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幼儿劳动的“沃土”

2022-05-30黄爱珍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沃土劳动教育

黄爱珍

摘  要:劳动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在体验生活活动之际,幼儿会形成劳动认知,掌握劳动方法,发展劳动能力,逐步提高劳动水平。基于此,教师可以以幼儿园生活活动为依托,应用多样化的策略融入劳动教育,促使幼儿获得应有的发展,提高幼儿劳动教育的效果。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劳动教育融入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活动;劳动教育;融入策略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明了劳动教育之于幼儿的重要性,要求教师以一日生活、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为依托,融入劳动教育,尤其为幼儿提供劳动机会,促使幼儿建构劳动认知,掌握劳动方法,发展劳动能力。与此同时,《指南》阐明了幼儿教育的生活性,指出生活是幼儿成长、发展的沃土。劳动教育是具有生活性的活动,存在于生活中。对此,在实施幼儿教育时,教师要以《指南》为指导,以幼儿园生活活动为依托,以教育环境、教育活动和教育评价为入手点,应用多样化策略融入劳动教育,使幼儿通过体验生活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为有效地参与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一、依托幼儿生活,营造劳动环境

劳动环境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劳动机会的实践表现。简单地说,良好的劳动环境能够在调动幼儿劳动积极性的同时,促使幼儿获得劳动机会,积极体验劳动。因此,教师可以依托生活活动,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顺其自然地融入劳动教育。

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基础设施良好,活动空间充足。笔者立足园区优势开辟种植区,依据每日教学任务安排种植时间,确保幼儿每天可以有1小时以上的时间在种植区进行劳动。广阔的种植区、充足的种植时间,为幼儿创建了良好的劳动环境。笔者根据规定的时间,将幼儿带进种植区,引导幼儿进行播种、养护。尤其在养护期间,笔者将全体幼儿分成不同小组,设定具体的养护任务,驱动幼儿合作养护植物。在进行植物养护时,幼儿会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也会依据具体情况,为植物浇水、除草,确保植物健康成长。在幼儿的参与下,植物茁壮成长,劳动环境也因此变得更好。如此做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劳动环境,还使幼儿获得了日常勞动的机会,便于幼儿积累丰富的种植、养护知识。另外,很多幼儿还因此感受到生命的奥秘,增强生命认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命意识。

二、依托幼儿生活,创设劳动活动

《指南》指明了活动是幼儿教育的“灵魂”,要求教师以一日生活、五大领域等为抓手,创设多样活动,引导幼儿体验,促使幼儿发展。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活动便于幼儿实现“做中学”,建构良好认知,发展相关能力。对此,笔者依托幼儿生活,创设多样的劳动活动,促使幼儿体验,助推幼儿发展。创设的具体劳动活动如下。

1. 创设值日活动

值日活动是幼儿进行劳动的载体。值日活动中的劳动内容多种多样,如晨间的养护,餐前、餐后的清洁,午休期间的穿脱衣服等。对此,教师应该把握时机,立足不同的劳动内容,创设相应的值日活动,促使幼儿体验劳动。

例如,立足餐前、餐后阶段,笔者设定值日生安排表,引导幼儿轮流参与值日活动。接着,笔者围绕收拾学具、清洁地面、擦拭桌子等劳动内容,设置值日生职责,具体如下:用餐前,请整理桌子上的学具,将其整齐地摆放于材料箱中,并认真擦拭桌面,整齐摆放桌椅板凳和餐具;用餐时,请监督、帮助其他幼儿进餐,保证桌面干净;用餐后,请擦拭桌椅板凳;等等。在如此职责的驱动下,幼儿自觉践行良好的值日行为。践行值日行为的过程,也是幼儿体验劳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笔者认真关注幼儿,及时且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帮助,助力幼儿掌握劳动方法,如整理学具的方法、擦拭桌椅板凳的方法等。实践证明,幼儿通过不断地体验值日活动,获取了多样的劳动方法。同时,一些幼儿也因此增强了责任意识,学会承担责任,践行责任,便于提高自我发展水平。

2. 创设游戏活动

《指南》倡导幼儿教育游戏化。游戏是幼儿的“生命”。通过体验游戏,幼儿不仅能够形成积极情感,还能够顺其自然地建构认知。由此,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为依托,关注幼儿,了解其劳动情况,并就此创设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通过日常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幼儿缺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如没有人主动擦桌子、午休时将鞋子杂乱地扔在地上等。基于此,笔者以“我能为他人做什么?”为主题,创设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笔者故意碰倒一杯水,使水洒在桌子上,但是并没有及时擦桌子,而是引导幼儿思考他们可以做什么。通过思考,很多幼儿说:帮助老师擦桌子。于是,笔者给这些幼儿提供机会,为他们发放抹布,鼓励他们帮助老师擦桌子。同时,笔者立足幼儿的良好表现,对其进行表扬,借此调动其劳动积极性。接着,笔者按照如此方式,继续制造其他“意外”,如将阅读区书架上的绘本弄得乱七八糟,将各种学具随意地扔到地面上等。幼儿面对这些“意外”,积极思考,探寻各种方法,并进行实践。在幼儿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一个个“意外”,同时幼儿也因此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笔者也趁机引导幼儿与小伙伴合作,探索“自己还能帮助谁?”“能怎样帮助他人?”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集思广益,总结出自己可以帮助的对象,以及不同情境下帮助他人的方法。笔者将此活动成果拓展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迁移活动认知,主动帮助他人。通过体验游戏和日常活动,幼儿增强了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顺其自然地锻炼了幼儿的劳动能力。

三、依托幼儿生活,实施劳动评价

《指南》指明了教育评价具有激励、促进作用,要求教师用好教育评价。劳动教育贯穿幼儿教育始终。幼儿在不断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受到劳动教育的滋养,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使幼儿了解自身劳动情况,自觉查漏补缺,由此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劳动教育价值,驱动幼儿有效发展。

例如,在晨检阶段,笔者创设养护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制订“小园丁”计划,为幼儿指明养护方向,同时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在记录表的支撑下,幼儿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切实体验劳动,同时锻炼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等。观察、记录的过程,也是幼儿进行自主反思的过程。通过自主反思,幼儿能够了解自身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在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时,笔者也建立了记录表,了解幼儿的劳动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评价。在进行教师评价时,笔者采用赏识法,重点赞赏每名幼儿的良好表现,肯定幼儿的劳动进步之处,借此使幼儿获得满足感,形成积极的劳动情感。同时,笔者还发现幼儿劳动中存在的不足,继续以日常生活为依托,对其进行指导,提高劳动水平。

四、结束语

在生活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可以使幼儿建构劳动认知,掌握劳动方法,发展劳动能力,实现以劳育人。鉴于此,在实施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以《指南》为指导,以幼儿园生活活动为依托,以环境、活动和评价为抓手,应用多样化策略融入劳动教育,助推幼儿发展,提高幼儿教育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治军. 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J]. 学周刊,2022(2).

[2]王立敏. 从“自发”到“自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J]. 智力,2021(24).

[3]王欢欢. 让劳动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阶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J]. 文理导航(下旬),2021(6).

[4]梁梦姣.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劳动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5]胡韶荣.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劳动教育开展研究[D]. 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沃土劳动教育
只要关注,所有的生活都是沃土
沃土
沃土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
在沃土上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