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2022-05-30饶冬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饶冬梅

摘  要:就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当前主要的教学形式仍是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下学习,学生依照教师提前制定的教学内容、学习流程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仅仅只是依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在这一教学形势下,虽然能够有效顺应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习需求,但在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下,严重阻碍学生身心发展及能力的提升,影响学生数学思维意识能力的建立。若想切实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生良好转变,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借助新时期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重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策略

当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互联网信息的搜集及利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将知识点更好地展现给学生。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价值

(一)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手段单一枯燥,借助单方面的知识传递,使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开展有效沟通交流。而在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开展种类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学视频进行预习,并利用信息软件向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预习任务,提高学习活动的趣味性,也可以借助一些游戏软件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使学生接受这些知识,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推荐给学生一些学术网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此同时,利用信息交流平台,教师也能够摆脱以往课堂教学模式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束缚,利用微信群、QQ群等方式随时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结束以后利用这种方式及时向教师询问不懂的知识点,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以往很多老旧的教学流程也在进行着革新与优化。比如以往课题的练习活动仅仅是教师为学生布置练习题,或者分发试卷给学生,学生课堂做题,由教师进行批改,然后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估,這样才能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掌握。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向学生布置随堂练习内容,在学生完成练习以后,系统就能立即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教师则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据学生解答的结果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清楚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较为牢固,哪些还需要继续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向学生的平板电脑直接分享课件内容或者其他学习资源,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知识内容,避免了以往教师利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很多学生看不清的情况。

(三)激发课堂学习热情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自身精力旺盛,同时受身心特点的影响,课堂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收获高效的教学成效。但是在信息化课堂模式中,教师可以利用音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将知识点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将很多数学知识编排成电子游戏,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课堂参与热情。

二、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利用微课教学,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微课教学法是在当前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所诞生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微课具有十分丰富的动画视频和音频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教学工作在时间及空间上的依赖,优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小学生的自主活动奠定扎实基础,从而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阶段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精心设计微课教学视频,为其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积极鼓励学生根据微课内容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章节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两个图形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图像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知识的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其录制一段时长为8到10分钟的微课视频,并借助视频内容向学生介绍长方形及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求解周长的方式,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反复观看与学习,学生能够深入该单元知识核心,更好地掌握教师的教学节奏;同时通过自主预习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PPT作为一种制作简便、内容直观的多媒体应用,其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演示的过程中。PPT课件具有功能性强、操作简便、内容丰富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学习内容。小学生好奇心较重,善于探索数学知识原理,而利用PPT这一教学辅助形式,能够借助课件中的图像、文字、视频等资源直观展现数学知识,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强数学学习趣味,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PPT课件制作应当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知识,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化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使其更为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及概念。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以利用PPT向学生展示夜晚的星空、山中的树林、河流中的鱼儿等,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这些内容,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罗列出夜空中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深山老林中的树木有多少棵、水中的鱼儿又有多少条。借助这些直观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良好的数字观念。

(三)借助电子白板,强化课堂沟通交流

电子白板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一种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其相较于多媒体演示、PPT制作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更为便捷。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将数学文本知识转化为图例、视频、音频等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思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场景。

例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特性为学生开展演示性教学,引导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效率。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开展演示教学活动,通过电子白板上的展示的多边形,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面积的求证,并利用电子白板“放大镜”的功能,使学生细致观察图形面积的特点,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推动课堂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能够切实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强化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敢于创新教学方式,科学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更为直观、生动的数学课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在数学课堂上收获更多有用的知识,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未来更为深入的数学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红.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中外交流,2018(02):173.

[2]吴文瑶,吴静. 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2018,5(01):189-192.

[3]李从昭. 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 学周刊,2018,33(33):142-143.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