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法硕研究生培养中思政元素融入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2-05-30李志豪王晓辉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时代人才培养

李志豪 王晓辉

摘  要:法硕研究生是未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培养法硕研究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着力锤炼“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高层次法治人才,不断深化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做好思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对法硕研究生思想价值引领和守正创新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原工学院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为例,通过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四个维度的阐述,提出完善法硕研究生培养中思政元素和学术体系、课程体系、育人体系融合发展的建议,推进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内在价值和学术能力互动式内涵发展,实现法硕研究生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4-0048-04

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培养法硕研究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着力锤炼“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将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途径。思政教育是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开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将其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实现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中原工学院法硕研究生培养秉持育人育才同成长共进步的德法兼修理念,把育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思政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元素和专业课融入思政内容的隐性元素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效应,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目标。

一、目前我国高校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使考研人数和招生人数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整体上通过高校严格选拔能继续修读法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术潜质较好。为此,高校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学术素养、实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法硕研究生人才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但是,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中,三全育人机制发挥作用不充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协同作用效应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三全育人机制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中作用发挥不充分

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对研究生理论功底、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意志、韧性塑造结合不紧密,两者统筹推进力度不够;导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在三全育人机制中深度融合程度不够,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还不浓厚;在法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上,围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育人育才目标落实不均衡,全过程育人的融洽环境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尚未完全形成。由于三全育人机制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发挥作用不充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法硕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学术道德不端、思想意识懈怠等问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融合不深

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注重研究生培养的理念重塑和价值引领,要不断拓展思政教育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协同主渠道育人效应,形成育人合力。结合实际情况挖掘思政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构建思政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同心圆;应构建畅通互动反馈路径、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打造梯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落实教书育人目标。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以顶层设计决策为蓝图,以教学质量保障为要义,以评估和监督系统为依托,利用教学质量反馈和改进形成闭路回环来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法治人才的根本目标[1]。

目前,课程思政元素的隐性作用挖掘力度还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作用和课程思政隐形作用协同育人机制融合不深,衔接不紧密,相互之间融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法硕研究生培养中“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育人育才目标的落实。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为提升法硕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法硕研究生的法学理论素养、思想政治意识和实务能力,高校在法律实务部门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聘请资深优秀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校外硕导,实行法硕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学术素养和实务能力方面同向发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当前,囿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整体资源投入尚不足,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力度不够,校内外导师合力育人作用欠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育人机制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

(四)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力量还存在薄弱环节

随着法硕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在校人数的增多,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力量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要求有一定差距。一方面,高校专门从事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机构和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对法硕研究生日常思政教育的力量不强,力度不够,创新提升措施缺乏。另一方面,很多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在教学、科研双重压力下,又担任法硕研究生的导师,指导研究生学术和毕业论文需付出很多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对法硕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因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力度不够和效果不佳。总的来说,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力量还存在薄弱环节。

(五)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还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

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仍然发挥着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課程思政依托课堂教学的载体在“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育人育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育人方式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显性育人,课程思政侧重隐性育人。课程思政则强调隐形育人,着力将思政元素植入所有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育人育才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于润物细无声中落实“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根本任务[2]。

目前,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在法硕研究生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模式方法还缺乏多元性和创新性,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还需不断转变教学方式,思政教育需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融入守正创新元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四个维度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为我国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其要求思政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进行全面更新[3]。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育才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应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育才理念,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是一项育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过漫长历史积淀形成的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契合角度讲,思政教育任务在于重视育人中的思想建设,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研究文化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正确影响人的思想理念,两者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方面相互契合,相互补充。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有深度和广度,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精髓,不断深化法硕研究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促使法硕研究生坚定文化自信和理想信念,加强对法硕研究生的价值引领和正能量传递。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加强对法硕研究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既然法硕研究生培养是本科阶段后高层次法治人才教育,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的培育和塑造凸显出更重要的意义,也是紧紧围绕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体现,对于法硕研究生将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加强对法硕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相对于本科教育阶段显得更为重要,是对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和要义所在。职业道德本身包含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内涵,加强法硕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在对研究生专业知识理论讲授和实践技能锤炼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道德教育。对法硕研究生来讲,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素养、法律职业品格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其未来从事法律职业、恪守职业规范至关重要。

加强法硕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端正学术之风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法硕研究生创新能力、学术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培养,是法硕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提升的重要方面。法硕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学术钻研,首先从学术道德做起,加强自身学术规范,通过对法硕研究生科研学术行为的过程管理,减少学术失范行为,崇尚学术道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4]。

三、法硕研究生培养中思政元素嵌入路径的实现

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开展充分的思政教育不仅对研究生的价值引领、思想境界提升和人格塑造影响重大,而且对研究生将来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或者进一步学术深造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更规范地实施思政元素的嵌入,如何更好地构建法硕研究生培养中思政元素的嵌入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和构建。

(一)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的大思政格局

在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是同向发力、同向而行的。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作用与知识传授中的主流价值引领相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中,实现课程育人,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在构建大思政格局方面互为补充,思政课教师面向“专业”讲思政、专业课教师面向“思政”讲专业。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为补充,需要教师重新解构整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找到“思政”与“专业”的契合点,形成问题导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理论知识点精准敲击到学生的共鸣点。思政课堂引入专业课案例,把学生从“抽象”拉回“具体”;专业课堂融入思政元素,使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思想高度,真正实现同频共振、双效合一的目标[5]。

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不仅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而且深度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通过课程思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扎实做好思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秉承“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理念和目标。

(二)巩固和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协同育人机制

在法硕研究生培养中,不仅要发挥学业导师的育人作用,还要重视校外导师的育人价值,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从研一就为学生进行校内外“双导师”的双向选择,建立和畅通校内外“双导师”的联系和交流机制。学业导师主要发挥理论知识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主要侧重法律实务工作讲解和指导,发挥实践育人的价值和作用。从“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育人任务和目标来讲,思政教育中思政元素的规范融入,需要不断巩固和完善校内外“双导师”的协同育人机制。

(三)开展常态化研究生创新教育讲座和读书会

在法硕研究生培养阶段,开展常态化的研究生创新教育讲座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聆听名师大家高屋建瓴的知识精华,不仅能够拓展研究生的前沿视野和知识面,而且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思想境界和思想高度。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开展读书会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其理论创新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分享学习体会,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每年常态化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研究生创新教育讲座和龙湖法律讲堂,聘请学术界、实务界知名专家走进讲堂,传递法学前沿理论知识和观点,互动探讨疑难法律问题;鼓励学业导师主持开展读书会活动,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分享学术创新和知識成长的快乐。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法硕研究生中着力开展思政教育,培养法硕研究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着力锤炼“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不断深化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在法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进一步完善思政元素和学术体系、课程体系、育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法硕研究生思政教育内在价值和学术能力互动式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心语. 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协同的研究生思政课改革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6):53-54.

[2]陈华栋. 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60.

[3]张吉,杨超晖.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发展[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82.

[4]张新春. 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141.

[5]杨秀萍.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前提、途径与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12):89-60.

(荐稿人:付琛瑜,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中原工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思政元素的规范嵌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2114);2021年度中原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知识产权法》教学中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相互融合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ZGJGLX021);2021年度中原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ZGJGL X09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志豪(1982—),男,硕士,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综合实验中心副主任,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法学实验实践应用教育、实验平台管理;王晓辉(1979—),男,博士,中原工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刑法、知识产权管理与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时代人才培养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