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教学,让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更高效
2022-05-30张定瑶
张定瑶
摘要: 英语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的是强化并巩固学生的口语能力。鉴于当下大部分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现状,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采取高效、科学的口语教学措施,情境化教学无疑是提升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文以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案例为基础,深入分析情境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1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科目,其教学内容和生活紧密相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地将英语知识运用到语言表达中。英语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主要教学课程,是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渠道,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是根据生活场景创作的。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依旧秉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忽视了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那么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会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压力倍增,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情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在教学中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增添生活化元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译林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How many”时,我们了解到本单元由七个部分组成,编者为学生安排了很多有意思的情景话题,要求学生学会询问对方有什么东西、有多少东西。在教学内容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序数词,还需要掌握句型“How many…do you have?”“What do you have?”“I have…”“Can I…”等。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一对一进行口语训练,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因为重复性、单一化的训练模式产生厌倦情绪。鉴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living room(客厅)”的场景,在客厅中有两组玻璃柜,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玩具车,还有几个四处参观的小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话题:“Look at my toy cars. Do you like them?”“Yes,I like them so much.”“They re nice. How many cars do you have, Mike?”通过上述对话,学生将在真实的氛围中展开交流,既实现了口语锻炼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习英语知识。
在上述的英语教学案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采取常规的口语训练模式,而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要求学生在情境中交流。这样做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也能在不经意间完成口语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口语教学效率。
2 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
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师要么要求学生和同桌进行对话,借此练习文章的核心句型;要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借此鍛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如果单从教学模式分析,这样做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样的模式并不能使学生体会到英语交流的快乐,只会使其产生束缚感,感觉参加口语练习犹如在完成艰巨的任务,难以享受其中。因此,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营造趣味氛围,激发学生的口语训练热情。
例如,在教学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Colours”单元时,学生将学习到大量表示颜色的词汇,同时也需要运用一定的句型询问他人喜欢什么颜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口语知识点,教师不妨发挥才智,为学生设计如下口语小游戏:首先,教师在课前为学生精心制作了大量的单词卡,每张卡片上都写着一个颜色的单词,如“red /black/green/yellow/brown/white”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游戏。接着,教师让小组组长抽取一张卡片,并向其他同学提问,“What colour is this card?Can you guess it?”组员可以抢答,但必须用“Its +颜色的单词”的句型回答,如“Its red”“Its brown”等。如果学生答对,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而且可以到讲台抽取单词卡,继续提问其他同学,以此调动学生的口语练习积极性,这对提高口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中,教师采取了一个非常高效的口语教学策略——做游戏,因为学生天生喜欢做游戏,如果教师将口语教学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口语锻炼。这样一来,口语教学的目标也能顺利达成。
3 创设多媒体情境,强化口语体验
除了游戏情境、生活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所谓“多媒体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情景、营造学习氛围。和其他情境手段相比,多媒体情境能够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尤其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个场景展开对话,而所谓的“场景”,只是几张插图,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教师不妨借助多媒体优化课堂,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场景,丰富学生的口语互动体验。
例如,在教学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At weekends”时,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描述周末的一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采取如下策略:首先,教师将“Story time”部分中提到的一些周末活动,如“visit my grandparents(拜访祖父母)”“play with cat(逗猫)”“chat with somebody on the internet(网聊)”“have dance lesson(上舞蹈课)”“go to the cinema(看电影)”“play football(踢足球)”等列举出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对应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同时向学生提问:“Whats she/ he doing?”“What are they doing?”让学生试着用英语描述视频中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活动的图片,如“watch TV(看电视)”“go hiking(远足)”“go swimming(游泳)”等,同时应允许学生自由组合,让其结合图片和自己的同桌进行对话。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学生将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自己周末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创设猜谜情境,促使学生参与
