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宣传视角 聚焦改革典型 见证教育发展

2022-05-30赵昆伦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辽宁改革学校

赵昆伦

《辽宁教育》创刊于1972年,至今已走过50年的历程。作为教育专业期刊,《辽宁教育》始终肩负着服务教育的使命,与时俱进,重点关注辽宁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最新动态,为我省乃至全国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成果搭建宣传与推广的平台,报道了一大批勇于改革的典型学校和先进地区,使辽宁教育改革遍地开花、硕果累累的大好局面得以呈现。可以说,《辽宁教育》见证了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在《辽宁教育》创刊50周年这一特殊节点,我们有必要从教育管理改革、德育改革、教学改革、劳动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五个方面,全面梳理《辽宁教育》宣传报道过的辽宁本土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典型和先进经验,回望辽宁教育不断發展的历程,见证《辽宁教育》为我省教育改革做出的特殊贡献。

一、报道各学段及区域推进整体教育管理改革的经验

50年间,《辽宁教育》及时传达、解读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会议的精神,编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各市县区教育整体改革的经验,引领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明确改革方向,为推进并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样本。

(一)高中教育综合改革

1977年,我省教育战线开展“拨乱反正”,经过几年的整顿与调整,高中阶段学校的面貌大为改观。1980年9月,全省重点中学会议召开,随后第10期《辽宁教育》报道了此次会议内容,并发表评论员文章《下决心办好重点中学》,指出我省要着力解决“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和“重点不重”两个问题,号召各地集中力量办好重点中学,使重点中学真正“重”起来。在之后的近20年时间里,《辽宁教育》陆续推广了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十一中学、大连市第三十三中学、海城市高级中学、本溪市第一中学、黑山县第一高级中学等重点中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改革经验,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一般中学的作用。2002年,我省开始建设、评估、验收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性普通高中。此后的十几年,《辽宁教育》又陆续介绍了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镇市高级中学等示范性高中综合改革办学管理模式和提升整体办学质量的举措,使这些学校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普通学校多样化、特色化以及可持续发展。2011年,我省按照《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开始建设、评估、验收实施多样化特色化办学特色普通高中。2020—2021年,《辽宁教育》陆续宣传了沈阳市第五中学“思问课堂”“科技教育五轮联动”、抚顺市第二中学特色管理育人模式等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经验,助力我省教育优质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二)义务教育整体改革

1984年12月,全省初中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初中阶段这个教育薄弱环节受到重视。1985年第1期《辽宁教育》发表了多地提高初中教育质量的经验,如沈阳市建立中学教学联合体,重点中学与薄弱初中形成校际协作关系。

1985年,全省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兴起,各市确定了整体改革试点校。《辽宁教育》长期跟踪报道西丰县东方红小学和辽宁省实验学校的经验,使读者从其整体改革成果中获得启迪,发挥优质学校的导向示范作用。1986年第7—8期《辽宁教育》中的《他们用整体思想指导改革》一文介绍了西丰县东方红小学开展整体改革的意义和方向的讨论,该校确立德育、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三位一体的优化改革思路,采用系统工程理论制定了长中短期教育目标,运用一整套科学管理的手段推进目标的实现。1999年第12期《辽宁教育》中的《建设高标准、跨世纪的现代化县城小学》一文再次介绍了西丰县东方红小学。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构建“确立五种观念、夯实三大主体、落实五项保证”的办学模式,其“整体和谐、全面优化、突出主体、学有特长”的办学特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全国整体改革试验基地校,辽宁省实验学校不断深化整体改革实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确定个性发展教育的主题,构建了“三三式”教育模式。1994年第4期《辽宁教育》中的《实验为本、整体育人》一文介绍了具体做法。2001—2021年,《辽宁教育》再次介绍了辽宁省实验学校,陆续刊发了多篇学校推进“一核两翼”集团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两所学校均立足课改、深化课改,带动了我省中小学整体教学改革。

