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感染性疾病,中医大有可为
2022-05-30陈阳
陈阳
近些年,随着中医治疗理论的不断完善,患者对中医治疗效果也有了新的认知。但在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上,大部分患者依然对中医抱有较强的消极态度。实际上,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理论和实践也发挥了较大作用。下面,笔者就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以期让各位了解并接受感染性疾病的中医预防策略。
在医学定义中,感染性疾病过去称为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可传播性疾病。微生物不同致病力也不同,通常将其分为致病性和条件致病性兩类。前者在人体防御机能正常时也有致病力,后者只在人体防御机能降低时才致病。人的一生中经常与各种微生物接触,但很少发生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有一套完整的防御和抵抗致病微生物入侵、致病的保护性系统。也就是说,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了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最后的结局。
中医认为这是一个邪正斗争的过程,与西医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殊途同归。中医认为,机体内有正气和外来的邪气,我们会不会生病,取决于正气和邪气的斗争结果。比如说,两个人同生活在一个房间里,对他们来说周围的邪气是一样的,但是走出房间后吹了一会儿风,一个人感冒了,另一个人却什么事也没有,这正是邪正斗争的结果。如果体内正气赢了,疾病就不会发生;如果邪气占了上风,那疾病就发生了。所以《内经》有一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邪气是外部条件,起决定作用的是正气,这种观点在中医学叫做“内虚发病”。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当邪气非常盛的时候,哪怕此时正气很强,但是疾病也会发生。
具体说来,中医思维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主要体现为——
及时行为干预
中医的辨证论治决定了其能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西医临床中,多应用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和抑制,但是在还未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多难以发挥作用。而中医根据症状或证候群即可求因处方,针对病因早期治疗,减弱病原体毒力及其对人体器官的损害、对免疫系统的破坏,能为争取治疗赢得时间。归纳起来就是“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这里所谓的发,就是机体的反应状态和它所表现的临床特点。比如,有的人感冒以后出现的症状是喉咙痛、发烧,由此推断他所感受的病邪是热邪;有的人怕冷,身上痛,由此推断他所感受的病邪是寒邪,如此辨证之后就可以针对性地处方。
多种形式给药
虽然中医药对病原体的直接对抗作用尚不理想,“强度”远不如抗生素,但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来发挥作用。比如在药剂选择上,片剂、丸剂、汤剂、颗粒剂都能够满足大多数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需求,即便是面对婴幼儿患者,医师也能够灵活调整给药剂量。再如,应用某些中药,如金银花、苍术、大黄等,可以有效降低西医治疗中所表现出的耐药性,这在长时间、大规模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方面更有应用价值。
重视后期调理
中医对感染性疾病的后期调理更具优势,可将外感病辨治与内伤辨治方法结合,对瘥后饮食起居进行调理,既能清除体内余邪,又能扶助正气。除此之外,部分中医院还设置有行为指导科,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合的辅助运动治疗方案,这对部分传染性疾病的恢复也有较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