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理论彻底性”的深刻意涵
2022-05-30许晨露
许晨露
摘 要: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理论彻底性”这一命题,进而探 索出了德国革命的基本立场、必要途径和最终归宿。马克思此时的论述中蕴含着“理论彻底性”实现的前提条件、根 本立意、现实旨归,按照《导言》的逻辑顺序以及其《德法年鉴》时期这一理论发展阶段加以考察,便能领略“理论彻底 性”的深刻意涵,即,将批判的眼光从宗教转向宗教所依仗的世俗基础;将理论当作改造世界的工具而不仅仅停留在 “解释世界”的一步;最终唤醒所有人为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意识而不是用消极的态度对待革命现状。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理论彻底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8-0042-05
“理论彻底性”如何体现,如何让理论更好地反作用 于实践,是一个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整个过程之中 的问题,也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到如今的中国化进程 中始终在用不断的实践予以证明的。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各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 头脑”作为面向人民的自身使命,紧跟时代、回应人民需 求、彻底破除落后思想一直是理论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也 是学者们一直在探讨具体应该“如何做”的事,但是在当今学术界,鲜有学者在青年马克思时期的理论彻底性探索的逻辑中寻找答案。而共产主义思想产生萌芽的阶段正是处于各类思想交锋的年代,找到时代的焦点、厘清社会的根本问题,让理论呈现出“彻底性”的意义就更加能够凸显出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通过彻底揭露德国现状,直指处于“时代错乱”中,文明的缺陷和野蛮的缺陷结合在一起的德国社会现状,直指其哲学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的特征,提出了理论作为“物质力量”掌握群众的前提即“实现其彻底性”的观点。而理论的彻底性究竟如何一步步实现?《导言》中的一些论述为此提供了充分的现实逻辑的支持,笔者将对其进行深入挖掘。
一、理论实现彻底性的前提条件:批判指向由“宗教的 批判”转向“宗教的世俗基础的批判”
宗教对西方的统治持续了很长的时期,创立唯物史观 是一个历经多次反复、艰辛探索的过程,而唯物主义观点 的建立离不开对宗教的批判。宗教批判是马克思在《德法 年鉴》时期的理论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一时期马克思逐渐 开始接受费尔巴哈始于宗教批判的唯物主义理论,也对鲍 威尔等人对宗教的不合理主张以及未能摆脱黑格尔范畴 的实质进行了批判,进而逐渐摆脱了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 派思想的影响,抛弃了通过思辨的方式产生理性认识的唯 心主义方法论,把着眼点转向现实生活。然而《导言》以关 注社会现实的视角,摆脱阐述宗教本身的批判这一点,又体现出了马克思在阐述宗教问题时与费尔巴哈具有本质差别。马克思通过一系列的论述阐明了一个事实,即宗教本就产生于世俗基础,是世俗生活在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产物。与众多上层建筑的其他范畴一样,宗教总是随着世俗的经济、政治基础而发生变化。还强调了尤其是在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宗教的本质就更加表现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因此,通过研究宗教产生的现实基础,揭露其落后于现实生活的本质就能使理论真正具备批判宗教、破除其强加于人们身上的束缚的功能,这才是理论应当具备的出发点。
1.理论的第一个批判对象:宗教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宗教是人还未能形成自我意识 时的产物,是人作为只能依附于国家和社会而存在时产生 道德约束、求得慰藉和辩护等作用的工具,是不得已而存 在的。另一方面,“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包罗万 象的总纲要”[1]8。这样的话语更是显示出了宗教的特殊地 位,更是体现了宗教对社会的“约束”作用和相对比较全面的规范作用,这样对宗教存在的合理性的认同也就解释了其稳定性和历时之长久的缘由。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宗教也确实是带给人们越来越深重的苦难,“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直观贴切地道出了宗教这一两面性的作用,并道出了其对人的欺骗性的本质,尤其是改革之后宗教带给人们的麻痹和压迫的一面更加明显,让人们在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中忘记或忽略自己遭受的苦难,甚至认为其理所应当。而更严重的事实是,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亦是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中与自我异化产生的“慰藉的锁链”,宗教改革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带来任何变化,让人们不免陷入宗教到底是作为意识形态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世俗社会的各种苦难的幌子还是其本身就会给人带来更深重的苦难。