2013年第9期的《辽宁教育》报道了沈阳师范大学沈北附属学校打造的“阳光教育”整体管理模式,这对其他同类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参考。2019年第1期《辽宁教育》发表的《阳光教育:基于学校管理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阳光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阳光教育”历经阳光班级的构建、阳光年级的探索、阳光学校的实践、阳光区域的推广、省内外实践基地校的辐射引领等五个发展阶段,多所基地校的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影响力从省内辐射到全国。学校获得省市区各级荣誉160多个,承办各级各类现场会100多次,接待来自北京、厦门、西宁、大连等省内外各地教师、专家等到校参观听课30000余人次。

(三)区域教育整体改革

1987年,我省实施“燎原计划”,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方向,开始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1988年第3期、第5期《辽宁教育》先后报道了海城、黑山两地进行的“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工程”。其中,海城市建立了各级主要领导抓教育的责任制;黑山县各中学利用多种形式增加职业教育的因素。1992年,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海城市、大连市金州区、黑山县、凤城满族自治县、沈阳市于洪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铁岭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被确定为省级实验县。《辽宁教育》陆续报道了这些试验县区实行农科教统筹和“三教”统筹的典型做法,集中宣传了校内综合办学、校外联合办学的海城同泽中学,实行“三加一”“初三分流”的海城市南台一中、辽中县于家房中学等一批省级农村示范校。

1997—1998年,《辽宁教育》以较大篇幅介绍了部分市、县(区)深化教育整体改革的经验。一是鞍山市,在小学生学业评定中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二是抚顺市,优化教学,树立“一转四代”教育观念,抓好“四为一中”管理策略、“一功四化”“四会一长”教学策略;三是锦州市,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体系”“五个机制”的管理机制;四是大连市,如金州区在实施“区域均衡化”工程过程中建构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旅顺口区遵循“全面实施、分层推进、突出重点”的改革思路,甘井子区构建“一学二引三建”模式。2001年,大连市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率先开展课改实验。2004年秋,辽宁所有县区均确定了课改实验区。各地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形成了以下经验: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二是广泛开展师资培训和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管理和开发体系;四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是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实行新高考政策。各地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在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04—2015年,《辽宁教育》先后报道了北镇市、沈阳市大东区,以及大连市的西岗区、中山区、甘井子区等地教育均衡化发展纪实。其中,大连市西岗区是义务教育均衡化示范区,在教育投入、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都有高规格的整体设计,全域率先推进小班化,融合创新冷冉先生的“情·知教育”理论,探索“STEAM+个性化学习”,创建学习者课堂,发挥了示范区的辐射作用。

二、重视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经验的宣传

50年间,《辽宁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跟国家德育政策“风向标”,始终关注全省加强并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进程,宣传和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的重要性。全省许多中小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德育经验得以在《辽宁教育》分享和推广。

(一)爱国主义教育改革

1972—1978年,《辽宁教育》陆续介绍了一些学校以革命英雄人物为榜样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做法。1979—1989年,《辽寧教育》充分发挥纸媒信息源优势,关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一是转载全省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为广大教师提供权威的信息;二是1979年第5期发表了本刊评论员文章《以教学为中心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说明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三是采访报道了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经验,如沈阳市第二中学把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开展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人生观教育,鞍山市第一中学将爱国主义教育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有机结合。这些培养“四有”新人的经验,对其他学校具有指导意义。

1990年5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决定》,要求进一步重视培育“四有”新人的任务。《辽宁教育》陆续刊发了辽宁省实验学校等学校深入开展“两史一情”系列化教育活动的经验做法,同时引导教师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教育”。1994年8月,在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后,《辽宁教育》持续跟进省内中小学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的进展。2019年11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后,《辽宁教育》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工作的新课题,发挥省内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2021年第11期《辽宁教育》中的《馆校合作:让红色教育“走新”更“走心”》介绍了锦州市教育局与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场馆开展馆校合作,传承红色基因,绘制具有锦州特色的“思政教育图谱”,将德育工作与党史教育相结合的经验。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改革

