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子弟班(校)建设: 需求、经验与发展路向
2022-05-30余晖闫赵凌云林梓珍
余晖 闫赵凌云 林梓珍
摘 要:在粵港澳大湾区“双环相扣”的人口流动格局下,港澳人员子女在粤就读需求持续增长,随之形成中小学特设的港澳子弟班、港澳子弟学校以及中小学常规班级三种主流就读渠道。港澳子弟班(校)也得到快速发展,其办学积累了多方面经验:设置复合型课程,整合粤港澳元素;推行小班化教学,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多渠道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结合港澳学生特点探索多轨制升学渠道;探索因人制宜的管理机制。但其建设也面临系列挑战:学段设置单一,入学壁垒犹存;教育结构差异导致兼容课程增负;管理体制机制缺乏系统布局;升学机制衔接不畅;国家认同教育机制有待完善。未来可从五方面进行扶持与规范:破除港澳学生在粤入学壁垒;构建灵活的考评和升学制度;优化课程设计和师资力量;重视学业和文化适应问题;完善国家认同的学校培育路径。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港澳学生 港澳子弟班 港澳子弟学校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粤生活的港澳中小学生群体的就读需求亟待得到关注。2019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重要任务,提出“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截至2020年,广东省港澳籍常住人口达41.9万[1],其中有就学需求的儿童共9.5万人[2],然而省内仅有1所港澳子弟校[3],湾区城市群中近1/3的城市未开设港澳子弟班。尽管广东省已实现持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子女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全面覆盖,港澳子弟班(校)的建设却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在已有的学术研究中,多数学者将已建立的港澳子弟班(校)视为城市参与湾区教育建设的资源资本和成果[4],突出建设意义与作用,而相对忽视其作为一种创新性办学形式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同时,尽管部分学者从宏观视角将港澳子弟班(校)定义为“推动城市融入湾区建设,优化湾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措施”并建议尽快推动建设[5],却鲜少有人从目前已有的办学实际出发,规划港澳子弟班(校)的具体建设路径与发展走向。本文从湾区港澳人员流动现状入手,对港澳学生在粤就读新需求进行分析,旨在突破宏观政治经济分析视域,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港澳子弟班(校)建设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未来发展路向,为教育工作者建立港澳子弟班(校)提供参考。
一、“双环相扣”人口流动新格局下港澳学生在粤就读需求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双环相扣”的人口流动格局,包括粤港澳之间的人口流动“外循环”,以及珠三角九市与内地间的人口流动“内循环”。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吸引着来自粤东西北地区和其他省份的务工人员,而且吸引了大量内地和香港、澳门的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流动人口构成较为复杂[6]。数据显示,广州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CBD)每10个白领中就有一位港澳籍人士。[7]
随着大湾区交通网络日益便利,一种“候鸟式”的流动生活方式出现——部分人群在大湾区频繁变换城市就业,由此衍生出人户分离的现象,即户籍和房产所在地(如香港)与实际工作居住地(如深圳)的不一致。上述现象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所带来的人口流动格局变迁的缩影。大湾区跨越的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边界,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界。日益增多的跨境、跨区域人口流动对包含教育政策在内的公共政策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广东省已形成了包括4所香港子弟学校和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29所中小学港澳子弟班在内的港澳学生教育体系,并有大量港澳学生就读于常规中小学的常规班级。2020年深圳市中考报名考生8万多人,其中非深户籍考生占55%。[8]
在这一背景下,港澳人员子女有着较强的在粤学习需求。一是对学位学籍的需求。港澳学生流动频繁,流入地学位供不应求。二是对简化手续、降低入学转学门槛的需求。[9]流动频繁的港澳学生对开通转学绿色通道、降低入学门槛的诉求强烈。三是对教育政策解读服务的需求。[10]由于不同的政策及语言表述,港澳家庭对就学政策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需要政策解读服务。四是对教学内容适切性的需求。港澳学生需要能够衔接粤港澳之间教学内容的合适教材和教学方式。五是对教育补贴的需求。港澳学生需要通过语言补习以及文化辅导来应对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的困境。六是心理辅导服务需求。港澳学生因流动性就学经常处于陌生学习环境,加上生活及学业适应困难,心理健康需要得到关注。七是对职业教育及相关信息的需求。部分港澳学生有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但目前为港澳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的院校较少。伴随大湾区的发展建设,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港澳人员选择在粤就业创业,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将随之增加。
