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八个统一”

2022-05-30莫秋树梁琼方梁芷铭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莫秋树 梁琼方 梁芷铭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分析精品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的要求,指出“八个统一”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和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应用型高校精品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建议应用型高校进行建设思政课在线课程应贯彻“八个统一”的原则。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八个统一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4-0073-0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要坚持“八个统一”的要求。“八个统一”为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和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应用型高校,一般指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其办学定位是培养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建设则回答了为区域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区域发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八个统一”的理论视角下,以应用型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提出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要贯彻“八个统一”的原则,以提升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的针对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促进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提质升级。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本质属性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这是在线课程建设的本质属性。从政治性来看,一方面,讲政治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思想观念的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它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对应用型高校学生来说,讲政治就是政治立场鲜明、政治方向正确、政治信仰坚定,立志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在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中凸显政治性是课程鲜明的特征。另一方面,讲政治是由在线课程特殊性决定的。在线课程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实施的课程,具有开放性、传播广等特点。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而新时代的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其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方式深受互联网的影响。确保在线课程正确的政治立场、舆论导向,是在线课程坚持政治性的应有之义。学理性是实现政治性的理论支撑,二者统一于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即思政课所讲的理论要经受得起学生的追问。同时,在线课程内容和空间的超现实性及学生学习的方式对学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更强调现场性,而在线课程的“隔屏相望”需要在学理分析上有更强的渗透性,进而能用深刻的学理说服学生。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应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首先,要教研结合,发挥学理性对政治性的支撑作用。从问题意识出发解构教材内容,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突破点,通过深入的学理分析、逻辑推理把教材体系转化为在线教学体系。其次,要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内容之中。如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融入“绪论”的教学内容之中;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第三章“中国精神”的教学内容之中。最后,要守正创新,用新时代网络表达提升思政课在线课程话语内涵。思政课在线课程话语创新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载体和依托。用新媒体语言丰富在线课程的话语内容、创新思政课在线课程的话语表述,能促进政治性和学理性相融合,也能为大学生提供适宜的话语表达方式。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基本目标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这是在线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从在线课程的价值性来看,高校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技术和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用工具理性彰显价值性的表达。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的价值性是由本门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的。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三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需要利用工具理性承载价值性。此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都涉及调解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内容,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往往要通过知识的传授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情感和自觉的价值选择,进而外化为行动。在线课程是一种知识传递的有效手段,在线学习的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十分契合当今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习惯。

总体而言,价值观的养成不能脱离知识的支撑,知识性的获得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来说,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把握。第一,在在线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把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融于知识的传授中。教师可以以网络专题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道德观、基础法律知识等内容加以整合,融入课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道德观念。第二,完善评价方法,优化在线课程考评体系。目前的在线课程评价体系侧重考查知识性目标,价值性目标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为了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应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主体、优化评价的指标,适当提高价值性评价内容比重,科学评价网络学习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情况。

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价值取向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必须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这是在线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作为一门意识形态属性十分鲜明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天然就具有建设性和批判性这两种重要属性”(徐俊、李智利,2019)。建设性是指从正面进行教育,即通过内容设计向学生宣传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正面的角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要以建设性为主要原则,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授为主要任务,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动权。批判性是对错误的思想和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等,从学理性和实践性的角度进行批判和斗争。当今世界,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上各种不良思潮甚嚣尘上,加大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面临的挑战。同时,大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政治鉴别能力还有待提高,较容易被网络上一些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的信息所蒙蔽。因此,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要坚持批判性,通过批判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出思想的迷雾,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建设性是基础,批判性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改革创新的实践中。一是以批判性提升建设性。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可以通过设置线上议题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辨别错误思潮、抵制错误思想。例如,在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中关于“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内容的设计中,设置“普世价值”的线上议题,引导学生对普世价值进行批判,使其认识普世价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虚伪性,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义力量的认同。二是以建设性的思维破解批判性的难题。同样在第四章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案例与资源,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物故事、在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体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先进事迹等,让学生通过鲜活的案例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可信,从而自觉抵制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污蔑。总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中,只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才能保证在线课程建设“不走样、不变形”。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内在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政课。坚持二者相统一是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从理论性来看,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理论性是课程突出的特征。从实践性来看,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品格。应用型高校要培养面向区域、面向行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实践能力强是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特色。因此,在线课程的建设要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一是要把所传授的知识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的社会情景之中,因此建设在线课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具体的情境,或者设置在线课程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实现对应用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打造虚拟教育空间,同时通过交互设计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例如,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中关于中国精神的教学,可以通过打造党史博物馆虚拟展厅或者利用虚拟技术设置某个具体场景,让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加深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三是与应用型高校设置的专业相结合,突出育人特色。例如,针对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中关于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可以发起线上讨论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上各抒己见,提出各专业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客观要求