1981年,辽宁省小学普遍开设了思想品德课。《辽宁教育》既关注宏观层面省、市、县(区)思想品德课的教研和培训,也关注微观层面思想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1989年第11期《辽宁教育》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回顾和思考》一文梳理了我省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成果:一是1984年制定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比国家的小学德育纲要早了4年,使全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走向整体化、一体化的改革之路;二是受国家教委委托,与黑龙江省联合编写并修订了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三是选编教学补充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四是开展教师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了思想品德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1972—1985年,《辽宁教育》陆续介绍了一些中学上好政治课的经验。1986年秋季,我省开始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1990年第12期《辽宁教育》中的《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校德育的坚强阵地》、1996年第3期《辽宁教育》中的《对我省中学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回顾与认识》等文章,总结了我省思想政治课改革中的突破性经验:一是组织编写了《中学德育纲要》《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提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提纲》《初中思想品德修养》《高中思想政治修养》等指导性文件;二是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目标教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等;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如时政学习、主题班会、社会调查、政治小论文评选等;四是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学工、学农、学军、学法教育基地;五是提倡知行统一的考核评价;六是加强师资培训,重视教研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2001年10月,教育部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后,《辽宁教育》围绕课标解读、教学研究、教材编写等方面,关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2017年9月,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我省中小学的起始年级全面使用,《辽宁教育》陆续刊发了一些思政教师钻研、解读、执教新教材的经验,为更多教师迅速适应教材提供帮助。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后,《辽宁教育》重点关注了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年第8期《辽宁教育》刊发《“大德育观”视域下的德育系统构建与课程实施探究》,介绍锦州市中小学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过程”的“大德育观”,构建融合课堂,彰显思政课时代性的经验。

(三)学雷锋活动改革

1978—1989年,《辽宁教育》持续关注省内中小学的“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1990年3月,国家教委向全国转发了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坚持用雷锋精神培育“四有”新人》的经验后,《辽宁教育》积极配合省教委大力宣传、推广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的经验,推进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1990年第4期《辽宁教育》刊发《学习雷锋三十年》一文,介绍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经验:一是把握学雷锋的正确方向,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二是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确定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线的教育内容;三是构建教育活动制度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教育途径一体化、干部教师做表率的管理体系。2011年第9期《辽宁教育》刊发《打造校园文化,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一文,介绍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发起并组织了全国雷锋小学大联盟,先后与全国20余所“雷字号”学校组成德育联合体。2018年第6期《辽宁教育》刊发《立足岗位学雷锋,春风化雨育雷锋》一文,介绍入选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抚顺市望花区雷锋小学“三全两带一主动”的校园文化创建模式。

(四)礼仪养成教育改革

1979—1994年,《辽宁教育》陆续报道了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抚顺市第四十一中学等学校开展“五讲”“四美”教育活动的经验。1995年5月,全省中小学礼仪教育现场会召开后,《辽宁教育》不仅报道了此项会议的主要内容,还以《重在养成,成在训练》一文推广了抚顺市北台小学养成教育的经验。该校从礼仪教育入手,深化养成教育,学校制定的《小学生行为规范》20条,成为国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最直接的条文基础;《小学生礼仪教育常规》,通过110个行为训练点,将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小学生礼仪教育培养训练序列》,将训练点增加至177个;《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家长日常行为规范》,做到了家庭、学校与学生礼仪养成教育“三合一”。进入21世纪,《辽宁教育》还陆续推出了本溪等地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经验。

(五)“自我管理”

1980年,魏书生撰写的第一篇文章《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发智力资源》发表于第4期的《辽宁教育》,介绍了自己从“知、情、意、行”德育四环节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做法。当时魏书生担任班主任的时间只有两年,《辽宁教育》便关注到他的创造性管理方法,借此文鼓励更多教师从中获取拓展、开发、突破班主任工作的灵感和勇气。1984年第7—8期《辽宁教育》采访报道了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的魏书生。《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文介绍了魏书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四个方面:一是自我认识,开展自我思想斗争;二是自我体验,经历从犯错误的痛苦感到改正错误或做好事的幸福感的过程;三是自我计划,做好德智体美劳“五育”计划;四是自我鞭策,坚持写有真情实感的日记,坚持每天健身长跑。1987年第4期《辽宁教育》发表了魏书生的《探索新时期理想教育的方法》,魏书生把理想教育寓于班会、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故事会、写作等活动中,使学生树立崇高的最高理想、正确的政治理想和美好的职业理想。