在传统的口语教学中,学生之所以表现得兴趣不高,是因为教师表现得太过强势,将课堂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导致学生就像课堂的旁观者,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事实上,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学生未能有效参与课堂,是无法提升自身口语能力的,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创设猜谜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强烈欲望,主动参与课堂。
例如,在教学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Helping our parents”时,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因此,在讲解本单元核心句型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猜谜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锻炼积极性。首先,针对本单元提到的一些单词,如“clean(打掃)”“cook(烹调)”“sweep(扫地)”“wash(擦洗)”等,这些都是描述家务活经常会用到的动词。因此,教师将这些单词提前制作成相应的卡片,并在课堂上邀请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同时向这位学生展示这些卡片,要求学生做出对应的动作,引导台下的其他同学去猜,猜的学生必须说出对应动作的英文名称,并用“He/She is +v-ing”句型回答。比如,台上的学生做出了擦桌子的动作,台下的学生则需要回答“He is washing the table.”这样才算回答正确。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猜谜情境,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能逐步掌握单词和句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采取直接教学的方式,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猜谜情境,让学生猜一猜台上的同学在做什么。在反复的猜谜中,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和句型,既实现了口语教学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5 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例如,可以组织一些与口语练习相关的活动,如英语朗读活动、英语故事会以及英语情景剧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为小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提供助力,他们可以在活动情境中锻炼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译林小学一年级下册Unit 1 “Lets count!”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story time”部分的插画内容,学生能够掌握重点句型“how many”引导的询问物体个数的问句,而回答的句子则是与数字相关的,如“one、two、three、four、five”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铭记于心且能够正确发音和运用的英文数字。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猜谜语的活动情境。比如,教师可以说出这样的谜语:“十五个吊桶去打水”。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七上八下。随后,教师便可让学生到书中寻找7和8的英文是怎样表达和拼写的,接着以本场谜语竞赛中回答速度最快的学生作为优胜者,教师可以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利用这样的活动形式,能够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数字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快速掌握这些数字知识,让他们能够真正学会数字的英语表达和利用“how many”句型进行提问。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当中的“fun time:play a game”完成这一单元内容的讲解。比如,可以制作飞行棋,在飞行棋当中需要包含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玩飞行棋游戏,根据投掷骰子获得的点数让棋子向前走相应数量的格子,最终,当其停到某一格子标注的物品上时,需要同学之间进行提问,如“How many pens?”随后,学生需要将自己数数的过程用英语展现出来,可以说:“One、two、three,three pens.”这种实践类的活动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到情境创设的微妙之处,也能达到巩固“how many”这一句型的目的,从而使其全身心投入英语学习中。
6 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锻炼思维。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将会为小学生今后的核心素养提高和学习能力提升带来很大帮助。例如,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作为每堂课的导入环节,通过向学生提问,让其在正式上课之前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更加认真地聆听教师的讲解。在课程进行时,如果发现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出现不集中的情况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能够再次将精力投入课堂当中。在讲解重点知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能让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思考中,也可以给予其与身边同学进行沟通的机会,通过交流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专注地思考,高度关注整个课堂的进行状态,进一步吸收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在课后,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对此,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将其设置为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后,学生需要在课后解答相应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有利于他们进行高质量学习。
以译林小学英语中“This is my pencil”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寻找电影、动画片中包含“this is”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剪辑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这一句型,随后让学生猜想这一句式的意思。这时,教师便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this is是什么意思?‘this is后面通常都会出现什么类型的词汇?”这时,学生就会将自己通过观看教师剪辑的视频所了解到的与“this is”相关的内容阐述出来,这是其通过自主思考之后的总结。通过观察学生的状态以及其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教师便能对学生的英语思维有基本的认知,这也能够为今后的个性化教学奠定基础。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以“this is”作为引导的句型,这一句型本身就具有提问的意思,和问题情境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剩下的时间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利用“this is”的句型进行提问。
7 结语
英语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学科,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是教学的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而本文分享了四种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旨在优化口语教学课堂,让学生爱上说英语。
参考文献:
[1]潘筱亚.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中旬,2015(5):80.
[2]朱引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81.
[3]杨晓兰.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赤子,2021(11):300.
[4]安金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