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转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2017-08-23
[摘要]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已经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新潮流,能否实现“双转型”,关系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愿景。大力推动“双转型”,有效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主体、构建新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和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双转型” 新都市群 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4-0007-06
引 言
所谓“双转型”,即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是城市空间发展和生存状态的转型。单一城市的发展空间并非看得见的行政界限,而是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城市要素资源整合不限于管辖区域,而是在城市内外乃至远在“飞地”展开,通过大区域、广覆盖的资源配置,生成可持续发展新动力。
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旨在形成“城市的都市群生存状态”:都市群发展不仅是单一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国家、区域、城市竞争力影响力提升及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与手段。在经济全球化出现一定程度的发展方向漂移、利益诉求多元的新形势下,依托都市群发展城市,成为全球顶尖城市的首要选择。
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是城市发展动力的转型。过去20年,从亚洲金融风暴到全球金融海啸,暴露了单一金融中心城市经济高度虚拟化的软肋,也彰显了跨国公司推动下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缺陷和不足。这些城市(尤其是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不仅是波及全球的“蝴蝶效应”的制造者,也是“蝴蝶效应”的受害者。回归实体经济,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城市重要发展路径之一。
对大多数发达经济体而言,回归乃至重塑制造业并不现实,金融中心城市更是几乎不可能,因此发展创新科技成为次优选择,即通过发展创新科技,实现从财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动力转换。大都市是世界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和创新活动的控制中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代表,标志着国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高度。
2017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双转型”国际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谓正逢其时。以新都市群与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双转型”,将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一、“双转型”是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新潮流
(一)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打造新都市群
1. 湾区都市群的构成。与都市群类似的概念有很多,都是描述在一个国家和同一制度下数个大小城市经过“有机增长”,如何变成大城市或大都会的过程。都市群通常不是一种行政建制,而是指以某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同与其保持着密切经济联系的一系列中小城市共同组成的城市群。
国际上著名的都市群,大都分布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美国纽约市所属的5个区及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在内的26个县称为“纽约都会区”。旧金山湾区包括9个县和101个市。大伦敦地区由伦敦市与32个自治市镇共同组成。日本东京大都会包括23个中央行政区、多摩地区和岛屿。这些都市群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2. 通勤都会区:交通基础设施硬件支撑。都市群天生与就业和通勤相关,以交通基础设施硬件支撑的通勤都会区,不仅是都市群最初的原意,也是都市群功能和效用得以發挥的关键。公共交通的轨道网络及相配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配套体系是重中之重,如多核心都会区形成1小时生活圈、经济圈,国际一流都市群大都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节点是网络的组成,是人流、物流、资金流、资讯流的中转点、枢纽点。东京、巴黎等都市群高度重视节点建设,通过建设轨道交通,造就新节点,寻求新空间,发展节点经济。一个都市群,一旦轨道交通把各组成城市和地方整合在半小时、1小时生活圈,溢出效益和外部效益便唾手可得。
3. 发展动力:市场化配置要素资源。市场是湾区都市群发展的主导力量。湾区形成的动力在于优越的经济地理,经济结构的开放,要素资源的多样和丰富。湾区内的中心城市在这些要素支撑下得以形成并发展和提升,反过来辐射带动其他城市发展,形成经济和产业的分工布局并持续优化。
湾区都市群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市场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是要素资源流动的自由化,因此市场化意味着要素流动自由化,这对湾区都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当然,做好顶层设计也很关键,是打造湾区新都市群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推动单一城市向都市群转型的重要杠杆。
(二)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创新科技是社会“稳定器”。较之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创新科技产业链条更长,产业关联度更高,能够吸纳更多人员,提供更多优质优酬的就业职位。创新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解决金融中心、单一服务经济中心通常存在的较为严重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青年就业、阶层流动等社会问题,有利于形成创新驱动模式,将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因此,创新科技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单一经济产业范围,成为一个国家、区域或城市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的“稳定器”,具有多重意义和复合价值。
