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徜徉古典名著,深犁经典魅力

2022-05-30高超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典名著深度阅读水浒传

高超

【摘要】经典之作是时代的产物,凝聚着作家的智慧。学生阅读经典,就是在汲取作者智慧的同时,感受人间情态的多姿。经典阅读要有深度,通过反复吟诵咀嚼,获得深刻的体验之后,才能品出经典味道,体会其中的文化气质、文化品格、文化智慧。

【关键词】经典名著;深度阅读;习惯;积淀;《水浒传》

随着阅读教学研究的深入推进,文本深度阅读逐渐被大家认可和重视。学校的图书室里,学生的书架上增加了不少名著。这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笔者认为,学生阅读名著要有方法、有深度,既要了解名著内容,也要对名著的语言、情节、写法等有所学习和掌握。《水浒传》是小学生必读名著。本文就如何深读《水浒传》,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理解名著语言,从读顺到读懂

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说,经典阅读,就是学习、积累、运用经典语言。阅读经典名著《水浒传》,要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其语言,理应从理解言语入手。

1.解读名著语言,把握言语要义

《水浒传》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一定的区别,甚至有的差别还很大。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障碍。不妨采用相应的方法,如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根据语境感知、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等方法消除阅读障碍。如“问茶房”中的“茶房”就是茶馆里的“伙计”“服务员”。“在船里荡将过去”中的“荡将”就是“坐船过去”。借助生活经验,“差英雄精细的人去”中的“精细”就是 “聪明机智”之意。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水浒传》,开始几章确实会有一定的难度,但阅读几回之后,理解了这些语言,再读就容易多了。

2.積累经典语言,丰富语境内涵

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水浒传》小说语言的准确美,更多地表现在人物语言的人格化上。人物语言高度人格化,对读者的吸引力更大。如李逵,小说有九回都写到了这个人物,在《黑旋风探穴救柴进》中,李逵忍不住,“便把枣糕……,便来拿铁锤……如弄弹丸一般”,这充分显示他的爽直,武艺高强;“我却怕甚鸟”,寥寥数言,表现李逵的胆大;而在《李逵梦闹天池》中,“李逵从外入来,听了这几句说话,心如火炽,口如烟生喝道……大怒,拔出板斧……只一斧,砍翻了二三个”几句话,一个粗鲁冒失、不计后果、嫉恶如仇的硬汉形象跃然纸上。名著中这样生动的语言非常丰富,学生在阅读时应注重积累。

二、把握名著情节,从读懂到读通

学生阅读古今名著,最感兴趣的就是名著精彩的故事情节了。在《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怒杀阎婆惜》《大闹飞云浦》《三打祝家庄》等精彩的情节,不仅让学生们印象深刻,也耳熟能详。

1.品读经典名著,把握情节发展

对于《水浒传》这样的文学经典,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读一遍就想厘清故事情节很困难。如何把握情节呢?利用思维导图,一目了然。例如林冲,可以以变化的地点为线索理一理:《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发生在东京,《林教头刺配沧州道》经过野猪林,再到柴进庄上,后到达沧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他杀了陆虞候之后,被逼离开沧州,又到了柴进庄上,经柴进引荐,投奔梁山泊。按照地点的转变,用思维导图一理,关于林冲的故事情节就清楚了。除此之外,还可以复述人物和事件,画出人物关系图,或按时间或接触不同人物的顺序梳理故事情节。感兴趣的还可以找来宋朝的地图,在地图上标出人物活动的轨迹,就更明晰了。

2.厘清名著情节,重读感人细节

名著中的很多细节都很经典,如何指导学生读深、读透?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深度阅读,构建深度阅读策略,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指导学生读深、读透。如初读《水浒传》之后,选中一个人物,如杨志,让学生说说从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中,感受到杨志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再读杨志的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杨志。然后带着疑问“杨志教会我们什么”再次重读文本。建立阅读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在细节处反复品读,阅读层次逐渐加深,每次都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笔者曾观摩过一位教师的教学,学生名著阅读后,读完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的系列故事,教师便让学生画出“故事图画”的线索表达出来,这也是品读细节的有效策略。

三、分析人物特质,从读通到读透

《水浒传》里,除了梁山的好汉,还有上至皇帝丞相,下到衙役、普通百姓诸多人物,个个栩栩如生,鲜明生动。

金圣叹指出,《水浒传》善于写出各类人声口,如老人有老人声口、卖柴人有卖柴人声口等,各各不同;并指出此书也善于写人物的各种神态、心情,如醉语、急语,心忙口乱语等。

1.抓住关键词语,确立人物形象

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是史家村的史进:“一个后生脱膊着,刺着一身青龙……拿条棒在那里使。”“(史进)喝道:你是什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你敢和我叉一叉么?”简单的三言两语,抓住“一身青龙”“说话耿直”的特点,描绘了一个心高气傲、爽快憨直的少年英雄。每出现一个人物,抓住名著中的关键语言,描绘出人物的准确形象,甚至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画出人物特征。据说施耐庵写《水浒传》之前,曾经找人绘了三十六幅人物像,每天琢磨,才写出《水浒传》。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是对于我们今天阅读《水浒传》仍大有裨益。

2.前勾后连品读,丰富人物形象

名著中有些人物,作者可不是用三言两语完成的,比如林冲、武松、宋江、李逵、鲁智深等,是分许多章节刻画的,阅读时要前后联系阅读分析,全面把握人物形象。比如林冲,在《逼上梁山》之前,刻画的是一位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武艺高强的形象,突出一个“怯”字。而在后来的章节《雪夜上梁山》《林冲水寨打拼火》中,则是一位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有勇有谋的江湖勇士,突出一个“刚”字。这样的人物形象在阅读时,通过前后联系解读,反复咀嚼语言,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征。高俅、吴用、杨志等都是这样的。名著中的人物特点大都是隐藏在人物本身的行动中,这是《水浒传》创作上的一大特点,阅读之后,有必要用准确的语言概括。

