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元交互决定论视角下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2022-05-30梁琼方莫秋树梁芷铭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基础

梁琼方 莫秋树 梁芷铭

【摘要】本文论述“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现状,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视角分析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优化课程设计、加大政策支持、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等方式,提升“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三元交互决定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大学MOOC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4-0058-04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2021年已改为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面向全国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之一。该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教育,促使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努力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以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站发布的高职“基础”课为研究对象,基于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主要从人与环境两方面探究高职“基础”课在线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该门课在线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现状

“基础”在线课程建设是高职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基于信息技术对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对完善思政课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对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促进高职“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本次研究将样本集中在中国大学MOOC网的“基础”课程,以下对其进行初步分析。

(一)整体概况

自中国大学MOOC网站运行以来,众多高校在该平台上发布了“基础”在线课程。通过搜索发现,截至2021年9月20日,在与中国大学MOOC网合作的785所高校中,一共有56所高校发布了“基础”在线课程,占比7%。其中,高职院校有24所,在发布“基础”在线课程的高校中占比43%。在56所发布“基础”在线课程的高校中,有6所高校发布的“基础”课被教育部被认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其中2所为高职院校,分别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二)师资团队

1.课程团队

在中国大学MOOC网发布“基础”课的24所高职院校中,课程建设团队人数最多的有19人,最少为1人,总人数达202人,平均每门课程团队人数为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8人,占比8.9%;副高级职称76人,占比37.6%;中级职称76人,占比37.6%;助教32人,占比15.8%。由此可知,副高级以上职称成员总共有94人,占比46.5%。这表明课程团队成员整体职称较高,并且团队成员搭配合理,一般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搭配。其中,助教是学习者和课程团队双向沟通的重要角色,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答疑解惑,因此约有半数的课程配有专门的助教团队。

2.课程负责人

24所高职院校的“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团队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负责人有10位、副高级职称的负责人有12位、中级职称的负责人有2位。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负责人有22位,占比91.7%,这说明“基础”在线课程建设负责人整体水平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三)開课情况及学习人数

截至2021年9月,24所高职院校的“基础”在线课程开课次数最多的有8次,最少仅1次,平均开课次数为3次。参加学习的人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反映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参与课程学习人数最多的是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基础”在线课程,有11 512人,参与课程学习人数最少的仅有69人,平均每门课程的学习人数有1 408人,其中有11门课程学习人数超过1 000人。

(四)调查小结

通过对中国大学MOOC网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四个结论:第一,从数量上来,在与中国大学MOOC网平台合作的众多高校中,开设“基础”在线课程的学校数量较少,未达到10%。但是,不排除有些高校通过其他平台(如超星网、学堂在线、职业教育云平台)发布“基础”在线课程。第二,从课程设计上看,所有“基础”在线课程结构完整,有清晰的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单元测试和参考资料,有些课程还配备了实践项目、团队联系方式等。第三,从课程内容看,“基础”在线课程多以2018版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021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为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课程宗旨是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思想、道德、法治问题,使青年学生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部分“基础”在线课程根据大纲要求设置专题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少数课程能够根据学生、学校、地域等实际情况增设符合“基础”课要求的内容,体现本校特色。但是,也有部分课程存在内容同质化、照搬教材、缺乏新意等问题。第四,从课程建设团队看,大多数在线课程建设团队成员经验丰富、搭配合理,但也存在一些课程建设团队成员过少、课程负责人职称较低的情况。

二、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影响因素

三元交互决定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三元”指的是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人的行为因素,“交互”指相互间发生作用,“决定论”指的是事物发展的结果。按照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分析框架,人和环境交互决定学习行为。环境因素指政策因素、网络环境等;人的因素指师生因素,具体包括师资情况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根据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投入本质上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因素和政策、网络环境作为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研究以三元交互决定论为视角,对中国大学MOOC网站的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探究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在线课程建设的影响,推动高职“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推广。

(一)人的因素

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使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基础”在线课程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

1.师资因素

在在线课程建设中,师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要基于课本知识和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材体系重新组织成教学体系,并且要具备助学、促学的能力。师资水平影响着在线课程建设的质量。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线的高职“基础”课中,选课人数较多的课程基本上都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团队,课程负责人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丰富,团队职称结构合理,成员分工明确,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如讲解课程、答疑解惑、技术协助、批改作业等。石磊等(2017)通过对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2015年秋季学期运行的57门MPOC(Massive Private Online Course,大规模私有型在线课程)学习中产生的5 600多万条学习行为记录进行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有明显的影响。教师的导学、促学“对促进学生人际、人机交互类别的学习和提高与在线学习成绩相关的活动的完成率作用显著”。胡新岗等(2021)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指出学生对在线课程中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希望教师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水平、与学生互动水平等均符合自己的期望。