2.理论的第一个现实来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的唯物的逻辑在揭示宗教的本质这一方面确实立竿见影,马克思在此影响下,能够从两个方面论述 物质是产生思想的基础:“皇宫中的人”和“茅屋中的人”有 不同的思想这一点具有必然性;身体里的物质的“养料”才 能带来头脑中、感觉中和心中的道德的“养料”,马克思通 过一个非常符合实际而又贴切的举例,展现出了其思想的 “唯物性”。除此之外,费尔巴哈还指出了宗教的本质是人 本质的异化的更为深刻的观点,但是由于其太崇拜抽象的 人,只关注人的生理特征,未把人放入社会这一整体中去 考察[2]5,因此便没有找到这种唯物主义的观点通向现实的 道路。从而在无法解释宗教产生的根源的情况下,得出了 “只有宗教的名义才能使各种关系(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神圣化并获得完整的意义”的结论,这归根结底还是回到了为当时宗教的合理性辩护的立场,在揭示宗教的本质之后,认为“爱”就是消除宗教带来的本質的异化,而马克思已经抛弃了这种不适用于现实的观点。马克思在这里不仅阐明了宗教对于人的作用以及其演变特征,而且要从深层次来把握其本质和出现的根本原因、最后得出彻底消灭宗教的方法论,这样才能让被压迫和剥削的阶级拥有彻底的批判宗教的武器。与施特劳斯、鲍威尔等人直接地否定上帝和神学故事的存在,驳斥黑格尔所言哲学与宗教的一致性关系[3]123-128的鲁莽而逻辑不清的批判方式也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否认宗教作为现实存在着的东西的合理性,他认为,对于宗教而言,无论是其产生、发展、改革还是消灭,都是基于现实的普遍规律,那么当其发展到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之时也是其需要被消灭之时,因此马克思让人们做的是“撕碎锁链上虚幻的花朵”[1]8,也就是抛开宗教这一现实世界的神圣光环。马克思在《导言》中深刻阐释的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的相关问题就深刻体现了这一点,马丁·路德确实打破了宗教用规则、程序等对人的精神束缚,却让“人们对宗教的信仰”这件事本身成为与原来相差无几的新的束缚。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就是用“净化”宗教的实际行动来反对封建性质的教会统治,让新的宗教适应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马丁·路德打破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还有后来出现的卡尔文教中的先定论都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产物,既然宗教产生于世俗世界,是由作为“人”本身的每个人的现实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是现实生活反映出来的“虚幻”的现实,那么彻底的理论就不应再停留在宗教对人产生的欺骗、压迫或是安慰这些“结果”的视域上,而是着眼于批判这些背后的世俗社会。
3.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接触现实,建构现实
于是乎,费尔巴哈提出的宗教统治之下的彼岸世界消 失之后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便成为马克思强调的历史任 务,而此时宗教背后的世俗社会的面貌从同时代的著作中 便可见一斑。马克思便在《导言》中借着马丁·路德的“信徒直接与上帝相通”“僧侣即世俗的人”的理论,类比了“构建此岸世界的真理”这一问题。当人们不用被动地与其他势 力做斗争的时候,就要同自己“内心的僧侣”做斗争,而后 越来越“自觉”。而从马克思列举的农民运动的惨败等事实来看,其利用的神学支柱也不再适用,必须依靠现实的因 素,需要物质基础的现实依据。而《导言》中提出的对当时 德国“时代错乱”的社会的认识和批判便成为“确立此岸世 界的真理的”切入口。而在这一时期《莱茵报》的工作经历 也给予了马克思丰富的“接触现实”的机会,也留下了关于 新闻出版自由和关于林木盗窃法的一系列辩论等著名问 题的思考。这样在《导言》中,才逐渐有了对现实的深刻认 识,体现为对德国制度与德国的现实不匹配、而德国的国 家哲学和法哲学“是唯一与正式的当代现实保持在同等水 平上的德国历史”造成的“时代错乱”的认识[1]8。当时的德国尚不存在在同一时期的英法等国已经存在、并且已经成为 其经济社会发展障碍的物质基础,更别说拥有相应的资本 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英法等国需要摆脱或批判 的,恰恰是当时的德国要先争取到的。从国家制度方面讲, 因为德国尚不存在现代国家制度,而已经由黑格尔等人发 展完善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却与英法等国发展到了同一 水平。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揭示了德国政治上实现统一和变革的本质,其政治改革并没有动摇封建制度 的根基,没有摆脱政治差别带来社会等级化的本质特征。