题的学习中,步步深入,充分理解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法探究。

一、由浅入深,从“两位数”到“多位数”的蔓延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的基本问题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要想让组成的算式积最大,就要将较大的数先固定在高位。再探究添加一个0时,为了让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大,要将0先藏起来,转化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的模型。最后将0变成1,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大的模型即可,通过迁移类推,乘积最大问题迎刃而解。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利用层层推进的问题,帮助学生看透知识内容的本质,推动思维的纵深发展。

二、由聚到散,从“就数论数”到“数形结合”的转变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将算式乘积的大小比较转化成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比较,沟通算式与图形的联系,方法与方法的联系,可助力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形结合”的过程。有了几何直观的支撑,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乘积最大问题的内在意义。这也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运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由此及彼,从“特殊算式”到“一般算式”的迁移

探究“乘积最大的秘密”本身就是模型建立的过程,学生通过计算、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初步建立这一类题的探究模型。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乘积最大”后,自然地引出用ABCD表示从大到小的四个数字,建立积最大的模型为DA×CB,把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积最大的這类问题一般化,沟通乘积最大问题的联系,构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让学生从直观中感受抽象概括,洞悉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让思维走向通透。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应当让学生学会思维(上):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性思考与实践性解读[J].湖南教育·C版,2017(1).

[2]鲍善军,朱曙光.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一题一课”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1(11).

[3]朱曙光,鲍善军.从“方”到“圆”以“点”带“面”:《怎么围面积大》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21(5).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临江新城实验学校   310018)

猜你喜欢

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新制度关联、组织控制与社会组织的倡导行为
奇趣搭配
构式“A+NP1+NP2”与“A+NP1+(都)是+NP2”的关联和差异
基于广义关联聚类图的分层关联多目标跟踪
智趣
探讨藏医学与因明学之间的关联
论关联词语的关联强度与层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