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单元3

2022-05-30

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的材料,提炼观点,围绕“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联系社会生活,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申论。要求立意明确,有思想;在90分钟之内完成。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中国故事是外宣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从毛泽东同志向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等人讲述“延安故事”,到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讲故事介绍中国道路和共建美好世界的理念主张,善于通过故事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今天,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管用。我们要围绕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要采用外国人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生动鲜活地讲,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入情入理地讲,平等待人、虚怀若谷、真诚亲和地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做好外宣工作,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既要宣介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播优秀当代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能停留在舞个狮子、包个饺子、耍套功夫上,不能满足于向国外提供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关键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同时,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不能厚古薄今,更要注重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既要入乡随俗,又要入情入理,努力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

(摘自《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2018年9月2日《人民日报》)

【写作引导】

申论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概念,可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就比较陌生。从申论测查的能力点上分析,最终其实还是要落实在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上。所以,高中阶段的申论写作训练,要基于一般的议论文写作要求进行适当辨析,依然要关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申论写作的难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为读懂相关材料,并能够分析出问题所在,思考出解决办法,进而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具体到这则材料的写作,我们在审读文字的时候看到,该材料明确指出这是有关“文化输出”的一个问题,即围绕“文化走出去”的话题去写。处理这则材料就要像对待一般的文章一样,需要对两段文字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炼,分析侧重点和结合点,通过梳理,第一段侧重于“文化走出去”的方法——讲故事,第二段侧重于文化理解与范畴,两者都强调了在文化输出过程中对“当代中国”的认识。这样,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所谓的“任选一个角度”就变得相对具体了。

写文章,我们一般都会强调联系生活实际。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要求,目的还是让我们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只有有了生活经验,才能引起更为深入的思考,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也才会真正地生发出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有关“厚古薄今”的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难道我们真的更了解古代文化,还是说对于司空见惯了的今天,我们缺乏主动发现的意识?如果能有这样的思考,在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上,积极寻找和发现身边的亮点,或许也是让当代中国能够“活”起来的一个方法。

→佳作亮相→

文化走出去,創新来开路

山西省长治市一中高(607)班 崔纬路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加速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同时也因为它跨山越海的传播,服务并影响了世界。今天,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新四大发明”正在领跑全球数字化进展,中国正用自己的实力向世界展现着一个全新的自己,但要真正把中国介绍出去,让中国优秀的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需要在传播的思路和方法上认真琢磨,大胆创新,也唯有创新才能突破困境走向坦途,用更好的方法推介当代中国,用更好的途径输出中国文化。

回顾过去,文化传播的形式仅停留在“舞个狮子、包个饺子、耍套功夫”上,这不仅给外国友人造成一种中国文化就是“表层的文化符号”的错误认识,而且这种形式本身也只能给受众留下短暂记忆,对文化传播的长效发展无明显推动作用。究其原因,正是创新力度、创新能力不足。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因为需要快速提升物质生活水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农业经济发展上,致使文化传承和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欠账,到如今,由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周期大多较长,年轻一代又不能坚持坐冷板凳,使得文化传承的后备力量出现严重不足,甚至有些文化研究者自身尚不能参透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优秀文化的研究不彻底,这样又何谈创新,遑论传播?好在近些年,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优秀文化今后的发展和传播,我们还应开动脑筋,以创新思维带动日常工作,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创新可以是文化载体的改进。在举世瞩目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颁奖花束——绒线花引人注目,它是采用非遗技术人工编制而成的独一无二的花束,寓意温暖、祥和;而获奖运动员纪念品则辅以“岁寒三友”编制而成的花环造型,渲染出独特的美学意境,尤其吉祥物冰墩墩,迅速赢得了世界的青睐,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盛况。以精美的中国产品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吸引外国友人聆听中国故事,了解文化背后的发展历程,这是文化传播必然要走的路。

另外,创新还要考虑传播途径的拓展。《舌尖上的中国》一方面讲述美食的渊源,其中渗透中国人的情怀以及中华美食所根植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吸引到不少外国食客来到中国,品味地方美食与风土人情,以亲身经历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并建立起文化沟通的桥梁。除此之外,新晋商跨越大半个中国建立起了“万里茶道”,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商人的精神风貌及茶文化。运用好新的传播途径,就能做到在商业中蕴藏文化,在沟通中传递精神。

没有以内容发展为基础的文化传播就如同无源之水,因此,内容上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文化走出去的必需。优秀文化是源于历史并作用于当下的,将历史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联合,使其融入人民生活,可以激活文化发展的种子。就像敦煌3D博物馆的落成让旅客亲身体验敦煌的宏大气势,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特色城市的建设,增强了城市文化底蕴,打造了城市文化品牌,实现了历史文化更优更好地传承。

当然,任何事情的达成都需要将人的因素作为重要的考虑内容,文化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也应关注人的文化教育策略,加大对基层文化力量的管理力度,定期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在职培训,实现知识更新,大胆地与对口专业院校联手,在社会上进行巡回展演,扩大社会影响力。如果有可能,还要加速传统文化专业的建立及招生,积极储备文化传承人,增加文化团队的新鲜血液,推动文化创新。

归根到底,文化创新要基于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和热爱,只有激发热爱之情,培植兴趣,深入了解,挖掘本质,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将今天的中国文化和辉煌的中国历史呈现到世界人民面前。这条路或许艰难曲折,但我们,尤其是青年一代要有“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要敢于向着高精尖的文化发展方向拼搏奋进,用我们的智慧和努力输出优秀的中国文化。可以说,塑造一个具有文化自信、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大国形象,势在必行,而你我皆是传承人。

★老师点评★

找到文化走出去的症结所在,提出创新的发展思路。文章将申论的实用性和文章的艺术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尤其在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后,能用“新事”讲创新,这既是鲜明的“新例”,也反映出作者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关注。我们写议论文大多会将主要的力量放在观点证明上,忽视对问题本身的剖析,而这篇文章在入题时就下足了功夫,这一点恰恰成为引起共鸣、激起阅读兴趣的关键一笔。

(指导老师:贾铖虎)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