因此,就事实而言,专制政体的存在仍然是德国社会最突 出的问题。德国需要动摇的便是宗教背后的封建根基,需 要实现的也就是哲学中谋划的,与英法出于“同时代”的蓝 图。这样一来,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也不再是关注 的重点,也就是马克思在同一时期的著作《论犹太人问题》 中强调的,把宗教对立的“蛇皮”撕掉,将不同的宗教只看 作人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犹太人和基督徒的矛盾便不再 被单纯地视为宗教的差别带来的,而只是“批判的、科学的 关系、人的关系。”[1]8批判宗教背后的世俗基础的结果便 是,让宗教不再被政治所利用,不再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挂 钩,履行宗教义务真正成为一件私事,也就是最终实现真 正的“宗教自由”。批判的对象要符合现实本身,无疑是马 克思认为最重要的事,而通过对仿照英法等国进行政治经 济制度的批判的不可行性分析也从反面得出了结论。
二、理论实现彻底性的立场转向:由“解释世界的理论 工具”转向“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承接上一个步骤的内容,理论的作用是体现在实践 中,体现在接触现实、建构新的现实的过程中的。《导言》中有一些可以被独立地列出来讨论的主题都是与将理论作 为“解释世界的理论工具”转向“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 关的观点,这些也可以作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中指出这一重要观点之前的准备工作。
1.理论的出场环境:德国哲学的现实状况
马克思正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这一宗教神学最后一根理性支柱的批判,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在建立新的世 界观之时,才走出了唯心主义的立场,向唯物主义的立场 迈出了重要一步,进而将唯物主义的观点真正运用于分析 社会、历史的发展之中。这样便不仅彻底摆脱黑格尔“理性规律”的立场的影响,还展现出与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走 向唯心主义的不同路径。“解释世界”的本质,是旧哲学的 道路无法畅通的根源。由于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从17至18世纪的理性时代开始,这一时期哲学家门创造出来的哲學都有解释自然科学的目的,而在追求万事万物的统摄性原则这个方面,代表德国民族精神的德国古典哲学做得比传统的西方哲学更加彻底[4]295。即便如此,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却尚未在德国发生,德国古典哲学最终只是成为英法等国的“理论良心”。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便通过揭示德国古典哲学停留于解释世界、未能立足于现实本质的特 征,树立了改造世界的根本立场,创造出改造世界为目的 的理论。这也是后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直接道出的自己与“哲学家”们“解释世界”的本质的不同的 实践基础[1]50。理论只有成为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成为“武器”,才能带来社会真正的变革。《导言》还指出了消灭哲学的途径,正确的理论逻辑就应该是以“使哲学成为现实”作 为“消灭哲学”的前提,让人们认识的现存的哲学指导的理 论上具有合理性的制度与现实本身的制度的差别。由此可见,理论实现其彻底性,并不是用“政治派”那样“直接的否 定”的手段,而是在了解与现实和现存的哲学匹配的作为 旧制度的抽象延续的“梦想”的基础上,把握现实、制度和 哲学这一统一整体,对其进行批判。因此,如何能让德国摆脱时代的错乱呢,《导言》中“哲学同时代人”的观点指出,只有德国的哲学与英法一样处于时代的焦点,从对最终以黑格尔的法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哲学进行批判,便是抓住了事物的关键,是进行批判的突破点。
2.理论问题的突出体现:知识分子的立场与社会中的 “道德”
与此有紧密关联的是,《导言》中批判了处于“时代错 乱”中的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群体的软弱、妥协的本 质。近代西方哲学家们大多能够树立人本主义立场,通过 伦理和道德的建立,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秩序,或是 利用社会契约、或是利用概念较为模糊的“理性”。而这些 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在解释某一种社会规则的合理性或为 了维护某一阶级处于有利地位的社会秩序。以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为例,一方面,他虽然是从申诉腐朽的封 建制度出发的,但最终却与封建制度联合起来,共同对抗 人民,其原因便是其源于对人民群众、对重大社会动荡的 畏惧,进而一步一步向封建君主妥协,以让封建君主满意 的方式解释或是改造自己的哲学。以“哲学真正的创造者 和捍卫者”自居,以骄傲的姿态“藐视”物质条件让其望尘 莫及的英法等国,成为彻底的反对革命的思想。