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与《局外人》的存在主义比较
2022-05-30庞召恒
庞召恒
内容摘要:存在主义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自身的写作特征,作品中对“人的生存”问题的探究与关怀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其中刘震云《一地鸡毛》和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的小说主题都对存在主义这一哲学论题有所阐释。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两部小说所体现的存在主义论题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其自由的选择及其选择后果上,自主选择作为存在主义的核心伦理议题在存在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反映出个体价值的取舍对社会的意义;两部小说中存在主义论题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与竞争以及个体与社会的生存荒诞,从这个方面我们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生存困境的焦虑以及人道主义的呼吁和关怀。
关键词:《一地鸡毛》 《局外人》 存在主义 比较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想的基底理论概念。存在主义的理论依据,初现于法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的理论中,继而,存在主义的哲学内核又在索伦·克尔凯郭尔的密契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胡塞尔的存在论现象学等哲学思想的充实下逐渐丰富起来。第一次由德国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正式提出“存在主义”这一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哲学家萨特将其阐扬广大,并在20世纪50年代迎来存在主义的鼎盛发展阶段。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存在主义学者认为荒诞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自由的选择决定自己的本质,在行为实践中获得存在的意义。
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广泛,在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文坛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守旧的陈腐势力之间矛盾不断激化,许多青年开始感到不安与迷茫;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文学”兴起,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在文学界相对疲软的转型期,新写实小说应运而生。
一.《一地鸡毛》和《局外人》内含存在主义论题的异质性
存在主义认为,个体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地领会取舍的重要性,同时在行为取舍中承当自为的职责所处,自为的存在意义深远。这两部作品中对于存在主义论题差异性写作主要在于主体的自由选择以及由自由选择所造成的命运结果。
(一)意志存在和精神虚无——自由的选择
“上帝已死”的口号是哲学家尼采的经典语录,他着重于意志论的研究。这句话说明人是自己行为的负责者,必须担负起生存和历史的责任,即人是生存的唯一承担者。在作品《局外人》中,男主角主默尔索在前半部分被塑造成为了一个疏远、漠视的形象,“对我都一样”[1]“怎么样都行”[2]是他惯用的口头禅。直到文章的后半段,读者们才明白,这种孤寂沉默并非是对腐化社会的沦落和耽溺,而是默尔索自我对抗阴郁、荒谬社会的独特方式,是主体生存状态的具象化表达,体现出存在主义的伦理核心,更具有“生存”意义。
与此相反的是《一地鸡毛》中的小林侧面画像。在小说中,面对荒诞的现实生活,小林初心不再,困顿于生存窘境的他并没有选择奋起反抗,而是选择走向荒诞,甘愿沦为同质化的粒子,并终而被社会同化为其中的量化单位,失去了本我和赋性。放弃对存在意义的持续探究,实则是对物欲横流现实的投诚。他将生存的内驱动力看作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无视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场域下的信念堡垒终于垮塌,其信仰和自为探索也在这种选择之下变成了虚无。[3]
(二)超脱自我与人物“符号化”——命运悲剧论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生存意义在于确定自己的本质,并通过自我成就、价值实现中拥有意义。在《局外人》中,默尔索一直以孤立个体的存在生活着,不管是面对母亲离世、女朋友求婚、职位升迁、生活秩序以及被判死刑,这些事情似乎都无法引起默尔索情绪的波动,显示出默尔索本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而在文章的最后,默尔索在牢狱里的思索、回忆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形象的超越意义,其实默尔索一直对待生活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坚信“我掌握了真理,正如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既往有理,此刻有理,未来永世有理”[4]。他认为母亲的死亡是一种解脱、自己对待生活的淡漠是不愿花费精力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默尔索这一形象的价值在于超越现世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本心”的追求中完成了存在意义的实现。默尔索虽然已死,但他的对信仰的自我追求也在荒诞的社会中有所反应。因为究其死亡原因是默尔索的主体意识引起了社会的恐慌。