(六)“优势诱导”

许多教师对德育问题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思考,在德育实践方面存在困惑。《辽宁教育》准确发现了省内教师的这一迫切需要,1989年第7—9期以“谈中小学的德育——优势诱导说”为题,连续刊登了大连教育家冷冉先生关于德育理论的论文。冷冉认为,“优势诱导”要利用共性,创设最好的教育情景;教师在德育上的作用,最本质的就是“优势诱导”,应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教师要通过“优势诱导”,使班级由最初的随意集合体发展为教育集合体;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其变化时机,通过集体教育和个别谈话等形式,开展针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教师要提高修养,提高吸引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教育优势。冷冉先生的德育理论对大连地区的教师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三、聚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经验

50年间,《辽宁教育》始终关注教学这一核心领域,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1972年,《辽宁教育》报道了省内部分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同时设立“关于制定教学大纲问题的讨论”专栏,号召大家就教学大纲问题展开讨论。1978年,国家陆续发布了各学科教学大纲。为贯彻新大纲、提高教育质量,改进学科教学工作成了重要议程。就语文学科来说,每一项实验大体都经历了由单项改革转为整体优化的过程;而这些改革的起步、发展、兴盛和完善,在《辽宁教育》都有较为完整的体现。

(一)“集中识字”实验

“集中识字”是黑山北关实验学校教师们创造的快速识字方法。1978年第8期《辽宁教育》中的《改革识字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文,介绍了以“基本字带字”为主、以“看图识字”“同音归类法”等为辅的“集中识字”方法及其效果。1983年第8期《辽宁教育》中的《改革语文单元分组教学的试验》一文,介绍了该校“以读为基础,以序列训练为特征的单元分组”改革实验。1986年第9期《辽宁教育》刊发《“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介绍了该校一年级说话训练、二年级写话训练、三至五年级书面作文训练的小学作文三步分段训练模式。2001年庆祝“集中识字教学法”创始40周年大会召开后,第9期《辽宁教育》推出了纪念专辑,其中《“集中识字”与小语新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一文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新成果,即“集中识字科学化、大量阅读自能化、分步习作交际化、实践活动开放化、教学策略多维化”。新体系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方向,不仅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打好了基础,也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

(二)“韵语识字”实验

“韵语识字”是东港市实验小学姜兆臣校长与教师们创造的快速识字方法。1991年第5期《辽宁教育》推出《情系龙头山》一文,报道了“韵语识字”的创造过程和主要内容。1994年第9期《辽宁教育》中的《东港市实验小学教改成果汇报会记述》报道了“韵语识字、大量阅读、序列作文”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1995年秋,中央教科所正式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实验学校推广“韵语识字”实验。到1999年,全国有24个省市进行试点改革,都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同年,《辽宁教育》连续5期刊发了《“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介绍》系列文章,阐述了以“韵语识字”为前提,以“尽早阅读”为核心,以“循序作文”为综合发展的综合教学体系,使广大教师全面了解“韵语识字”的理论和实践路径。2006年,东港市实验小学在全国率先提出“阅读教育”。2011年第11期《辽宁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十三载,阅读教育创品牌》报道了该校提倡“大阅读”教育,把小学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学目标系统地进行整合排列,以“六步整体阅读”为核心,构建“读、说、写”教学模式,并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具体落实。

(三)“作文教学循序训练”实验

“作文教学循序训练”是凤城市东方红小学包全杰校长带领教师们进行的改革。1985年第6期《辽宁教育》刊发《作文循序训练初探》,介绍了这一改革的进程:第一年,学校先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二年,学校在不同年段分别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仿写和小应用文、命题作文训练;第三年,学校正式提出以发展思维和语言為中心,以基础训练、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为阶段的作文循序训练模式。1995年12月,“作文教学循序训练”实验被评为省级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丹东市域内大面积推广。1996年第10期《辽宁教育》再发《作文教学循序训练》一文,介绍了这一模式成熟化的基本做法。2001年,“作文教学循序训练”实验在全国15个省、市的3000多所学校推广,为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做出了贡献。

