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之“手捏戏文”
2022-05-30杨佳玥
杨佳玥
泥塑,又称泥彩塑,是我國民间传统手工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就连乡间儿童都会寻到合适的黏土,摔打揉捏出小泥人、小动物。泥塑从尺寸上可分为大型泥塑和小型泥塑。大型泥塑广泛分布于各地的寺庙、道观,如山门内威武勇猛的四大金刚、庙堂上庄严慈祥的佛祖、菩萨。小型泥塑多为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以无锡惠山泥人、陕西凤翔彩塑、天津“泥人张”彩塑最为有名。这三个地域的泥塑造型在风格上迥然不同,但是制作顺序却有相同之处,都是先捏好对象,再阴干,最后上色。我们这次介绍和学习的是惠山泥人的手捏戏文的制作。
无锡惠山泥人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作品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指的是用模具印制的,大部分是玩具,主要供儿童玩耍,比如大阿福(图1)。细货是以手捏制作,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图2)。也捏佛像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郭沫若先生曾写诗赞美惠山手捏戏文“造化眼前妙”“须臾出手中”。
一件泥塑的完成主要有两道工序,第一道为泥塑的塑造,第二道为泥塑作品的上色。
一、泥塑的塑造
泥塑作品的塑造首先要准备材料和工具。泥塑的主要材料是泥料,惠山泥人选用的泥料是当地稻田下的黑泥,其质地细腻,黏度较高,无大颗粒的砂子,阴干后质地坚硬,不用烧制。其制作工具为竹刀、剪刀、牙签、湿毛巾、喷壶等。(图3)
在塑造过程中,第一步是揉泥(图4),需要将泥料在桌上反复揉捏拍打,揉到细腻不粘手的程度,类似和好的面团。这是为了让泥料在后续捏制过程中干净爽利,便于塑形。揉好的泥料可用湿毛巾覆盖,再用保鲜膜包住保存,保持其湿度备用。
第二步是印头(图5),捏制泥人先做头部,泥人的头部可用模具压制而成,故名“印头”。在成熟的泥人制作工序中,民间艺人会准备不同形象的头部模具。在制作戏曲人物时,先选择适当的石膏头像模具,将揉好的泥团按压入模具内,填实填满,然后再取出成型的泥料,一个五官清晰明朗的头型就做出来了,极大地节约了头像制作的时间。为了呈现人物的独特形象和性格,需要对头型进行修饰,添加帽子、发饰、须发等,并对脸部五官作局部的修改,这样才能避免千人一面。
第三步是捏身(图6),就是捏制泥人的身段,我们要遵循“从下而上,由里到外”的制作规律。“从下往上”即从腿脚开始,向上捏制到腰腹,再到胸部,这和绘画从上往下画的顺序不同。创作人物泥塑时首先要保证泥人的腿脚能稳定地立于桌面,然后再继续其余工序。“由里到外”是指做好人物的四肢腰身,再给他们套上外衣。身体的捏制首先是确立头身的比例,传统比例口诀是“以头为准身长七,坐姿五头紧相依,盘坐三头莫忘记,塑蹲四头行得意”,这和古代人的正常身高比例大致相当,但在传统泥人作品中,头的比例往往很大,圆圆的大阿福的头身比几乎为1:1,惠山泥人的大多作品的头身比为1:5,甚至是1:3。这个比例与正常的人体比例显然不相符,但是中国传统美术作品里很多人物形象都是头大身小,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视觉上并无突兀不妥。身体的塑造除了考虑头身的比例外,体态的塑造也尤为重要,“文人胸襟武者肚,老人脊背美女瘦”,简单的口诀里蕴含民间艺人长期的实践经验,武将是身材魁梧、气宇轩昂,肚子往往是凸着的,老人年老体弱弯腰曲背,美女必然是婀娜多姿的。