而在《一地鸡毛》中小林们则体现为随波逐流、甘为生活所操纵,最终在社会的洪流中被符号化、物化。当他们刚刚踏入社会时,小林的老婆还是一个“文静的、眉目清秀的姑娘”[5],小林则酷爱诗文,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但在家庭和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打击之下,小林和妻子学会了“世故圆滑”:妻子不再因沾领导小姨子的光而坐班车倍感不满,认为“总比挤公交强”[6];小林家也不再执拗于自家儿子上好的幼儿园是给人当“伴读”,认为“在好的幼儿园当伴读,也比在差的幼儿园胡混强”[7],甚至到最后“深谙此道”,在楼下查水表的老头殷勤贿赂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点权力帮其办事。小林在对生活的踌躇满志到从俗浮沉甚至选择与世俗社会沆瀣一气中,一步一步地放弃了自己的信仰追求、顺应生存的“秩序”,最终被社会所“吞噬”,成为一个符号化的存在,而这也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也是悲剧结尾的固定形态。
二.《一地鸡毛》和《局外人》内存在主义论题的相似性
人同人、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存在主义者所共同关注的重中之重。无论对象是他人还是社会,都体现出来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关系。两部小说对于存在主义论题的同质性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与竞争以及人与社会的荒诞性关系。
(一)存在个体之间的异化与禁锢——他人即地狱
存在主义的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蓬勃发展起来的。前所未有的动荡,带来了人类物质和精神上的匮乏,浅薄、物欲、刺激的信息“无孔不入”,人们不禁对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建立的政治哲学失去信心,对沦为战争工具的科学技术产生怀疑,意志与物质上的匮乏,从而招致了人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他人即地狱”直白剖析出了个体的孑然孤立及长此以往而产生的人同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和无意义的内耗。例如小说《局外人》中对默尔索的案件审理时,法官一直都在詢问主人公在亲生母亲下葬期间的举动等与枪击案无关的事情上;媒体记者向默尔索道歉,因为记者们夸大了默尔索案件的具体情况只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就连最后默尔索被判死刑原因竟是他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在安排完母亲身后事的第二天不是忙着悲痛而是得欢当欢……在无厘头的断案闹剧、媒体的造势以及舆论审判下,人们并不关心默尔索是否有罪、案情轻重,而是关注是否迎合大众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对利益、猎奇、性爱、犯罪、冲突等本能兴趣的追求[8],超越了人的阶层、群体、职业、学历等社会属性,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精神上回到“原始”的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与竞争由此体现出来;在《一地鸡毛》中,小说开头是由“一斤馊了的豆腐”开始的,小林和妻子也因为“馊豆腐”而陷入无止境的争吵;小林夫妇和小保姆关系早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却一直苦于囊中羞涩无法开除她;小林夫妇不愿意听楼下查水表老头讲他年轻时给领导喂马的故事,却因为老头掌握着整幢楼的供水系统而不得不敷衍着;小林家不愿意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给邻居家的孩子当“伴读”,但却不得不屈从于现实;有恩于自己的老师病逝,小林仅有一丝难受之余,满脑子尽是自己家里的大白菜,因为逝者已逝,“活着的还是先考虑大白菜为好” [9]……严重的物质匮乏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而生活上的贫富差距则进一步激化了家庭的矛盾。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人们互为掣肘,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与竞争。
(三)存在个体的生存困境——偶然荒诞
存在主义学者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世界是怪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10],即“偶然荒诞”。也就是说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存在都是毫无规律和法则可言的。其实,对于存在主义而言,怪诞的生存状态包含三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物质社会的怪诞,二是人存在现状的怪诞,最后还有二者之间关系的荒诞。而我们最多强调的便是二者关系之间的怪诞。在两部作品中,我们通过对小林和默尔索的行为特征刻画,也能由此感受到人与世界的荒诞关系。比如,在《局外人》中,小说开头就写道“今天,妈妈死了”[11],默尔索的朋友们都为他感到难过,而主人公则表示“有点儿烦,因为我还要上艾玛埃尔家去借黑色领带与丧事臂章”[12]。在送葬的时候殡仪馆的人问默尔索他母亲的年龄,默尔索支吾地不知母亲的年岁,以及保留在他记忆中那天的几个印象“此外,还有教堂撒在妈妈棺材上的血红色的泥土与混杂在泥土中的白色树根……还有我想到即将上床睡十二个钟头时所感到的那种喜悦。”[13]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父母的离世,情绪的巨大波动是公共认可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本文的主人公的表现异乎常人冷静克制,加之,采用第一人称零度叙事的口吻,将主人公孤独、冷漠的心理体验展现出来,体现出了主人公与现实社会的割裂。[14]在小说《一地鸡毛》的中后部分,提到小林帮自己的大学同学卖鸭子的心路历程“他起初因为面子上过不去而感到害臊”[15]到“每天能捏两张人民币,眼睛、脸就敢抬了,碰到熟人也不怕了”[16],最后竟因为不能卖鸭子而感到可惜;在文章的结尾,小林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17]……小林面对荒谬的生活,丧失了生活的激情和斗志,他被社会所物化,追求物质生活,放弃精神领域的提升,甘愿附属于自然规律的人类之外的客观事物,无视自身作为“生存主体”的意义,反而选择被社会同化。
