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无声的爱
2022-05-30朱玲焕
朱玲焕
内容摘要:爱是沟通心灵的媒介,是达成思维共识的基础,没有对某个事物的真实热爱,就不可能有对某种真理的追求。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都必须融入爱的教育。因为只有学生被当做独立的、平等的个体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才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只有当他们被老师充分尊重和爱护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爱护他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 融入 爱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余娱乐活动中,爱的效应与功能都是不容低估的。如果把教学中的爱比作一条小河,那么学生就是荡漾在河面上的一叶叶小舟,借着爱的风帆自由地、快活地驶向理想的彼岸。
一.爱是思想得以升华的源泉
对学生的教育,要数思想教育是最难的,难就难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代沟,他们对待事物的看法不同、为人处世的言行不同,不易沟通,难于交流。尤其是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既要讲究理性的科学,更要讲究灵活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用“爱”打通师生彼此的心灵之门,敞开心扉,走进彼此。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爱心的人,其次是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人。显而易见,这个目标只有通过爱的教育才能达成,爱的教育在任何学科领域的教学中都不可或缺。[1]所谓用心教书,用爱育人,“教”与“育”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我曾经给学生上过一堂校本课:课题是《献给母亲的歌》。在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理解、懂得母爱,在此基础上,对母爱的认知得以升华。为此,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每个环节中,恰如其分地渗透学生的“爱的思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挖掘学生的“爱的感悟”,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爱的氛围”,在爱的暖流中,迸发出别样的灵感火花,从而快速而有效地掌握相关内容。我用学生最熟悉的语句开始导入——“有人说,老师是温暖的太阳,沐浴着万物;是柔软的细雨,滋润着心田。其实,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师,是她教我们说第一句话,是她抚育我们长大,是她引导我们分辨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孝与敬……她教会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做人的方方面面。她是谁呢?她就是不离不弃、任劳任怨陪伴我们成长的母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母爱的至真至纯,无私无畏。”
接着,我开始播放準备好的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纸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同学们也跟唱起来,真切体会流淌在歌声里的质朴淳厚的母爱,还有那默存于内心的温存与善良。听完歌曲,同学们就开始分组搜集有关母爱的诗词、歌曲、故事等,孩子们争抢着说出诗歌《游子吟》、课文《斑羚飞渡》、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烛光里的妈妈》、典故“孟母三迁”等。我先让同学们对上属内容分别进行诵读、歌唱、讲述,在此过程中,我有意识穿插播放了几组有关母亲的幻灯片:汗流浃背在田间劳作的母亲、静静地坐在餐桌旁等待敲门的母亲、拄着拐杖在门口守望村口的母亲…….教室里立马变得鸦雀无声,他们仔细的看着图片,慢慢地思索着,那份认真和投入是我第一次看到。我也发现孩子们眼里浸满了愧疚的泪水,脸上写满了对妈妈的理解和疼爱。接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给母亲预备好的礼物,有的孩子准备了妈妈爱吃的芋头、有的孩子绘制了年轻漂亮的妈妈的画像、有的孩子献上亲手给妈妈织的毛线手套、还有的孩子提前为妈妈准备了老花镜.……看着同学们快乐地分享对妈妈的爱,我也抓住时机,推波助澜,立马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悠扬的歌声萦绕在教室的每个角落,荡漾在孩子们的心头,表达着孩子们对妈妈的崇高敬意和感激之情。此时此刻,我看见孩子们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有的孩子甚至小声哭泣。
母爱的可敬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家庭的层面,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感知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我给他们讲述了一个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抗战期间,有一个村庄的地下党组织和一部分群众被日军围困在地道里,不幸的是,在被围的人群中有一个未满月的孩子,由于缺奶,孩子在母亲怀里一个劲的哭,而此刻,敌人的脚步声就在头顶,母亲心慌意乱,不知该怎么办,为了保全眼前四十多位同志的生命,母亲用颤抖的手慢慢的、轻轻地捂住了孩子的小嘴,然后闭上了眼睛,两颗大大的泪珠从她脸颊滑落。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孩子不哭了,她已经闭上了浸满泪水的眼睛,安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
