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际会 锁定钧瓷
2022-05-30朱慧敏
朱慧敏
神垕古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地处伏牛山余脉,山川秀美,因钧瓷艺术而驰名中外,固有“中国钧瓷之都”的称号。神垕古镇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云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的美誉,由于其境内的名胜古迹众多,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而亓会锁也是众多游客之一,只是没承想,这一游,就是20年。
不期而遇获倾心
2000年,亓会锁来到神垕镇旅游,这里虽景色诱人,但让他无法忘怀的却是五彩斑斓的钧瓷,因为学习艺术,喜欢钧瓷,他便决定留在这里,不过能让他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原因还少不了一个人。一次参观,他见到了文国政创作的方形结合1/4凹面的玉壶春。在这件作品中,他看到了传统的创新,看到了钧瓷的新样貌,而且这个面貌不是瓶瓶罐罐之间变化,完全就是一个新的天地。他想留下来,去研究、追求这些不一样的东西,现代的、思维的转变,是无限想象后的创作,这更加吸引了他。与文国政熟络之后,又认识了刘志钧,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钧瓷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在工艺研究上,一讨论就是两三个小时,令亓会锁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焦作当阳裕窑的研究,连着一星期一边分析一边写文章,从中受到了不少启发,所以他很感谢、感恩遇到这些老师对他提供的无私帮助。
20多年来,他对从古到今北方瓷区的陶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更对神秘的神垕镇有了深度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对钧瓷,他从倾心到热爱,丝毫不减,他说:“神垕镇这边是平原,那边是大山,既有地理的优势,又有资源的优势,还有出产运输的优势,所以这里成为当时陶瓷制造的集中点是必然的。我热爱钧瓷,更热爱它的变化,如果把它拟人化,我认为它就是孩童,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是不好的,老是让你捉摸不定,变幻莫测,而我对它的感情也像是对孩子的感情,又爱又恨,恨它今儿没有给你变化出来很美的东西,但是过些天它又变化出来了,总让你在爱恨之间徘徊,也许这就是人生,或者说像是事业一样,成功和失败是共存的。”
不懈创新守初心
音乐和色彩是世界上两种通用的语言,钧瓷釉能烧出来任何你想象的色彩,每一次尝试,都能让希望在期待中绽放。作为一名钧瓷厂的设计师,亓会锁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好迎合市场的产品,而作为一名钧瓷设计师,主要目标则是创作出表达自我情感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有符合市场审美的设计,也有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在众多作品中,他提到了《菩提禅心》和《圜》。《菩提禅心》为观音造型,他用菩提叶为背景,留出了80%的面把观音塑在菩提叶中,形成一个空间,在工艺上它是“躺着烧,立着看”,躺着烧的时候釉会全部聚到叶心,立起来看的时候,正好围着观音像,形成视觉焦点,完整地呈现了型釉结合。《圜》采用匣钵泥,因为它适合北方瓷器的粗粝洒脱风格,能表现大的意象,用最原始的手工技法泥条盘筑,从一把泥,一点点、一层层、一圈圈、一环环地做着,做到一半就有点鹰的感觉,所以就用了鹰的形象,从鹰的视角来表达天高地阔的抽象概念,让形式和概念在作品中统一。在这件作品中,亓会锁还藏了伏笔,用灯光照射老鹰头部,投影在内壁之上,转动灯光,老鹰仿佛活了一般,宽广的翅膀在扇动,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忽远忽近,他说:“这就是创作的感觉,无拘无束、挥洒自如,表达纯粹的想法,没有商业的概念,没有任何赘余,想到就去做。”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一直以来做好钧瓷,做大众喜欢的钧瓷,做表达自己的钧瓷,就是亓会锁的初心。在武汉抗击疫情的时候,亓会锁参与创作了《逆行者》,这件作品的形象取自穿着防护服宣誓奔赴一线的护士,奖杯状,高约20厘米,同时还设计了一枚纪念章,后来这枚纪念章送给了钟南山院士。他用创作的形式来表达对逆行者的敬意。疫情当下,没有人不难,但不能因为难就变得怨天尤人,我们需要的是迎难而上的精神。今年禹州的疫情,让亓会锁静了下来,利用这段时间,他开始反复思考怎么把3D打印技术用到实际工作中。虽说是传统行业,要保护传统技艺,但也得接触新兴的现代工具,才能不断进步,推陈出新。研究下来,他发现现代工具真的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用机轮旋石膏,做多大就是多大,前后至少需要5天,但是三维模型可以瞬间扩大5倍、10倍,比如以往细颈的瓶子用石膏旋不成,而3D打印用石膏和模型做衔接就可以。亓会锁说:“传统行业的与时俱进,是思维的与时俱进,但不能形成工具思维,工具只是便于制作。钧瓷设计还是需要更多的原创,如果没有原创,整个行业就没有生机、没有动力。原创和现代工具结合之后,能激发所有人的创作能力,能够让市场多元化,生机勃发。”
炉火纯青铸匠心
亓会锁的生活基本就是两点一线——厂里和家里。认真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是生计和责任;工作之余,他用画画来转换思维,表达内心。他喜欢北方瓷种,像扒村窑、白地黑花、剔刻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喜欢汝瓷天青色的静,开始沉淀、观察自然、观察天地;渐渐地,又被官瓷和哥瓷规矩的线条吸引,这些黑线仿佛是生活中的障碍,要一条一条跨过去;看过了生活的苦,又会爱上温润如玉的定瓷,似乎将定瓷纳入囊中就是吃到了生活里的蜜;而如今,似乎明白了做谁都不如做自己,做那个有无限可能的自己。
亓会锁说:“在钧瓷传承方面让我有成就感、做得最好的就是带学生。学生只是一个泛语,跟我交流的、学活的这些人,我都愿意把我所知道的告诉他们,除了知识,还有背后的关联,并教他们去一步一步地实践,当然还有平衡的心态,让他们去理解钧瓷周而复始的变化。”亓会锁喜欢慢生活,慢不是为了慢而慢,而是为了追求有条理,无论是匠人还是匠心都是急不来的,慢慢地研究、琢磨、实践,让自己更强大就是他目前的追求。他认为,设计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一定是为了当下生活而设计,钧瓷的设计,需要浴火重生,在火里面与釉结合,这是一系列科学的东西,造型细节占10%—20%,给釉面留出80%—90%的空间,有了这么大的空间,釉色才能在属于它的舞台上给出惊喜,还要拿捏原材料,调整温度,最终实现窑变,呈现作品。这些过程说起来几句话,但是需要通过很多实验数据来掌握,所以传统工艺的手艺人设计时的心境、制作时的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器皿的设计生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比如作品《慈杯》,这是敛口的烫手杯,里面装热水时是拿不住的,目的是告诉使用者要学会放下、学会等待、学会留余。當手能握住它不觉得烫手的时候,再喝里面的水就不会对人体有伤害。所以,通过仔细研究之后设计出来的作品一定是有内涵的,当设计到一定的时候,对材料、对一些位置的釉色和感觉就开始慢慢递进,这就是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铸就匠心的必经之路。
都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亓会锁认为,马拉松是需要智慧的,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要掌握节奏,而当下,他正在享受这种马拉松式的人生,无畏不退、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