2. 大都市是发展创新科技的沃土。拥有充沛的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是创新科技的必要条件。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会和全球金融之都,是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研发中心等的集聚区,各类高端人才丰富,商业环境成熟,这些都是创新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天然优势。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创新科技,而创新科技主要依靠大都市已经成为共识。科技创新从未远离大都市这片沃土,旧金山、纽约、东京、伦敦的发展无不与科技创新关系密切。
3. 世界上的金融中心都在努力发展创新科技,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纽约提议“继续发展知识经济,成就科技纽约城市”,引入外部机构共建纽约科技城,建设“硅巷”,打造美国东岸科技重镇,力求成为美国的“新科技首都”。伦敦近10年来打出技术创新的“新招牌”,打造属于英国的“硅谷”。伦敦老街逐步发展成为“硅环岛”,是伦敦技术创业核心地带,排在旧金山硅谷和纽约之后,号称世界第三大技术企业集群区。
随着服务经济、虚拟经济对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脱虚向实”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都市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在这一波发展新潮流中,都市群和全球城市仍是引领者和弄潮儿,对重塑全球经济产业竞争合作格局,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新都市群+创新驱动”的双重变奏
较之于内陆经济,湾区新都市群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区域发展的范本,更是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凭借,是全球经济热力版图的重要影响因素。湾区新都市群竞争力的关键是创新科技能力强、活力足;营商环境硬件好、软件优;宜居宜业。湾区新都市群汇聚了高端人才、顶尖技术和丰富资源,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地方。湾区新都市群交通和信息网络发达,运转高效,公共产品和服务完善,高度开放包容,具有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
湾区新都市群是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配置区。大量高端要素如顶尖大学、研究机构、实验室、风险与创业投资公司、基金、顶尖科技企业、NGO组织等高度集聚,寻求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湾区新都市群也是全球创新性资源争夺的核心区。是国家、区域、城市之间资源争夺的主战场,全球创新性资源則因竞争和争夺而被激活。新工业革命将发生在创新科技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是浸满创新科技细胞的工业化,其根本动力来自创新,成功与否取决于创新。湾区新都市群则是催生新工业革命的“沃土”。
二、以“双转型”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一)打造新都市群:构建体量最大的世界一流湾区
1.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是世界级湾区。与三大世界一流湾区比较,粤港澳大湾区颇具实力,已经是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是东京湾区的3/4,与纽约湾区不相上下,是旧金山湾区的1.8倍,增长潜力最大。GDP占全国比例为10.8%,高于纽约和旧金山湾区。机场旅客吞吐量在四大湾区中列第一,且领先优势明显。
2.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梯度差异的竞争优势。粤港澳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表2),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发展梯度差异。湾区内11个城市人均GDP和产业结构也证明了这一点(表3)。参照世界银行标准,湾区内7个城市属于高收入,4个属于中等偏上收入。三次产业结构则差距较大,第三产业最高和最低之差超过50个百分点。至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则是排名第二的东京湾区的8.5倍,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在向创新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港口经济和工业经济将继续存在,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阶段、混合型湾区经济特征。
梯度差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势。就创新科技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则完全可以凭借健全的产业链,实现设计制造同区域完成,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具有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
3. 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的特殊性、机遇和挑战。“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特质的决定性因素,是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于目前所有国内外湾区的本源性因素。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成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示范区,应彰显“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在贸易、金融方面,港澳特别是香港具有领先优势,内地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创新科技方面,内地比如深圳具有领先优势,港澳存在差距。差距就是潜力,湾区城市各有潜力,如能在大湾区框架下彼此学习,互相促进,将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4. 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市场化和开放经济。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具世界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和产业集群,是世界闻名的产品供应基地,也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市一直是全国市场导向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田,是内地市场意识最强和市场体系较完备的地区,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则是世界公认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经济体,是中国市场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度不但在全国领先,在亚太地区也令人瞩目,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开放型国际网络。
(二)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竞争力
