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听障学生主题班会课的实践研究

2022-05-30朱涛

格言 2022年8期
关键词:班会课胡同班会

朱涛

主题班会课是听障学生接受系统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听障学生德育教育的成败。如何切实有效提高听障学生主题班会课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所有从事特殊教育的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基于自身在开展诚实守信类主题班会课的所见所想,开展了如下研究。

主题班会课对于听障学生的意义

沟通是听障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最大障碍。笔者对常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50多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5%以上的听障学生与自己的父母、亲人基本处于零交流或者无效交流的状态。另据调查显示,在校期间是听障学生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原因在于学校不存在交流障碍。即使是放假了,他们也更愿意和同伴在一起,待在家里对于他们来说通常是“无聊”的。因此,听障学生的家庭教育是有部分“缺失”的,他们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学校。众所周知,主题班会课是学校系统落实德育教育的载体,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因此,开展好主题班会课对于听障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特殊教育主题班会课的开展现状

笔者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对常德市特殊教育学校班主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设计。通过问卷的结果,我们分析出如下几个结果:(1)目前常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课是以主题的形式开展的。每周一个主题,主题都是围绕学生的需要来制定的,比如“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劳动教育”等。大多数班主任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展示,图文并茂真情讲述,再加上详细、具体的音频视频资料,使听障学生在课堂中受到良好的教育。(2)学生对主题班会课的重视不足。80%的听障学生认为班会课可有可无,对于班会课的内容不感兴趣。(3)班主任对于主题班会课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例如,笔者对2021学年的1408份班会记录卡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多数记录卡存在应付了事、重合率高的情况。有的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全文一个字没有改,直接复制粘贴。笔者又在知网上了解其他学校的主题班会课的开展情况。以“特殊教育+主题班会”为检索词,共检索到13条相关的结果。以“听障+主题班会”为检索词,共检索到3条结果。以“诚信+听障+主题班会”为检索词,共检索到0条结果。笔者下载了这16篇文献,其中和听障主题班会相关的仅有1篇,还是2013年发表的青春期相关的研究。笔者又以“主题班会”为检索词,检索到10348条。通过对比,说明一个问题,当前特殊教育的主题班会课仍未得到重视,相关研究明显落后。

当前初中学生的诚信情况

笔者认为听障学生的心理应该是健康的,品德应该是优良的。十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经验使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经常可以听到学生说“忘带本子了”“忘写作业了”“这个东西是我捡的”“这个是别人给我的”等,这种现象越到高年级越严重。

例如,班上有个胡同学,由姑姑照顾长大,经常以撒谎的方式博取姑姑的同情。刚开始姑姑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溝通的障碍导致胡同学越来越肆无忌惮。表现为在小学阶段总体还处于“可控”的程度,班主任问什么他也基本能够如实回答,有时候也会说谎,但是被揭穿后立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胡同学表现得越来越不受“控制”。有一天下雨,小胡发现二楼有个老师的房间门没有锁。从监控中看到他先后三次来到老师的房间。第一次是趴在门口没有进去,第二次是进去了空着手出来,第三次背着书包进了老师的房间,又背着书包出来。当这个老师回去发现零食全都没有了后,心生疑惑,在学生寝室一楼的门口垃圾箱里发现了吃完的包装袋。据老师反映,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也有东西不见了。老师开始没有说,这次在学生寝室外发现了“证据”,这位老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笔者很庆幸那个老师如实告知情况。于是笔者开始调查,结果没有一个学生承认是自己拿的。后来几经折腾终于在监控中看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笔者抱着给胡同学一次改过的机会,希望他能主动承认,但是结果很失望。胡同学先是否认,于是笔者带着胡同学一起打开了他的书包,书包里还有没有吃完的零食,笔者问他这些零食从哪里来的,他说自己买的。接着班上其他同学都开始向笔者反映他有一天突然拿来很多好吃的零食给大家分享,问他哪里的他说是姑姑买的。然后笔者播放了监控视频给胡同学看,看完监控视频你以为胡同学应该要承认了吧,结果他说他没有偷老师的东西,只是进去看看,就出来了……这种打死不承认的态度,笔者只好把他的姑姑叫来了,胡同学仍然否认自己偷东西。通过这件事笔者意识到听障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听障学生主题班会课实效

提高主题班会课的地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只有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将主题班会课的地位提上来,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改变已有的认知。当前听障学生的主题班会课存在很多问题,形式主义倾向明显。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主题班会课对于听障学生的意义和重要性。导致主题班会课缺乏自身特色,缺少创新性思维,最终流于形式。

善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特色的主题班会课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笔者发现听障学生都喜欢画面生动形象的视觉类素材,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老师一直说教。以《诚实守信》主题班会课为例。笔者借用了互联网,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同收集生动形象的宣扬诚信动画片,如《狼来了》《曾子杀猪》等。通过情境设置,引入诚信主题,学生纷纷表示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这样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害人害己。在组织学生使用互联网收集素材的时候,笔者意外发现学生还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比如,有学生想到了《陈太丘与友期行》,于是笔者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都愿意扮演“陈太丘”和“元方”,无人愿意扮演“友人”的情况。笔者将计就计,让学生拿出了手机,玩一次“穿越”。学生使用微信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将自己的微信名修改为角色的名字。笔者组织学生每三个人一组,分别为“元方”“友人”“陈太丘”,并拉入同一讨论组,在组里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进行了“真人”复述演绎。学生们都欣喜若狂,第一次看到他们在班会课这么兴奋。这种能够主动把知识由点到面地结合起来的能力,不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吗?通过这次班会笔者发现,原来主题班课会课也可以这么有趣。学生收获了乐趣,而教师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探究成因,对症下药

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受到了网络的影响,而听障学生听不到,眼睛看到的就是他们认为的全部,因此听障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笔者认为听障学生的行为习惯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诚信。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然生活中离不开互联网,那么就要善于利用好互联网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互联网对学生听力受损的功能补偿作用。当前,学生的诚信情况不容乐观,各个学校的主题班会开展情况不一致,主题班会的地位还有待于提高,我们要时刻紧绷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听障学生在校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互联网+环境下特殊教育学校主题班会课的实施策略研究”(HNETR2110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班会课胡同班会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