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价值、表征及路向选择

2022-05-30丁翠娟

教育与职业(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凸显了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典型特征,挖掘职业教育教师的独特属性,探析其生涯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对其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阶段表征是“迷茫—歧变—困顿—蜕变”;逻辑理路是以破解“内外之困”为逻辑起点,以成为“双师型”为逻辑主线,以成就“工匠之师”的“大先生”为最终指向;实践路向是产教研培、四双多能、器道相融。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螺旋生长;逻辑路向

[作者简介]丁翠娟(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在读博士。(重庆  40415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2021年重点项目“三峡库区乡村‘职教赋能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2SKGH57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7-0068-06

任何职业都有其生涯发展的逻辑,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也是如此。职业教育“类型”的定位凸显了职业教育教师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独特性,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也有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逻辑路向。然而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为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教师如何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教师岗位,获得更好的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从学理上分析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逻辑理路,提出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实践路径,对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价值要义

探析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对教师成长发展至关重要。1969年美国学者富勒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阶段论后,教师专业发展在理论上成为研究的新的增长点,也成为探究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实践需求。

1.有利于生成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典型图像。教师生涯发展的典型图像是对教师未来发展及走向的形象刻画,尤其在新时代,智能化水平飞速发展为教师发展形成清晰的图像大大助力。职业教育教师存在于职业教育这一“类型”教育之中,具有职业性、跨界性、时代性、技术性等特征。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再次强调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水平,并提出了鼓励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因此,“双师型”成为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典型图像。只有将“双师型”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逻辑生长点,才能构建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图式,为职业教育教师实现更深层次生涯发展奠定基点。

2.有利于破除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倦怠的“发展魔咒”。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高职开启了“百万扩招”的序幕,为高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进一步完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未来职业教育以质取胜、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刻板印象的重要标志。然而,职业教育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似乎未与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同步。据调查,很多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够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与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普通高等教育阶段,教学方式仍然沿袭普通本科教育的做法,未真正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遇到生涯发展难题。透析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规律,对个人生涯发展进行规划将成为破解该难题的“金钥匙”;根据职业教育规律、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等规划相应的发展路径,将会成为指引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有利于建构职业教育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所从事的职业亦成为业缘关系的一种。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何实现专业发展及个人成长就需要对未来的规划和“遇见”,而哲学最有用的功能之一是遇见前景,因此构建基于生涯发展的个人哲学成为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教师也应构建个人教育哲学。美国教育哲学家乔纳斯·索尔蒂斯(Jonas F.Soltis)认为个人教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名教师未来发展是成为一个富有思想的自觉的教育工作者,还是一个官僚机器上没有思想的齿轮轮牙。个人教育哲学不但能使人产生新的观点、萌生出新的教学方式,也能使人产生新的论断、构建新的理论,对教师成长为工具人还是价值人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表征

教师生涯发展为教师成长提供前进动力,教师生涯发展阶段及发展现实样态的研究为教师生涯发展提供理论遵循。教师的生涯阶段是非线性的,甚至在某个阶段和时期出现短暂的停滞、困顿、倒退。职业教育教师发展也非直线上升趋势,会经历迷茫、歧变、困顿、蜕变发展阶段。

1.内外职业生涯冲突:以“迷茫”为主要特征的职业适应期。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分为外职业生涯发展与内职业生涯发展。外职业生涯发展表现为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工作职务及职称等的关注,是教师职业性发展的需要。内职业生涯发展是基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对教师专业性的表达,是对教师职业本质的关注。入职初期教师对外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待遇尤为关注,实然现状与应然表征之间的矛盾常令其陷入迷茫,同时还要面对内职业生涯发展中凸显的问题,如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难题、职业教育教师本质为何等。

2.职业性与实践性冲突:以“歧变”为主要特征的职业分水期。依据费斯勒提出的教师生涯发展八阶段论,休伯曼提出了教师生涯发展的歧变期。“歧变”为变化的一种,是人应对环境的一种物理现象。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中的歧变期主要指的是经历了新入职的迷茫,教师发展出现的两种不同局面。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以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区别的关键点。一种表现为片面关注理论教学能力的提高,積极提升理论教学水平,忽视实践,没有深入挖掘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即使参与企业实践锻炼也浮于表面,没有参透职业教育教师的独特性,距离“双师型”教师差距较大。另一种表现为积极应对,积极实现身份的转变和角色适应,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相关理论,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及特点,精准理解“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向,掌握职业教育教师技术性的特点,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锻炼,将企业最新技术技能融入教学,增添教学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歧变期是教师生涯发展的分水岭,能否发生积极的歧变决定着教师能否找到职业生涯发展的新成长点。

