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融合 探索教育新路径
2022-05-30吴焕栋计青青
吴焕栋 计青青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了“设计跨科学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联系”。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发展的综合性和全面性,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之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融合多科特质,采用适宜内容
体育与健康学科可以和哪些学科进行融合?如何选择融合的内容?研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尝试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与体育学科之间的融合,并呈现出一定效果。
1.立足体育特质,进行创新融合
浙江余立峰提出,学科融合需要从课堂教学出发,要立足体育学科的本质,然后再创新。江苏王素芳提出,体育可以和多个学科融合,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唱”体育、“画”体育、“数”体育、“思”体育。浙江赵一峰提出融合过程中要挖掘体育教材的深度、特性,以此展现出体育的美。
2.符合学生学情,知识融合交叉
浙江钱赢赛提出,对小学低段的学生讲投掷角度、弧度抛物线的物理问题,显然不合适;同样是投掷轻物课,教师带学生一起观察风向和风速,结合风向再进行投掷,显然这样的内容更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浙江张雪菲提出,学生在每个阶段获取的知识不同,教师结合的点要进行改变,如,对于实心球的投掷,高中阶段可以根据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初中阶段可以与物理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小学阶段可通过更加明确、童趣的话语进行描述。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认为“跨学科融合”过程中,在选择融合内容时,首先要基于本学科特质,再将其他学科知识作为体育课中的元素,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将其融合进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筛选适宜内容进行设计,以此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二、优化融合情境,夯实育人价值
“跨学科融合”,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通过梳理体育与其他学科在教学内容上的相关联部分,找寻融合的内容元素作为联结点,优化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真正提高“跨学科融合”全面育人的效益。
1.创设时事政治情境,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浙江邹军权提出,在负重跑教学过程中,以疫情时期发生的各类情况为主题进行教学;以生产物资、背负物资、运送物资为主线,渲染疫情时期全力支援的情境;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战胜疫情的快乐,利用疫情时期发生的故事与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相融合,无形中让学生坚定信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国之强大,民之骄傲,努力担当,强国有我”的爱国精神。
2.创设红色故事情境,传递学生正向能量
浙江汤能杰提出,在障碍跑教学过程中,用红军长征作为情境教学,通过长征中的各个小故事串联到障碍跑中的跑、跳、钻、爬等技术动作,让每个动作的学习,蕴含育人深度,最后用放松舞蹈的形式庆祝顺利完成红军长征项目;利用英雄故事为主线的体育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红色历史,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3.创设地方特色情境,引导学生热爱家乡
浙江戚奇奇提出体育与劳动课程进行结合,如,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是有名的榨菜之乡,学生对种植榨菜、收割榨菜的情境具有一定的认知,那么在教学中可开展“小小运输员”学习主题,结合榨菜搬运、运输的情境,进行往返跑、接力跑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帮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认为体育育人价值在“跨学科融合”中尤其明显,并且具有优势;同时结合当下时事、挖掘红色故事、寻找地方特色,创设、优化教学情境,以体育课程为载体,将各种精神和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为学生走向社会、拥有健康充实的人生打好坚实基础。
三、立足教学实际,拓展多种方式
“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相加,那么实现“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有哪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搜集、巧妙地整合各学科間的相关知识,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各学科知识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形成全新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依托学科特性,达成学习任务
浙江郑蓉提出,与信息技术资源相结合。通过希沃白板,与学生进行一个“安全游戏大挑战”的游戏,找一找在众多游戏项目中哪些是安全的体育游戏,可以学生与教师对战,也可以学生与学生对战,在学习后进行游戏挑战,让学生学以致用,更能加深对安全游戏的印象。
浙江陈彬提出,与美术相结合,在《障碍跑》一课时,请一些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场地,在篮球场上的最中心位置画上2个同心圆(圆上可以站下全班学生),在2个同心圆中画上两条交叉的直线,直线延伸出去就是篮球场的对角线,在对角线延伸出去的地方分别摆上体操凳、呼啦圈、小垫子、跨栏架等障碍物,场地就布置好了。
2.巧抓知识合点,解决综合任务
北京胡滨提出,学校会开展运动教育季,这种运动教育模式在最后一个阶段,会有一个季后赛阶段,分成小组去打比赛。那么,在不同的小组里有的学生的角色是上场的运动员,有的是宣传人员,有的是裁判员,有的甚至可能是经理人;打完比赛后,还会有一个庆祝性的活动,所有活动都是让学生自己去策划、去组织,除了包含体育技能,其他学科的一些技能也都包含在内。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认为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作为一种元素、一个活动,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有效达成学习任务;同时统筹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架构,搭建“连心桥”,抓住其他学科与体育的相同点,以此解决各类综合性问题。
四、探究融合困境,寻找融合方法
实施“跨学科融合”过程中,因项目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形式的不同等,融合会导致各式各样的困境。探索突破这些困境的恰当方法,把实施中遇到的难题一一化解,从而让学科的融合达成真正的效果。
1.学科合作要常态,知识界限会突破
研讨教师首先认为,只追求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缺少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对于跨学科知识的运用不够熟练是第一个难题。那么跨学科重在跨,可以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共同研讨课程,突破知识储备难题。浙江陆宁提出,可通过学科教师间的合作解决这一困境,通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从而找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点,可从确定体育的主题、制订可观察的核心素养目标、确定可操作的教学内容、拟定可监测的综合性评价标准4个方面突破。河南徐虹艳提出,创编啦啦操时,需要音乐的剪辑、服装的确定、队形的变换等,这时与音乐教师、美术教师等其他学科教师一起交流,询问相关教师的具体意见,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2.核心目标要一致,方式方法会渗透
围绕核心素养,创建学科间的共同核心目标,不让学科知识仅做简单的复制粘贴。通过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的具体操作,综合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浙江陈银银提出,用道具手势及音乐辅助代替文字教学输出,增加学生的学练时间,解决结合之后练习密度降低的问题。浙江赵一峰提出,学什么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例的大小确定,它是一堂课的“跨学科融合”,还是一个序列化的活动单元或者是一个大的主题式的项目化课程。
3.学习方式要改变,融合突破会高效
“跨学科融合”教学要改变原本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或者其他的一些实际问题。浙江余立峰提出,改变学习方式才是体育学科融合的核心,教师在做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时候,学习方式仍不改变,那就是毫无意义的,深度学习、项目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若这些学习方式不介入,那跨学科学习仍然是没有意义的。
综合研讨教师观点,认为实施融合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合作配合,发挥每个学科各自的特性,互相合作解决相关问题,突破知识储备难题;要紧紧围绕课程核心素养,制订核心教学目标,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突破和解决。
——吴焕栋(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湖北小学,315472);计青青(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中心小学,31542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