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题画诗的艺术性研究
2022-05-30范梦玮
范梦玮
关键词:当代视角 题画诗研究 元好问
题画诗是中国独特的诗歌藝术表现形式,能够达到“写画外意,书画中情”的效果。人们在鉴赏画作时,也可以将诗歌作品与画作内容相结合,实现“诗画互补”,进一步感受诗画作品中所蕴含的深远意境。题画诗最早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题画诗大多为四言诗句。随着人们对书画品评的逐渐推崇以及咏物诗的不断发展,题画诗中出现了许多五言诗作。狭义层面的题画诗特指画家在完成绘画创作时,为了进一步抒发画中意境,在画幅空白处所进行的诗歌创作,其中蕴含作者对书法、绘画、诗歌等多门艺术的推崇。而广义层面的题画诗不仅包含画作上的题诗,也包括脱离绘画而存在的论画诗和咏画诗,通常用于诗人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或借助画中题材抒发家国之思,表现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使意境更加深远。
一、古代题画诗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唐代题画诗——以真写画
文人士大夫自古以来都极为推崇绘画、赏画等艺术活动,同时提出“诗画同源”理论,将“诗”看作无形的“画”,将“画”看作“诗”的具象化呈现。唐代是诗画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该时期的题画诗大多为古体诗和律诗,到了唐朝中晚期,更多文人士大夫开始推崇题画绝句。唐代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繁荣,古典诗歌于该时期达到发展高峰,绘画艺术也进一步突破了宗教、神话题材的束缚,呈现出世俗化的发展倾向,为以描写自然意象为主,包含花鸟鱼虫、山川景物等诸多元素的题画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画家不再满足于对外界物象的简单呈现,而是希望进行更加主观化的表达;诗人也对人物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以真写画”是当时题画诗的主要特点,诗人在欣赏人物画作的同时,提高了自身使用诗歌语言的能力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水平。
(二)宋代题画诗——山水画题诗
宋金时期,题画诗逐渐成为社会风尚,并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彼时绘画艺术日益繁荣,题画诗的内涵和作用也得到进一步拓展。苏轼、黄庭坚各自提出“以画论诗,以诗论画”的理念,该时期的题画绝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在数量上超过了古体诗和格律诗。当时的文人继承了唐代自然意象的题画风格,同时对题材进行创新和拓展,凭借自身深厚的文化修养将目光聚焦在人文题材上,加之朝代更迭、社会动荡,许多题画诗还蕴含文人阶层的爱国、怀乡之情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北宋时期,山水画发展得更加成熟,许多文人与山水画家交往密切,通过白描与比兴手法的熟练应用,进一步丰富了画作的听觉、触觉、味觉等知觉感受。元好问是金元时期题画诗创作的典型代表,自幼学习绘画、书法、金石,在创作题画诗方面见解独特,其题画诗作品题材丰富,既有山水景物,也有花鸟、动物、人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三)元代题画诗——画家诗心
元代是传统题画诗发展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题画诗无论是形式还是数量都远超前朝。许多脱离画作之外的咏画诗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标志着题画诗这一艺术题材的全面成熟与繁盛。元代题画诗的繁荣主要源于当时画家对于情感抒发的独特需要,他们希望借助诗歌艺术这一媒介,更好地抒发自身情感,进一步提升画作的艺术境界。可以说“画家诗心”是促使元代题画诗走向繁荣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画的众多题材中,山、水、花、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能够表现出画家对自然的亲切之感,传达出当时文人对于现实社会的逃匿心理。元代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高峰,因此元代文人希望借助诗画一体的形式进一步表现自身对自然的强大亲和力。尽管元朝极力推行汉文化,但许多宋、金文人丧失了在社会上的基本尊严和地位,进而产生隐逸的想法,使得画作中的花鸟野趣、自然山水成为众多文人所向往的理想圣地,他们在鉴赏和评论画作的过程中,抒发着自身的离世情怀。
二、传统题画诗的艺术性特征——以元好问题画诗为例
(一)画面拓展与画意呈现相结合