三.存在主义作品的启示
(一)强调重视人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
學者萨特曾在1946年发表过一篇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文章,这也是他在法国巴黎的演讲,一经发表于便受到广泛的追捧。在文章中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18],即人的本质是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这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恰恰相反,它强调“人的存在是最高的存在”。而无论是《一地鸡毛》中的小林还是《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他们都只是生活在荒谬世界中的一个个小人物,他们被不断被生活异化、边缘化,永远都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观念,做到“敬他人、明是非、有大爱”。敬他人,敬重他人的内在特质和特性,将价值规范和价值评判准则由“物”转移到“人”,关注现实人的命运和人生的价值取向。明是非,明确人作为自由选择的主体,能够在行为实践中达到“超我”的完成,从而实现本质的超越。有大爱,强调格局上的宏大,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减轻个人内心的孤独感,消融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不睦、对立状态。
(二)落实审慎思辨,避免被符号化
无论是阿贝尔·加缪的《局外人》还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其实都在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中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人们逐渐对传统价值观念产生怀疑,但又苦于对新信仰与寄托的无迹可寻,致使大众对未来生活产生迷惘和困顿,他们囿于世俗社会提供给个体的生存圈层,却也无法忽视涉世所带来精神上的“痛感”,亦只能在一次次的无力反抗中沉沦。
面对荒谬的生活,小人物真正所需要的不是“离经叛道”式的法则破除,或是对生活的无力呻吟,而是懂得在行为决策时做到“审慎思辨”,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思辨性思维、审慎行事,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保持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于自我塑造和成就自我的进行过程中,避免出现被符号化、趋同化的局面。需要和可以变更的永远不是存在的法则,而是掌握生存规则的思想;于入世中保持机警的思维是阻遏等质化现状的满足,在荒诞生活中创造顽强的新生命力。这不仅仅是文学延续的火种,也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
阿尔贝·加缪所作的《局外人》通过塑造默尔索这个言谈举止离经叛道、惊世骇人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性及人与社会的割裂。作为加缪小说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局外人”一度成为西方哲学中人物形象的典型和特殊的关键词之一。《一地鸡毛》是刘震云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诞生于后现代文学思想涌动的八九十年代,主要描写男主角小林在单位和家庭中的万般经历和迂回曲折的心路辗转,体现出在时代大势下的知识分子开始“个体探索”的思想转变。不再盲目崇拜过分趋同的“英雄人物”,也在追求“小人物”的生存态势。
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剖判,可以理解刘震云和阿尔贝·加缪对存在主义论题的架构理解和处理手法。通过二位作家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缺乏信仰的世界以关怀,通过对“凡人小事”的叙事写照,展现的不仅是对过去脸谱化“英雄式人物”的创作以划分界限,也是在西方存在主义理念的冲击下对“个人欲望”追求的觉醒——历史人物中不仅仅只有杰出者,平凡小事也有意义。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内核,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象。通过对文章的剖释,可以强化对认知自我、打破现状、创造新生生命力事物以支持。就如同本文最后提到,面对荒诞的世界,个体应该要懂得“思辨”[19],学会从自我反省和深思中保持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避免沦为等质化、符号化的人。
参考文献
[1][2][4][11][12][13]阿尔贝·加缪.局外人[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6.
[3]马小朝.《局外人》:存在主义哲学意蕴的诗性彰显[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5][6][7][9][15][16][17]刘震云.一地鸡毛[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4.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54.
[10]萨特.存在与虚无[M].上海:三联书店,2014,9.
[14]许彦政.《围城》和《局外人》存在主义之比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18]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王梦嘉.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刘震云小说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D],2014(02).
(作者单位:枣庄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