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解新入园幼儿焦虑心理的策略探析

2022-05-30王万琴倪文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9期

王万琴 倪文娟

摘  要:新入园幼儿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是家庭因素和幼儿园因素导致的。为了有效缓解幼儿入园的焦虑心理,家长要先消除自身的焦虑心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消除入园的恐惧感。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不良情绪,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开展亲子活动,有效缓解焦虑心理,让幼儿尽快适应并融入幼儿园生活。

关键词:新入园幼儿;焦虑心理;缓解策略

幼儿时期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转折期,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对于其长久发展十分有利。幼儿年龄相对较小,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当他们离开亲近的家人和熟悉的环境,走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集体开始他的新生活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入园焦虑”。这是大多数幼儿进入幼儿园时都会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也是幼儿入园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哭闹、拒绝饮食、坐立不安或是呆坐无语等。产生这些焦虑的原因与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有关,缓解新入园幼儿的焦虑情绪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打消幼儿入园时的焦虑,让其能够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当前教师需要认真反思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当严肃对待“入园焦虑”这一问题,认真分析新入园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结合自身经验和幼儿心理相关知识,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使他们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

一、新入园幼儿产生焦虑心理的不良影响

1. 影响幼儿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入园焦虑的影响,幼儿的心情难以平稳,注意力很难集中,必然会影响学习质量。如果引导教育不及时、不到位,幼儿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 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萌芽时期,他们年龄小,心灵脆弱,缺乏自制力。如果入园焦虑持续时间过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在幼儿园期间,有的幼儿情绪不稳定,经常哭闹,这种入园焦虑如果不及时遏制,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的幼儿自我意识较强,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差,甚至会出现自闭现象。这些入园焦虑如果不及时解决,还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二、新入园幼儿焦虑心理原因分析

1. 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幼儿赖以生活的场所,也是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港湾。但是,受家长自身素养、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无形中会引发幼儿的焦虑心理。

首先,家长自身的焦虑心理。在幼儿刚入园时,很多家长总是不放心,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种种担心,担心孩子在园内无法自理,担心孩子无法与其他幼儿友好相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教师的细心照顾等。孩子回到家后,家长总是不断地询问孩子在园的情况,这种焦虑心理在无形中也会传递给孩子,使孩子无法正视幼儿园的生活,从而使入园焦虑在幼儿的心中不断扩散。其次,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入园前,幼儿生活上得到家人的悉心照料,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幼儿在家被过度保护和溺爱,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他们时时事事依赖家人,独立性较差。步入幼儿园后,生活方式变了,自然而然出现焦虑心理。最后,家长对幼儿入园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到一定年龄入园,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必要过分重视,他们没有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入园前教育的重要性。在作息时间、生活习惯等方面依旧不注重引导,致使幼儿入园后出现不适应现象,进而产生焦虑心理。

2. 幼儿园层面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如果教师缺乏亲和力,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园所的设施与幼儿亲近度不高,很难使幼儿较好地融入其中,会让幼儿陷入不安和焦虑的情绪中。

首先,教师缺乏亲和力。幼儿刚入园还没有适应陌生环境时,他们大多数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表现出一些不良情绪。部分教师面对幼儿的不良情绪不以为然,没有及时给予幼儿关心和疏导,常常采取冷淡态度处理,表现得严肃、刻板,缺乏耐心,容易与幼儿产生距离感,加剧幼儿的入园压力,出现焦虑心理。其次,环境变化的影响。新入园幼儿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面对新环境,由于没有家长的陪伴,环境的变化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现出现焦虑、紧张等不安情绪。最后,家园合作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新入园幼儿出现焦虑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家园缺乏沟通,家长对幼儿园办园宗旨不了解,對幼儿在园的一日常规活动不知晓,面对幼儿出现的焦虑心理无从下手,导致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三、缓解新入园幼儿焦虑的有效策略

1. 家庭层面

首先,家长要消除自身的焦虑心理。家长的情绪很重要,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家长要调整好心态,学会适当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另外,家长要与教师勤沟通、多交流,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教师做好疏导工作,稳定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遇到的困难,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孩子平稳渡过焦虑期,尽快融入幼儿园愉快的生活。其次,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衣服、整理物品、吃饭、喝水等,同时让孩子学会一些日常生活用语,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这样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有效降低幼儿的入园焦虑感,避免过度焦虑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最后,提前熟悉作息时间。家长要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作息,督促孩子按时睡眠、洗漱、进餐,逐步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另外,还要提前带领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认识新朋友,缓解焦虑情绪,降低对家人的依赖,激发他们对幼儿园的向往,为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奠定基础。

2. 幼儿园层面

首先,正确对待幼儿的不良情绪。新入园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情绪,如哭闹、拒绝吃饭和睡觉等。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处理这些事情,多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怀和包容,适当允许幼儿发泄自己的情绪,通过交谈或者温柔的肢体动作消除幼儿焦躁不安的心理。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暂时忘却不愉快的情绪,缓解焦虑情绪。游戏是消除幼儿陌生感、紧张感和焦虑感的有效途径,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会增加幼儿的愉快体验,使其获得心理满足感,使他们逐渐喜欢上幼儿园,实现入园的顺利过渡。其次,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针对新入园幼儿的焦虑心理,教师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以“欢迎回家”“快乐的幼儿园”为主题,营造温馨的环境氛围,使幼儿产生愉悦的心情,逐渐忘记对父母的依赖,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中,消除陌生感,缓解焦虑心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布置教室环境,活动场地要温馨、有趣,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最后,开展亲子活动。幼儿入园后,要及时召开新入园幼儿家长会,改变家长对幼儿园的片面看法,稳定家长情绪,消除负面心理,让家长放下心理负担,家园携手共同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焦虑期。同时,幼儿园要积极联系家长举办园区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增加他们有效沟通的时间,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尽快熟悉一日生活,适当降低幼儿的焦虑感,及早适应幼儿园生活。

总之,面对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策略,缓解幼儿的焦虑心理,使幼儿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融入幼儿园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娜. 幼儿焦虑心理的缓解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

[2]钟敬. 缓解新入园幼儿焦虑情绪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