(四)“初中阶段语文能力过关”实验

“初中阶段语文能力过关”是鞍山市第十五中学特级教师欧阳代娜的课改成果。语文教学大纲发布后,中学生语文能力“大多数不过关”的问题成了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迫切难题。1980年第11期《辽宁教育》刊发《来自语文教改试验中的佳音》,介绍了欧阳代娜抓好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的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在教材编选上,注重科学性;二是在教学方法上,提倡精讲巧练和学生自主总结,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985年第12期《辽宁教育》中的《欧阳代娜语文教学改革之路》一文介绍了欧阳代娜的语文教学观:学生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期是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阶段,语文能力的提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意识地训练,3年“过关”符合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特点。为此,她摸索出语文教学科学训练的程序,编写了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训练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材。1990年,“初中阶段语文能力过关”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50多所学校推广。鞍山市第十五中学编写的《初中语文实验教材》获得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五)“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自学”是盘锦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师魏书生“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1984年第1期《辽宁教育》刊发《发展中差生智力的几点做法》,介绍了魏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经验。他特别重视心理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发展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和方法,使学生学会了定向活动、规则活动和惯性活动。1984年8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活动》通知,全省教师掀起了学习魏书生的热潮。为让广大教师了解魏书生的教学方法,当年第9期《辽宁教育》中的《语文自学之道》一文介绍了魏书生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开展听说读写结合的竞赛、课内外结合的活动、学与用结合的学习方法,即“三结合”自学之道。同期的《魏书生教学名词解》一文,介绍了魏书生自创的两个教学方法:一是“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二是“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体现了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特点。之后,魏书生又致力于语文教学民主化、科学化的探索,《辽宁教育》同样予以跟进报道。

(六)“新思路作文教学”实验

“新思路作文教学”是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小学隋庭升校长带领教师进行的改革。2007年第10期《辽宁教育》推出《实现作文教学从感性向理性的跨越》一文,介绍了“新思路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和具体内涵。1978年,学校提出“从看图作文入手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实验方案;1982年,学校提炼出“写什么在图上找”“怎样写靠模式导”的教学方法;1983年,“新思路作文教学”在大连市得以推广;2001年,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继承和创新了“看图作文”模式,进一步总结出“小学作文教学新思路”,即“看图说话(写话)歌诀”“看图作文歌诀”和“小学命题作文歌诀”;2006年,学校编写了《小学作文新思路》系列教材。2007年,大连地区进行“新思路作文教学”实验的小学达20余所,其他省市的联谊校也参与了实验,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经验。

(七)“群文阅读”实验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实验研究”是辽宁教育学院联合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2021年第2期的《辽宁教育》策划了“理论与实践视角下的群文阅读”专题,介绍了群文阅读的核心价值与实践历程。早在2017年,辽宁省14个地市的300余所实验学校已参与此项研究。项目推进期间,全省各市共举办课题研讨展示活动达数十场。参加多项全国“群文阅读”成果类征集活动,多名教师获奖。葫芦岛市成为全国“群文阅读”示范区,辽宁省实验学校成为全国校园立体阅读课程示范校。此外,专家们还开发了一套基于本省教情、学情的群文阅读教材。

四、宣传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50年间,《辽宁教育》关注劳动教育的实施,报道了我省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何抓好劳动技术课教学两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影响广泛。

(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劳动教育在全省范围内特色鲜明,被誉为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1981年第11期《辽宁教育》推出《培育农业技术人才的基地》一文,对该校的劳动教育成果进行了介绍。1979年,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恢复办学后,为实行立足农村、普通教育与农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在校长杨明书的带领下,创办了生物、农业实验园,为生物、农业课的教学和农业科学项目实验提供了场所。从1982年开始,学校在校办工厂上生产技术课,组织学生每学期参加一周的校办工厂或建校活动。1990年第12期《辽宁教育》刊发《农家自己的学校》一文,介绍了学校坚持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拓宽与社会结合的道路,努力把学校办成培养农村初级人才、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推广普及先进生产技术基地的经验。2002年第1—2期《辽宁教育》推出《开展“农应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文,再次介绍该校深化劳动教育的经验。学校依据丹东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以劳动技术课为基础,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实验实习基地、组建课外科技小组、开展生产示范实习活动,形成了具有先进性、示范性、推广性和应用性的农业科学实验教学模式。