元好问的七绝题画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在对画家绘画技艺进行品评的基础上,借题发挥传达出许多“画外之意”,从而实现绘画与诗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元好问具有非常深厚的艺术修养与体察入微的艺术鉴赏力,能够深入挖掘出画面中所蕴含的深意,实现诗画艺术交相辉映的呈现效果,使人们掌握绘画之外的意蕴,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例如,《风雨停舟图》实现了绘画美与诗意美的完美融合。作品以绘画的主要元素为意象,重现狂风、老树、青山、孤舟、大雨的风雨飘摇景象。元好问借景抒情,抒发主人公在孤舟上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苦闷心情,同时描绘了狂风怒吼、惊涛骇浪等画面之外的景象,拓展了原画的艺术境界。《惠崇獐猿图》中再现了猿猴翻腾、跳跃的情景以及在丛林中玩耍嬉戏的生动景象,传达出元好问对于远离世俗红尘以及自在生活的向往。
(二)画作品评与画家品评相结合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的文坛大家,其在绘画创作与诗词创作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题画诗创作要求诗人不仅要具备诗词创作的艺术修养,还要对画家的绘画技艺以及画家本身具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而元好问具有深厚的艺术积累,对当代和前代的众多画家都非常熟悉。因此在题画诗创作过程中,往往能够充分结合画作品评以及画家的人品风貌,融入自身对于高尚人格精神以及远大抱负的推崇和赞赏,表现自身对于高洁人格的不懈追求。例如,《庞都运山水》中元好问同时歌颂了绘画作品的意境以及画家庞都运的诗文风流,表面上看似在歌颂山水景物,实质上是称赞了画家所具有的独特才情。《巢云曙雪图》中元好问歌颂金朝名士,创作出“画手休轻武元直,胸中谁比玉峥嵘”,以称赞画家武元直的广阔胸襟和峥嵘气概。
(三)画艺品评的独特见解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极负盛名的艺术鉴赏家,凭借自身极高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艺术理念能够深入感知画家画作中所蕴含的品味风格并进行准确表达。因此,其题画诗既能够展现出对众多画者的艺术匠心,还能够与画家感同身受,实现题画鉴赏层面的“诗画同质”。例如《郭熙溪山秋浣二首》中元好问称赞画家郭熙的山水画富于变化,得画作之天机,挥毫泼墨,潇洒自如,尽管画作题材充满游戏和闲适,但却能从中感受到其沉稳老练的笔触。《赵大年秋溪戏鸭二首》中元好问高度赞赏画家所使用的“淡墨”手法。尽管没有纷繁装饰,却能够感受到其中深邃的意蕴。《李仲华湍流高树图》中元好问借用“细密功夫足自神”的语句称赞画家工笔画的细密技法。元好问画艺品评的独特性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以及对民生疾苦、国破家亡的深入思考,其题画绝句具有强烈的主题精神,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四)题画诗中“情”的抒发
“情”永远是诗人进行诗词创作时内心感受的外在体现,元好问的题画诗不仅论述了诗画之艺,而且抒发了自身对人生的感悟、思考和追求。一方面,元好问在诗作中表现出隐逸之思,受当时特殊历史发展阶段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其在为官前后始终保持着归隐的念头,并且经过更多人生历练后,其隐逸之思变得更加深沉、迫切,表现出当时文人对稳定生活的愿景以及对山水美景的追求。例如,《子和麋鹿图》中元好问借用“尘埃无处避西风”的语句,表现出自己对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俗世纷扰的厌烦。另一方面,元好问在其题画诗中表现出浓厚的爱国之情,他怀念过去的太平盛世,感怀如今的家国萧条。例如,《杨秘监马图》中元好问借用“天闲谁省识真龙”的语句,用两马的遭遇指代对金朝国力衰退的失望,表达对盛世的怀念。
三、元好问题画诗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启示
(一)對绘画艺术创作、鉴赏的价值
诗人的思想往往是敏锐而深邃的,能够从眼前的事物联想到更具艺术性以及深邃意蕴的事物,希望能够借助对事物表面的认识而获得自然界最本真的哲理。同时诗人的情感也是深沉且丰富的,其往往抒发着对家国天下的责任和担当,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寻。元好问的题画诗蕴含着他多年以来对绘画技艺的深入思考,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画作欣赏经验。因此,元好问在进行画作品评时,能够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巧妙构思,其理论对当时绘画艺术以及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例如,《题张左丞家范宽秋山横幅》中元好问使用“嵩丘动归兴,突兀青在眼”表达对画家范宽高超画技的称赞。范宽是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在实践中形成“书法自然”的绘画理念,其题材多为奇盛景观,画作境界宏大,笔法老道有力。元好问从画面构图以及山峰轮廓勾勒等技法运用层面称赞了其高超的技法以及气势壮阔、意境深远的境界。
