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白云寺建设特征及其价值探析
2022-05-30赵艳利
赵艳利
白云寺位于辉县市区西35公里薄壁镇北侧3公里处的南关山三凤岭下。原名“白茅寺”,创建于唐高宗年间(649—683),距今已有1330多年的历史。唐代末年,白云寺遭战火摧毁,五代末年重修;宋代,增建罗汉堂,铸铁罗汉500尊,白茅寺进入第一个发展期。金代,又称“大觉寺”,徽公禅师落发于此,禅宗支派云门宗由此奠基。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重建,又称“梦觉寺”,普照大禅师、佛心妙觉大禅师先后主持寺务,白云禅院步入第二个发展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修,改名“白云寺”,西侧增建菩萨堂,明代中期白云寺院达到鼎盛时期,形成东西三个院落、中院一进四院的规模,房舍达100余间;清代初期,白云寺居白鹿山九大寺院之首,成为“太行诸梵宇之最佳者”,现存建筑由山门、钟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其配殿、地藏殿等组成,是豫北太行山区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院。
辉县白云寺建筑群概况
一、山门
山门建在一石砌高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砖木结构。硬山顶,上覆灰色筒瓦。脊饰为精美之荷叶、荷花。檐下无斗拱。明间前后辟门,分别安板门各两扇。门前各砌有青石台阶,两侧有青石垂带。次间前墙各置方格木窗。山门两侧各有掖门一间,皆为硬山式灰瓦盖顶。山门前为一高台,台两侧设有坡道。高台正前下方东西横排有宋植银杏树五株。
二、大雄宝殿
现存历史建筑除大雄宝殿为明代建筑风格外,其他均为清代建筑风格。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殿、东西配楼、东西厢房、钟楼以及奶奶殿等古建筑14座60余间。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悬山顶,上覆灰色筒瓦。正脊、垂脊均有琉璃高浮雕,正脊雕有八条行龙和数朵荷花,两端置鸱吻,原装饰还有各种小兽,可惜现已不存。垂脊饰荷花、荷叶。东西两山为琉璃悬鱼惹草及博风,十分别致。前檐下为五踩单昂头拱,琴面昂嘴。明、次间的补间铺作各为一攒斜拱,瓜棱栌斗。平板枋硕大,栏额和雀替均为花卉透雕。上述构件皆有彩绘,奇丽无比。前檐下有小八角石柱四根,原刻对联两副,但不知何时被磨掉。后来在四根柱之上端依次刻上“佛光普照”四字。柱下有仰覆莲柱础。明、次间安六抹头格扇门12扇。殿内为五架梁结构,梁上均有彩绘。两山墙上有壁画,画工十分精细。正门上悬挂“大雄宝殿”匾一块。殿前两侧为八字墙,墙内嵌清代碑碣四块。殿前为宽大月台,有青石踏跺可直达殿内。大殿左右两山下各建有硬山式灰瓦顶月亮掖门,东门额题“肃静园地”,西门额题“清静觉地”,分别形成单元院落。入门各为面阔三间两层的配殿,硬山顶,灰瓦盖顶,有前廊,外设木质楼梯以达上下。大殿前月台东西两侧各有重檐硬山布瓦顶配楼五间。
三、历代高僧灵塔
寺院北侧、东侧山坡为历代高僧灵塔,现有元、明、清时期砖、石塔6座,其中,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的寂照通悟禅师徽公塔见证了元好问与徽公的友情;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普照大禅师石塔为元代石雕艺术之佳品,明代弘治年间汉、藏民族共建的茕绝老人天奇塔,在历史文物、佛教文化、建筑艺术方面最具代表性。
1.普照大禅师石塔(石雕喇嘛塔)
此塔为开山住持佛光普照大禅师的迁化灵塔。为嗣法门人佛心妙觉大禅师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二月十五日所建。纯石结构,五层,通高4.9米。塔座和塔檐为八角形,塔身为鼓形。塔基由双层须弥座构成。下层须弥座大半没入地表之下,仅露八角形的上枋,上刻伎乐飞天。上层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刻四个壸门,每门内各刻一只卧狮,壸门之间刻饰牡丹花。下枭刻覆莲一周,上枭和上枋雕刻单瓣仰覆莲两层,每层八朵。上层莲瓣中各雕一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呈禪定像。塔身高0.80米,共置佛龛上下两层。上层龛为尖拱形,四面八方共设七个龛。北方无龛,为楷书塔铭“敕赐开山住持佛光普照大禅师,寿至九十三岁迁化灵塔,大元至元二十九年二月望日,嗣法门人佛心妙觉大禅师创建”;南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佛为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二弟子双手合十立于莲座上;东南龛内雕一力士;西南龛内雕一天王;东龛内为骑象的文殊菩萨;西龛内为骑狮的普贤菩萨,手持如意状莲花;东北与西北龛内均为一手持莲花的菩萨立在莲座上。下层龛为半圆拱,共16个。每龛内各雕有一尊坐佛,佛龛下部为线刻缠枝牡丹和莲花。塔身之上为塔脖子,高0.28米。上刻8个狮首,口衔花绳,颈系彩带。塔脖子之上为三层八角形盖状塔檐,翼角翘起。第一层檐高0.30米,檐边看面刻卷云纹,檐下雕有8个不露双足的飞天,其中有2个为双首。第二层檐边看面刻有花卉,檐下塔壁上刻4个尖拱形佛龛,北龛内一佛,呈说法像;南龛一佛,呈降魔像;东西龛各一佛,均呈禅定像。第三层塔檐刻山花蕉叶,檐下八角形塔壁上四个正面各刻一龛,龛内均有一佛。塔檐之上为塔刹。刹座为圆形,上刻莲瓣,其上置宝瓶状塔刹。
该塔的造型优美,叠罗大方。雕刻技法细腻精湛,雕刻内容丰富多彩。为目前中原地区乃至全国较为罕见的元代石雕佛塔。
2.寂照通悟禅师徽公塔
此塔位于寺后的山坡丛林之中。建于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坐北面南,平面为方形。密檐式纯砖结构,五层,通高7.08米。塔基为须弥座,大部分没于地表之下。一层塔檐为布瓦滴水,檐下置一翘三踩砖雕斗拱,琴面昂嘴。砖刻蚂蚱头,泥道拱,拱两头有散斗;檐上为反叠涩砌造。塔刹砌仰莲。塔身南面正中嵌镶碑铭一块,为通悟禅师生前好友、文学家元好问撰文。碑文叙述了徽公禅师生平、经历和声望:“澄徽师殁七日,远近会葬,倾动州邑……茶毗之际,灵异甚多。”