3.职业性与跨界性共存:以“困顿”为主要特征的职业高原期。具有十年左右教学经验的教师最容易进入发展的“高原”分化期,即教师发展的高原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教师面临新一层次的“内外之困”,困顿与倦怠成为很多教师的工作状态,主要表现在内部的工作激情欠缺、工作动机缺失、职业认同度降低,以及外部的职业教育重复的工作、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剧的教学难度令人无所适从。在工作动机方面,部分职业教育教师常处于安于现状的知足常乐与积极适应变革之痛的矛盾中。人到中年的顾虑使得更多的人趋于求稳,改革动机不强,对未来变化的焦灼状态与想改不愿改的矛盾推动教师进入发展的高原期。在工作效能感方面,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技术性赋予了学生对技术的偏执,教师往往难以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从而影响了工作效能。

4.职业性与技术性融合再生:以“蜕变”为主要特征的职业重生期。职业教育教师在经历了迷茫、歧变、困顿后,自主、自觉、自为地修炼成长,蜕变重生。自主表现为职业教育教师具备了职业教育观,能扎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提炼职业教育的价值,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与能力,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实现职业教育规律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内心充盈获得感与成就感。自觉的主要标志是职业教育教师内心生发出职业共同体意识,积极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从外生性发展走向内生性提高。在自觉阶段,教师的职业教育责任感和认同感加强,深入理解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发展走向与目标,自觉开展反思性实践,成长为复合型教师以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自为表现为职业教育教师通过自身行动实现成长与发展,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自为阶段,职业教育教师将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与目标内化为“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觉”的自觉意识,深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真谛,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体,真正成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名家,成长为师德高尚、境界崇高、技术精湛的“工匠之师”。

三、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逻辑理路

职业教育教师应紧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紧贴职业教育教师发展逻辑,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然而“双师型”教师并非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终点,职业教育教师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最终成为德技双馨,育训并举,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工匠之师”。

1.破解“内外之困”: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逻辑起点。破解“内外之困”主要为破解内外场域之困与内外生涯发展之困。第一,场域是个体或团体根据自身地位进行相对应行动发展的空间。《方案》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教育教师场域转换中从“层次”到“类型”的困扰,但从生产场域到教育场域的变化仍然是职业教育教师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职业教育教师历经着“教育场域—生产场域”的循环场域变化,全面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熟悉职业教育的工作环境,掌握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把握职业教育场域结构,真正实现各场域的“在场”是破解“场域之困”的根本。第二,积极由外职业生涯发展向内职业生涯发展转变。“内外生涯发展之困”易使教师陷入发展困顿,因此,职业教育教师应尽快从关注职业生涯的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待遇等外部因素转为关注自我成长与发展,更好地把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把握职业教育内在发展逻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提高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与职业教育发展同向同行,走向内职业生涯发展之路。

2.成为“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逻辑主线。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2019年1月,《方案》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3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再次强调,“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始终,成为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逻辑主线。“双师型”教师发展应把握两个关键点。第一,师德高尚。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力量源泉,是教育发展的脊梁,也是支撑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承重墙”,教师的作用关乎国家发展与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可谓举足轻重。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事业也是道德伦理意义上的事业。正如《礼记》所说,“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德既是教师生涯发展的“承重墙”,也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始终,是职业教育教师的“道”。职业教育教师需具备高尚道德,尚能更好地诠释“道”。第二,技艺精湛。职业教育是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培育大国工匠的主阵地,在实现教育强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提供人才支撑。作为能工巧匠培育者的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技术精湛,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技之长,同时要紧密与企业联系,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中淬炼自身,成为教育育人、技艺育才的“集结体”。

3.成就“工匠之师”: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最终指向。培育“工匠之师”的“大先生”指向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终极目标。“大先生”的意义在于消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藩篱,是教师生涯发展的内生性需要。第一,既做“经师”,更做“匠师”。作为一名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做“经师”“人师”,更要做“匠师”。这就要求職业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经事治世之学,紧贴社会实际教授实用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第二,要心怀“国之大者”。职业教育教师的“国之大者”就是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紧扣职业教育发展脉搏,关心职业教育的前途命运,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奏响职业教育命运交响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力,将思政之“盐”溶于课程之“汤”,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为产业发展培育工匠之才。

四、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的实践路向

职业教育教师生涯发展遵循着“迷茫—歧变—困顿—蜕变”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教师应紧扣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打造独特属性,提高专业化水平,锻造独具职教特色的智慧与境界,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学名师,最终成为培育“工匠之师”的“大先生”。