二、港澳中小学生在粤就读的特色渠道与发展机遇
(一)港澳中小学生在粤就读的三种主流渠道
目前,港澳籍中小学生在粤就读共有三种渠道,分别为中小学特设的港澳子弟班、港澳子弟学校以及中小学常规班级。
一是中小学特设的港澳子弟班。港澳子弟班招生对象为在粤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籍适龄子女,报名要求与非本地户籍随迁子女相同,采用积分入学计算办法,根据申请者积分从高到低排序,安排义务教育阶段港澳子弟班的起始年级学位。如果按照积分招生标准港澳学生未能进入港澳子弟班,依旧能正常入读其他学校。
二是港澳子弟学校。当前,珠三角地区港澳子弟学校的数量仍然偏少,且分布不均。4所特设的港人子弟学校——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东方中国香港人子弟学校、香港培侨书院深圳龙华信义学校、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集中在深圳和广州,招生规模与公办普通学校相比较小,教职工人数偏少。例如,香港培侨书院深圳龙华信义学校作为全国第一所十二年一贯双轨制的港人子弟学校,首批共招收香港学生约1000名、内地学生约200名,招聘香港教师80多名[11]。
三是中小學常规班级。由于目前港澳子弟学校尚不普及,大量港澳籍学生就读于常规中小学。同时,由于公办学校普遍设定了入学门槛,大量港澳籍学生就读于民办学校。申请入读公办学校的港澳籍学生,大多由父母户籍地或自由产权居住地的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安排学位,并通过定点对口、电脑派位等方式入读。
(二)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港澳子弟班(校)的发展机遇
在上述三种渠道里,中小学特设的港澳子弟班作为港澳籍学生就学主要渠道,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在《纲要》出台前,全国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城市只有深圳,并且全部由民办学校开设。《纲要》出台后,2019年4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教育厅转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规定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随迁子女可按当地制定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入读义务教育学校。随后,广州各区相继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细则均明确出台港澳随迁子女就读细则,且为落实《纲要》提出的“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的精神,部分区明确提出开设港澳子弟班(校)的试点,探索大湾区融合教育发展新模式。
例如,广州越秀、天河、南沙和黄埔四个区首开先河,为港澳学生专设港澳子弟班。2019年,广州市6所中小学校共开设8个港澳子弟班,其中5所公办学校开设7个班,1所民办学校开设1个班,共有92名学生在读,香港、澳门和台湾籍学生分别为83人、4人和5人。[12]越秀区的培正中学和朝天小学,设立全国首创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面向全市招生。每年在越秀区就读的港澳学生约有2000多名,在越秀区升学的港澳学生约有200~300人[13]。此前,越秀区的港澳学生只能随班就读,无法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同时,越秀区的广州市属中学华侨中学开办首个高中阶段的港澳子弟班。天河区的南国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招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各1个班,按《广州市天河区港澳居民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指标及分值体系表》,单独申请、单独排名、单独安排学位。黄埔区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试点设立港澳子弟班,是第一所设立港澳子弟班的民办学校,招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各1个班。
三、港澳子弟班(校)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初步经验
港澳子弟班(校)给在粤居住的港澳籍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学选择,可以减轻港澳学生跨境读书压力。近些年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些许经验。
(一)整合粤港澳元素,设置复合型课程
港澳子弟班均采用复合型课程设置,在以国家规定的同学段相关课程为基础的同时,开设融合粤港澳特色的相关课程。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实施中英文双语小学课程体系及香港特色课程,通过启发潜能教育理论和国际文凭组织相关教育理念的运用,将牛津国际课程和中国基础课程相融合。培英中学兼顾粤港澳特色,打造具有培英特色的“白绿特色课程”①。部分试点学校还设有各种与国际接轨的拓展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的学习指导(见表1)。
(二)推行小班化教学,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
港澳子弟班(校)大多实行小班化教学,配备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为确保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为学生的全面化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港澳子弟班大多采用小班制教学,致力于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互动。例如,率先开设公办初高中港澳子弟班的华侨中学实行小班化教学,2021年,初中校区初一、初二年级有港澳学生35人,高中校区高一、高二年级有港澳学生96人[1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9年9月招收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各1个班,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15]
