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那些读过的书会带你“出圈”
2022-05-30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西皮游
虚拟世界讓人身临其境,机器人下棋直接超越国手,人工智能写诗更是惊才绝艳……随着社会进步、技术发展,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似乎也免不了被机器替代。一个老生常谈又浮现在我们眼前:现实已经如此,我们拼命读书,真的有用吗?
读书, 让他在镜头前闪闪发光
随着直播的兴盛,无数名不见经传的“民间高手”一夜“出圈”,大量财富集聚而来,让人觉得成名成家根本不需要寒窗苦读,只需在镜头前开启美颜、讲讲段子,就能活得比大多数人都好。
刻苦读书?看起来一点用处也没有。
真是这样吗?
刚刚过去的6月,新东方靠一个男主播再次翻红。这一现象级传播,不仅没有让人们产生“昙花一现”的鄙夷或担忧,反而深情地回忆起了那个永恒的人生命题:读书,是真的有用。
这个男人,就是董宇辉。
董宇辉能一夜“出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少有人能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做到“知识浓度”或“文化含量”像他那么高。
这并非偶然。董宇辉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就成为了新东方当时最年轻的英语教研主管。丰富的教学经验,奠定了他直播间里谈吐自如的气度。工作三年后,董宇辉网课学员数量更高达50万,他的实力和受欢迎度再次得到盖章认证。
然而,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英语老师,竟然是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相比很多人,他的起步并不算早。初中的第一节英语课,别的同学背26个字母,他却傻傻地背起了汉语拼音,还因此被老师罚站到教室外面。
董宇辉跟“读书”死磕到底的劲头从这时就开始显现,单词记不住,就写在手上随时看;考试考不好,就把试题和课后习题统统背下来。正是这种“死读书”的笨方法,让他蜕变成outstanding(优秀)。
读书,让董宇辉从一只“后飞鸟”,变成了“领头雁”。
学生时代的刻苦,加上新东方时期认真工作带来的庞大知识摄入,让他在能够直播间里游刃有余地挥洒——
中英文双语是他的直播特点,更是卖点。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更让观众随时徜徉在中西文化交织的浪漫里。他卖鱼,能洋洋洒洒聊起张爱玲;一只铁锅,都能被形象地描述为“妈妈的手,父亲忧愁的面容,是老人盼游子回家的心”;手里普普通通的火腿,则是“风的味道,是盐的味道,是大自然的魔法和时光腌制而成”。
没有喧宾夺主的背景音乐,没有“买买买”“快下单”的口号,董宇辉在润物无声中重新定义了直播带货的风雅,让无数人从他身上看到了那熟悉的真理——
原来,读书,真的能让人发光。
事实上,今天的我们,早已不止一次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只是每每感慨过后,总容易被五光十色的物质生活引诱,一不留神就把曾经这份对读书的向往抛之脑后了。
《中国诗词大会》开播的那几年,读书,特别是读古典文学,澎湃过多少人的心潮啊。看着屏幕里那些出口成章、满腹经纶的选手,我羡慕又感动:无论年纪、样貌,读书都可以为一个人装点最华丽的气度,塑造最迷人的姿态。用丰富诗词储备“飞叶摘花”、夺得冠军的武亦姝,满足了全民对古典才女的想象;即便有选手在比赛中落败,依然道出一句悠然从容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读书,可以让言语变得那么优雅、那么艺术,可以让情感流淌得那么细腻、那么动人。而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更是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知名节目,向我们传递了这个朴素的道理:“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这还只是社会文化领域,深究下去,先进工业制造领域的科学家、专家及科技人员,包括人们熟知的袁隆平、邓稼先、钱学森……难道不都是“读书有用”的杰出代表吗?不读书、不学习、不研究,怎么可能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前进呢?我想起和母亲一起出去旅行的时候,她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感慨:“科学家可真聪明,能造得出高铁,如果都像我们一样,这世界是根本不会发展了!”
