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培养士官生思政素养对其职业生涯影响的研究

2022-05-30王二兰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

摘  要:定向培养士官是借助地方高校定向培养的特殊人才引入模式,提升定向培养士官生的思政素养,为部队输入更多高素质士官。尤其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尖锐的背景下,提升士官生的思政素养,培养“四有”军人,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士官职业规划的科学性,更好地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有效展开。文章具体结合了定向培养士官生思政素养的重要性,分析思政素养与职业生涯之间的联系,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进行数据收集和论点梳理,并指出当前在定向培养士官生的思政教育中存在着重视不足、效果不佳、影响不力等问题,从主渠道、主力军、主阵地三大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引导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定向培养;士官生;思政素养;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4-0052-04

从2012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开始承担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试点工作,在普通高校培养合格士官生成为现下部队技术型士官的重要来源,培养合格士官生,提升士官生思想政治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1]。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对士官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引领,思政教育工作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位置,不仅对个体的思想政治素养有重要影响,对其职业规划也有深刻作用,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引入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士官生在职业生涯开始前就树立直观的职业感知,并在职业定位时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思政素养也能够使士官生更加全面地完成自我认知,进而在职业规划时更具有目标性、针对性,有利于提升士官生的整体竞争力。

一、定向培养士官生思政素养的重要性

(一)对士官生的重要性

定向培养士官生是由地方高校定向培养的特殊人才,这一举措的实施是为了适应当前国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应对高素质士官人才紧缺的发展现状。结合当前部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现实背景,对士官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定向培养士官生的政治思政素养,紧跟当前的时代背景,通过多种途径推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贯彻党的理论,使士官生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强大的精神支柱,能够更好地给予士官生以身份认同感和使命感,也有助于提升士官生的综合素养[2]。尤其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多种价值观念相互冲击,许多士官生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方面存在较大偏差负面言论也会对其思政素养产生不利影响,提升定向培养士官生的思政素养,能够更好地使其抵御外来思想冲击,切实提升士官生的综合素养。

(二)对学校的重要性

对高校来说,建校之初就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而其关键品质就在于要具备坚定且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且坚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3]。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士官生的政治观念,有利于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这也与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高专业水平的人才要求相一致,能够更好地为士官生提供针对性的思政指导和就业指导,有利于促进士官生思政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稳步提升。

(三)对社会的重要性

从社会角度来看,做好士官生思政素养培育,能够更好地结合士官生思政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而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普及与提升,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趋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士官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结合党和国家关于士官生就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在引导学生做好自主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能够帮助广大士官生更好地找寻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工作,有利于提升就业质量,也能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契合[4]。

二、思政素养与职业生涯之间的联系

(一)思政素养与士官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联系

对于士官生来说,想要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准备,要具备完善的就业技能,以及士官生涯中相关的技术技能和特定军种所需要的技能。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要求,高校进行人才培养,需要培育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人才。学生需要从业务技术能力、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三大方面进行着手,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士官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核心与灵魂[5]。思政素养将直接影响士官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思政素养涉及职业活动的道德和法律素养以及个人成长成才的相关指向,思政素养是决定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与灵魂,其作用是隐性的,但同时也是巨大的。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是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在当前这一形势不断严峻的背景下,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更好地帮助士官生调整择业就业心态,也能够使其有计划地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就业力,提升就业率,有助于实现职业规划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此外,思政素养也能够增强士官生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士官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直接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服务,能够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机会的同时,拓展思政教育的活动载体,有利于提升士官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士官生的社会影响力,也能更好地促进士官生在学校期间自觉主动地学习奋斗,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6]。

(二)思政素养对士官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 有利于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对于定向培养士官生来说,其相较于普通学生有着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自身发展认知。但由于生源问题,学校所招收的士官生大多来自农村及其他偏远地区,许多学生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加之环境影响,本身存在一定的行为习惯缺陷,在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略差。进入学校开展学习后,对所学专业缺乏清晰认知,对自己即将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献身国防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些问題使得其难以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士官生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在思政教育的支撑下,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在将国家、家庭、自身等有利因素相综合后,做出合理的职业安排,有利于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7]。

2. 有利于扩充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在当前以开放、多元、共享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学生群体面临的新鲜事物更加丰富。新时代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能够有效折射出社会、人文、生活特点和时代发展轨迹,不断提升士官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士官生的思政素养,能够更好地对士官生进行引领与规划,有利于帮助士官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也能够使其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使其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能够丰富自己的认知。

3. 有利于改进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

在学校教育中借助系统的知识传授,能够帮助士官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认识和道德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更好地拓宽士官生政治思想和道德领域的知识,有利于引导其产生正确的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思政教育所特有的育人优势,也能够有效地指导和改进士官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效果,有利于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8]。

4. 有利于提升职业生涯素质教育

当前青年学生的个性化趋向日益突出,同时也存在着诚信意识、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加强士官生的思政教育,提升士官生的思政素养,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思政引领效果,助力士官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士官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的优秀品德,也能够鼓励士官生逐渐形成较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的质量,更好地强化未来职业的吸引力。

三、当前定向培养士官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

从目前士官生思政素养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士官生本身缺乏对思政教育的正确认识,对思政课程重视不足,通常先入为主地将思政课程理解为枯燥、无聊的理论说教。加之一些士官生本身学习基础不佳,思想政治素养差,在进入学校开展学习后,没有清楚地认知自己所学专业,对自己即将任入伍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献身国防也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些都会造成士官生思政素养整体不高、厌学现象严重等问题[9]。