另一方面,从更深一层的逻辑角度讲,黑格尔拥有辩证的逻辑思路, 十分肯定人因为具有思维和意志而具备的独特的品格,肯 定其意志自由让其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作用[5]30, 但其最终目的是将以人为主体的“市民社会”扬弃掉,从具 体的、特殊的人出发,再发挥自治性团体的作用、再建构人 的需求体系,继而发挥警察等强制力量的作用来实现全面 的伦理,让伦理精神发展到最高阶段之后服从于国家,并 逐步与国家实现一体化[6]27。表面上看这是从人的实践出发的辩证的发展过程,而其实质就是最终实现国家对人的高度精神统治,丝毫未发挥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及其对伦理、社会秩序等问题的主观能动作用。即使黑格尔具备追求人权和法的本意,但这也与当时德国的封建统治体现的国家高度集权相差无几,最终《法哲学原理》的出版让黑格尔成为代表普鲁士国王讲学的“官方哲学家”。这深刻地体现了当时德国的封建统治之下,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其在政治的影响下自身的哲学观点产生偏离。德国的旧哲学与当时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一致,就更不能顾及更广泛的无产阶级。《导言》从伦理和道德这一方面,从对德国的道德的本质的揭示中论述了“理论解释世界”的本质,而与其说是解释世界,不如说是在为落后的、“吃人”的世界而辩护。马克思的矛头直指黑格尔等人拥护封建制度为落脚点的“存在即合理”的本质特点。比如,人们不愿意改变的社会现实的状况下,道德理论在为了“附和”旧的现实状况的条件下产生,“德国的道德和忠诚不仅是个别人的而且也是各个阶级的道德和忠诚的基础,反而是有节制的利己主义;这种‘有节制的利己主义表现出自己的狭隘性,并用这种狭隘性来束缚自己。”[1]8这是属于旧的阶级、旧的社会关系中的具有浓厚的犬儒主义色彩的道德和忠诚,是资产阶级在利益的驱使下,或者是出于恻隐之心而产生的维持人际关系表面上的稳定与和谐的,甚至不能称得上是“道德”的偶然的、可有可无的情感,是无产阶级处于被动地位受生计所迫不得不对控制着自己的阶级表现出来的忠诚。这些都不是发自内心的、稳定的,出于真正和谐的社会关系的情感。因此可以设想,一旦彼此之间压抑的矛盾爆发,表面上的和谐被打破,便会暴露出这一关系的本性,这样的“道德”就会消失,这样的“忠诚”也会失去效果。另外,这样的“道德”只是当时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麻痹无产阶级的手段之一,与当时自相矛盾的国民经济学,为资产阶级的出现而变革过的宗教一样,都是“人民的鸦片”。这便是马克思《导言》中提到的观点:看见德国的国家学说的现状,便能够看见德国整个国家的现代性进程仍然未完成,也就是当时的德国国家机体本身就存在缺陷[1]8。其实旧哲学家们思想的妥协性是出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其保守性大多是出于其对自身所处的阶级地位的顾虑,对既得利益的维护。
3.理论存在与发展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的英勇斗争
需要批判的,便是旧的德国哲学这种出于妥协、安于 现状或是维护既得利益而变得有些“畸形”的“解释世界” 的理论。《导言》的发表便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分界线,在 此之前,马克思对于“革命”一词的解释仍然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批判”的领域,而《导言》深刻阐明了马克思“将理论变为物质力量”成为“批判的武器”的理论立场及其实施路径,让理论褪去用思辨思维证明王权、专治和宗教统治合理性的目的论底色,真正改造给各阶级带去压迫的世界。马克思的“理论自信”来源于何处呢?马克思等人不仅描绘了当下的“市民社会”的图景,解释现存事物之间的关系,揭露社会关系中的矛盾,还将理论投入实践,坚持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建构“新世界”的图景,而不是简单凭借毫无根据的想象“创造”出来的新世界。不再像以前的哲学家们“把一切谜底都放在自己的书桌里,愚昧的凡俗世界只需张开嘴等着绝对科学这只烤乳鸽掉进来就行了”,而是自己去创造现实的条件,用实践证明理论的科学性,而证明理论的科学性不是最终的目的,实践本身才是。旧的“市民社会”所依靠的,就是人受资本所控制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要批判的,也是这样的经济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现存的一切”,包括旧哲学解释出来的社会现实,传统哲学以及社会中的人等等方面。而在彻底的批判之后,马克思要建立的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都产生于对这些现存事物的批判。基于当时的现实状况,依据唯物史观的判断,共产主义已经是当时的人们能够描绘出来的可实现的图景,是一个逐渐明确其实现的内在条件、要努力去完成的目标,加上这一彻底的理论始终从人的活动出发,能够随时将人们头脑中的真理形态转化成为信念形态,真正将“批判的武器”变为“物质力量”。强大的理论自信便来源于此。虽然德国的这种情况根源于其未能像英国那样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也未能像法国那样掀起革命的浪潮,只有哲学的发展与其社会历史发展处在同一个时代,在黑格尔的集大成之下蓬勃发展。但革命的浪潮是不能躲避的,现实的腐朽不会只带来对革命难度的悲观判断,而是要将现状利用起来,去“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理论与实践、哲学与革命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接续发展中,理论联系现实成为唯物主义者的基本素质,改造世界也成为根本的目的。最后,马克思对革命结果的自信也体现在了“高卢雄鸡的高鸣”[1]10中,也就是说,一旦时机成熟,革命的成功是必然的。