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位母亲是不是太残忍了?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孩子们七嘴八舌,一脸的不理解,个别孩子还抱怨这位母亲太狠心。我说:“孩子们,为了保全革命同志和乡亲们的生命,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位母亲宁愿牺牲自己的骨肉。她是伟大的、无私的、可敬的母亲。她的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学习!她把对女儿的爱转化为对他人、对集体的爱!深层意义上来说,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正是这种无私的母爱,教会我们:爱不只属于自己,属于家人,更要属于社会,属于祖国,属于人民。正是这种惊天憾地的爱的力量,激励我们放弃自私和胆怯,用崇高的情怀和无私品格战胜困难,踏平坎坷,用激情和热血拥抱生活、拥抱未来”。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响起孩子们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说明,自主、参与、互动的整个过程,已然开启了对母爱新的认识。
最后我总结到:母爱是春之甘霖,默默无闻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母爱是冬之暖阳,时时刻刻温暖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母亲很普通、也很平凡,她们虽然不是丰功伟业的领袖,也不是豪言壮语的英雄,但母亲是我们心中的一杆旗,是我们生活的擎天柱,是每个家庭的港湾所在。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为母爱谱写永恒不朽、传承不衰的爱的诗篇、情的乐章,如蒋士铨的《岁暮到家》,舆恭的《思母》,倪瑞璿的《忆母》,冰心的散文《荷叶 母亲》。这些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的背景的作品,对母亲所包含的那份敬重和怀念的真挚感情是一致的、永恒的。
二.爱是情感得以传递的桥梁
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的教学才能使他们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所期望的目标,效果比起直接讲授知识要好得多,其中,爱的感染和迁移功能起着关键作用。“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单纯是知识的授予,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理念、品格对学生的感染和影响。[2]教师以爱子之心爱生,以教子之行育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所追求的真诚、友善、和美、仁爱的效果,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爱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效,总之,爱的教育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联结点、助推剂。
成为教师后,学校安排我参与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并担任初一(1)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个叫陈明的男生,语文、英语基础相当差。平日里总有几个学生围着他,好事不见,坏事不断。课堂上总是交头接耳,如坐针毡,甚至串联几个同学们联名要求更换英语老师。下午自习课,一不留神就能拉拢上三四个同学,到后山上蹿腾去了,没有个正形。几天之内,把班级搞的像个小市场,同学们的课桌上几乎都有他买的各种零食,班上的学习风气一落千丈。
我感觉情况不妙,当机立断,和另外一位老师商议进行一次家访,准备一探究竟。经过了解,才知道他家原来是离异家庭,母亲再婚,父亲的话他很少听进去,每到周末,他就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串联在一起惹事闯祸,父亲整天为他提心吊胆。我们和他父亲商量,一定要尽快扭转他顽劣不羁的秉性。从他父亲口中得知,第二天是他的生日,我脑海里突然有一个特别的想法,这或许是个好机会,能让他在爱的触动下自觉转变自我,我当即决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第二天下午班上正好有一节班会课,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办好一个集体生日“宴”,我还特别邀请了陈明的母亲来参加孩子的生日。班会课的铃声清脆地响起,我带着准备好的收音机走进教室,学生们已经把课桌摆到教室中心,围成了一个长方形,教室四周还用各色的纸花和气球装饰了一番,像平日里的联欢会一样,充满欢乐与温馨,每个同学的桌前都摆放了形状各异的一个小蛋糕,我扫了一眼陈明,唯独他面前没有蛋糕。他坐立不安,一脸的不解和委屈,当我走上讲台时,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站起来,跺跺脚,又坐下,脸涨的通红。就在这时,教室的门轻轻的推开了,班长手捧一个大大的蛋糕走进来,我立即按下收音机的键,一首“生日快乐歌”在教室里响起,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一起唱响:“祝你生日快乐……”当班长把漂亮的蛋糕轻轻的放到他面前时,他激动的不知所措,看看我,又看看大家,似乎在问:这是怎么回事?我温柔的说:“陈明,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随后,同学们也异口同声的喊道:“陈明,生日快乐!”他一脸的惊讶,说道:“你们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同学们又大喊,“我—们—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哈哈哈!”,话音未落,陈明便趴在课桌上,脑袋窝到双臂中,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已是满眼泪花,这时,他的爸爸妈妈也出现在他面前,教室里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他跑过去,一头栽在妈妈的怀里,母子相拥而泣。等他们安静之后,我轻声地对陈明说,孩子,妈妈虽然与你分别,但她的爱依然环绕着你,爸爸虽然不懂表达,但也是最爱你的人,你要听爸爸的话,好好学习,班上所有的同学虽然不是你的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初一(1)班!这个家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们要好好学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为家争光!”