在师资配备上,港澳子弟班(校)强调教师政治站位、爱国意识和专业水平。例如,深圳龙华信义学校5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50%左右的教师具有留学、香港教学或海外任教经历。主要学科还通过全国招聘物色领军教师。同时,积极进行师资融合。例如,华侨中学实行双班主任制,既有班级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也有懂粤语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专职导师,协助港澳学生快速适应内地教育环境。
(三)多渠道开展国家认同教育
粤港澳在文化观念与社会管理模式上的隔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湾区内部教育合作发展。港澳子弟班非常重视历史和爱国教育,通过开设多样化课程及活动来增强港澳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一,港澳子弟班特设中华文化与国家认同课程(见表2)。例如,华侨中学港澳子弟班开学第一课是齐唱国歌,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在提高港澳学生爱国意识的同时,帮助其为将来课程衔接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港澳子弟学校实行双轨制、“两文三语”教学。以英语、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部分科目用粤语进行教学。学校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成立港澳籍家庭联谊会、校友会等,发动校友力量加速两地教育交流和融合,增强港澳籍学生的文化认同。
(四)结合学生特点,探索多轨制升学渠道
2019年,广东省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各地对港澳居民子女在湾区内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政策。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人士随迁子女,可按当地制定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入读义务教育学校。
小学阶段港澳子弟班学生毕业升学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积分制入读本地公办学校;二是报考同区内开设港澳子弟班的民办初中,由计算机抽签派位升学。以东莞市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为例,港澳学生小升初需凭借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办理有效东莞市居住登记、办理“莞e申报”三个条件之一,通过积分制入学公办学校或填报不超过3所民办港澳子弟班(校)。
在初升高学段,珠海、惠州、肇庆三市港澳学生享受与该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同等填报志愿、同等享受优质高中分配给初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同等分数线录取;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六市港澳学生享受与该市随迁子女同等或更优惠的待遇。在高考方面,持有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在广东高中阶段学校实际就读的香港、澳门考生,可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并在招生录取阶段给予与广东户籍考生同等待遇。
(五)探索因人制宜的管理机制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多地纷纷根据港澳学生的需求,探索创办各具特色的港澳子弟班(校)。对港澳子弟班(校)的管理也体现出因人制宜的特点。[16]
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学校秉持融合育人观念,对港澳学生独立编班,探索融合教育新模式。在部分课程、综合实践、研学旅行等多方面开展活动,以增进港澳籍学生与当地学生的融合交流。学校选派教师接受岗前培训,实行双班主任制,配备懂粤语、重管理和心理的教师担任专职导师。
四、港澳子弟班(校)建设的现实挑战与制度壁垒
港澳子弟班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软硬件设施还不完备,需逐步完善改进,就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形成合力,共同解决。
(一)学段设置单一,入学壁垒犹存
广州港澳子弟班的试点学校均设班在学段的起始年级,即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而其他学段学生则无相应班级可报。学段设置单一,招生人数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港澳子弟班的发展,也导致处于其他学段的港澳学生缺少入学通路。广州市政府尚未正式出台相关教育条例实施细则,保障港澳台人员子女与在穗居民子女享有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权利,打通港澳台学生各年级入学壁垒仍需各方协作。
(二)教育结构差异导致兼容课程增负
港澳子弟班虽注重粤港澳的课程融合,力图打造多元化、国际化的培养体系,但粤港澳本身存在的教育差异不容忽视。[17]香港教育由香港教育局主导,主要倡导人本、均衡、优质的教育理念,实施十二年普及义务教育,实行十五年一贯的学校课程架构。澳门实施教会、工会、慈善团体、商会等民间组织多元化办学,私立学校是教育的主体,已普及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且中文学制、葡文学制、英文学制并存。港澳子弟班(校)兼顾内地与港澳课程进行教学,虽最大限度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问题,但课程难度和跨度较大,增加了学生的压力。
(三)管理体制机制缺乏系统布局