3.茕绝老人天奇塔
此塔位于寺院外东北处。纯砖结构,坐西面东,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平面为方形、七级,俗称“风水塔”,实为明弘治年间白云寺高僧天奇和尚之塔。塔身前后分别嵌有碑刻,前面碑刻书“茕绝老人天奇塔铭”,后面碑刻详细记述了明代弘治年间汉、藏民族共建此塔的情况。
总体看来,白云寺坐北向南,依山做基,顺势而建,因地制宜,构筑出一座佛家寺庙群。建筑物以中轴线为中心,东西对称排列,为院落式群体建筑。核心建筑布设在中轴线上,结构奇特,造型协调。殿宇楼阁之间的布局具有浓烈的地方特点,以辉县地区明代地方单檐悬山建筑为主要形制,结合古人朴素的阴阳相生相克的世界观。白云寺众多的主体建筑形制,大都采用明代辉县地区的悬山建筑特征,屋顶的出际、山面做法包括排山勾滴、博风板、悬鱼、惹草等也都带有这一特点。
白云寺价值分析
一、白云寺佛教文化价值
白云寺内保存20余块碑碣、高僧塔铭题记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辉县地区佛教文化,以及全国佛教文化发展的珍贵遗迹。
1.大势至菩萨像
作为“白云八景”之一的明代大势至菩萨像,通体为一块汉白玉精琢而成,造像连基座总高1.46米,栩栩如生,慈善庄严,俗称“玉石奶奶”,见证了明代净土宗信仰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力。大势至菩萨玉石像于20世纪50年代被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走,1987年被新乡市博物馆收藏。
2.白茅寺五百罗汉碑
寺东侧罗汉堂旧址旁有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白茅寺五百罗汉碑》;碑首、碑身、碑座保存完整。碑通高3.62米,宽1.04米,厚0.30米。螭首龟座。碑首阴阳两面上部均为二龙戏珠图案。阳面正中为圭形,篆额为“五百罗汉之碑”6个大字。阴面正中为一圭形佛龛,内雕佛像一尊,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呈禅定像。碑之阴阳两面均有文字,阳面首题“大宋卫州共城县白鹿山白茅寺五百罗汉碑”,碑文为行书,凡31行,满行49字,计1519字。如京使紫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曹翊篆額(曹翊是宋检校太师兼侍中曹彬的次子),东京右街讲经论文章大德僧庆珍撰文,讲经论僧清智书丹。碑文详述了白云寺的沿革、五百罗汉堂的创建与五百罗汉像的铸造经过以及罗汉堂内塑像安置情况。碑阴刻有题记和布施名单。
二、革命文物价值
白云寺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光辉动人处。1943年冬,八路军129师皮定均司令员在白云寺设置前线指挥所,成功实施了薄壁战役,拔掉日伪据点。1947年9月,太行七专署在这里成立辉县师范学校,招收学员数百名。1949年2月迁址至辉县城区文庙,为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骨干和政工干部,被誉为“革命的摇篮”,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三、文化旅游价值
寺西侧金沙、银沙古泉经竹林在寺前流向东南,泉旁为地藏殿旧址;寺院东南300米处的树林村西侧保存一段东西方向的乾隆御道;作为特殊的地理标志,六株银杏古树或雄踞山门前方,或掩映天王宝殿,它们彰显着千年古刹的魅力。
白云寺地处天然山林,除了奇峰秀云之外还有修篁茂林,最为珍异的还是亚热带植被形成的独特园林,辛夷、碧桃、玉兰、木槿、银杉、银杏、狗牙梅、杜仲等名木倍增幽胜之趣。寺院及其周围自然环境古朴幽致,寺西侧的金沙、银沙二泉喷涌如丝如缕,汇注成塘,缓缓从寺院前面流淌,滋润竹林如海,滋养银杏参天,是古人心仪的堪舆典范。寺院内外仅存的千年银杏树被誉为“太行山植被活化石”“南太行千年古刹的地理标志”。1990年,白云寺被列入《中国风景名胜大辞典》中。1992年,国家林业局将白云寺列为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是以名胜古迹为观赏主题的古典山水园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较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国务院公布白云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寺地灵人杰,历史悠久,名扬神州。既是一处南太行地区仅见的古典山水佛教园林,又是一处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千年不朽、光芒四射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更是“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辉县市的一张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白云寺现存格局完整,保存现状较为完好,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建筑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结合地形前低后高、前缓后陡的特点,层层建筑,结合东西两侧建筑,形成前后贯通相对封闭的修行环境,可见建造者、设计者的构思巧妙,反映了辉县地区山地寺院建筑实用与艺术相互融为一体的建筑特征。
同时,辉县白云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辉县和豫北地区的佛寺建筑提供了难得的实物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