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强化法治认同
2022-05-30鲁剑锋
鲁剑锋
【摘 要】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心理认同是渗透法治观念,落实法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教师可以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对学生法治认同感进行初步唤醒、感性促醒、理性警醒,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法治认同;实践探索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而扎实培育法治观念的基础和前提,是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产生心理认同。“认同是认同主体主观的心理活动,是认同主体对认同客体价值的赞同和认可。”[1]作为法治教育的前沿阵地,道德与法治课堂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法治认同的重任,其对学生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以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第一课时为例,教师可以从初步唤醒、感性促醒、理性警醒三方面入手,使学生产生对法治观念的心理认同。
一、初步唤醒:挖掘资源,热点引路,形成初步认同
作为法治学习的主体,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层认同并非与生俱来,对法律知识缺乏天然兴趣。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要求,法治教育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通过施加外部刺激,激活学习者潜藏的内在动力,帮助其提升学习效能,形成稳定的核心素养。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以“阅读角”中的短文《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开场,文章讲述了法律保护吕慧娴受教育權的故事,显示了法律的公平性和强制性。但大部分学生对无学可上的问题缺乏认知经验,且文中的吕慧娴是一名大学生,小学生很难对她的经历有切身体会,导致学生的认知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较远。若从此处导入新课,学生难以在课堂中形成心理上的同频共振,反而容易失去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在导入环节增添了一则时事新闻: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全力做好法治服务保障,强化立案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热点新闻的呈现,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展现了法律的威严和力量,传达出遵纪守法、依法行事的重要性,唤醒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初步认同。
充分挖掘和利用热点资源只是唤醒学生法治认同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形式。事实上,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如法治类的课前调查、体验游戏等,都值得提倡。
二、感性促醒:聚焦生活,启迪情感,体验感性认同
生活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意义和价值无需赘述,开展接地气的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广泛共识。在具体的法治情境中审视生活、重构生活、超越生活,强化对法治的情感体认,可以使人“愿意维持这种关系,并对该人或事物产生更大的兴趣,乐于接受其影响,愿意为此作出妥协、让步甚至改变”[2]。那么,法治教学如何聚焦生活,启迪情感,激发学生对法治的感性认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对教材第三部分“活动园”的内容进行处理。
(一)回忆代入法,体会法律的作用
回忆旧有经验,可以说是“一种与自我的互动,是作为主体的我与作为客体的我之间的互动”,“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3]。活动园的一则案例讲述的是贾某某的爸爸在酗酒后容易做出过激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家庭生活,将自身代入特定的情境,指出贾某某的爸爸的问题,同时了解父母不能随意对孩子施加暴力的原因,体会被法律保护的幸福。
(二)生活探索法,认识法律的力量
把教学触角伸向课外生活领域,扩大教学时空,更有利于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比如在谈及杨某某放学后经常到网吧打游戏的问题时,教师先问学生中是否有人有同样的问题,而后布置了一项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在放学后以学校围墙的任意一个点为出发点,调查周围200米范围内是否有网吧、歌舞厅、酒吧等营业场所,以检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是否得到实际落实。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强大力量。
(三)重点关注法,提升法律关注度
说完杨某某进网吧打游戏的问题后,教师又顺势设置了一道附加题,告诉学生国家在二次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新增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的章节,并给出选项,要求学生猜测这部法律开始施行的时间。答案是2021年6月1日。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难发现,这是党和国家送给全国儿童的一份节日礼物。由此,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态度从不够关心变为高度关注。可以说,这部法律在他们的法治生活中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烙印。
三、理性警醒:案例警示,问题思辨,深植理性认同
石中英教授曾经提出:“只有在批判性的理性思考中,课堂才能真正成为理性探险或追求真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宣布真理或维护真理的场所。”[4]所谓“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理性思辨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法治教学的必要手段。经历过抽丝剥茧的探寻,法治精神的核心才会真正显现,并在学生的内心扎根生长。
教材第二部分的“阅读角”呈现了吕慧娴为请求法律援助的人提供建议的内容。教师对此进行二次处理,将其中的三幅图改编成三个思辨场景,要求学生做出正误判断,并说明理由,具体如下。
1.王晓蒙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狗咬伤。他们和狗主人协商,狗主人愿意赔付狂犬病疫苗注射费和医药费,王晓蒙的妈妈表示可以和解。(√)
2.何洁上街购物时被人偷走钱包,她只好自认倒霉,默不作声。(×)
3.刘文娟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他决定依据《行政诉讼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个问题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学生在思考判断中能初步懂得如何合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然而实际上,真实的问题往往比一两句话的判断题更加复杂困难。此时教师出示第85页的活动园案例,相比之下,这则事例有血有肉,生动具体,更能启发学生思考。经过讨论,学生懂得“即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法律仍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武器和最坚强的后盾,维权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从而产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层认同,为巩固守法行为夯实基础。
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地位极其重要,是一项为学生法治精神奠基的工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初步唤醒到感性促醒,再到理性警醒,在循序渐进的启蒙引导下,学生的法治精神不断向纵深处发展,逐步实现由感性体验到理性判断的跨越。学生对法治的认同情感不断增强,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也得到强化。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参考文献:
[1]魏永强,郑大俊.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心理结构及其生成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16.
[2]邹金霞.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认同”[J].高教探索,2016(8):97.
[3]鲁洁,夏剑,侯彩颖.鲁洁德育论著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80.
[4]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3.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实验小学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