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要遵循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是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统一性是指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循统一的目标和原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冯刚、陈步云,2019)。多样性是指建设在线课程要因地制宜,根据所属地区、学校特点、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和学生的需要设置在线教学内容,体现差异性和多样性。当前的课堂教育,学生的学习进度整齐划一,教师很难关注到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和不同的教育需求。而应用型高校的生源构成相对复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线课程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能性,能较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能够提升在线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统一性是前提,多样性是统一性的补充和提升。第一,在线教育目标要统一。对应用型高校说,在线课程教学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把基本的理论和知识点讲清、讲透,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注重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遵守道德规范,成为“德技并修”的高层次人才。第二,内容模块和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切合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擅长领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内在规律

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教育教学内在规律的总结。教师是在线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可以对在线课程建设全局进行宏观把控,这表明教师在在线课程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线课程建设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对教师而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进行价值引领;对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要把握人生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高校思政课体系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相对来说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因此进行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师的主导性发挥是基础,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彰显是关键。一是注重价值观引导。面对成长的难题、人生的困惑,很多大学生都期待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找到答案。教师团队要注重从学理性、逻辑性的角度安排内容,引导与帮助大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要把握学生的接受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型社区。通过信息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学习习惯,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权;实现深层人机交互,激发学生分享、交流的愿望,打造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保障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客观规律

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遵循课程建设客观规律的体现。“灌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所谓灌输性,是指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有正面而系统的理论传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刘建军,2019)。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承担着向学生具体传授马克思主义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等科学理论的任务,这些理论不是学生头脑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灌输才能获得。启发性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方式,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是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灌输性能保证把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打折扣”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灌输”,那么容易使在线课程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坚持启发性教学,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方式,则能更好地实现应用型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目标。

传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往往“重灌输、轻启发”,这难以使学生达到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要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利用线上讨论和教师在线辅导增强课程的启发性;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挖掘学生学习数据背后的深度需求,将在线课程内容与应用型高校学生的需求对接、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相融,进而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启发。

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实践必然

“显性教育是一种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隐性教育是一种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无形教育”(黄民文,2022)。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均是课程的重要功能。思修道德与法治在线课程的显性教育方式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通过公开的、正规的网络课程教学达到课程目标,此种教育方式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直接性;隐性教育方式则是在教学活动或任务中隐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职业精神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此种教育方式具有隐藏性、间接性、渗透性。当前,多种价值观在互联网上激烈碰撞,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帶来冲击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隐性教育无疑是对显性教育的有利补充,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能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应用型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优化思政课在线课程育人模式的必然选择。一是要强化显性教育,在在线课程建设中彰显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实践性,发挥在线课堂对知识和理论传授的作用。二是细化隐性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在线课程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特征为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要充分挖掘在线课程建设的隐性教育因素,通过团队协作、师生双向在线交流、强化过程性评价、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彰显教师团队魅力等方式,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在线课程建设中达到有效的统一。

“八个统一”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阐述,全面回答了新时代思政课“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八个统一”既从宏观上把握了思政课的性质,又在微观层面阐明了思政课的改革方向,为应用型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促进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俊,李智利.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八个统一”的基本意涵[J].广西社会科学,2019(10).

[2]冯刚,陈步云.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八个统一”的建设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19(9).

[3]胡新岗,刘俊栋,陈则东,等.高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研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7).

[4]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7).

[5]黄民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试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2(1).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赋权理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2019A036),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2018JGB335),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以驻邕五所高职院校为例”(GXGZJG2021B034),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5W模式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研究”(2021LSZ077)、“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接受度的分析研究”(2021LSZ06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莫秋树(1979— ),广西贵港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基层党建;梁琼方(1990— ),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梁芷铭(1981— ),广西玉林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部湾大学钦州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公共治理与媒介传播。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改革道路探析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路径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基础课多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