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党代表制度漫谈
2022-05-30池晟琦郑勃
池晟琦 郑勃
在红军创建之初的艰苦岁月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让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离不开当时所实行的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制度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时期,是党在推进国民党改组和帮助建立国民革命军的过程中,在国民军、国民革命军和黄埔军校中仿效苏联设立的,并派出共产党员担任党代表。红军在创建之初普遍沿用了党代表制度。1927年9月,毛泽东进行三湾改编,在秋收起义部队中把党代表同各级党组织结合,创新发展了党代表制度。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党代表制度,制定并实施了红四军《党代表工作大纲》,也初步规范了党代表制度。古田会议后,红军的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度,但党代表的性質并没有改变,此后,政治委员制度被我军一直沿用至今。
一、国民革命军中首先实行党代表制度
党代表制度最早源于俄国,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认为,要想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内战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必须坚持党对无产阶级军队的领导。他创造性地在无产阶级军队中建立起了政治委员制度,并在1918年颁布的第一个政治委员条例中规定:“政治委员是苏维埃政权在军队中的政治代表。”这一时期,政治委员制度使年轻的苏俄红军在对抗国内白匪的叛乱和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吸取苏联红军政治建设经验,在黄埔军校实行党代表制度。1925年秋开始,党代表制度陆续在国民革命军一些部队中实行,在现实工作中有效激发了官兵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同时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密切了军民关系和官兵关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国民革命军也制定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与苏联政治委员是苏维埃政权在军队中的政治代表不同,“条例”规定“党代表在军队中,为中国国民党之代表”,并对党代表的任命、职责进行规范。
1926年上半年,国民革命军的各级党代表已有1000多人,在军队和地方影响很大,并且共产党人占大多数。北伐战争开始时国民革命军8个军,执行实际权力的副党代表5个由共产党员担任,包括周恩来、李富春、林伯渠等人,北伐中,朱德也曾担任过二十军的党代表。国民革命军中的党代表能迅速成长发展,并在军队和地方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与这些共产党人发挥的骨干作用是分不开的。如第一次东征中,率敢死队一举攻克淡水城的营连党代表10人中,有共产党员8人。共产党人始终是党代表的主力军,对在军队中有效开展政治工作、执行三大政策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等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毛泽东后来也对这种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那时军队设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这种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的,靠了这种制度使军队一新其面目。1927年以后的红军以至今日的八路军,是继承了这种制度而加以发展的。”不过由于那时军队的党代表是国民党委派的,只侧重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和起模范作用,职能是监督各级军事长官执行党的指令,只担负党的工作,不能领导军队,加剧了各级军事长官的抵触情绪。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后,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制度也随之被废止。
二、红军创建之初党代表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红军在创建之初普遍沿用了党代表制度。1927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指出:革命的经验,已经证明雇佣军队决不是革命的靠得住的工具,“建立工农的革命军,这种军队之中要有极广泛的政治工作和党代表制度”。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通过的《中国现状与党的任务决议案》也指出:“党代表政治部的制度,应当在新军队的各级组织之中建立起来。”这就明确党要从政治上掌握军队,并在党领导的红军中普遍建立党代表制度,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该怎样建立这一制度,也没有规定党代表的工作职责、任务及方法等内容。毛泽东在探索政治建军的过程中,创新发展了党代表制度。
1927年9月进行了“三湾改编”,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连、营、团设党代表。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的同时,也对党代表制度进行了创新发展,规定党组织的书记兼任各级党代表,与同级军事长官权力同等,分工负责领导所属部队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这样就将党代表和党委(支部)两个制度结合在一起,加强政治工作的同时,巩固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前委还决定,凡属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均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使得党组织和党代表制度与国民革命军时期有了本质的区别:一是突出了党在军队中的领导作用;二是党代表与同级军事长官在国民革命军中的监督和被监督关系,变成了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各级党代表实际上成为人民军队思想上的指导者和行动上的组织者。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通过党代表们在部队中贯彻落实,有效地掌控士兵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由此,党在人民军队中从前委到支部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初步成形,时任特务连党代表的罗荣桓后来曾指出:“三湾改编,实际上是人民军队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毛泽东还亲自指导党代表们开展党员发展工作。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带领全团连以上党代表在叶家祠主持6名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并要求各连党代表开展培养和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强化党的领导根基。各个连队党代表开始深入了解战士,花更多的时间与战士们拉家常。下旬,罗荣桓就在遂川县大汾主持6名战士新党员的入党宣誓,并邀请毛泽东参加。这批党员成为党在连队中的新鲜血液,也真正开始落实了“支部建在连上”。