1.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前景可期。前景之一,成为全球工业革命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制造业门类最全、产业链最丰富、市场化最活跃的城市群,具备担当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弯道超车”的转型力量主体,应该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多元化城市集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创造了条件,为引领和推动全球科技革命和创新变革提供了丰富的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市场空间及企业主体。
前景之二,成为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快推进,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深入发展,创新要素和跨国资源流动愈发活跃,开放合作创新已是大势所趋,争抢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成为全球高端科技汇集地,决定着粤港澳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的成败和成色。
前景之三,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数字经济是在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基础上,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活动相融合形成的全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与快速创新紧密相关,核心本质就是创新。数字经济将拉动新工业革命持续推进,产品制造将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粤港澳大湾区应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生成地。
前景之四,成为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创新要素相互支持、促进、协同以及深度、有机融合。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粤港澳大湾区既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创新巨头,也有创新动力十足、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粤港澳创新科技合作更加成熟稳定,区内城市产业园区和制造基地各具特色和竞争力。创新环境良好,创新创业者可一展身手,有望成为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地。
2. 粤港澳大湾区强化创新驱动的主导路径。一是拓展新空间。以香港、深圳、广州为节点,构筑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和科技产业带。打造深港科技走廊、广佛科技走廊和珠澳科技走廊三大科技走廊。构建粤东、粤西沿海科技创新产业、辐射云贵的西南产业带及辐射湘赣的中部产业带,打造层次更立体、覆盖链条更全面的科技湾区形态。加强前海、南沙、横琴三个自贸片区的联系,以此为平台推动珠江口两岸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打造中国湾区经济标杆。
二是打造新动能。加快规划建设国际信息网络核心节点,优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第5代移动通信(5G)研发和应用。在前海、横琴、南沙自贸区设立国际网络专线,提升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能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平台,实现智慧城市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提高信息互联互通功能。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互联网+”,打造全球“数字湾区”典范。加强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究储备和产业转化。
三是培育新主体。培育容纳高端人才的国家级科研工程中心和高等院校。培育高研发投入的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灵活、创新活跃的社会机构和团体。培育粤港澳青年创新人才。
四是构建新机制。探索建立大湾区科创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科技创新战略框架、科技创业合作框架、标准体系合作机制,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跨区域政府管理和协调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的营商环境,着力建设制度、规则、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要素供给和集聚高地。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探索“粤港+国际”创新科技合作新模式。
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
“双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粤港澳大湾区新都市群:国际化与合作深化
1. 建立“港澳+自贸试验片区”联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借鉴港澳自由贸易港的发展经验,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个自贸试验片区为主体,探索建立“2(港澳)+3(自贸试验片区)”联盟,率先探索“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全面对接,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水平,為推动我国主导的更大范围的自贸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制度框架。
2. 加快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的紧密合作。一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规模的轨道交通网络,辅之以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等其他交通方式,形成综合交通网络,为居民出行、生活、工作提供便利。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整合交通网络(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利用高速、便捷的交通网络连接城市群,实现空间一体化,为企业建构区域性生产网络提供便利。
二是协调粤港澳大湾区5大机场,争取扩大湾区空域使用空间;协调5大机场之间的分工协作,更有效地错位发展;规划建设相关机场间的轨道连接或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机场间要素更加自由便利地流动等。设立有关机构,专责粤港澳大湾区空港紧密合作事宜,防止空港之间的竞争激化,协调空港分工。
三是借鉴纽约—新泽西港区合作模式,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协作委员会,统筹港口群海岸线资源的规划、开发,协调作业标准和专业分工,共享信息、后勤保障和技术资源,统筹规划港口集疏运系统,建立江海联运、海铁联运,协调陆路港及中转枢纽建设,共同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港口合作等重大事项。