(二)效果不佳

从目前士官生思政教育的角度看,一些学校存在着思政课程教师数量少,教师上课压力大、备课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思政课教师缺少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上课过于中规中矩,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缺乏学习氛围。此外,部分思政课教师需要处理大量的教学任务,也使得教师工作倦怠感较强,教师结构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教学效果。

(三)影响不力

士官生学校在管理上往往采用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来进一步强化学员的身份归属感,通过为其创造部队式的环境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在对士官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学校紧跟部队的思政建设,完善和优化思政课程体系,借助多种形式推行爱国教育,并在日常教学中将党的新理论贯彻和落实,使士官生具备正確的政治信仰,强大的精神支柱。但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佳,学校没有为士官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一些定向培养士官生的学校,在师资队伍、教学研究和内容更新等方面较为不足,而思政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往往又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与沉淀,具备连续性,但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得到满足,进而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

四、实现定向培养士官生思政素养对其职业生涯科学引领的有效策略

(一)主抓课堂主渠道

在校期间,思政课是士官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转变士官生思政态度的重要场所,对于士官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起到直接且显著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要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魂育人,使士官生成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技能一流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具备更加坚实稳固的思想政治素养基础。

在对士官生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分阶段进行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以及毕业阶段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在新生阶段,需要考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对专业认识模糊的现实问题,要在思政教育中结合职业生涯指导,为学生讲述士官生未来发展的职业蓝图,对其中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同时,要注重对士官生进行思政教育启蒙,通过开展本专业的课题讲座、座谈论讨论等形式,使士官生能够及时结合当前社会军队对于自身专业的需求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帮助士官生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自身的发展定位,了解未来的职业前景。当士官生初步掌握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以后,逐渐进入专业学习阶段,这一时期需要加强对士官生的专业知识培训,并加入实践实习的机会,鼓励士官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不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借助实践实习提升竞争力[10]。在毕业阶段,需要结合士官生不同的选择方向,有重点地对其进行思政教育,避免其产生茫然感,要使学生更正职业规划蓝图,结合心理素质、技能优势、信息情况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以个别指导、集体指导、专业指导、网络指导、实践指导等多种指导形式进行具体展开。

(二)扩充思政教师队伍主力军

对士官生思政教育来说,其关键的实施主体是思政教师,思政教师需要切实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素养,深化教育情怀,更新教育思维,拓展教育事业,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开展思政教学中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加强思政课程改革,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结合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积极发言,摆脱思政课程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更好地满足士官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发展需要。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与活力,使士官生能够身处其中,更好地获得精神滋养。此外,学校要加强引入优秀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建立健全思政课理论教师队伍。

士官生是军队未来建设中的重要队伍,在士官生的培养过程中,以往过于注重军事素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虽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但是在士官生的思政素养培训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对于思政素养来说,其培育和发展是长期的过程,且思政素养对于士官生的自身发展和职业生涯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具备较强思政素养的士官,才能有效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对思政素养的重视,完善士官生思政素养培训体系,注重军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加强对士官生的教育,使士官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服从意识。

(三)把握思政实践教育主阵地

为培养和提升士官生的思政素养,需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相统一,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借助思政教育实践来夯实理论基础,吸收理论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拓宽士官生的整体视野。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也使人们的距离更近,进一步实现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互动方式的有效变革,而思政课本身是思想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传统的思政教育存在着信息量小、形式滞后、内容局限等问题。借助网络思政能够进一步拓宽思政教育渠道,使网络阵地得以充分发挥效果。对此,要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优化补充,帮助学生更加直接、迅速地接收到最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信息,提升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更好地为士官生的思政素养与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助力。

五、结语

定向培养士官生需要毕业学员既拥有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和专业技能,又需要具备军人的专业素质和政治觉悟,能够严格服从军队管理,结合新时代作战要求,实现自身全方位的发展。在对士官生进行思政教育时,需要引导士官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认识能力和文化教养,加强其对职业的认同感,适应自身的身份转变,从而成为德才兼备、品行优良的军队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晓红.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業指导教育探析[J]. 就业与保障,2021(14):141-142.

[2] 付超,张亚峰. 新时代高校定向士官生培养模式探索[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03):42- 44.

[3] 唐莉蓉,谭群英. 新时代“课程思政”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路径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6):25-27.

[4] 戴隆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的融合互建[J]. 人才资源开发,2021(06):60-61.

[5] 陈建甫,张婧.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 决策探索(下),2020(03):62-63.

[6] 申建朝.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9,32(12):120-122.

[7] 王赟. 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和途径[J]. 人才资源开发,2019(24):40- 41.

[8] 王巢凤. 关于士官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思考[J]. 祖国,2019(17):112+122.

[9] 宋建跃. 定向培养士官思政教育建设[J]. 祖国,2019(10):221-222.

[10] 李晓霞.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引领作用[D]. 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

(荐稿人:鲁丹,武昌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定向培养士官生《程控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课题编号: ZJGB202103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二兰(1993—),女,硕士,武昌职业学院士官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通信工程信息自动化。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幼儿师范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初步探索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试析职业生涯不安全感对职业生涯转换决策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西部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