3.品读微小人物,解析众生形象

《水浒传》除了对梁山一百零八人细致刻画外,对一些反面人物、普通小人物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一回中对押送公人薛霸的描写:“老董,你听我说,高太尉叫你我死也只得依他……送金子与俺。你不要多说……大松林猛恶处……与他结果了罢……”简短几十个字,刻画了一个贪财而又欺软怕硬的奴才形象,也预示着他的下场的悲惨。这样的小人物很多,如林冲的好友陆虞候,被武松杀死的蒋门神,宋江的情人阎婆惜等,小说中虽对他们的描写不多,故事情节不多,语言简练,但施耐庵对这些小人物的刻画笔力遒劲,值得读者细心品读。福斯特说:“小说中的人物有两种,一种是圆的,一种是扁的。”像这样的小人物往往一笔带过,性格比较单一,应该属于“扁”的。

四、学会分析评价,从读透到明理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小说家,小说创作日趋成熟。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小说评论家。这些评论家的评论不仅是对小说内容的评价,也是对小说整体结构的补充和再度创作。脂砚斋是《红楼梦》的著名评点者,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堪称经典。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价也是比较客观、全面、深刻的。

小学生阅读名著,做不到像文学评论家那样专业、深刻、全面。但让学生学会批注,记录下阅读时的感受,也是一种对名著语言的赏析与判断,将名著读深、读透的有效手段之一。

1.解析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

《水浒传》里,英雄好汉别具一格,個性鲜明,即使同一个人,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变化。而他们的个性中又有共性,那就是说话耿直,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仗义疏财。每阅读一两个章节之后,对故事中人物进行简短评论,既是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深化认识,也是对文学创作的一次认识和学习。如读了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之后,可以梳理出本章节中的重要人物特点,逐个评析,如西门庆的不务正业、贪图美色,王婆的贪财、恶毒,郓哥的正直、勇敢等,都值得细细品味。

2.品味赏析言语,习得名著语言

金圣叹说:“《水浒传》对人物的描写,不仅注意语言个性化,还注意语言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同样写粗鲁,李逵的粗鲁与鲁智深的粗鲁截然不同,同样写仗义,武松的仗义与林冲的仗义风格各异。同样写打斗的场面,鲁智深与泼皮的打斗充满戏剧化,体现了鲁智深的机智;黑旋风与浪里白条的比斗,斗得有趣,表现了李逵的耿直;武松与蒋门神的比斗,场面壮观,突出武松的豪气,打斗场面亦有特色。积累大量的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可以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点评小说写法,揣摩创作方法

学生阅读名著不能止步于人物和情节,还应琢磨文章的写作章法,这需要教师点拨、引导。比如,写同一个人,为什么有的人物有一两个故事,有的人物有五六个故事,同样写一个人,为什么有的人的故事分开写,而非连续性的叙述,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梳理出名著的表现手法、创作方法。如《水浒传》中人物的出现很有讲究,人物出现的时候,不单单是在写这个人,而是创造一种情境。鲁达的出现,引出史进寻找师傅王进的情节,林冲的出现,引出鲁智深斗泼皮的场面。这样的布局,十分精妙。

学会评价,给名著“庖丁解牛”,是深度阅读名著的有效阅读策略,评价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给人物画像,绘制人物发展的思维导图,明晰情节发展的路线,体会环境描写的铺垫与渲染作用等等,都是评价的有效手段。学会评价,对学生的写作帮助很大,学生的习作布局谋篇,人物形象刻画,也会悄然发生变化。

五、开发阅读形式,从明理到积淀

小学生阅读名著时易囫囵吞枣,注意力容易难以持久,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时候,不能只限于名著本身,应当适时改变其名著阅读形式。

1.课本情景表演,深度阅读体验

对于名著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可以改编成课本剧,分配角色,搬到舞台上表演。除了《武松打虎》《杨志卖刀》这样的经典情节,《真假李逵》《一丈青单捉矮脚虎》也可以改编成课本剧。学生们为了表演成功,必然会反复阅读名著片段,推敲人物性格,咀嚼人物语言,设置布景环境,这是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与创造性的加工。

2.不同艺术赏析,变换阅读形式

随着影视资源的丰富与普及,众多的经典名著被搬上了银幕,为学生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名著阅读形式。《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和情节,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评书等;《水浒传》里的单个人物,如石秀、武松的故事等也被拍成了影视剧……学生在阅读名著的同时,欣赏有关的影视作品,在比较阅读中融会贯通,把握文本的内在意蕴,这就是读透。通过阅读比较,用心灵感受经典,才能取其精华,文本中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被学生充分吸收。

3.开展阅读实践,展示阅读成果

名著深度阅读,离不开名著阅读实践活动。阅读《水浒传》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展示阅读成果。如绘制《水浒传》宣传海报,开展经典中的故事会比赛,编绘《水浒传》阅读专题手抄报,分多个专题介绍名著内容;还可以组织学生写书评,对自己阅读过程中感触较深的地方写文评述。总之,对名著的阅读,不要企图用一个简单的命题说清楚,而应该进行立体的阅读。

著名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说:“阅读经典名著,应该成为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忙里偷闲,取古今名著读之,即使几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悟,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也。”应该从深度阅读经典名著开始,借助经典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新时代中华少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虹州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经典名著深度阅读水浒传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初中英语经典名著阅读实践研究
让经典名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读经典名著,悟成功之道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