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研训模式下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5-30杨艳颖张春茹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课题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

杨艳颖 张春茹

摘要:推动教师课题研究的真正意义是让更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方式改进教学,实现专业发展。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是与教育教学工作“无缝对接”的研究,其本质特征在于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和取得真成果。完善“研、訓、炼”一体化研训模式,通过“三环五段”推进方式,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可促进教师走向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化成长道路。

关键词:一体化;构建;专业发展;研训模式;课题研究

推动教师课题研究的真正意义是让更多教师以研究的方式改进教学,在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是与教育教学工作“无缝对接”的研究,其本质特征在于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和取得真成果。真问题,是指教师亟需解决且通过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真研究,是指教师立足实践改进,在自身实际工作中开展的规范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研究,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真成果,是指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教师自身或间接应用于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地改进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是教师研究的回归:走向真实的教育情境,融入朴素的职业生活。为此,我们构建并实施了“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有效提升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一、“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的建构

“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以“知行一体”为培训目标,强调教师教育理念提升与行为改进的互生互长,以“研课堂、研课题、研课程”为培训内容,组织教师开展以课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以问题解决为特征的行动学习,以经验建构为目的的反思性学习。采取对话、讨论、参与、体验的培训方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一)模式内涵

“研、训、炼”中的“研”指专题调研和案例研讨。专题调研包括两级调研,一级调研指研训者调研教师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如确定培训起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二级调研是教师自主调研,发现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问题改进为目的开展研究活动。案例研讨指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课例、教育教学案例研究为载体,打磨最优实践案例。

“训”指课程培训和现场指导。我们借助专家团队、专业团队、骨干团队进行两次培训指导,其中课程培训突出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现场指导突出将理念和方法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

“炼”指经验成果的提炼。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引领下开展实践,在一次次打磨中,反思经验,提炼成果。教师掌握并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表述研究成果,有利于成长为一名有思想的研究者。

“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旨在引领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反思,双向建构(见图1),解决实践问题,形成最佳实践,在实践中孕育教育教学思想,从而为建设一支有思想、创新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二)操作步骤

我们实施“三环五段”推进方式(见图2)。“三环”指“研、训、炼”三个基本环节。“五段”指的是“调研先行、专题培训、案例研讨、专家指导、总结推广”五个基本阶段,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式,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五个阶段体现了理念提升与行为改进的深度融合:一是调研先行,目的是发现问题;二是在专题培训中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寻求问题解决方案;三是在案例研讨中,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行为改进;四是在案例打磨过程中,通过专家指导、科研人员的专业引领,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二次改进;五是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三)操作要点

1.“研”的操作要点

一是确立研究目标,依据教师研究方向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分析专题研究中的问题,从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制定研究目标;二是选择研究内容,筛选专题研究中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内容,探讨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三是设计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四是确定研究步骤,包括组建研究共同体—实行组长轮流制—展示典型研究案例—展开专题研讨—总结研究共识;五是研究评价,目的是评估行为,改进效果。

2.“训”的操作要点

一是确立培训目标,按照课题研究的五大关键能力分析问题,以课题研究能力提升为目的制定培训目标;二是开发培训课程,建构课程结构,重点开发理论指导课程、方法指导课程、写作指导课程;三是设计培训形式,采取专题培训或案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训;四是确定培训步骤为“集中培训—专题学习小组分组研修—实行组长轮值制—培训结果转化为操作设计”;五是实行培训评估,评估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与运用、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3.“炼”的操作要点

一是确定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依据教师研究方向分析研究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研究特色和发展目标;二是指导教师提炼个性化成果,开展长周期的跟踪指导,立足实践,总结经验,反思提炼,持续培育优秀成果;三是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形式,开展专题培训、案例跟踪、成果表达指导;四是确立成果提炼基本步骤:课例展示—观点经验宣讲—绘制导图建构模型—开发成果微视频课程;五是成果评价,对成果形成的过程性材料进行评估,包括研究方案、研究案例、研究成果等。

二、“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的实施

围绕训前、训中和训后三个环节,抓住关键要素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训前,进行需求调查和问题分析,确定主题和设计课程方案;训中,进行任务驱动与适度调控;训后,实施行为跟进与反思建构。

(一)调研先行,找准问题

我们将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分为五大能力,即选题策划能力、文献述评能力、方案设计能力、研究实践能力、总结提炼能力。采取问卷调查、访谈、成果分析等方式调研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研结果表明,被调研的教师均有良好的科研态度,并有积极参与研究的意识。但是,教师的科研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选题和名称表述不当,文献学习缺少系统的理念建构,研究方法应用不规范,研究方案设计的操作性有待提升,研究实施过程的实践案例缺乏打磨,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尚需提高,研究报告的理论架构能力和方法提炼能力均较为薄弱。