1.产教研培:打造职业教育教师独特属性。职业教育的教育性、跨界性、技术性、职业性等特征赋予职业教育教师学校、社会、企业、社区等多个工作场域,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教师懂教学、擅科研、熟生产、会培训,提高职教服务能力。第一,职业院校教师要具备教育性。职业教育学生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基础薄弱、爱动善思、习惯较差等特征尤为突出,这给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挑战。职业教育教师需深耕职业教育规律,遵循职业教育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所有学生出彩机会,认真研究专业,研读教材、课程标准,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科学准确地“授学生以渔”。同时,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服务的重担,因此,教师不仅要懂教学,还需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且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成果。第二,职业教育教师要具备技术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路径,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命脉所系。《方案》提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熟悉企业的相关岗位要求以及工作职责、岗位操作规范和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同时,职业教育教师还需积极探索专业与企业的最佳结合点,遵循“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企业的最新技艺、方法。第三,职业教育教师还要会培训。《方案》指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职业院校教师角色多样,还需承担培训师的角色,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緊缺领域开展针对校内外学生的职业培训,架起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桥梁。

2.四双多能: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专业化程度以及专业素养是学校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必须基于“四双多能”,即“双师”“双创”、双语、双带头人以及多种技能和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专业化发展水平。第一,“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掌握所教专业的生产技术知识。第二,“双创”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各行各业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职业教育更是将“双创教育”理念积极融入教育教学,打造创客空间,积极构建孵化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职业教育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因此教师要具备“双创”精神、“双创”知识和“双创”教学能力,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第三,双语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补充。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拓展中外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精通一门外语,掌握专业相关的外语,提升外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第四,双带头人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201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指出,“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力争3年内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职业院校需积极落实,培育党支部书记与专业(群带)头人或课程带头人,实现党建工作引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五,多能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教师要成长为多能教师,即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还要具备国际交流能力、信息化能力、自我学习等能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六边形战士”。

3.器道相融:提升职业教育教师智慧与境界。职业教育的价值归于“技术之器”与“技术之道”的深度耦合。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领域的兴起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然而对技术的过分关注带来的技术异化引发人的“物化”,导致“人的空场”。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亟待实现“道器合一”,把握“器”的实践样态与“道”的终极诉求,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实现“经师”与“人师”“匠师”相统一、“教事”与“育德”相统一、“传道”与“增技”相统一、“严爱”与“信道”相统一,形成独有的职教风格,把握职业教育的节奏,在传播技术中融入“美”的价值追求,在传道授业时渗透爱的教育。第一,关注“职业”,“人”为根本。职业教育是从职业出发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容易片面强调职业,而忽略人本身。职业虽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但职业教育应以生活为根基。教育本姓人,生活即教育,职业即教育。职业教育的原点应是育人,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不是将育人与职业相剥离,而是在职业中成就人,人在职业中腾飞,从单子式的个人走向世界历史性的个人,铸就大职业观。第二,传播技术,“美”蕴其中。技术性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技术的变革力量引领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精湛的技术也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必备前提。然而,片面强调技术性易陷入工具价值的泥潭,带来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强调技术必须要蕴含“美”。这里的美是技术的价值属性,职业教育教师应掌握技术之“道”,感知技术之美,在传播技术时融入美,实现技术与人文的“美美与共”。第三,传道授业,“爱”是灵魂。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首先具备教育性。教育性能避免职业教育对技术理性的过度迷恋,在冰冷的技术中融入善意与温情。职业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内容、实践操作技能,更是传递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对技术美的把控、对意志行为的规范,使学生自由地生成,唤醒学生的无限潜能。雅思贝尔斯认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在育人中融入爱的教育,在爱的交往中师生形成命运共同体,由此充分运用理智,自觉去寻求职业教育规律的共识。

[参考文献]

[1]程妍涛,顾荣芳.21世纪以来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7(11):17-22.

[2]索尔蒂斯.论教育哲学的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1984(3):6-10.

[3]李宇环.生命视角下教师职业生涯“挫折期”的困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7(8):68-72.

[4]李姣姣,孙钰华.教师内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学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9):9-10.

[5]吴支奎,胡小雯. 场域视野下乡村教师生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7(5):26-29.

[6]顾明远.既做经师 更做人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9.

[7]朱德全,熊晴.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逻辑理路:价值与路向[J].教育研究,2021(9):103-111.

[8]向敏,许钊钿,谢琅,等.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20(8):55-62.

[9]朱德全,熊晴.技术之器与技术之道:职业教育的价值逻辑[J].教育研究,2020(12):98-110.

[10]孙善学.从职业出发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22):45-47.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