(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与启发
元好问的题画诗经常结合对特定人物以及历史典故的品评,表达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存法则的反思。例如,《黄筌龟藏六图为张左丞赋》中元好问借助庄子“神龟六”的典故,讲述张行信因上书弹劾当时的权要人物而遭贬黜的事件,高度赞扬了张行信不避权贵、正义直言的可贵精神。《摘瓜图二首,樗轩家物》中元好问感慨了密国公完颜璹的悲惨遭遇,他虽然贵为王族却过着封闭性的生活,只能通过读书作画排遣愤懑。作者既同情其遭遇,也劝告他要放宽心,尽量避免卷入政治风波。《吴子英家灵照图二首》中元好问借题画诗表达对长女远嫁以及其孤身一人的感慨和思念,传达出他希望子女能够常在身边,共享天伦的美好心愿。
(三)对美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的文学大家,其题画诗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要素,从中既可以看出其对前人创作理念的继承,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其受到地域文化以及特殊时代因素的影响,其美学观念和审美理念对当代审美艺术研究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其一,元好问题画诗展现出当时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推崇。从先秦时期开始,古人就将自身与自然万物相联系。自然也被赋予许多新的美学内涵,成为众多文人创作追求的理想化境界,也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例如,老子曾提出“道法自然”的概念,庄子也将自然作为至高境界,将其看作万事万物运行的基本准则。对于元好问来说,他是历史上少有提出诗学观念的文人,并在自身诗歌创作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从元好问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其对于天然、清新、真淳等自然之美的推崇。他在诗歌创作中强调情感要真实无伪,语言要减少修饰,情感表达应平和、自然。
其二,元好问题画诗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对意境美的追求上。从当代美学研究理论来说,意境美是中国古典美学区别于其他美学的重要特征。古代文人的诗歌创作强调将音律之美融入意境之美中,元好问也在题画诗的创作过程中,通过融合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审美意境,并得到许多诗评家的推崇。例如,《少室南原》中元好问运用动静衬托、远近交换的技法,将自然界中的溪水、绿树、红花等声、光、色完美融合在一起,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仙境。
其三,元好问题画诗美学还体现在对崇高美的追求上。“崇高”是西方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将主观感受与客观刺激相结合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崇敬之感,能够表现出审美主体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元好问处在朝代交替的特殊时期,因此其题画诗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宏大的意向表现。例如,元好问以李白的诗歌创作为例,进行美学理论与美学观点的论述,“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的诗句体现出元好问对这一气势磅礴、惊世骇俗的崇高之美的追求。
四、结语
不同时期的题画诗都能够在继承前朝诗画创作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并且题画诗的题材内容与意向表现也逐渐丰富和成熟。金元时期的元好问是题画诗创作的集大成者,他既经历了为官和归隐,同时也经历了朝代更迭、颠沛流离等生活境遇,这对其诗词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元好问在题画诗创作中往往融入亡国之痛、思乡之情以及对故国的缅怀之情等诸多深切情感,同时表现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从当代艺术视角出发,既能看出元好问在艺术鉴赏方面的极高修养,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题画诗对于自然美、意境美、崇高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