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措施
2022-05-30孙卿卿
孙卿卿
[摘 要]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拥有创新意识的人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推陈出新,带来更多新意与价值.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文章从创新意识的特征出发,提出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重视思维培养是促进创新意识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 创新意识;猜想;类比;联想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生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对前所未有的事物产生创造观念或动机,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意愿与设想等. 它是一种积极且富有成效性的意识活动表现形式,也是创造思维与创造力形成的基本前提与内在动力.
[?]创新意识的特征
1. 新颖性
创新意识的萌芽是为了满足新的学习需求.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更新、更便捷的方法来满足学习需求. 因此,创新意识又称为求新意识. 如解题时,学生在一个方法行不通的情况下,会选择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观察与分析问题,突破思维定式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好的解题方法,这就是创新意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也是创新意识新颖性的表现.
2. 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他们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情感志趣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因素对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每个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从多方面着手,以多种方式进行激发与培养,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3. 历史性
创新意识形成的起点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受社会发展与历史条件的约束,尤其表现在阶级社会中,道德观直接制约了创新意识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意识的形成激起了创造活动的形成,它显著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也需要考虑对社会发展层面的影响.
[?]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措施
1. 激发学习兴趣是前提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发生的原动力之一. 兴趣不浓、情绪不高、毫无信心的学习状态无法很好地接纳新知,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关注点,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开动脑筋,产生新观念、新思想或新方法,形成创新意识.
如函数的概念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大难点,有些学生学完后还处于迷糊的状态. 因此,笔者在此章节的教学中,引入了函数发展的历史典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清朝时期的数学家李善兰与英国学者列亚力共同将“function”这个词合译为“函数”. “函”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信,李善兰先生为了让大家能更加通俗地理解函数的意义,就用寄信的方式来描述函数,有趣又有创意.
将“一封信”理解为“一个自变量x”,“所有写出来的信”构成了集合“定义域A”,而“收件人的地址”则可理解为“对应法则f”,“收件人”则是“函数值f(x)”,收件人构成的集合为“值域{f(x)
x∈A}(?B)”,而所有的朋友则构成了集合B.
通过这个有趣的比喻,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抽象的函数概念. 此过程不仅深化了函数概念的深度,还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的帮助. 为了让学生对函数概念产生更加形象化的理解,笔者还构建了一个竞赛问题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时,与地面的距离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变大,而返回地面时,与地面的距离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小.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运动现象,它们之间存在变量间的依赖关系,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能体现这种关系的实例.
学生不仅盘点出生活中类似的实例,还根据这些实例设想出更多有创意的点子. 此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函数概念,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将写信、神舟十三号等生活事件与函数概念教学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还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重视思维培养是关键
创新思维是形成创新意识的关键. 思维培养的方法有很多,而培养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有不完全归纳、类比、联想与猜想等.
(1)不完全归纳法.
所谓的不完全归纳是指以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作为判断依据,并以此推导出全体对象所具备的结论的过程. 这种方法即使拥有真实的推导前提以及正确的推导形式,但呈现出来的结论并不一定是准确的. 尽管结论不一定可靠,但它却突破了完全归纳法的局限性,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启示作用,甚至还可以从多次尝试中获得一般性的结论.
例1 一个平面上有n条互相不平行,也没有三条共点的直线,会将该平面分成多少区域?分别列举n=1,2,3,4的情况,如表1所示,归纳出相应的结论.
从表格所呈现的规律来看,第n条直线,被n-1条直线分为了n段,每段又将原来的平面区域分为两部分,那么区域总数就增加了n个. 因此f(n)=f(n-1)+n=2+2+3+…+n=+1.
从本例来看,不完全归纳法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受到启示,通过几次尝试就获得了一般性规律. 因此,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2)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从两类事物或兩个对象的相似之处,猜想其他方面类似的属性或相似之处的思维方式. 类比虽能获得新的解题思路,但它所获得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还需要论证. 类比的真正意义则在于发现. 如根据“x∈R,y∈R,那么x2+y2≥2xy”类比“x≥0,y≥0,那么x3+y3+z3≥3xyz”等.
(3)联想.
联想主要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对研究对象进行想象的一种思维方法. 教学中,联想对定义、定理或解题思路等的形成,都具有促进作用. 它的核心意义在于获得新的发现.
例2 若x,y∈R,证明:
+>.
其实,本题需要证明的不等式为+>.
联想1:将待求不等式的左边理解为动点P(x,y)到两个定点N(8,3)与M(2,-5)的距离之和,列式为PN+PM≥NM=10>.
联想2:根据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可联想到椭圆. (过程略)
联想3:假设z=(x-8)+(y-3)i,z=(x-2)+(y+5)i,那么
z+
z≥
z
-z=10>.
(4)猜想.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掌握论证与推理,还要辨别什么是有效论证,什么是无效推理,要合理区别证明与猜想.”这里所指的猜想就是指一种合情推理,即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類比、联想等,并根据相关材料,做出相应的推测与猜想. 同样,猜想的核心意义也在于发现.
在1742年,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他虽然提出了这个猜想,自己却无法证明它,就连赫赫有名的欧拉也没能证明出来. 但这个猜想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如今,这个猜想则被陈述为:“任何一个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写为两个质数的和,即n>5:若n是偶数,那么n=(n-2)+2,其中(n-2)也为偶数,可将它分解成两个质数之和;若n为奇数,那么n=(n-3)+3,其中(n-3)也为偶数,可将它分解成两个质数之和. ”
数学的发展离不开猜想的推动,如哥德巴赫猜想,从关于偶数的问题,又推出“任何一个大于7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质数之和”. 由此可见,猜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则促进了创新意识的萌芽,这种阶梯式的思维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总之,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还是新知的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创意性或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命题进行推广或引申,以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思维,促使创新意识的形成.
当然,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并不一定是高大上的科学理论,如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想法、新设计等都属于创新的范畴. 因此,创新意识并非高不可攀,我们可将眼光放得广泛一些,即可发现教学中更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