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矢志报国 倾情奉献

2022-05-30王冉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非航天祖国

王冉

“航天功勋”陆元九

1920年1月出生的陆元九,今年101岁。198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陀螺、惯性导航及自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把一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1949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但等他要回国的时候发现困难重重。1954年,为了彻底扫清回国的障碍,陆元九离开实验室,到福特汽车公司研究所进行民用科技研究。后来,中美达成了协议,用战争中的美国俘虏换取中国留学人员回国。

陆元九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作为资深航天专家,陆元九在工作上的严格是出了名的。陆元九常说:“我们的产品是要上天的,一定要保证质量。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1996年,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为了尽快找出故障、查明原因,76岁高龄的陆元九临危受命。他连日工作,两三天不睡觉是常有的事,最后终于查明了原因。

让年轻人“进步快一点”,一代接一代擎起航天事业的旗帜,是陆元九的夙愿。同事们评价说:“陆院士注重人才培养,在航天专家里出了名。”1984年,陆元九担任了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委的职务。在他的过问下,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已成风尚,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000年以后,耄耋之年的陆元九依旧活跃在航天一线。经过几年调研和思考,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系统工程的构想,逐渐在他脑中清晰起来。2005年,陆元九发表了文章《航天人才科学作风培养》,受到航天科技集团领导的高度关注,随即他的提议得到部署落实。在陆元九的指导下,一代又一代的航天青年才俊成长为作风优良的航天工作者。

如今,已至期颐之年的陆元九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余热。他说,作为党员,就是要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这么多年下来,陆元九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

(摘编自2021年6月《广州日报》)

素材解读

风雨如晦,爱国之心不改;家国多难,报国之志弥坚。陆元九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在年近花甲时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他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心血为祖国科技开创了自动化领域,为中国航天惯性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祖国实现火箭升空、卫星环绕、九天揽月、踏足火星的壮丽梦想贡献了力量。在他的指导和引领下,一代又一代的航天青年才俊成长为优秀的航天工作者。

适用话题

爱国报国  奉献担当  严谨创新  人才培养

运用示例

角度一:心系祖国,科技报国

“祖国永远是我的挚爱”,这是陆元九常说的一句话。为了心中挚爱的祖国,陆元九在炮火中离别故土求学,在荆棘里拓荒,矢志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学成后,为能回国报效国家,他放弃了自己的研究,到民用企业工作。这位“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始终没有忘记的是,“自己是中国人,回去给中国人做点事情”。他主动换了多份工作,克服重重阻力,几经辗转,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几十年来,陆元九对党忠诚、奋发图强,潜心研究、矢志奉献。陆元九曾经说过:“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快乐的。”他参与筹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角度二:勇于奉献担当

放弃自己的研究是很多科技人员不舍的,但为了祖国的需要,陆元九主动从重要军事机密研究工作中退出,这就需要牺牲精神。在中美关系缓和期,陆元九带着妻儿踏上祖国的土地,为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设出一份力量,这就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主动担当重任,在系列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让中国航天科技不断崛起,是以陆元九为代表的航天人勇于奉献担当的写照。

角度三:航天科技既要严谨,更要创新

“九十九分都叫不及格,一百分才算及格。”陆元九常说的这句话,如今已成为中国航天人流淌在血液中的标准。正如神舟十号、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致信陆元九时所说:“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今天我们在太空自信、自由翱翔的底气。”陆元九经常向学生强调,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项理论分析、每一份设计文件、每一次试验、每一个数据,研究工作容不得半点疏漏。

“希望新一代的央企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长期的科研工作中,陆元九一直保持着对创新的独到理解。他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并提出做航天科研工作“既要有跑百米的冲劲,又要有跑万米的耐力”。

“外交老兵”刘贵今

2021年6月29日,因“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刘贵今获“七一勋章”殊荣。对此,刘贵今谦逊地说:“这是集体的荣誉。”

1991年初,刘贵今作为参赞赴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工作。他刚刚到任,便遭逢战乱。当年6月,中国使馆附近一个弹药库发生大爆炸,中国使馆内也落下飞弹。第二天早上,刘贵今才发现距自己枕头约一尺远有一枚流弹弹壳。在这场战乱中,刘贵今作为留守外交官担任了一年零一个月的中国使馆“临时代办”。这是一场烽火中的锤炼,他不仅处理日常外交事务,还将思索的目光投向世界格局中的非洲大陆。

