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阈下红色文化的传播理念

2022-05-30饶宏展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红色文化融媒体

饶宏展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社会迅速迈进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随之而来的新老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深刻地影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面对融媒体大背景,如何兼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平衡,利用媒体资源,运用渗透拓展、面向青年、碎片融合、搭建平台等理念,促进红色文化传播,丰富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体系,成为值得探索的时代课题之一。

关键词:融媒体;红色文化;文化传播

上世纪初,在中国遭受列强蹂躏的的危急时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旋即红色革命文化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前行的主旋律。在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大转变,一个充满自信且活力十足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100年来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变自己命运的历史征程,也是红色文化生成、发展、凝炼的历史,它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见证与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传播手段的拓展与升级,在人人握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新时期,如何实现红色文化与新时代这种微传播的有机衔接,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生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红色文化也是一种不断吸收和不断成长的先进文化,它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其内核的表达需要通过文字、图片等信息载体来呈现,面对时代带来的传播手段的变化,如何让红色文化永葆青春与魅力,需要我们有效认识与把握新时代的融媒体发展规律。

一、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认识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涵是在对比中相互界定的,传统媒体一般泛指电视、报刊、通信和广播等信息传播途径,新媒体指的是信息技术背景下依托互联网的各种媒体即信息的载体。在新媒体出现以前,传统媒体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大大小小的报刊亭、家家户户的电视机、收音机与电话等等都是传统媒体的主要形式与运用载体。如今,随着移动端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普及,互联网覆盖面的扩大以及信号技术的日臻完善,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广泛的传播平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依托大数据技术的进步,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梳理分类,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让信息得以被高效化处理,继而对用户精准推送。因此,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有以下几大突出特点:

(一)打破空间局限

传统媒体的电视、收音机等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播的空间阻碍,足不出户也能尽知天下事,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以家庭常见的电视机为例,电视机的体积决定了它无法便携,位置也常年固定不变,其信息传播被限定在了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而新媒体的接收终端基本以手机为主体,便于携带,其传播辐射范围与个人的活动范围能做到完全的重合覆盖。

(二)信息承载方式多样化

传统纸媒的信息形式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要载体,长时间的阅读难免产生疲劳,而在当前不断提速的生活节奏下,相对静态的文字容易让人感觉枯燥。新媒体的传播同时涵盖了图片、文字、GIF动图、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并可以同时作用于受众。这使新媒体的传播完全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单一感官,能有效地提升受众的感官体验,一定程度上保持信息的趣味性。

(三)受众自主选择权利变强

传统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受众对于信息只能是被动接受的一方,报刊每期的内容,电视播放的节目,收音机播放的内容,都不会即时随着个体意志或者喜好的改变而改变。而新媒体除了依据大数据计算结果的精准推送之外,受众个体还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览,主动对信息进行接收。

二、融媒体视阈下信息传播的变革

从受众角度来看,对于传统媒体,他们是被动的信息接收方,信息更多的被发布者把控和调配。而对于新媒体,受众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参与感,是信息的主动接收方。二种方式都是顺应时代趋势而产生,各有优劣。因此,融媒体已经成为宣传及传播手段的大趋势。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多元化态势呈现明显,各种信息平台也百花齐放。微博、微信、各类APP等提高了信息的更新速率,手机终端的便携促进了信息的二次传播和解读,手中可浏览的信息选择变多,但同时信息也变得鱼龙混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影响了文化的传播[2]。而传统媒体在速率和选择性上不如新媒体,但对传播内容的核心把握和信息的精准把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也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浪潮下能够存续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是兼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点的融媒体。以人民日报为例,当下除了纸质的报纸,网上的人民日报——人民网的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人民网在继承了人民日报一贯严谨、求实的前提下,吸收了新媒体的快捷、便利的优势,为读者特别是年轻人开辟了新的窗口和接受信息的渠道。

传统媒体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且专业方向相对固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文字写作和图文编辑能力,这种特定的要求,体现在报纸、电视等载体上传播的信息都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从业者的门槛相对较低,在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握有麦克风的时代,对于其从业者没有明确的规范管理限定,这直接导致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新媒体扩张下的信息真实度、文字规范性等等,都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信息技术提升的大背景下,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路,成为这个时代不二的选择。