在港澳子弟班(校)的管理方面,目前尚缺乏专门的机构或机制进行系统性布局与针对性指导。目前对于港澳子弟班的管理基本由政府“穿针引线”,在内容和形式上主要以发布宏观指导性文件为主,微观层面的具体指导缺乏,各试点学校统筹该校的港澳子弟班,并无统一要求和针对性文件,也无专门的机构和社会组织进行引导和管理[18]。
(四)升学机制衔接不畅
尽管目前港澳学生有三条升学路径,但在粤就读的港澳籍学生仍普遍面临着学业融入困难和升学渠道不畅等问题。第一,参加内地升学考试。参加初升高的港澳学生需有所在市三年完整学籍才可入读公立中学,但内地公立中学学位紧张,需优先满足当地户口考生。此外,参加内地高考的港澳学生高中阶段需在广东学校就读,参考过程较为曲折,这对港澳学生在粤升学产生消极影响。第二,参加港澳台联考或回港澳升学(香港高考或澳门四校联考)。尽管港澳子弟班(校)尝试兼顾港澳升学考试内容,但当前教育模式更接近于补偿教育,具体教学成效尚未显现。而普通中小学较少涉及港澳地区升学考试相关科目知识,难以满足港澳生返回港澳参加升学考试的学习需求。第三,选择国外升学。部分优质中小学虽宣传英语教学,但真正能够教导港澳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写作的教师数量较少,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港澳学生还需额外花时间去培训机构修读课程以弥补差距。
五、港澳子弟班(校)建设的未来路向
(一)破除在粤入学壁垒
港澳学生在粤就读主要有学位供应不足、入学门槛高等入学困难,不打通入学壁垒,难以满足港澳人员子女的学习需求。因此,港澳子弟班(校)建设可从以下途径出发。
第一,扩充港澳子弟班(校)的规模,满足港澳学生的学位需求。由此,需要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在原有学校基础上进行扩建或改造和新办学校,在学校资源能够承受和教育质量能够保障的前提下增加班级或设置多个招生学段等。
第二,开辟港澳学生入学转学绿色通道,降低入学转学门槛。港澳子弟班(校)可为流动频繁的港澳学生通过简化办理材料、优化办理流程等途径简化入学转学手续。此外,针对港澳学生的特殊性,设定差异化的入学考量指标,使不同层次的群体都能接受优质教育。
第三,为港澳学生提供政策解读服务,优化港澳学生在粤就读体验。在粤港澳不同的政策和语言背景下,港澳子弟班(校)可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面向港澳家长群体对政策多加解读和宣传。
(二)构建灵活的考评和升学制度
粤港澳教育体系不同,需要结合地方教育特点、学生发展程度等来制定港澳学生的考评和升学制度。第一,湾区各市政府可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结合港澳人员职业、子女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第二,对于符合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港澳学生数量较大的市县,可以采取适当增加招生名额等措施,保障当地公办学校考试录取比率不会因为港澳考生人数增加而受影响。第三,根據港澳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业考评制度,对于港澳学生不擅长的科目,采取“增加机会、荐考结合、双向选择和综合评价”的方式。
(三)优化课程设计和师资力量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推进,大湾区的人才对十二年制港澳子弟班(校)的需求将更加旺盛。可探索实施港澳子弟班(校)十二年制教育制度创新,为港澳籍学生在内地完成基础教育提供更多机会。
在课程设置方面,尽可能协调粤港澳教育体制,兼顾内地与港澳课程特点开设课程,探索实行各级学校间的学分、学历互认。由此,既可帮助未来有意愿报考内地高校的港澳籍学生打好基础,又让有意回港澳升学的学生无后顾之忧。
在师资队伍方面,应适当引进港澳教师。一方面,聘请港澳资深教育人士担任试点校顾问,协助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等工作,提高湾区内部升学就业体系的衔接性[19]。另一方面,培育兼通内地及港澳教育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教师团队。
(四)重视学业和文化适应问题
目前,港澳学生仍面临学业及文化不适困境,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加以缓解。第一,适当增加港澳教师比重,通过“乡音乡情”的潜移默化缓解港澳学生学业不适情况[20]。第二,开展针对性教学教研主题活动及协作项目,建立教师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实地考察粤港澳教育理念和课程特色,强化教育资源共享。第三,加强对港澳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有效的学业和心理辅导机制,推动港澳青少年与内地师生交心交融。
此外,还应拓宽港澳学生学习普通话和接纳新文化的途径。第一,探索多种途径帮助港澳学生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并融入当地生活。第二,针对语言障碍问题,推出双语计划,提高学生汉语水平。[21]第三,在教育经费中划分一部分用以鼓励和支持港澳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化课外辅导,以更快地解决学业和文化适应问题。
(五)完善国家认同的学校培育路径
为提升港澳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可以学校教育为抓手,从课程教材、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三方面入手,构建系统性的学校培育路径。[22]
第一,强化课程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宪法和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等融入港澳子弟学校的校本课程课纲、教材与考纲,规范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教学素材选择。二是开展港澳子弟班(校)爱国主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生活与社会、中国历史等科目的教学。
第二,突出教育教学中的全方位思想引领。[23]一是教师应设计针对性教学环节,把爱国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二是设立教师课程思政奖励计划,通过优秀教师选拔、教学技能比赛等形式,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科教学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