说说笑笑间,我觉得母亲似乎拥有了最独特的慧眼,道出了一个千年不变的真理:人类能有今天的生活,几乎都是读书赐予的。
读书, 这件事,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事
事实上,读书有用、读书至上的认识,是从古至今一直刻在中国人的基因里的。
多年过去,我仍然记得《送东阳马生序》里那谆谆的劝学之音:为了多读书,大寒天里即便冷到手指僵硬,也要及时抄录完毕,以便用诚信之举,借来更多书籍;外出求学,在雪地里行走到浑身麻木,要靠被子裹上好久才能回温“还魂”,也不曾产生怨怼之心,只觉得人生至此,依然值得。
古人读书,似乎更能抓住人生的本质,活出最深的意义。
当然,“读书无用”也并非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后才出现的新话题,即便是在“以文治国”,甚至更早的古代,人们对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也产生过质疑和辩论。
读《颜氏家训》,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就已经对“读书之用”产生过十分理性而辩证的思索。在《勉学》一章中,他这样写:“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读书导致的贫穷,和不读书带来的富贵,根本是不可比的。
为什么这样说?他对这个道理进行了深入阐述:钻研学问,掌握本领,就好像琢磨与雕刻的手艺。琢磨过的金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金玉本身是美物;一截木头,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但我们怎么能说雕刻过的木石胜过尚未琢磨过的宝玉呢?同样,我们不能将有学问的贫贱之士与没有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况且,身怀武艺的人,也有去当小兵的;满腹诗书的人,也有去当小吏的,身死名灭的人多如牛毛,出类拔萃的人少如芝草。埋头读书,传扬道德文章的人,劳而无益的,少如日蚀;追求名利,耽于享乐的人,四处碰壁的,多如秋草。二者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看到没?早在1500多年前,古代先贤就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系统的、明确的思考。读书并不是我们用来解释能否致富的理由和借口,读书人的贫穷和不读书人的富贵,本来就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没有可比性。硬要拉在一起说,相当于强行给读书扣上了一个“赚不了钱”“把人害穷”的罪名。这是对读书最大的误解,也是最大的冤枉。
无论是耳熟能详的“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蕴含着深深劝诫与感慨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或是“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等等,都是中国文化里,对读书的深情告白。
这些传唱了千百年的道理,时至今日,依然振聋发聩。
科学家告诉你, 读书,也可以很值钱!
如果古今中外的劝学依然不足以让你心动,没关系,科学家也站出来为“读书有用”现身说法了——他们用实打实的数据,或者說用“真金白银”来告诉你,多读一年书,工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这个结论来自202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科学家,他们向你发送了一个“激励大礼包”:每多读一年书,未来收入就多9%!
获奖的经济学家安格里斯特,运用经济学上的“因果分析”工具来研究“读书时间长短”和“人们未来收入”之间的关系。
案例是这样的——美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只要当年年满6岁的儿童,都需要在当年的9月份入学。意思就是,当年1月1日和12月31日生日的孩子,都要在9月份入学。
但毕业的时候,差别就来了。假如一个人的生日是1月1日,那么,在他16岁到来那一年,过了1月1日,就可以辍学去打工;而生日是12月31日的,就需要上完全年的学,才能合法地离开学校,离开课堂。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1940年以前出身的美国人,确实有一部分到了合法的辍学年龄,就选择辍学上班了。
就是这个政策造成的教育时长差,成为了经济学家手里的关键变量。他们发现,1920年出生的孩子,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个季度出生的人少上约46天学,教育回报率要低0.7个百分点。对于1940年出生的孩子来说,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个季度出生的人少上了约40天学,教育回报率要低1.02个百分点。
现实数据精确地表明:受教育越少,未来收入相对就低;受教育越多,收入相对就高!
可见,多读书、高学历,总能给人生带来更多正向反馈。当然,我们也要时刻清醒,这些数据并不意味着“读书”的目的就是使人大富大贵——换句话说,“读书”和“财富”有一定因果联系,但并非唯一、必然的逻辑等式,人们企图将两者建立等式关系,都是因为对读书抱有功利目标。
“读书”终归是一份心灵事业,当我们试图对心灵明码标价,最后,难免落得倾家荡产。
用正确的方法,让读书, “有用”起来
还值得一提的是,“读书无用论”的观点除了基于“读书无法带来大量的财富”这样的逻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很多人读完书就忘了。如果读完就忘,那读书确实没什么用,因为我们和书相当于从未建立起真正的联系。
所以,如何让读书更加有用呢?关键就是,要找对并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让书里的知识融为我们心灵的一部分。
回看前面董宇辉的例子,为什么人们觉得读书有用?就因为他信手拈来、出口成诗。所以,一个很直接的让读书产生效益的办法,就是背诵。
把看过的诗词、典故、金句背下来,在日常交谈、文章写作中加以运用,“读书有用”的感觉就会立刻充盈我们的心间。
当然,“背诵”也只是一个代表性说法,其背后的行为本质,是倡议大家要及时复习、巩固。我们可以选择比“背诵”要求稍微低一些的手段,那就是,看完一本书、学完一次知识后,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温习一遍,不需要原文背诵、字字精确,但要及时回头、巩固心间。如此坚持一周,书籍和知识就会更好地内化为思想的一部分。
这种做法是有心理学依据的,那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我们大脑的遗忘本能,在学习结束之后就会立即开始,而且这种遗忘不是每天忘记10%,分10天均匀地忘光,而是像坠落悬崖,最初快速下坠——遗忘速度很快,等掉进海里后,速度就会减缓——后面几天,遗忘又逐渐缓慢。当然,不要以为逐渐缓慢的遗忘是一种补救,等到遗忘都开始缓慢了,证明学习的内容早已有大半忘光了——根据他的理论,人的遗忘效应可以量化为:刚学完,脑中知识量达100%;20分钟后就只剩一半;1小时后再下降10%;8小时后,脑中就只剩全部知识的三分之一;而两天后,就只剩四分之一了。
所以,为了让读书不再无用,一起跳出碎片化和日抛型阅读吧。像园丁常常光顾自己的花园那样,时常记得,为自己灌溉书籍的雨露,唯有如此,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永远被浇灌得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