(二)劳动技术课与劳动课

198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要求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進行劳动技术教育。1982年第2期《辽宁教育》中的《可喜的一步》一文报道了阜新市在9所完全中学的高中班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的经验。1984年第7—8期《辽宁教育》中的《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介绍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响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方向,建立校办工厂基地、开设生产技术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学技术活动的做法。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后,辽宁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设了劳动课。1990年第3—4期《辽宁教育》中的《加强劳动课教学,深化小学劳动教育》一文总结了全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果:一是重视开拓教育途径,重视劳动课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与家庭和社会结合;二是教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形成一些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三是加强劳动基地建设,形成校办工厂、农林场、劳动教育中心和劳动操作室四种类型;四是编写各具特色的劳动课乡土教材,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八五”期间,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等学校,深度挖掘劳动课教材,加强劳动课堂教学,开展课外劳动活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养方面进行了探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劳动教育受到高度关注。2020年第11期的《辽宁教育》集中策划了“理论与实践视角下的劳动教育”专题,着重展示了抚顺市新抚区胜利中心小学借助种植园开设“快乐种植”课,实现劳动课校本化的亮点。此外,近年来,《辽宁教育》还先后宣传了大连市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两个“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转型的经验。

五、关注素质教育改革的特色经验

199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素质教育”轨道。几十年间,全省中小学在探索素质教育、“减负”的过程中,形成了“愉快教育”“创造教育”“和谐教育”等素质教育实践模式,也探索了美育的有效途径,在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方面有所突破。

(一)愉快教育

《辽宁教育》先后报道了沈阳铁路第五小学、锦州市实验小学、本溪市溪湖区彩一小学、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等学校的“愉快教育”实验。这些学校通过愉快教育,减轻了学生的課业负担,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

1990年5月,沈阳铁路第五小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7所“愉快教育”改革实验校之一,同年第9期的《辽宁教育》便推出了《阳光大道——沈铁五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纪实》一文。学校于1984年开始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留家庭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改革,随后又实行“集体备课试讲,个人备课调讲制”。学校在实践中完善“愉快教育模式”,增强了美育意识,提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2000年第5期《辽宁教育》推出《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一文,介绍学校的教育新成果。该校不断完善“愉快教育”体系,提出向3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新授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落实知识传授的“节节清”“校内清”“段段清”的“三清”制度等,也包括集体备课试讲、个人备课调讲、教师任教小循环等七项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制度。2012年第10期《辽宁教育》中的《“愉快教育”发展的新思考——沈阳铁路第五小学“愉快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一文再次介绍学校在教育部“规行减负”政策出台后,构筑“自主·和谐”课堂,设置兴趣培养、社团活动及课题研究三类课程,开展读“两字书”等活动,“愉快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19年第3期的《辽宁教育》推出《“零起点”教学:让教育回归本源》一文,介绍了沈阳铁路第五小学作为和平区“零起点”教学改革首批实验学校之一,如何将“有字书”“无字书”等实践内容融入学生学业评价之中的探索。该研究成果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创造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造教育”是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模式。1999年第4期《辽宁教育》在《开展创造教育,弘扬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一文中介绍,沈阳市“创造教育”示范校辽宁省实验中学的做法是全方位的:一是开设创造教育课;二是在学科教学中制定“学会—会学—创新”的递进式目标;三是通过劳动技术课,让学生在科技发明制作、修理电器工具等过程中直接产生创新成果;四是通过兴趣活动,如成立科技活动小组、“发明学校”,组织科技方面的社会实践。创造教育让该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高,部分学生在国际、国内的各类发明创造竞赛中获得佳绩。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东北育才学校等还被确定为“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

