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5-30张瑞达
摘 要:为促进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实现老有所养、维护其自身养老权益。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差值法与实证调查法掌握广西灵活就业人员有关数量与参加养老保险情况,并绘制相应统计图表对相关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广西现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欠佳、参保率低、缴费负担较重等问题,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学历、户籍、就业类型、月收入、对政策了解情况对其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建议相关部门依托全民参保登记、改善现行政策规定、完善相关法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来保障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权益。
关键词: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4;F8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10 — 0080 — 06
引言
2015年,国家为了缓解新经济形势下,社会发展衔接期出现的就业难问题,鼓励人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得到了鼓励性发展。近年来产生了许多与时代接轨的新兴行业,灵活就业也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种就业方式,《201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涉及到2亿多人。随着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增多,这类群体能否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养老保障问题。
一、相关理论与方法
(一)概念界定
1.灵活就业人员
我国2011年颁布的《社會保险法》对灵活就业人员做出释义。灵活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时间、劳动地点、收入报酬、福利保障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与现代化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形式的各种就业形态人群的总称[2]。主要表现为: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中被迫下岗后重新就业的人员;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小时工等非正规单位就业的劳动者。
2.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指法律规定企业职工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它情况导致职工丧失劳动能力从而退出劳动领域之后,能够从国家以及社会中获得一定经济补偿、物质资源帮助和生活服务的社会养老保险[3]。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办法: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缴费,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二)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与数据源自2016-2020年《广西统计年鉴》,2016-2020年度《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16-2020年广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与税务局出台的有关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文件。并对广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及人社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业务的灵活就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获得。
2.数据说明
差值法是估算区域内灵活就业人员数量较为的常用方法,另因广西自治区级层面对全区农民工群体有专门的统计口径与基数,本文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中不包含农民工人员,即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正规单位就业人员(正规单位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4]);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执行企业制度参保人数。受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影响,问卷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数量29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
3.统计方法
本文运用Excel 2020、EpiData 3.1和SPSS Statistics 25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相应统计图表对相关数据情况进行分析。
二、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现状
(一)广西灵活就业人员规模
2015-2019年,广西常住人口从4796万人增加到4960万人,增长了3.42%;城镇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从2257万人增加到2534万人,增长了12.27%;城镇从业人员也随之增多,从1198万人增至1314.8万人,增长了9.75%;灵活就业人员总体在不断增加,2015年数量最多,为630.12万人,占同年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52.6%,2016年减少到592.17万人,之后2016至2019年逐年增多,每年增加约10万人左右。截至2019年末,广西灵活就业人员有623.81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47.45%。见表1。
(二)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情况
2015-2019年,广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76.63万人增加到869.52万人,增长了3.42%,年平均增长率为11.33%。灵活就业人员参保2015年人数最多,为199.82万人,占同年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31.71%,占同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34.65%。2016年,伴随广西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骤降,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人数也大幅度下降,为152.59万人,占同年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25.77%,占同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20.29%,此后,2016至2019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又逐年增多,年平均增长率为5.07%。截至2019年末,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6.92万人,占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28.36%,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20.35%。见图1。
(三)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基数情况
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基数是根据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依据;2017年以前,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100%作为当年缴费区间,可供申报选择的有5个档次;2018年开始,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作为当年缴费区间,可供申报选择的有8个档次;但历年最低档次均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即最低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每年需拿出可支配收入1/4以上的资金用于养老参保缴费。此外,2015-2019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416元/年增长到34745元/年,年均增长速度为7.09%;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年最低缴费基数从5622元上涨到8031元,年均增长速度为9.40%,缴费基数的上涨速度高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见表2。
三、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的实证调查,对回收的294份有效问卷整理发现,仅有85名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占比28.91%。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P=0.994,大于P值0.05,说明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性别对养老保险参保无统计差异性,性别对是否参保无实质影响。学历、户籍、就业类型、月收入、对政策了解情况等5方面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具有统计差异性。学历的高低、农业与非农业户籍、就业类型、月收入水平、对政策了解情况等5方面对广西灵活就业人员是否选择参加养老保险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见表3。
四、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制度公平性欠佳
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企业职工参保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个人承担的费用比例为8%且记入职工个人账户;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0%,且全部由灵活就业人员本人承担,但只有缴费比例的8%记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同时,如果灵活就业人员累计缴费不满15年,将养老保险关系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只能转入个人账户8%的部分,其余缴纳的12%的部分相当于“充公”,与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的原则不相符。
