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体质水平 夯实健康中国基石

2022-05-30吴键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育方针全民体育

吴键

1952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成立大会传达了毛泽东的重要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此题词,对于新中国的体育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题词指明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确定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人民服务的“新体育”由此诞生。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精神的指引下,新中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

一、毛泽东的题词确定了新中国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新中国成立前,大部分人在战乱、贫穷、饥荒和疾病的煎熬中艰苦度日。据相关统计,1948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35岁。晚清以来,中国人被列强蔑称为“东亚病夫”。因此,救亡图强,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困苦不堪的局面是当时一大批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开始起步。但是,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和强化国防,需要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面对遗留下来的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健康问题严重等严峻挑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健康状况。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提出的。题词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从根本上明确了中国体育的初心使命。题词发表的前后,党和政府已经着手对体育的建设。

1.确立了新中国体育的宪法地位

1949年9月通过的,并且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其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这在宪法层面规定了体育面向大众的地位。

2.确定了新中国体育的性质方针和根本任务

1949年10月2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出席会议的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发表讲话指出:“体育是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過去的体育是和人民群众脱离的,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题为《新民主主义的国民体育》的筹委会报告提出:“我们的体育,是要普及于广大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使体育成为人民的体育运动”。这次会议明确了体育的性质、作用、方针和任务。

3.建立了新中国全民体育锻炼的体育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模式”是国家政策。苏联实施的面向群众的体育达标制度——《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以下简称“苏联劳卫制”),引起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1951年开始,学习和借鉴“苏联劳卫制”的《体育锻炼标准》在北京等地开始试行。

1954年5月,经政务院批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预备级暂行条例》由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发布。

1958年10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以下简称《劳卫制》)。《劳卫制》分为少年级、一级和二级3个级别,参加“劳卫制”锻炼并通过测验的,由原国家体委授予对应级别的证章和证书。

《劳卫制》是国家根据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及人民在体育锻炼上的基本要求而制定的体育制度。其目的在于鼓励人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人民身强力壮、意志坚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劳卫制》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个体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制度的重要成果。

二、毛泽东的题词为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学生营养状况普遍差、健康状况不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新中国的重要课题,更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教育的重要目标。

1.确定了新中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这是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学校体育重要地位得到确立。

1952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布后,体育在全社会引起高度重视。

1953年6月,毛泽东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讲话时向全国青年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目标。毛泽东的讲话,体现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指明了中国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确定了学生体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特别关注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这些规定为教育方针的实施、为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2.确立了新中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健康问题,毛泽东分别于1950年6月和1951年1月写信给教育部长马叙伦说:“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这是毛泽东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学校体育“健康第一”作为教育方针首度提出。

1951年5月,关于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总结和1951年全国教育工作方针和任务的报告提出:“采取切实有效的步骤,贯彻毛主席‘健康第一的方针,增进学生健康”。“健康第一”作为教育方针得到初步确立。

1951年8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增进学生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健康第一”方针进一步得到强化。

3.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体育锻炼制度

1954年,《劳卫制》颁布后,原国家体委、教育部等下达《关于在中等以上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联合指示》,要求在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中广泛实施《劳卫制》。要求凡试行的学校“均应以《劳卫制》及其‘预备级为中心,把体育正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统一起来”。

1956年2月,国家体委对《劳卫制》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少年级别。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1956—1957学年度在中学、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推行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的通知》,要求70%以上的初级中学、初级师范学校和85%以上的高级中学和中等师范学校推行《劳卫制》;所有的高等师范学校都应当普遍推行《劳卫制》。

1964年,从国情出发,原国家体委修改了《劳卫制》名称,取消了原《劳卫制》男子30岁、女子26岁以上的年龄组别,颁布了仅限全国学生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草案)》。

197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锻炼标准以青少年为主,分儿童组、少年一组、少年二组、青年组4个组别,锻炼项目以田径、体操为主。《条例》要求锻炼标准在各级学校广泛开展。

从《劳卫制》到《条例》,国家体育锻炼制度从无到有,在不断创新和追求务实的进程中构建了以“健康第一”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青少年体育锻炼制度。

三、毛泽东的题词精神成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形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

进入新时代,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人类疾病的不断侵袭,人民健康依然面临各种挑战。

研究显示,多年来,因为运动不足导致的慢性疾病对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7.5%和11.9%。据统计,中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8%,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重要地位,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   1.“健康中国”建设成为新时代国家战略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全民健康被列入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建设最重要指标。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被列为新时代国家战略,保障人民健康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同时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规划纲要》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2. 推进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成为新时代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

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2016年,依照《全民健身条例》有关规定,国务院制定并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欢迎他们从里约奥运会凯旋。他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要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要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把健康中国建设通过全民健身运动搞起来。”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毛泽东的题词,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是对新时代中国体育“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首都体育馆考察时强调:“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國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2019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分步骤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为了完成战略任务,规定了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等战略任务。

2021年10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新模式;要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

2021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面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旨在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完成修订,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条指出:体育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民健身为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推动体育事业均衡、充分发展,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第十六条指出: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公民参加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四、毛泽东的题词精神在新时代中国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中得到坚持、发展和创新

进入新时代,尽管伴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向好。但是,就长期发展而言,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相关指标依然呈现持续向下的态势。据统计,2005年以来,耐力、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问题难以扭转,超重肥胖、视力不良、姿态不正等健康新问题突出。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中国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1.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方针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增加了“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表述,凸显了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宗旨。

2015年12月,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教育法》(2015年修订)]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2015年修订)增加了有关社会实践和美育方面的表述,推进了教育方针的法制化进程。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标志着新时代教育方针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要求,强调教育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4月,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年修订)[以下简称《教育法》(2021年修订)]颁布实施,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2021年修订)将劳动教育纳入其中,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教育方针。

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完成修订,第三章“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确定: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其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支撑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

2.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得到强化,成为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系统性改革的驱动力

2014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进一步提升了党对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新的认识高度。从学校体育角度看,创新性地构建了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体系,指明了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方向。

202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这拓展了学校体育内涵,强化了学校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考察调研时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2021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一系列围绕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文件的出台,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系统性变革提供了强力支撑,为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趋势提供了政策保障。

70年前,毛泽东的题词是为彻底改变中华民族体质孱弱状况的大声疾呼,振聋发聩,催人奋进。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彻底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8.2岁。进入新时代,毛泽东体育思想得到坚持、创新和发展。

今天,中国社会发展正走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相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李晋裕,藤子敬,李永亮.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中国教育科学院.教育强国之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百年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5]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学校体育30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8]汪晓东,张炜,赵梦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礎[N].人民日报,2018-8-8(01).

猜你喜欢

教育方针全民体育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全民·爱·阅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可持续全民医保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