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2022-05-30何占涛
何占涛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社会层面上讲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社会公平;而从教育层面上讲,是我国教育的奋进之笔,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精准资助、注重精神引领和创新工作模式三方面着手,对新时代如何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资助育人
一、前言
自2007年高校新资助政策实施以来,随着政策不断深入和发展,已经建立起“奖、助、贷、勤、补、减、免、缓”八位一体资助政策体系,2017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更是把资助育人定位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1],这也说明我们的资助体系有了质的提升,已从简单的经济资助转化为精神上的资助育人,但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现阶段高校资助工作中仍存在着资助群体认定不精准、资助育人时效性不佳、资助育人工作机制不完善等不足,本文将从强化精准资助、注重精神引领和创新工作模式三方面展开讨论。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对资助群体认定不精准
尽管“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已经基本实现,但仍存在对贫困学生群体精准识别不到位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获得的贫困生家庭情况信息基本来源于学生个人提交的困难证明材料,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准确界定,导致对学生贫困等级认定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困难学生个人的自卑心理,掩饰自身家庭实际困难情况,导致无法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助工作的难度而降低了工作的准确度;此外,高校对学生家庭情况信息掌握了解不够充分,对于学生具体情况的动态掌握不及时、不到位,也会导致困难学生数据库的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致使帮扶学生的精准度降低。
(二)资助育人时效性不佳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大都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而未能做到实质性的精神育人,致使出现以下怪像:一是部分困难学生认为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并且非常容易,对于助学金的使用也是挥霍无度;二是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隐瞒实际家庭情况,不诚信申报助学金的行为时有发生,这样的现象与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违背;三是资助育人工作大多停留在“资助”层面,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精神层面的育人工作较为缺乏,导致育人时效性滞后,达不到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
(三)资助育人工作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资助政策自实施以来,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机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工作队伍专业性不强,大多数高校资助工作由各院系辅导员完成,辅导员作为兼职资助人员,受繁杂的学生管理事务所限,导致其工作精力不足和工作精准度下降;此外,辅导员队伍每年人员变动较大,分工时有更换,使得专职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经验不足,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资助工作大多以完成奖助学金和困难生认定为主,对于育人效果的把握不够专业。另一方面,资助育人工作制度有待完善,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流程成直线型体系,仍停留在材料的接收、审核、立档、款项的发放等基础环节,后续缺乏对于困难学生长期教育、定时帮扶和育人效果的监测与反馈,而资助育人工作实质上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时时跟踪、动态管理,形成一个闭合的动态体系,使得最终资助工作的落脚点回到“育人”上来。
三、新时代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途径分析
(一)强化精准资助
为进一步提高资助学生的精准识别,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每学期定期更新并统计学生详细的家庭情况信息,然后根据这类基础材料分析学生的困难信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综合因素,建立学生贫困程度的量化评定表,通过详细的参考标准和设置合理的指标体系,有序的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二是参考学生校园卡消费记录、购买生活物品价格等实际情况,通过班级学生骨干评价和同学谈话等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校的生活状态,刻画学生每月在校生活费用水平,在初级量化评定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贫困学生认定的精准度,增加评定结果的可信度。三是与社会和学校相关部门协作,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共享机制[2],通过每年上级部门反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库,定期对困难学生库进行有效的增减,增强困难学生认定的权威性,从而对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精确和高效的识别和筛选。
(二)注重精神引领
资助育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要让受助学生在经济层面上脱贫,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脱贫,确保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比如“资助政策我来说”“资助海报设计大赛”“资助大使选拔”“自立自强之星评选”等校园活动,引导受助学生理解国家、政府和资助者们的“大爱”,不能重获得、轻付出,潜移默化地将“感恩”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同时,选树一批自立自强的优秀学生典范,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正向的宣传引导,营造“人人争先、感恩国家”的氛围。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贫困,走出心理困境,通过开展“学业生涯大赛”“我和祖国的奋斗故事”“我想祖国表心声”等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终点,经济上的贫困是一时的,精神上的富足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从而从受助者转变为自助者,进而向助人者转变,形成“脱贫--成才--回馈”的联动机制[3]。
(三)创新工作模式
完善资助工作模式,要将扶困与扶志、扶困与扶智相结合,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学校层面,创建“学校--学院”的二级管理模式,學院设立负责资助工作的专门辅导员,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努力构建动态资助育人数据库,进行资助工作动态跟踪和定期更新,不断提升工作准确度,促使资助机制趋于专业化。二是辅导员层面,不断更新国家资助体系和相关政策的知识,定期参加专业化的培训,努力提升资助工作业务水平和资助工作技能;同时,要经常性在各个学院间开展资助工作案例分析与交流,不断积累资助工作经验,为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基础。三是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搭建“资助工作”专栏,以当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精准解读资助政策,加大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实际困难进行“线上+线下”答疑,使用多样化的手段和形式形成反馈和答复机制,为学生提供便利,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注重扶困与扶志、扶困与扶智相结合,在资助育人实践活动中经常性的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增长才干与本领,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和独立自主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困难生受助的过程中积极感恩回馈社会,促进更多困难生脱贫和实现个人发展。
四、小结
总而言之,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的落脚点在于育人,高校作为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基地,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既是国家要求、人民期望,也是高校提升育人成效、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新时代高校应从强化精准资助、注重精神引领和创新工作模式三方面着手,以困难生的人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助力学生成才成长,努力做好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成才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农建南.关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 2019(18):96-97.
[2]匡秋.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43):278-279.
[3]王睿.“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