(二)广西靈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且不稳定
随着网络与信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西现行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变得更加方便、灵活,从户籍地参保逐步放宽到居住地参保,缴费方式从线下服务厅缴费延伸到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缴费相结合。但是,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并没有因缴费方式更加便捷而提高参保积极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占灵活就业人员比例依旧保持在27%左右,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占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比例在21%上下浮动。同时。在被调查的294名广西灵活就业人员中,也仅有28.91%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且不稳定,还有70%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老有所养问题得不到保障。
(三)现行缴费标准加重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负担
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历年来实行按年缴费,只可以选择在一年中任意时间一次缴满一年费用,不能按照季度或者月份来选择缴费。对于工作方式灵活、收入不稳定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一次性拿出1/4年收入用于养老参保支出,缴费压力比较大。同时,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缴费基数年均上涨速度为9.40%,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09%,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缴费负担在不断加重。
(四)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受政策环境与自身特征影响显著
2015年受国家“双创政策”的鼓励,广西灵活就业人员数量迅速壮大,达到最高值630.1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2.6%。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兴起,灵活就业方式也更加多样,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规模日益壮大,主要保持在城镇从业人员的48%左右。同时,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学历高低、户籍类型、就业类型、月收入水平以及对政策了解情况等自身特征对其是否参保又具有显著的影响,大多数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学历、月收入水平均比较低,对广西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情况比较少。
五、完善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一)抓住全民参保登记契机,掌握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
灵活就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多,从业方式灵活、流动频繁,统计难度较大,目前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认知情况基本都是经过大致测算得到的,而只有掌握灵活就业人员的详细情况,才能了解这类人员的养老需求,才能针对需求调整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2017年,国家人社部下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通知》[5],要求各省区全面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单独搜集灵活就业人员的信息难度比较大,可以依托全区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推进的契机,掌握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以熟悉灵活就业群体在养老方面的需求与现实困境。
(二)改善现行政策规定,促进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制度公平
在现有政策规定下,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在个人缴费比例和账户分配上差距较大,需充分考虑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方式与收人不稳定的特性,进而有针对性的改善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强养老保险多缴多得的激励性。可以借此国家主张推进养老保险扩面与降低费率的时机,适当下调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同时合理调整其缴费在个人账户的分配比例,缩小与企业职工的差距,提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群体间的公平性。此外,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不同时段参加职保和城乡居保,简化职保和城乡居保转移接续手续[6],切实维护广西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权益,进而吸引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参保能力
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并没有因缴费方式与渠道更加灵活便捷而提高其养老参保积极性,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的根本原因是其收入水平偏低,调查发现有46.93%的广西灵活就业人员月收入在2001-3500元,加之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劳动合同保护,收入不稳定且得不到有效保障。需要政府完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灵活就业与正规单位就业人员的同等地位[7],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收入等各项权益,对部分企业的故意“漏保、降费”行为加强监管,对不遵守规定的企业进行相应处罚[8]。同时,在《社会保险法》修订时,在养老保险部分考虑专章专制设定周全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制度,依法维护该群体养老权益。人社部门也应当定期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或者创业培训,引导并规范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其经济收入,进而提高其养老参保能力。
(四)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减轻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缴费负担
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职工相比,没有单位层面的缴费支持,若想减轻该群体的养老缴费压力,一方面需调整其缴费基数与档次,现行的60%最低缴费基数比例约占灵活就业人员年收入的1/4,支出占比較大,建议将60%最低缴费基数下调至40%或50%[9],将现行缴费可选的8档延伸到10档左右,充分考虑灵活就业群体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现状,减轻其养老参保压力。另一方面要制定贴合该群体特征的补贴激励机制。当前灵活就业群体中,中青年年龄段人员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建议在现行的“4050补贴”政策基础上进行延伸,为中青年灵活就业人员也提供一定的缴费补贴,整体减轻广西灵活就业群体的缴费负担。
(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政策认知程度
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对养老保险政策接触较少,一些灵活就业人员不了解养老保险政策[10]。基于此,应在全区加大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采用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介拓宽制度宣传渠道与方式,让灵活就业人员有更多机会了解养老保险政策,进而增进全区灵活就业人员对其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优势,在社区采用定期宣讲的方式,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对其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认知水平,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有意愿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切实促进与保障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得的权益。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EB/OL].(2020-06-08).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202006/t202006
08_375774.html.
[2]曾煜.对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01):50-54.
[3]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版,2008.12:150-154.
[4]王瑞瑜,王森.乡村振兴背景下劳动力流动与回流机制研究[J].兰州学刊,2020(04):160-17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通知》[EB/OL].(2017-03-20).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shehuibao
zhang/zcwj/201703/t20170328_268661.html.
[6]薛惠元,仙蜜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基于职保与城乡居保制度比较的视角[J].保险研究,2015(02):94-104.
[7]陈珏.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1(01):35-36.
[8]王楠.泰安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调整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8.
[9]庞亚聪.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之“困”[J].生产力研究,2021(08):128-131.
[10]张瑞达,王前强,黄明燕,等.广西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13):164-166.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