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子艺术》教学设计

2022-05-30冯少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树叶叶子教学

冯少玲

一、背景与目的

《叶子艺术》是我校STEAM课题《叶的秘密》的活动三环节,通过完成整个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提高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意识;知道树叶的主要形状类型、颜色以及叶子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工艺价值。能够综合考虑并利用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的树叶、材料和工具,创造出布局合理、整体协调、美观独特的叶子的作品;体验知识综合、科学发现、技术应用和艺术创作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对美的鉴赏,尤其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娴熟的动手能力。本案例是项目的活动四,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平面造型元素和技能表现叶子构成的画面。

二、教学理念

在本课中,笔者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的独特功能和优势,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面,使学生在画面的感召下,不知不觉地进入活动探究的过程,逐步从中领悟做出叶子艺术品的方法和步骤。本次课程根据选定的材料设计的6个小组,分别是面具小组、手帕小组、圆形镜片纸小组、圆纸碟小组、纸巾筒小组、彩色卡纸小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工具材料,如颜料、调色盘、刷子、固体胶等。

三、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学生将通过利用各种工具与方法,在比较中,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在尝试中,体验线描、色绘、剪贴的不同美感。体验尝试发现的乐趣;在展示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设备和技术,教师使用希沃投影及时展示学生的创作情况。

四、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分类或学科核心素养分类)

1. 美术表现:利用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的树叶、材料和工具,创造出布局合理、整体协调、美观独特的叶子的作品。

2. 创新能力:体验知识综合、科学发现、技术应用和艺术创作的乐趣。

3.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作用。

(2)学习制作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4. 过程与方法:

(1)综合考虑并设计一幅叶画所需要的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的树叶、材料和工具,创造出布局合理,整体协调、美观独特且富有故事性的叶画;体验知识综合、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艺术创作的乐趣。

(2)在比较中,体验叶子的形态美、纹理美;在尝试中,体验拓印、剪贴等不同技法,感受不同的美感,体验创造的乐趣。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人交流分享的乐趣。

(2)体验创作过程的乐趣,体会叶子艺术品的美感,提升审美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与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结合叶子的形态表现叶子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色彩对比和有趣的排列,表现叶子的构成。

六、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丰富,语言欢快,行为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适合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风格来看,他们对叶子艺术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敢于嘗试,乐于分享。

七、教学环境、工具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室、教学广播软件、希沃投屏、练习素材、多媒体课件、微课、板书、小组学习任务卡等配套资源。

八、教学活动设计(一个或多个课时)

(一)研学准备

教师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收集不同形状、颜色的叶子。

(二)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播放《渔乐》视频,“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与大家分享,请看!”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感受,原来可以利用叶子创造出这么美妙的画面。

2. 欣赏图片,激发想象。师生互动,观察、展示、了解叶子的不同形状、颜色、叶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课件展示形状、色彩各异的叶子,让学生体验叶子的美)“原来叶子身上隐藏这么多的秘密!真有意思,而且今天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老师有个想法,不如我们今天就趁着这股热潮,在我们的工作坊制作出一批精美的叶子艺术品,现场出售给在座的老师们,好吗?”

3. 欣赏范作。引导学生探讨表现方法。课件展示拓印、剪贴叶子作品等总结出各种方法。

4. 小游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欣赏作品,进行比较,找出各种材料工具表现的技法。课堂上邀请几名学生完成材料与作品的配对游戏,小组互助学习,完成后贴上任务卡。

5. 教师示范。播放教师提前制作好的叶子动画《毛毛虫蜕变蝴蝶》。学生欣赏、感受教师教学示范,思考教师采用了怎样的制作方法

6. 小组讨论。提出小组讨论话题:说说自己所选的材料,打算用什么方法制作?

7. 布置作业。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创作方式,完成一份生动有趣、画面完整和谐、内容新颖的叶子艺术品。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研讨的气氛也很浓厚,在活动中努力做到安排紧凑而有序,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活而不乱、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希望能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本质特征和教学原则,旨在注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乐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充分借助电教媒体,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入情入境

在本课中,笔者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的独特功能和优势,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面,使学生在画面的感召下,不知不觉地进入活动探究的过程,逐步从中领悟做出叶子艺术品的方法和步骤。操作时配上轻快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上课过程中利用叶子制作动画《毛毛虫蜕变蝴蝶》,把学生又带入一个深层次思考、创造奇特的想象境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了智力潜能。

(二)注重突显综合实践活动课“活中乐,动中学”的特点

1. 以“活”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乐趣,让学生从开课就欣赏精美的叶子艺术品,学生探究的兴趣由此而生,探究的心理由此形成,达到以导激情、以情启思之目的。

2. 以“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乐趣,牵动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向深层发展,课始的看、说、论—课中的分组独立设计、制作—课后集体评价成果—拓宽思维的联系生活实际,加上电脑恰到好处的配合,形式多样,紧张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思维,同时也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为自己设计的面具、手帕托印画、纸巾筒叶子等制作出来的成品感到兴奋,尝试到成功的快感,致使这种情趣一直延伸到课外的再设计之中。

(三)教师摆正位置,为学生主动学习营造了氛围

1.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主要表现:一是给予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设计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可以真正进入深思的领域。二是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我(自我设计、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评价),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学习。三是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眼、口、手、脑并用的动态活动之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四是实现了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在反馈评价中的思维相互碰撞,激发情趣,激活思维,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以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有序地观察和比较事物的外形特征,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展开联想,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二是指导作用。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创造性尝试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在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点拨,展开丰富想象,大胆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树叶叶子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树叶的不同称呼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一片树叶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Word Fun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