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科教学中学科融合之阶次
2022-05-30罗金丽
罗金丽
全科教学强调打破学科界限,融合课程知识,实现学科融合。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模式包含了学科融合的内容、学科融合的方式、学科融合的评价三个方面。
然而,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学科融合的视角更多是传统的学科划分,或是说横向划分,如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从而导致学科融合停留在“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聚集在一起”的初级阶段。学科融合强调打破学科边界,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与贯通,这就要求对学科进行重新划分。为此,可从过程、信息、方法、精神四方面,对学科进行纵向划分,通过提炼、体会各学科的基本精神,实现全科教学学科融合。
过程融合
过程融合(或称形式融合)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学科融合思想,以分解学科知识结构,寻得学科知识共性,实现跨学科知识联结的教学方法。过程融合是落实全科教学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分解、关联,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打破分科学习的困境,让学生真正懂得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贯通,同时学会将学科知识迁移至社会实际问题,提升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整合的性质是形式的融合,是学科融合的基础,也是最初级形式。
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或称知识融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一个事物展开多维度分析,帮助学生实現横向思维拓宽,纵向思维深化的知识融合。同一事物身上包含各种维度的信息,可以从多个学科进行观察,因此,可通过将各类不同信息融合在同一事物上,以引导学生打破学科界限与思维定式,培养综合观察事物的能力。
较之第一阶次的过程融合,信息融合(知识融合)阶次超越了简单的形式的融合,深入到学科融合的本质过程中,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具有宽广的视野、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联想能力等。但这一阶次尚需要向上发展,因为信息是零散的,是有待整合的,因此,须进至第三阶次——方法融合。
方法融合
方法融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思维方法,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种思维方法,综合研究的融合过程。实际上,第二阶次已经涉及方法之间的融合,但在方法融合阶次,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提出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探讨事物、了解事物,让学生对“方法”产生自觉的意识,让学生知道运用不同方法可以获得不同信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更全面更丰富地认识事物。
这一阶次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充分的信息,而且需要对获得各种信息的方法有所了解,比如观察法、演绎法、归纳法、主观体会、艺术想象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方法的融合是在把握不同方法区别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方法的综合探究。
精神融合
精神融合(或称文化融合)是指教师在学科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善自己,提升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格追求,这既是学科融合的最高阶次,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最高标准。循序经历前三个阶次,进至最高阶次的融合,即精神的融合。这一阶次将不再停留在过程、信息、方法等外在方面,而是进入最内在最本质的阶段。获得信息、掌握方法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完善自己、提升个人精神境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全科教学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更全面地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更完整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全科教学的学科融合,必然进至精神整合。
注: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2020年度规划课题“小学全科教学中学科融合之阶次研究”(课题批准号:ybzz2009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