三、理论实现彻底性的现实旨归:由“消极应对社会现 状”转向“唤醒人的实践意识”
承接上一个步骤的内容,在“时代错乱”的条件下,与 现实做斗争、进行革命是必然趋势,而理论想要批判现实 一个极其重要的步骤就是唤醒“人”,尤其是唤醒受压迫、被剥削的那样一部分人。原因一方面是这样的群体才是革命的主体;另一方面,革命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这些人为大多数的“普遍的人的解放”。
1.理论批判的不彻底性之一:逃避“现实的人”的态度
旧哲学“解释世界”的本质只能带来对社会处于“变革 的时代”的现状的消极应对,这种消极应对的具体表现有 两种,一种就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对现状采取妥协的态 度,其背后的目的却是在权威面前保全自己,甚至通过拥 护权威阶级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种则是以费尔巴哈 为代表的对社会现状未能全面认识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 只关注自然和当下的生活现状,虽然看重人的主观感 受,却没有去关注“人”作为“市民”在历史进程中的感受。这样看来,要改变旧哲学的普遍问题就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站在代表着“最普遍的人”的立场上;二是让“普遍的人”投入顺应社会历史进程的真正的实践中。马克思在《导言》中得出的关于德国革命的最终结论便是:“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1]8也就是只有人认识到自己作为“人”,本质上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才能够为革命提供前提。而这一结论也体现出了其对费尔巴哈批判继承的关系,马克思认可人的类本质和感性对象的存在,但马克思也充分考虑到了现实的人的物质活动,找到了打破费尔巴哈只考虑自然这一对象而得出的“感性直观”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立足于现实社会整体的实践的方法。理论实现其彻底性的最终目的便是在摆脱“彼岸世界”的束缚之后确立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此岸世界”的真理,消除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从马克思的论述逻辑中可以看出在革命中“人”的地位,理論实现其彻底性是理论掌握群众的必要条件,理论 成为立足于现实的社会、能够被当作“批判的武器”的物质 力量,是其彻底性实现的前提,而理论要想彻底、想抓住事 物的根本,还是要抓住“人本身”。而“人”是现实社会的主 要主体,立足于现实,归根结底就是立足于“现实中的人本 身”。因此可以说,理论实现其彻底性和理论掌握群众这两点,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现实中的人”也因此具备了 双重身份:一是掌握先进理论并参与“实现普遍的人的解 放”的活动中的“革命主体”;二是革命目标中实现解放的 “普遍的人”。但当时不仅是德国,众多存在压迫与被压迫 的地方的“人”的现状都是,压迫他人的阶级将压迫视为理 所当然,被压迫的阶级也都习以为常,这种屈服或是来自 宗教教义,或是来自社会契约,总之是已经定型的“相对稳 定的整体”,这个整体出现问题时,人们也容易满足于不动 摇根基的修补。当时德国社会流行的思潮,无论是批判宗 教还是主张局部的政治革命,都不是主张无产阶级“自己 解放自己”,所以需要有人来唤醒当时的无产阶级,让其接 受“需要自己解放自己”的理论,然后真正联合起来,走上 历史舞台,用革命实践解放其自身。
2.理论的第一项任务:唤醒被奴役的人
不对等的天平总是会倾斜,尤其是不对等的砝码增加 或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从革命实践的角度上讲,将“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唤醒“人”,让人们认识到自己是有能 够解放自己本质的人,“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 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1]7是《导言》中强调的第 一步任务,马克思深刻地表达了被压迫的阶级应该被唤醒的观点:“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 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1]8《导言》中蕴含着理论掌握群众的方法,想要唤醒人,不仅仅要坚定地站在其立场之上,更加体现在理论强大的逻辑 性上。