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为学校发展赋能
2022-05-30马劲
马劲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归教育本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初心。自2015年到桂林中学担任校长以来,我对学校文化进行“寻根”“铸魂”“塑形”,挖掘出学校历史发展中的三种文化——府学文化、红色文化、院士文化,在学校文化精神的传承创新中践行“专心志忧天下”的校训,构建了新时代基于家国情怀的“知礼、知恩、知学、知法”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三新”背景下,桂林中学将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社会担当巧妙结合,将整个学校教育看成一个课程体系,构建了知识性課程、拓展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让更多学生的教育选择得以满足。学校承继府学文化,提炼出守正创新的“知礼”课程,立足于“以礼立人,以礼待人,以礼育人”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知礼守节;“知恩”课程通过“知恩、感恩、报恩”深化感恩教育内涵,旨在让师生学会爱与感恩,懂得责任与担当,充分践行“忧天下”的校训;“知学”课程立足于学生优质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知法”课程依托自治区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基地,开设了《现代公民》《桂中红》《逻辑学初窥》《演讲与口才》等校本课程,并开展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桂林中学学生模拟政协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民生,成为有诚信、守契约、重情义的现代中国公民。学校从院士文化精神出发,重视科学类探究性学习与实践,开发的科学探究课程注重体验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以科学创新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精神。目前桂林中学开发了包括学科拓展、竞赛强基、体育艺术、劳动实践、科学探究在内的60多门校本课程,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精品课程。
学生的成才离不开教师的成长。桂林中学以党建品牌“百年桂中党旗红”为战斗堡垒,积极开展清廉学校创建、“双带”(校领导带头上课听课,带头与教工、学生谈心谈话)行动等工作,以党风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加强与高校特别是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以及各学院的联系,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坚持集体提升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打造“互相学习造氛围、加强集备提质量、教研一体挖内涵、共同进步创特色”的优秀教研组,构建“德育有特色、教学有成效、文化有档次”的年级组,培养“常规教学讲规范、教学风格出特色、班级管理有方法、科研水平提档次、前沿理论勤学习”的优秀教师。在“双减”和“三新”背景下,学校以教学常规为本、课堂效益为根、教研提升为魂,进一步规范了集体备课,完善了命题的考核标准,积极开展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改进常规的听评课制度,推行基于学生学习的课堂观察和基于教师发展的教学接力活动。2021年以来,学校教科研成绩硕果累累,目前有自治区特级教师7人、正高级教师6人、广西教学名师3人、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培养对象2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深蓝工程”培养对象3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人、自治区级课改专家8位;教师参加各级比赛获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36项。
我认为,评价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桂林中学从2019年起构建了成就动机理论下的教师评价体系,让评价反映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展示教师在现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教师对学生素养提升的影响程度等;构建了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关注结果性评价中学生的进步,通过思想品德、前途理想、学习品质、能力发展与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铸灵魂、立目标、勤学习、展能力、勇担当。
学校文化是涵养学生成才、教师成长的精神食粮,一个好的学校应该是文化充盈的精神沃土。作为一个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对教育怀着一腔热忱、一股情怀,不忘初心使命,为建设教育人、培养人、成就人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在探索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路上永不停歇。
(本文作者系桂林市桂林中学校长)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