(二)专题培训,开发课程

针对教师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我们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发系列主题课程(见表1)。我们建构“一体两级三维”的课程结构,“一体”是将“理论、实践、反思” 融為一体;“两级”是采取“区校” 两级联动的方式,开发与实施理论指导课程、方法指导课程、写作指导课程;“三维”是指采取案例研讨、专题培训、团队研修的方式,促进研究者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使其在研究中解决实践问题,提升专业素养,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我们在课程实施中跟踪教师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针对选题进行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法选用、研究过程实施、多样化成果提炼这五大关键环节;举办科研大讲堂,实现内引外联,邀约高校、省市科研院所、中小学校等部门的研究人员,按需施训,讲理念、讲方法、讲案例、讲任务。培训突出理念引领和方法指导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专业引领和任务驱动相结合,指导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规范、科学的研究活动,引导教师将培训成果转化为研究实践。

(三)案例研讨,解决问题

为了引导教师将培训中的学习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我们组织召开研讨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以多种形式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教师在同伴互助中进行研究与提升。

我们开展“问卷调查、观察调查工具的设计与使用”“应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等主题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尊重教师的已有经验,引导教师在互相交流、共同学习中主动建构课程,在支持与合作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在同伴互助中改进研究行为,促进教师个体与团队的迅速成长。

(四)专家指导,二次提升

我们聘请专家亲临案例研讨现场,针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点评,突出专家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在专家引领中研究二次改进方案。例如,以“应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为主题的案例展示活动中,将活动主题分解为“教学目标设计”“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运用”“学习评价设计”四个小专题,分别以“平均数的再认识”“分扣子”“咕咚”为研究课例进行专题研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参会学员应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原理,利用课堂观察量表,结合具体课例,对课堂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进行实证分析。系列化的案例研讨活动引导学员立足课堂解决实践问题,逐步形成和优化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将专家指导落实在行动中,改进研究过程,优化研究经验,完善研究行为,培育课题研究成果。

(五)总结推广,提炼经验

我们召开成果交流会,推广研究成果;建立课题优秀成果推广制度,整理发布年度优秀成果,促进教师研究能力提升;完善表彰制度,助推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三、“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的评估

(一)制定教师科研能力评价办法

我们研制了“课题研究能力评价表”(见表2)。

(二)建构四级评估模型

我们构建了“研、训、炼”一体化研训评估模型(见图3)。模型建构的依据是“柯氏三级评估模式”,这是目前教育界应用最广泛的培训评估模型之一,该模型确立评估要回答的问题,从四个级别进行评估,即从学员的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进行评估。依据此理论,我们从四个要素展开评估,即研究态度、研究知识掌握、研究行为改变、研究结果。同时,紧扣“四要素”,评估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提升水平,反馈“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的实施效果。

我们遵循“调查—检查—追踪—量化”的评估步骤开展评价。第一层是评估教师的研究态度,通过参训考勤、主动参与交流研讨活动、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学分记录,评定教师的态度。第二层是评估科研知识掌握情况,围绕教师培训后的实操演练,分析教师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各种形式的汇报、交流、展示情况。前两层都是对“训”的效果评估。第三层是追踪培训后的研究行为,查看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追踪案例的打磨过程,评估教师的研究行为变化,这一层是对“研”的效果进行评估。第四层是评估研训结果,即对“炼”的效果进行评估,对教师过程性的学习结果进行量化评估,具体评估内容为研究方案、研究案例、研究成果,采取前测与后测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测评,分析曲线变化,评估提高幅度,反思“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运行中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研训工作。

四、“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的成效

几年来,我们聚焦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不断完善“研、训、炼”一体化研训模式,通过“三环五段”推进方式,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走向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成长之路。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研制了“课题研究能力评价表”,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经过培训,许多教师的研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能够立足自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选题,方案设计规范并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能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有效开展研究;教师能够运用课例研究打磨最佳的研究实践;教师能够根据研究成果撰写方案,科研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度分析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提升中的关键问题,指导教师选择研究领域,持续推进“掘井式”的深度研究,培养教师的专业特长,完善优化研训模式,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龙,滕虎.创新教师研训模式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互联网+教育”“345”教师研训模式为例[J].中小学校长,2022(4).

[2]伍娉娉,刘一柱.基于研训用一体化的“三磨二展”课例研训模式探索[J].中国教师,2021(10).

[3]孟令杰.提高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价值意蕴和有效路径[J].辽宁教育,2021(8).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课题研究专业发展一体化
课题研究与答辩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网络教研,农村小学教师成长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