自那以后,陈明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闯劲十足,号召力也极强,学习积极上进,做事敢為人先,乐于助人,并且爱班如家。听他爸爸说,在家里他也听话懂事,孝老爱亲,和以前相比判若两人。初中三年我一直是这个班的跟进班主任,陈明的学习突飞猛进,到第二学期,他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三名,在他的带动下,全班文化课成绩年级第一,其他的文娱活动都搞的有声有色,每次总是拿学校第一。他还发动全班同学,为班上的特困生捐钱捐物,既帮助了他人,又凝聚了人心,人心齐,泰山移!这个实例验证了一个真理:作为一名班主任,付出爱心的多少,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影响效果;因为教师的爱最能诱发和延展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的成败,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这就是爱心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非凡力量。
三.爱是付出得以收获的回音
教书育人任重道远,要求教师不仅要精诚授业,还要真正做到与学生心灵相通,为学生的成长之路映燃明灯。这种相通,一是体现在课业中为学生答疑解惑,而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给予学生以积极帮助与真切关心,使学生即使在负面的处境中也能感受到教师正向的爱,正是这种积极的情感,往往能引导一个处于迷惑期的学生自觉向积极的方向前进,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重回人生正轨。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需以最真诚的态度、最充分的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带的班上有一个男生叫马忠,他个头高大魁梧,长像倒是精神帅气,但在学习上总是心不在焉,甚至故意打扰认真学习的同学,有时候把水洒在同学们的桌面上,有时候把同学们的课本藏起来……他遇事易冲动,老师找他谈话,如果语气稍微过于严肃,他甚至还会和老师起冲突,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作为班主任,我多次找他谈心,多次家访,从不同角度与他交流沟通,但他依然无动于衷。
有一天下午,直到第一节课结束,教室里仍然不见他的踪影,我连忙联系了他的家长,他妈妈急忙赶到学校,和所有老师一起到处找他,也没有寻得他半个人影,直到下午放学前十分钟,他才出现在校门口,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原因,他就被他妈妈强行带走了。那天以后,他再也没来上学,我放心不下,去他家看望,才得知他已经应征入伍。几天之后,手续办妥,他跟随新兵走了。那一刻,我心里七上八下:他能行吗?吃住还习惯吗?新兵的训练,他吃得消吗?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我向其他同学打听,也没有他的杳信。于是,我按照他父亲给我的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带去了全班同学的关心与问候,鼓励他既然选择了前行的路,就要以最好的姿态坚定的走下去……,本想着这封信会和以前对他的教导一样石沉大海,然而几天后,我竟然收到了他的回信,信中说:“朱老师,我终于盼到您的信了!我很想念你们!其实,当兵以来我给你们写过七份信,每次写完,一想起自己不堪的过去,觉得很对不起您和同学们,就没有勇气把信寄出去,好在您和同学们还记着我!谢谢你们!”
他的来信中满满的都是对班级和同学们的怀念,对过去学习生活的眷恋。他在信中理解和肯定了我和各位任课老师真诚相待、恳切教导的良苦用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自己当初不思进取,虚度光阴的追悔。他说:“在最美的时光里,我放纵了自我,扰乱了课堂,辜负了亲人。我对不起所有关心呵护我的人。感谢生命中的老师和同学,感谢爸爸妈妈,是你们陪我走过年少轻狂,是你们陪我走过懵懵懂懂。逝去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一定要倍加珍惜当下的时光,争取做一名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好兵!”他还与同学们共勉:“当下的我们,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錦!在如此美好的新时代,我们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作为班主任,作为语文老师,我深切感受到这封信里蕴含的正能量,这是我们班难得的一个“鲜活”教材。我要借此机会,充分发挥这封信的利用价值,所以在当天的作文课上,我给同学们认真读了这封信,读到中间,同学们哭了,我也哭了,我哽咽着读完信的。这封信所表达的不仅仅是马忠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定位,也是对其他同学们的鼓励和鞭策。如今,每到教师节,曾经教过的孩子们纷纷送来祝福,语言至真至纯,感人肺腑,虽然我不再为人师表,但时刻也不忘叮嘱他(她)们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告诉他(她)们:坦荡做人,方正做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不正是老师的真心付出所收获的回音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奔赴”,也正是教学所欲达到的理想效果。
爱的教育,对学生的智趣、思维、理想、信念等因素的影响与调节功能,已被现代心理学,特别是被人格理论的发展所证实。教师将“爱”贯穿于课堂实践,传递给每个学生,借“爱”之光做育人之灯,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这一教学理念,就是对现代教学最好的诠释。我认为,学生智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感化。而情感,则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才素质不可缺少的首要因素。一个人若要立足于社会,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情感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忽视或低估情感培养的思想和行为,都会给教学实践带来不利因素。[3]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够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所以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我们首先要用情感引导学生的思想,而后用理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二者有机统一,[4]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到爱的启迪,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5]
参考文献
[1]杨卫星.课堂中的情感教育.[J]2021,07,10
[2]郑倩雯.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人力资源资料.2010,06,21
[3]丁长银.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p64
[4]王国玉.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2020,09,25
[5]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J]2007
(作者单位:甘肃临夏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