1995年底,刘贵今首次作为大使出使津巴布韦。2001年,劉贵今再次出使非洲,这一次来到了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在六年多的任期内,刘贵今曾有过一次去发达国家出任大使的机会,但他放弃了,最终选择留在非洲。他说:“我在非洲工作这么多年,一辈子就研究非洲了。在非洲,我交了那么多朋友,有这么多的积累,情况更加熟悉,心中有数,工作也会更得心应手。”

刘贵今的工作得到了南非方面的高度认可,他也成为南非领导人的好朋友。南非领导人曼德拉多次向刘贵今表达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敬意。

1999年5月,马达加斯加女外长利娜·拉齐凡德里亚马纳纳访华时,向时任中国外长的唐家璇提出,建议成立一个“中国—非洲论坛”。唐外长随后请刘贵今立即就此组织调研。

在繁杂事务中,刘贵今思虑的是如何办出特色,能够拿出什么样的务实举措,如何能够可持续发展。经过反复商议、权衡,刘贵今和同事们提出一系列具体办法,实质性地突破了难点。

2000年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44个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派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两个文件,为新世纪中非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勾画出一幅新的蓝图。这是历史性的三天。刘贵今为此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最终累得因胃出血住院。刘贵今与同事们积极推动和参与建立中非合作论坛,也见证了它的茁壮成长。

2007年初,刘贵今刚刚从南非卸任。此时,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急剧升温,急需一位中国外交人员出面调解、平息苏丹的战乱,让外界了解真相和中国的立场。历史再一次选择了刘贵今。2007年5月10日,年近六十二岁的刘贵今受命担任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此后五年间,刘贵今风尘仆仆,多次赴苏丹访问,频繁飞赴非洲有关国家的首都,多次出席达尔富尔问题国际会议,应邀发表演讲。只要有可能,他就尽量多地接受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采访。

面对各种偏见,刘贵今从不回避,以不卑不亢的态度来阐述观点。刘贵今的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肯定。

(摘编自2021年9月《人民日报》副刊)

素材解读

在对非外交岗位勤勤恳恳工作了近40年,年逾七旬的刘贵今怀着对祖国的赤诚和对非洲人民的热爱,积极推动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在传承中非友谊、深化中非合作关系中勇于担当、倾情奉献,并且坚定捍卫中国在非洲的利益和国际形象,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作为参赞赴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期间,面对战乱的袭扰,刘贵今毫不畏惧,并深刻思考非洲大陆在世界中的格局。在面临多种去处的选择时,他选择坚守岗位、务实工作,赢得了南非领导人的敬重。为建立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刘贵今更是不遗余力地去思考调研。中非友谊在合作论坛机制下进一步深化,让世界了解非洲,让非洲了解中国,中国展现了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适用话题

倾情奉献  友谊使者  赤子丹心  勇于担当  开拓创新

运用示例

角度一:一生追求是奉献

20世纪70年代,进入外交部工作不到一年的刘贵今就踏上了非洲热土。他认为,“外交官要有奉献精神”,“分配我什么工作,我就应该认认真真去搞好”。十年后,当他可以选择在国内发展的时候,作为青年党员的他向组织提出申请,“决心要长期扎根非洲”。这一扎根又是三十年,刘贵今将最好的人生年华倾注在非洲大地上。非洲有54个国家,刘贵今走遍了52个,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奉献砥砺初心。刘贵今在推动中非合作迈上新台阶、在中非友好薪火相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角度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

“只要中非友好的接力棒能够在青年一代手中不断相传,中非命运共同体就一定会更具生机活力。”退休之后,刘贵今深感中国仅有对非的研究,没有涉非的教育是不完善的。秉承着青年人决定了未来的理念,他从政界转身学术界,用过去丰富的对非工作经验,积极从事培养中非关系未来下一代的工作。

刘贵今表示,中国外交与中国的发展、进步是紧密相联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广泛欢迎,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保障“一带一路”合作的顺利推行,这是利他、利己、利国际社会的。 刘贵今认为,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尽管任务艰巨,挑战严峻,但为构建人类命运与利益共同体而奋斗,我们的目标更加宏大。

角度三:牢记使命,为国尽责

作为外交官,刘贵今牢记外交使命,他为中国代言,为非洲发声。他为海外中国公民撑起一把把“伞”,为中非友好架起一座座“桥”;为中非合作论坛顺利举办,他三天三夜没合眼;在本该退休“享清福”的年紀,他又一次披挂上阵,出任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在刘贵今看来,外交既是一份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也是一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舞台。从事外交工作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严明的纪律和一颗为国奉献的赤子之心。

猜你喜欢

中非航天祖国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逐梦航天日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