马克思强调要致力于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彻底打 破让无产阶级受到禁锢的“感性的枷锁”,看到自己的本 质,“复归”自己的本性,让自己从“受控制的人”转变为真 正“自由”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存在于世界之中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自己应得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关注人本身的情感、思想的人本性,更是将人放入社会中,考察其在社会中的角色;不仅仅是让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不利地位,认清“社会现实”的丑陋之处,不要等待处于剥削阶级的人“施舍”给自己一点点出于恻隐之心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关照,而是要唤醒工人阶级的自我意识,让工人阶级在意识到要通过实际的行动“解放自己”。在认识到宗教和旧哲学的欺骗性,认清自己被剥削的状况的情况下,为摆脱这种境地而斗争。而因为马克思始终把事物当成人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只属于人的实践活动来理解。所以从“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是唤醒人,到“改造世界”的具体实施过程才能牢牢地掌握人。这样看来,《导言》中的理论的彻底性不仅体现在“此岸世界的真理”立足于现实,具有科学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立足于人”的特征,最真实地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追求,能够被无产阶级接受和追捧。
3.理论的第二项任务:指导“自己解放自己”的实践
人在被唤醒的基础上,便需要真正地引出“实践”这一 范畴,能够投入实践,实现“人将人本身解放”,才是彻底的 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回归自然,逃避现实”的 态度最本质的不同的地方。旧哲学将“社会无止境地 继续分成各色人等,这些心胸狭窄、心地不良、粗鲁平庸之辈处于互相对立的状态”[1]8,然而《导言》中用“普遍苦难”的观点阐释了无产阶级的整体特征,“无产阶级”这 “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这个阶级有如下特点:其遭受的“普遍的苦难”使这一阶级具有普遍的性质,而由于德国现实的特殊性,德国工人阶级遭受的苦难更多是人為的,并不是起源于英法等国那样的自然的工业的发展。站在德国的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马克思既进一步阐释了无产阶级的性质,又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从总体上阐述了无产阶级产生之后的革命途径和革命任务:“这个阶级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1]8这种孤立无援的状态表明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自己解放自己这一条路可以走。只有整个无产阶级都产生“自己解放自己”的意识,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相通,形成普遍的意识,真正地联合起来,最终让人本身获得真正的解放。让无产阶级中的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为了自己而战斗,自己付出的每一分力量都是在推动整个阶级成为历史的主宰。要实现的不是少数人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这种 “解放”也不是“政治解放”这一层面上实现的社会中的自由,而是从自然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和人自身的角度所说的全面的自由。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动力便在于,德国只是在理论上超越了“现代各国”进行政治解放的中间阶梯,但碍于德国哲学的腐朽立场,尚未有政治解放的实践,只有不享有这种腐朽带来的特权的无产阶级才有动力打破这种腐朽,与旧制度实现“全面的对立”。这种“彻底的理论”在革命理念方面体现为将无产阶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调动起来,从具体的革命策略上体现为抓住人们“激情的头脑”,激起无产阶级“瞬间的狂热”,开发他们的“政治暴力天赋”,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的”革命能够更加顺利、更加火热、更加彻底地进行。只有让整个无产阶级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自身的联合在革命中作用的不可替代性,才能让革命具备稳定并且持续的动力,不断地进行下去,直到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萧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3]纪萍萍,周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重批判及其当代意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宿梦醒.黑格尔法哲学人格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唐爱军.《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