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党代表在毛泽东的领导指挥下积极在人民军队中大力开展各项政治工作,此外毛泽东还选派了何长工、宋任穷、熊寿祺等人去袁文才、王佐的部队任党代表,使袁、王部队获得了成功改造,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最终促使袁、王部队加入工农革命军。此外,毛泽东还在宛希先等党代表的坚定支持与帮助下,挫败张浩等反动军官的叛敌阴谋。
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改编的旧址
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在红军中废除党代表制度,实行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制。7月,红四军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冒进到湘南地区,错误地取消了党代表制,结果连队顿时失去中心,政治工作无人过问,群众纪律的执行大不如前,极大地削弱了连党支部的工作,朱德、陈毅等人目睹这种状况,果断地决定恢复党代表制度。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总结时指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事实证明,哪一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那么大的作用……从表面看,似乎既称红军,就可以不要党代表了,实在大谬不然。”
三、红四军《党代表工作大纲》使党代表制度进一步规范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后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后,随着武装斗争的发展,红军党组织日益壮大,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党代表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职责、任务也逐步明确起来。为了系统地总结党代表的工作经验,使之更加制度化、条例化,进一步推动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毛泽东领导红四军于1928年6月间制定了红四军《党代表工作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发展历程中一份非常珍贵的纲领性文献。《大纲》共分“军队方面”“党的方面”“民众方面”“民众的调查”“做报告”五个部分,详细规定了党代表的职责、任务及工作方法等。如“党代表一切行动和言论,均需站在党的观点上,去施行党的主义政策”,参加士兵委员会工作,提高士兵文化程度,在作战中始终站在一线,带领士兵向前猛冲等;“党代表的一切工作,应该随时报告”,“在该事件未解决之先,应该请示方法;已解决,应报告解决经过”,党代表应注意民间调查及官兵的调查等。针对党代表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各级党代表,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能坚决执行纪律,并能团结群众、有较强工作能力。从此,红军党代表制度进一步成熟起来。
红四军的印章及通行证
《大纲》在我军诞生的初期就明确了党在军队中要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充分反映了我党我军的本质,也成为了人民军队的政治优势。如各级党代表按照《大纲》开展的政治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官兵的思想觉悟,强化了红军的精神信仰,使得官兵在与敌军作战时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保证了作战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
时任连队党代表的罗荣桓,也坚决按照《大纲》要求的标准,从当连队的党代表开始便坚持凡是要求战士们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冲锋时站在队伍的最前头,退却时在最后面负责掩护。也正是由于有许许多多严格执行《大纲》的各级党代表们,使得大部分来自雇佣军队的士兵,“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以至于敌人在缴获《大纲》时惊呼:“红军党代表之工作及能力亦可表率其众,敌人组织如此,吾人应加猛醒!”
就在红军党代表制度确立前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在军队中采用苏联红军的组织形式,建立政治委员制度,1928年5月发出的《军事工作大纲》中就规定“红军应由苏维埃派政治委员监督军官,并负责进行政治工作,政治委员应即为党的代表”。根据中共六大决议和中央指示,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主持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并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其中明确红军的党代表制改为政治委员制,但其党代表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与苏联红军政治委员制有很大的区别。1930年起,营一级的政治委员改称政治教导员或政治协理员,连一级的政治委员改称政治指导员。1930年冬,党中央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其中规定了政治委员的职权。此后,政治委员制为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一直沿用。
新中國成立后,不管军队任务怎样变化,编制体制怎样调整,“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始终没变。图为空军某部雷达十二连党支部的党员在讨论支部建设问题
红军中党代表制度的实施及红四军《党代表工作大纲》的制定,是我军早期军队组织和政治思想建设的成功典范,在我军建设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党代表制度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我军一个克敌制胜的法宝,保证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党代表制度基础上发展的政治委员制度在当前依然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所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