第三,营造校园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24]一是提升常规中小学学校文化包容性,促进港澳生的情感融入和身份认同。立足于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培育,设置粤港澳同源文化课程,营造港澳生熟悉的文化学习环境。二是建立学生联谊会、校友会,成立湾区中小学艺体联盟等,增进港澳学生与内地学生的互动,培养和提升港澳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意识。
注释:
①培英中学以“白绿精神”为文化内核,打造由“信”“望”“爱”三个模块组成的特色课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八号)[EB/OL].(2021-05-11)[2022-03-17].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1818827.html.
[2]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EB/OL].(2021-11-01)[2022-03-17].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content/post_3602375.html.
[3][7]姚瑶.港澳子弟学校(班)学生规模达3700人,下一步如何建设?[N].南方日报,2021-05-16(AA3).
[4]文雅靖.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体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9(5):37-43.
[5]申群喜,刘俊杰,景晶.提升港澳人士在广东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探讨——以养老、医疗、教育为主要视角[J].南方论刊,2019(12):21-24.
[6]汪洋,沈晨.房价驱动高层次人才流动因素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6):73-78.
[8]包力.深圳基础教育阶段共有各类学校2593所[EB/OL].(2020-09-23)[2022-01-1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582267379682729&wfr=spider&for=pc.
[9]葛新斌.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及政策建议——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6):3-5.
[10]郑雨楠.港澳青年放心来天河 开公司有“法援”孩子读“港澳班”[EB/OL].(2019-09-02)[2022-01-19]. https://ishare.ifeng.com/c/s/7pdJk1p8DTX.
[11]白瑜.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正式开学[EB/OL].(2019-09-23)[2022-01-1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134419422226434&wfr= spider&for=pc.
[12]吴少敏.港澳子弟班的课怎么上?广州六所学校针对学生需求开设特色课程[EB/OL].(2019-09-23)[2022-01-19].http://pc.nfapp.southcn.com/38/2646411.html.
[13]叶斯茗.广州“港澳子弟班”九月开班培正中学和朝天小学为全国首个公办性质试点,逐步开设兼顾粤港澳特色相关课程[EB/OL].(2019-05-24)[2022-01-19].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9-05/24/content_17674.htm.
[14]刘晓星.在穗港澳生元宵节学传统文化,“种”家国情怀[EB/OL].(2021-02-26)[2022-07-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771664933851482& wfr=spider&for=pc.
[15]马立敏.穗首家民校开设港澳子弟班[N]. 南方日报,2019-05-23(A11).
[16]李子建.面向2035年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及人才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3):1-6.
[17]宋莹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教育体系衔接的对策研究——以佛山市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3):42-44,55.
[18]曲中林.粵港澳教育合作的湾区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0):25-29.
[19]阳家鹏,胡成朋,侯照杰,等.技术·空间·记忆:岭南武术促进粤港澳青少年文化认同方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1,42(4):114-120.
[20]史庆,高秋香,胡品慧,等.认清双重意义,积极实施双语教学[J].高教探索,2007(S1):173-174.
[21]吴玫.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研合作:特点、问题与前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53(5):91-98,206.
[22]赵联飞,陈志峰.澳门中小学国情国史及爱国爱澳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6):129-135.
[23]张智,马琳.仪式礼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9(4):118-122.
[24]谢凡.传统根基·家国情怀:一所澳门学校的文化坚守[J].中小学管理,2017(2):38-41.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