2.学生因素

根据以上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分析框架,得知學生是影响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学习规律、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是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通过分析中国大学MOOC网站的本科院校“基础”课程和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发现二者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科院校更侧重理论的阐释,高职院校更侧重知行合一,即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此,高职院校的“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团队,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习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计方案。

(二)环境因素

1.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是指高职院校在建设“基础”在线课程时,党和政府、行业协会、院校自身给予的政策支持,如领导的重视、制度的完善、经费的支持、资源的提供等。政策支持是有效促进“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并就如何开好这一“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做出了具体指导。此次会议对学校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各级政府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各种政策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各高校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持力度。这些支持措施对“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

2.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指在线课程的运行界面及平台的技术支撑。“课程界面设计对学习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学习者对友好的界面设计和有特色的栏目比较感兴趣”(王宁、琚向红、葛正鹏,2014)。课程界面设计是否简洁美观、技术支持是否精准有效等,极大地影响着学习者进入学习状态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对学习产生兴趣等。在线课程中交互讨论的氛围和其他学习成员的积极参与情况也是组成网络环境的重要部分。本次研究中,调查发现学生对中国大学MOOC网的运行界面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如界面操作简单、风格明朗清晰等。因此,进行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课程质量及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三、高职“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建议

依据三元交互决定论,建议高职院校从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提升“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的质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发生。

(一)加强团队建设,优化课程设计

教师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学识水平、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理想信念等是课程建设中最根本的因素。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团队来说,师资不足是制约“基础”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加大对师资团队的建设,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培养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参与在线课程设计。同时,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经常性开展信息化课程建设与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培训;要加强教师与其他院校思政课教师团队的交流,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在课程设计方面,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基础”课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还能帮助大学生解答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基础”在线课程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学习规律。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生源多元化,部分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理论的接受程度较低,更倾向动手操作和实践体验。因此,思政课教师要重新整合线上教学资源,构建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学体系,如挖掘网络学习资源建成资源库、案例库,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将教材静态的文字转化成新媒体语言,力求将在线教学内容通俗化和生动化,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一些高职学生在学习中长期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加上学生对思政课存在刻板印象,因而对“基础”在线课程缺乏学习动力。由此,要充分挖掘职业特色与“基础”课的结合点,不断增强“基础”在线课程的思想性、亲和力、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加大政策支持,优化网络学习环境

政策支持在在线课程建设方面具有导向性。在中国大学MOOC网发布“基础”在线课程的高校在所有与中国大学MOOC网合作的高校中占比7%,其中高职“基础”精品在线课程只有2门,说明“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力度还不够,整体的质量还需再提升。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基础”在线课程的建设同样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各级党委和政府层面来说,应不断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和改革的领导,相关政府部门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大对高职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在线课程建设扶持力度,以推动在线课程建设和改革。从高职院校思政课发展联盟等相关的行业指导委员会层面来说,应发挥行业指导的作用,明确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的方向,促进各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在线课程结对共建,共享优质的线上教育资源。从高职院校自身角度来说,应该重视“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出台适合本校的在线课程建设管理规定,发挥思政课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基础”在线课程学分置换和成绩评定等相关规定,激发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热情。

在优化网络学习环境方面,一是增强网络平台的交互功能。在中国大学MOOC网,学生可以通过评论的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也可以在评论区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课程的反馈,并做出回应。但是,在在线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发表的评论很多,教师的回复却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因此,应考虑安排专门的助教团队服务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促学、助学服务,提高在线回复、反馈的效率,增强交互的功能,满足学生沟通交流的需求。二是优化界面设计。友好简洁的界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界面的设计要彰显个性化、智能化,贴近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習惯,实现充分的人机交互。三是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线学习方式为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再依据分析结果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本文基于三元交互理论讨论高职“基础”课在线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为了使高职学生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促进更高效的学习行为发生,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时必须考虑教师、学生的因素和制度、环境的因素,以更好地达到课程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石磊,程罡,李超,等.大规模私有型在线课程学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国家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7(4).

[3]胡新岗,刘俊栋,陈则东,等.高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研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7).

[4]王宁,琚向红,葛正鹏.开放教育网络课程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5]刘斌,张文兰.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9).

注: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2018JGB335),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赋权理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2019A036),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以驻邕五所高职院校为例”(GXGZJG2021-B034),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5W模式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研究”(2021LSZ077)、“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接受度的分析研究”(2021LSZ06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琼方(1990— ),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梁芷铭(1981— ),广西玉林人,硕士,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部湾大学钦州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公共治理与媒介传播;莫秋树(1979— ),广西贵港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基层党建。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评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几种非理性倾向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