(三)“和谐、扬长”素质教育

“和谐、扬长”素质教育是沈阳市实验小学在深化整体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教育流派之一。1995年第11期《辽宁教育》中的《创名校、出特色、育英才》一文对此进行了介绍。学校于1993年出台了“和谐、扬长”素质教育整体改革方案,明确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通过扬个体之长,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适应,促进其素质得到和谐发展。2001年第7—8期《辽宁教育》刊发《和谐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进一步介绍学校如何逐步完善的“和谐、扬长”素质教育体系,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学校管理、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整体优化。

(四)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的美育工作主要以艺术教育为特色,锦州、葫芦岛、沈阳、大连等地区走在了前列。20世纪90年代初,辽宁建立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县区评估表彰制度,有8个艺术教育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区率先开展了实验。21世纪初,评估表彰制度从静态变为动态,全省中小学艺术教育在与时俱进的改革中实现了特色发展。

1985年第11期《辽宁教育》刊发了《锦州市音乐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一文。1979年春,锦州市启动音乐改革准备工作,各小学迅速开设了音乐课。1980年9月,兴城市南一小学(当时归锦州管辖)成为第一个试点校,实验的成果一是改变单纯以唱歌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二是改变简谱教学内容,以五线谱教学为起点,增加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以及音乐欣赏、音乐创作、乐器演奏等内容。1985年,锦州市的实验点达到了21个,这一经验很快受到国内外的关注。1987年第7—8期《辽宁教育》报道大连市沙河口区东北路小学的艺术教育经验。该校开展五线谱教学、创造“五指识谱”教学法、制造“五线活动板”教具等做法,在省内的实验学校(班)迅速推广。1987年第9期《辽宁教育》报道了大连市实验小学的艺术教育经验。该校从1980年就开始了美术学科“意境教学实验”,通过以点画导入—以随意画过渡—以记忆画和写生画深入—以想象创作画提高等教学环节,采取“以情领先”“以情入境”“阶段指导”“想象创作”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突破了美术教育的难点。

1992年,锦州市凌河区被确定为辽宁省艺术教育试验示范区。同年第7—8期《辽宁教育》刊发《发挥美育的独特功能,促进少儿德育的发展》一文,报道了锦州铁路第一小学以美促德的途径:一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塑造美的心灵;二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美的情感;三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塑造美的行为。1996年第10期《辽宁教育》中的《贯彻规划、强化管理:加强艺术教育示范区建设》一文再次介绍凌河区的艺术教育。该区域认真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落实《辽宁省艺术教育实施纲要》,扎实提高音乐、美术和书法等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广泛开展器乐、舞蹈、合唱、国画、书法等艺术队组活动。这些创新之举,培育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很多学生在各类国际和国家级艺术大赛中获奖。

1999年,美育被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3月,辽宁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实施中小学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的意见》,全省中小学开始实施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随后,《辽宁教育》发表了部分省市领导专家解读文件精神的文章,指导该工程的推进。2003—2012年,《辽宁教育》陆续刊发了兴城市南一小学、铁岭市银州区实验小学、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大连市第十五中学等代表性学校的经验做法,有效助推全省中小学落实“审美育人”的教育理念。

进入新时代,《辽宁教育》关注省内中小学在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中的经验。2018年第9期《辽宁教育》刊发《依托名師工作室,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一文,介绍了抚顺市新抚区2014年成立的省内第一家音乐名师工作室,该工作室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育学院的研究实践基地。名师工作室团队培养出一批省级教学名师、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市级学科带头人,呈现了国家、省市区级优秀课观摩课80余节。2021年第8期《辽宁教育》策划了“生态美育:通向文明发展、诗意栖居与儿童精神成长”专题,对接“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报道了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小学采取“融合式”生态美育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态审美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在实践中丰富美育内涵的做法。

回望来时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未来,《辽宁教育》将恪守初心,不负使命,一如既往地为教育服务、为教师赋能,为辽宁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辽宁改革学校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改革之路
辽宁舰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