制作泥身的过程中,首先拍出一个类似长方体的泥块,根据头部比例,确定出身子的长度,注意泥块要上小下大,作为泥人身体的一个雏形。然后在身体的底部捏出双脚。传统戏曲人物穿的大多是长袍,站立时双脚会隐藏在袍子里,在捏制人物立像的时候,双脚的处理可以简单概括,不用诸多细节。最后根据对象的体态,捏出身段,装上衣袍。在制作衣袍时,将泥块拍打成薄泥片,包上身躯。在拍打薄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拍泥的技巧,拍打出来的泥片要中间和上面略厚、下面略薄,因为衣袍的制作有“边薄中厚,下薄上厚”的口诀,袍子下边大且薄,可以展现袍子的轻盈和动感。
第四步是捏手(图7),是指捏出人物的手臂、手掌。戏曲人物的手势有数十种之多,它们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比如“兰花指”,其手势是中指往下搭着拇指,食指挺直,无名指、小指微屈,状若兰花。这种手势能让观者感受到温柔、矜持的人物气质。在捏塑人物的上下臂时,我们首先要搓出两根上粗下细的泥条,捏出手臂并弯折出动态。在塑造手掌时要根据主题人物的情景动作,扳出手的基本动态。由于泥人的手掌面积较小,我们不可能一根根捏出手指,需要借助剪刀来剪出手指,然后扳开手指并做出手势。完成整体的手部造型后,再拍两块泥片,根据处理衣袍的方式,将泥片包住手臂,做出袖袍,刻画出衣纹。
第五步是镶接(图8)。惠山泥人的手臂都是镶接到身躯上的,首先在泥人的左右肩部处理出一个大小适当的凹窝,将双臂嵌入其中,然后根据对象的动态要求调整好双臂的姿态。最后拍打泥片做出衣领等配饰遮住肩膀镶接处,让上身变得浑然一体。
第六步是装头(图9)。在泥人的颈部用工具戳出一个大小适当的凹窝,将做好的头部镶接在颈部,调整动动势和角度。
第七步是扳势(图10),是指将做好的泥人立在方形的泥块上,调整人物的重心和动态。我们把捏制好的泥人置于阴凉通风处干燥,避免泥人置于阳光下暴晒,否则泥人会开裂损坏,阴干的泥人则会变得坚硬。
二、泥塑的上色
泥塑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捏好的泥塑,无论细节如何丰富,整体都是泥巴的本色,上色后更能凸显其神韵。上色用到的颜料是水粉,水粉有一定的黏度和覆盖力,其他水性颜料如水彩、中国画颜料,因含胶少,色彩单薄,最终表现出的视觉效果较差。
泥塑的上色是有技巧和次序的。首先要刷底色,底色一般用白色,为的是让上色更为均匀美观,保证主题色彩的纯度和饱和度。因为泥塑本身是深色的,亮丽的色彩上去会透出泥土的本色,故而选用白色覆盖底色,所以称之为打底(图11)。
上色的技法一般是从上到下,先浅后深。同时上色的次数最好控制在四遍以内,所谓“头色不过四,身色勿过三”,即头部上色四遍,身体上色三遍。上色次数太多,水粉层太厚易裂;上色少,则显得色彩饱和度不够。要注意颜料和水的调和要均匀,否则涂上的颜色深浅不一、厚薄不均。
在色彩的搭配上,手捏戏文的配色借鉴中国传统戏曲服装的配色,常用色为红、黄、白、银、浅蓝、粉绿等,同时根据角色选择相应的色彩,如小生就常用粉色。在民间传统的配色口诀中有“红靠黄,亮晃晃”“红搭绿,一块玉”“紫是骨,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这些口诀体现了色彩的科学搭配关系,利用邻近色、对比色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开相(图12),也就是画脸,是上色中最为细致的步骤,俗话说“开相活,戏才活”。手捏戏文的作品整体大多只有手掌大小,头部仅有鹌鹑蛋般大小,上面需画出五官、须发、腮红、头饰等,且五官的神情直接决定人物的神韵,所以开相尤为重要。我們在画之前一定要胸有成竹,胆大心细,在画眉毛、眼睛和嘴巴时,需要根据五官的结构特点用笔,线条和色块的粗细、长短、方圆及笔力的轻重缓急都要准确到位。在勾涂好泥人头部后,可以涂泥人身体上的色彩。(图13)
装銮和装插(图14)是手捏戏文的最后一个步骤。表现戏曲人物的特点,常会为他们配置相应的帽子、令旗、扇子、手帕、酒杯、琵琶、拂尘、刀剑等道具。在制作泥人时,为了丰富人物的形象,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利用丝绸、竹篾、铁丝、丝线、羊毛等材料制作道具,将它们装扮在泥人的身上,让泥人更为生动形象。这时一件惠山手捏戏文的泥塑作品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