三、红色文化在融媒体视阈下的传播

(一)扩展途径,增强竞争

之前,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是各种党报、党刊和广播、电视等。在融媒体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必然多样化、多元化。丰富的传播渠道给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捷[3]。如何在保持传统媒体阵地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强化红色文化传播,做到线上线下两手抓,打造受众欢迎的红色融媒体传播平台,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不断努力的目标。

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内容为王,即便在互联网快餐时代,大部分原创性的文章首发还是以报刊、电视为主,网络是二次传播的主阵地。红色文化的传播,从权威性和认可度来说,也是如此,优选传统媒体,然后再借力新媒体传播效率,实现红色文化传播广覆盖效果,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在受众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面向青年,形成潮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诞生时间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受众区别。现如今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在年轻受众群体中已经鲜见,收音机更是成为老年人娱乐的标志或者部分汽车司机的专属,覆盖面显然有限,然而在年轻群体中,手机等新媒体终端才是最受他们青睐的。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群经历了新媒体的洗礼,智能化对于年龄稍长的人群而言也不是什么新事物了,文化传播依赖于新媒体、新手段亦是大势所趋。

红色文化想要在融媒体传播背景下,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在年轻群体,甚至包括中老年群体的影响力,就必须认清新媒体传播的趋势,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优化红色文化表达手法。以讲红色故事为例,可以通过拍一些老百姓通俗易懂的短视频,让红色故事不知不觉走入千家万户;或让受众运用VR技术,在展厅中、客户端上方便地浏览,身临其境地体验革命先烈所历经的不平凡岁月。用活用足新媒体,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在所有的受众群体中形成潮流和趋势。

(三)碎片融合,促进传播

当前生活的节奏处于不断加快的态势之中,信息碎片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将红色文化细分化、碎片化,有利于发掘红色文化本身更深层次的内涵。信息吸收过程中,将碎片化信息进行分割,可以满足各式各样的时间要求,让受众群体轻松找到与自身空余时间相适配的切入点。

同一个文化内容的表达,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的表达会有所不同。加强二者的融合,以为大众所接受的宣传形式,可以带动书籍报刊的阅读量,扩大传统媒体的受众面。可以预想,融合新老媒体,也可以让红色文化焕发生机。文化融合的另一种形式:一是将老旧文献数字化,这有利于信息的长久保存保护,同时依托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资源共享库,方便工作者查询、求证,从而实现对其更好的利用。二是将文化信息碎片化,这有助于促进文化融合,降低文化交流和思维碰撞的门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红色文化建设中来。

(四)搭建平台,提升效率

传统媒体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制、录制、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才能到达受众,且难以保证时间上的同步。依托互联网这一途径的新媒体无论在传播速度还是信息同步性上都远远高于传统媒体。报刊亭可以关门,但网站服务器却几乎不会停止运行,更重要的是新媒体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信息传播,而传统媒体显然无法与之比肩。

融媒体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基于当前融媒体大趋势下对红色文化传播的一个较好的方向,能大大提升文化传播的效率[4]。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红色文化可以以多样化的、新颖的、充满乐趣的形式,依托各式各样的工具得到宣传推广。让受众主动去接受红色文化,必须发挥融媒体的优势与特点,形成红色文化的二次、甚至多次传播,有效提升受众的用户体验,让红色文化融入生活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给人以正面影响。

四、结语与展望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新媒体的出现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从红色文化理念到红色文化传播,要发挥其主旋律作用,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针对不同的群体类型,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红色文化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现实来看,融媒体是传播手段进化的结果,也是受众选择的结果。将融媒体有效有序地应用于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有利于继续发扬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掌好“文化”这艘大船的舵,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调整红色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实现红色文化的历久弥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向阳. 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学习论坛,2021,(05):110-114.

[2] 孫千惠. 新媒体时代强化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0):233-235.

[3] 曾晶芳,赵梁玉,冯德岭. 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 传媒论坛,2021,4(20):114-115.

[4] 秦娜. “经济内循环为主”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路径探析[J]. 质量与市场,2022,(02):157-159.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红色文化融媒体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