3.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自由流动。一是加强通关便利化硬件建设。在粤港澳陆路口岸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大幅增加E通道,提高自助通关能力和水平。科学界定和调整粤港澳已有及在建陆路口岸的功能,避免资源错配,推动粤港澳轨道交通有机衔接和无缝接驳。
二是提升粤港澳货物通关便利化和科研资金跨境便利化。推进粤港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推进试验设备及材料跨境通关便利化,对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的跨境运输及使用,给予保税货物等特殊通关待遇。争取国家海关在湾区设立研发“小物流”进出口报关机构,争取研发“小物流”进出口的税收减免。放宽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强调项目负责人责任和事后审计。
4. 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实港澳居民的同等待遇。对在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实行同等待遇,包括子女受教育机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公积金缴纳、税制税率、购买住房资格等方面的待遇。对在内地长期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放宽人才流动政策,制定包括税收、社保等方面的福利可携性政策以及双方的制度衔接规定,确保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与湾区居民享受同等社保待遇。
5.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委员会。借鉴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做法,建立由中央政府主导、港澳特区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委员会,负责湾区的规划建设。在国家层面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委员会,强化中央政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跨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日常事务的统筹和协调。
(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新模式:要素自由整合
1. 加快国家级研发中心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引进国家级研发中心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对新进驻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给予资金支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牵头单位,给予项目支持。对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
2. 加强香港研发与其他城市产业的对接。一是推动香港的纳米材料/纳米级结构器件、光通信及智能消费类电子产品技术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湾区大型科技创新企业对接。二是结合香港发光二极管技术、薄膜太阳能光伏技术、云计算、生物医学、纳米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优势,与湾区其他城市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结合香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产业技术升级、现代服务业科技、民生科技、可持续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研发,与湾区高端软件产业对接,推动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
3.支持港澳青年“走出来”,引导内地公司进入港澳。鼓励和支持香港有关机构与湾区内的华为、腾讯、中兴、华大基因等高新科技企业合作,接收港澳青年(学生)前往实习,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推动已经度过创业阶段、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进入港澳,鼓励创新型企业在港澳设立办事处、研发中心分部或者实验室等,与港澳的优势有机衔接,以港澳作为“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共同发展创新科技,开拓国际市场。
4. 发挥港澳科技创新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功能。强化电话网络数码化,加强宽带上网设施建设,推广多媒体信息服务(MMS);发挥港澳网络信息自由流通的优势,收集世界顶尖核心技术信息情报,为湾区创新科技的原始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提供更广泛、更有力的支撑;共建共享以提供科技文献、标准、情报等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推动大数据共享。
5. 强化香港创新科技“超级联系人”作用。发挥香港在研发设备、研发材料、中间产品等环节的物流功能;发挥香港适用香港法律、与国际市场直接对接的优势,规避部分国家对向中国出口技术产品的限制;推动香港风险投资市场覆盖大湾区,支持湾区内地企业和研发机构以科研成果吸引风险投资进入。
结 语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大背景下,以发展为主题的新都市群和创新驱动“双转型”,成为全球区域、都市群和城市发展的选择,正在重塑全球城市功能、重绘全球经济版图、重构全球竞争格局。只要坚持不懈推进“双转型”,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预计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将达到2.5万亿美元,将超越东京湾区,成为全球最大的湾区经济体;20年后,粤港澳大湾区 GDP 总量有望突破5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很可能超过东盟10国。届时,粤港澳大湾区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大湾区,全球首席大湾区。
[参考文献]
[1] 苏米特拉 . 杜塔 (Soumitra Dutta) ,布吕诺. 朗万 (Bruno Lanvin) ,萨沙. 温施-樊尚 (Sacha Wunsch-Vincent).2016全球创新指数:全球创新,致胜之道[R]. 康奈尔大学,INSEAD,WIPO.
[2] 克劳斯. 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M].中信出版社,2016.
[3] 皮埃罗. 斯加鲁菲.人类2.0[M].中信出版社,2017.
[4] 迈克尔.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12.
[5] 张玉阁.十字路口的香港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6]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7] 梁永福,伍晓玲.林雄.香港科技园的企业孵化经验及其对广东的启示[J].广东科技, 2015 , 24 (19)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