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坚持让梦想开出花来

2022-05-30叶繁花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2年8期
关键词:王巍蓝天野航天员

叶繁花

热点聚焦:

“太空新人”蔡旭哲,12年的磨炼终让梦想开出了花

【感悟点评】  你会为你的梦想坚持多久?一个月,一年还是十年?接二连三的摔倒之后你是否还能回想得起最初的勇气和信心?走向成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蔡旭哲用他12年的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单纯的努力和磨炼是不够用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恒久的坚持之心。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将在轨驻留6个月。作为这次“太空出差三人组”中唯一的新面孔,46岁的蔡旭哲从小就喜欢飞机,有一个当空军飞行员的梦想。19岁那年,蔡旭哲背着行李进入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空军学员一般要经历一年八个月的预校学习,紧接着在飞行学院进行两年四个月的飞行技术训练,而最终能当飞行员的人只有20%左右。当时的蔡旭哲没有被吓退,反倒坚定了信心:自己一定要足够优秀,才能飞出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让他成功获得了飞行资格,后又在2010年成为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不但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上百门科目的艰苦训练。蔡旭哲通过了全部的考核,但进入航天员大队10年间却一直没有機会飞天。2019年12月,不曾放弃的蔡旭哲终于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圆了一直以来的太空梦。

【适用主题】______________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奋斗的青春;梦想的力量

热点聚焦:

自学考入吉林大学、从事考古工作40年的他,考古奖拿到“手软”

【感悟点评】 在王巍眼里,考古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存在,它给人期待、给人希望。他认为考古人某一个不经意的发现,也许就会改写历史。正是因为对考古有着这样深刻的见解和热爱,王巍年年如一日地沉浸其中,并深感其中意义的伟大。热爱并投入,贡献与传承,便是王巍考古精神的全部。

从事考古工作整整40年,带队发掘过河南偃师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陕西周原的西周宗庙遗址、安阳殷墟……王巍可能是考古界得到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最多的人。

1954年,王巍在长春出生,初中毕业后开始去农村插队。两年后,王巍又在工厂当了5年工人。后国家恢复高考,已经23岁的王巍报名参加。选择志愿的时候,他报考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但当时王巍的数学知识还只有初中水平,于是,他开始跟着读初三的妹妹学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最终他成功考入了吉林大学,开始学习考古。大学毕业后,王巍发掘的第一个遗址,是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和贵族墓地,一干就是5年。后在日本留学期间,王巍看到了中国考古学可以从日本考古学中借鉴的东西,感受到了中国考古未来的方向。放弃日本的高薪聘请回国后,王巍把推进考古的科学化、国际化和大众化作为努力的方向,也颇有成就。王巍说:“每一个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成果,都会让国人乃至世界,更加了解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文明是多么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适用主题】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_________________的魅力

热点聚焦:

全身瘫痪36年的山西女孩坚持画画,个人画展即将展出

【感悟点评】身体瘫痪、无法行走;疼痛难忍,夜夜难眠,看似已经走投无路的生活并没有让张俊莉想要放弃。相反,因为心中有一个炽热而滚烫的梦,她不甘屈服于命运,更不愿意就这样让时光白流,所以她用画笔勾勒心中的坚韧与力量,用键盘写下了这坎坷而不凡的人生。

双手蜷缩变形,体重仅40多斤,四肢细弱如竿,全身85%的关节不能活动,瘫痪了36年……这是今年即将44岁的张俊莉的真实患病情况。可即便如此,她却不曾放下过手中的画笔与心中的梦。1984年,刚满6岁的张俊莉在跳皮筋时感觉脚底像被什么硌了一下,手腕也有些胀痛,右手腕明显比左手腕粗了一圈。这年冬天,张俊莉确诊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两年后,张俊莉彻底瘫痪了。她的四肢关节迅速变僵硬,连穿衣吃饭都无法自理。平常一旦手腕、脚腕、膝盖等大关节承受了拉扯和重量,就痛得如撕断了一般。画画让她暂时忘记了病痛,不再觉得孤独。期间张俊莉还因为画漫画收到过出版社的稿费,后来病情加重,张俊莉甚至连握笔都变得艰难起来,但她依旧忍着剧痛能画多少是多少。时至今日,她仍然要早上吃一片止痛药,晚上再吃半片。可病情稍有缓和,张俊莉就又迫不及待地开始画画。她开了一家微店,名叫“莉莉的画架”,已经卖出200多幅油画。如今她正在筹备个人画展,展出的画作也已选定。张俊莉的画家梦终于要变成现实了。

【适用主题】 生命的意义;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之以歌;身残志坚

热点聚焦:

从事表演艺术事业70余年的他,九十多岁仍坚持执导话剧

【感悟点评】从深入人心的演员再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导演,蓝天野老艺术家用他的行动向我们展现着他对表演艺术事业的热爱与坚持,甚至在迟暮之年依旧默默地对抗着岁月,指导着年轻的表演者们。在蓝天野这样的老艺术家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表演的初心,更多的,是一路的坚持与薪火相传。

2022年6月8日下午,“七一勋章”获得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95岁。从1944年开始,蓝天野便投身于话剧事业,从事艺术创作与演出工作共计70余年。在世时他一直刷新自己所创造的年龄最大话剧导演的纪录,九十多岁高龄的他,还重进排练厅,重新按响那清脆的导演铃。他曾饰演过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蔡文姬》中的董祀、电视剧《渴望》中慈祥的父亲……88岁高龄时还在排练现场扔掉手里拐棍,倒地进行导演示范。他坚信:“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无论角色大小,一上舞台,就有义务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扎扎实实体验生活,勤勤恳恳锤炼演技,提升艺德,这是蓝天野在世时一直坚守的初心。

【适用主题】 无畏岁月;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初心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王巍蓝天野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的养生心得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弹药公路运输安全评估研究综述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Particle–hole f luctuationsand possible superconductivity in dopedα-RuCl3*
“姜子牙”蓝天野随性养生记
“少年”蓝天野
蓝天野的几次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